端午賽龍舟

端午賽龍舟

漢族傳統民俗活動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的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很流行,相傳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
    中文名:端午賽龍舟 外文名: 别名: 時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其他習俗:吃粽子、佩香囊 起源時間:戰國時期

起源

龍舟一詞,最早見于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淺淺,飛龍兮翩翩”。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中山古鎮境内三河彙聚,每逢端午佳節都會舉辦龍舟賽,該傳統在中山古鎮已延續了數百年。中山古鎮端午龍舟賽弘揚了古鎮悠久曆史文化,展示了古鎮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提升了古鎮在渝川黔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特色

古鎮鎮素來有“端午遊文龍,中秋扒武龍”的賽龍舟傳統。作為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賽事活動,五人龍舟賽已流行了200多年。自2011年“十一”古鎮龍舟賽複賽以來,每到國慶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古鎮人都争相“擔凳仔霸頭位”觀看龍舟盛會。

端午節當天,中山古鎮江家碼頭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來自渝川黔的多支龍舟隊将在這裡一較高下。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的木舟,上刻鱗甲,船頭裝飾成龍頭,船尾裝飾成龍尾。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等道具,比賽時敲打龍舟上的鑼鼓,既能鼓舞士氣,還能讓船員保持一定的節奏,努力劃槳。随着裁判一聲令下,龍舟如離弦的箭,飛馳而出。頃刻間,鼓聲、呐喊聲劃破萬裡長空。所有參賽龍舟都向插着錦绮彩竿的終點飛快地馳近,先到标杆的隊伍奪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