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症

脸盲症

病症
脸盲症,也称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PA),指患者知觉功能完好,但出现视觉学习和面孔识别障碍,包括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获得性脸盲症是指大脑后天损伤(如脑血管病、脑外伤或脑外科手术后等)引起的面孔失认。[1]脸盲症患者并非记忆力差,他们能够记住名字、电话号码,甚至读过的书籍。但他们无法记住别人的长相,甚至镜中自己的模样。
  • 中文名:脸盲症
  • 外文名:Faceblindness
  • 别名:
  • 又称:面孔遗忘症
  • 英文别称:Faceamnesia
  • 就诊科室:精神科
  • 常见症状:看不清别人的脸,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 传染性:无

病因

大脑中很多个部位都参与了对容貌影像的信息处理,不过影像学研究表明一个叫做梭状回面孔区的部位尤其重要,这是大脑颞叶的一部分。大脑后部的枕叶面部区可能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分辨看到的物体是不是人脸。同样在颞叶里的颞叶上沟能够对被观察者的表情变化和视觉角度变化作出反应。

20世纪40年代,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温浓达尔疗养院里,神经病学家约阿希姆·博达默检查了两名在二战中头部严重受伤的病人,提出了短回路能够有选择性地存于大脑的面部识别系统中。

博达默注意到,尽管病人可以看到人脸,却认不出来是谁,最终得出结论:看到和认出人脸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大脑功能。在1947年的论文中,博达默首创了“prosop-agnosia”这个词,这是由希腊文“prosopon”(脸)和agnosia(意思是认不出来或不知道)构成的。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医生们在中风病人和其他患神经疾病的病人,特别是那些枕叶和颞叶之间的组织受损的病人中观察到了这个现象。然而直到1976年,先天性的面容失认症才出现在医学文献中。

临床表现

该症状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1.即便是熟人,也会形同陌路。

2.只能靠细节记住。比如是一个卷发的人(拉直后我就忘记你);比如鼻子上有痣(离我太远看不到时,就不能辨认);比如走路时像鸭子(坐着的时候则不认识)。

3.几乎分不清所有明星的脸,即使那个人天天在电视上出现。

4.人名与人经常对不上号。

5.整体记忆力不如常人。

治疗

目前脸盲症仍属于医学难题,科学家称还没有任何的治愈方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