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历史典故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和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明朝统一全国后,北方边患仍然十分严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开始修筑山海关。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努尔干都司,派驻官员以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 中文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外文名:
  • 别名:
  • 性质:很有民族气节的殉国方式
  • 代表人物:明王朝永乐皇帝
  • 类别:历史事件

概述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乃非中原地区,仍属化外之地,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关外的一道边关重镇。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后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永乐皇帝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公元1662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来形容明王朝是太贴切不过了。

评价

其他朝代遇敌的做法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很多人总是认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耻大辱也是无能的表现,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汉高祖最后的解决方案,则是采纳陈平之计,给单于的阏氏送礼而脱险。(《史记》有记载:“其计密,世莫得闻。”然《云中郡》也记载:“娘子城,去白登村二十里,俗传曲逆〈陈平封曲逆侯〉以美妇艳冒顿、激阏氏,过而借宿焉,故名。”由此可猜测,陈平出的其实是美人计加激将法)。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英宗的弟弟为新君,再次兴兵打败了蒙古。

此正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与清朝慈禧皇太后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又割地又赔款有着天壤之别。

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明成祖御驾亲征,五征蒙古。

与唐朝相比:唐朝初年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特别是唐玄宗时期唐军在中亚怛罗斯被阿拉伯帝国打败之后,唐朝国力日渐衰落,后来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唐朝就从此一蹶不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而明朝却从未有过这种例子。永乐大帝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崇祯帝绝对有时间撤退到南京,而且南京的军政机构配备齐全,依然保留有相当实力。但崇祯帝坚决不撤退,在最后一次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最后崇祯帝登上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社稷亡,君王死”。这与清朝的咸丰皇帝置京城百姓于不顾,两度仓皇逃离北京避难和清廷末代皇帝溥仪,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认贼作父背叛祖国的举动,绝对是天壤之别。

明朝遇敌的做法

明朝,没有汉朝的霸气:“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没有宋朝的繁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没有唐朝的繁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但有"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的典范言行.

但是,明朝:“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万历三大征,七年抗倭援朝打的日本300年不敢与中国开战。即使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评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是后人对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的理想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