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珠玑古巷

南雄珠玑古巷

历史遗址
南雄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原名敬宗巷。珠玑巷全长1500米,路面用鹅卵石铺就,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据考察,历史上南迁的珠玑移民现今共有141姓分布正在珠江三角洲各天,并有数以千万计的人移居国外。远几年来,大批珠玑巷后裔来来寻根问祖,修建宗祠。珠玑古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店铺、商号鳞次栉比。巷内有古楼、古塔、古榕、古桥等古迹。珠玑巷位于梅岭古道到南雄城的节点上,是南来北往路途歇脚的地方。唐宋以后,南来北往路过珠玑巷的商旅络绎不绝。珠玑巷先民南迁珠江三角洲后与当地先民逐步融合,形成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珠玑巷被誉为“广府文化的发祥地[1]”。
  • 中文名:南雄珠玑古巷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处时代:
  • 占地面积:
  • 保护级别:
  • 开放时间:
  • 原名:敬宗巷
  • 地址:南雄市北9公里
  • 全长:1500米

简介

南门内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这是广东有年代可考的唯一元代古塔,建于1350年。塔高3.5米,七层八角,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砂岩砌成。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是投此井自尽。

名称由来

据史书和地方志记载,珠玑巷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唐敬宗宝历年间,巷内有一家叫张昌的家族七代同居,朝廷特赐予珠玑绦环表彰这种孝义,为避敬宗庙谥,敬宗巷便改称“珠玑巷”;一说宋祥符年间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亦号其地为“珠玑巷”。不论哪一种说法,珠玑巷得名也有近千年历史,因此人们称珠玑巷为珠玑古巷。

珠玑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珠玑巷位于梅关古驿道上,地理环境好,土地肥沃,宜农宜牧,风景优美,交通方便,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南来北往的人们都在此经过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户,珠玑巷便逐步发展成为百姓杂居的繁荣古镇。明朝黄公辅《过沙水珠玑村诗》云:“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就是一个生动而真切的写照。

广东第一巷

珠玑巷是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誉,巷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巷内仍保留着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观光景点,走进珠玑巷,当年的古镇风貌依稀可辨。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区北9公里秘的梅关古驿道上。它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宋代沙角巡检司就设在古巷北面出口处的沙角。珠玑古巷是广东省仅存的宋代古巷古道。它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多,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店铺商号鳞次栉比。巷道曲直有致,古朴清悠。巷内有古楼、古塔、古榕、古桥等古迹。巷内现有居民20多姓,320多户,1400多人。这里民俗古朴,民情淳厚。走进珠玑古巷,当年的古镇风貌依稀可辨。

原名

据史料记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朝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唐敬宗宝历元年,朝廷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因避敬宗讳,改所居敬宗巷为珠玑巷。珠玑古巷,历尽沧桑--珠玑古巷地属岭南。在秦以前,岭南属南蛮之地,被古王朝列为疆域之外。那时的岭南,车马不通,人烟稀少,珠玑巷一带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公元前323年,曾一度称霸中原的古越国逐渐衰弱了,继而为楚国所灭。越国人不耻于当亡国奴,为逃避楚王的统治而更名改姓,“散居江南海上”。

公元前223年,秦国又灭了楚国,越人因避秦又一批一批地向南迁徙。这时,大庾岭上出现了一群南迁的越人。他们北望战乱不堪的中原故国,不胜嗟叹,无限悲伤,而对眼前的岭南风光却十分赞美。于是,众人决计在大庾岭南麓,即今之梅岭--珠玑巷走廊一带安居下来。他们发扬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精神,披荆斩棘,艰苦创业,这一带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接着,因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原汉族又几次向岭南大迁徙。珠玑巷成了南迁人民的一个落脚点,一批一批人北来,一批一批人南去,中原文化逐渐在珠玑巷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