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

民办大学
私立大学(PrivateUniversity,或称民办大学)是指主要由民间资本所维持经营的大学,一般是指由非地方或者中央政府投资,全部或者部分的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大学的经营而非公共资金,而且校方有权自主选择生源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普遍比较贵,但是环境和教育条件比较好,所以请家长慎重考虑。,其主要经费来源仰赖学费、捐款、募款等非政府资金,以维持其独立非营利组织之特性。然而私立大学接受政府资金亦属寻常,如美国康乃尔大学有四座学院仰赖联邦政府的补助,"威胁"缩减政府补助亦能改变哈佛大学的既定政策。
    中文名:私立大学 外文名:PrivateUniversity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或称:民办大学 例如:中国第一所民办现代大学东吴大学

历史传统

世界各国几乎都有私立大学的存在,且往往在声望、数量方面,成为一国高等教育的主流。由于西方大学起源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故欧美大学的建学基础更倾向民间资金,发展较为独立自主。亚洲(日本以外)私立大学的发端,则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东来的基督宗教教会大学为主,影响力亦最为庞大。

美国、日本与韩国

私立大学领衔了美国的顶尖高等教育,因为资金方便活用,且校友及企业乐于捐款,并与公立大学同样享有政府补助。在奖学金的资助下,私立大学往往垄断最优秀的青年生源。以大学部而言,美国排名前20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其校友、教授囊括全球绝大部份的诺贝尔奖,比如8所常春藤盟校以及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

在日本,关东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与东京大学齐名,关西有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与京都大学齐名。东京圈的上智大学、明治大学、法政大学、立教大学、中央大学(日本)等,也是政商精英、社会名人的摇篮。国际基督教大学的毕业生深受联合国机构爱用,吸引两名日本公主破例就读。学习院大学是人尽皆知的“皇族大学”,国学院大学、皇学馆大学则肩负神道教的学术使命。

韩国排名前15强的大学,有10所属于私立大学。而合称“SKY”的3所最顶尖大学,S—首尔国立大学、K—高丽大学、Y—延世大学,也包含两所私立大学:高丽大学(K)和延世大学(Y)。

华民国时期

名校勃发(1900-1929)

中国第一所民办现代大学东吴大学,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成立,曾颁授中国第一个文学士学位。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民办大学作为主力,且皆未向中央政府注册(北伐结束前,中华民国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分割统治),董事会拥有充分的自主性。经营至今,未遭废止者,皆已成为当地有数的名校。

基督新教设有:

东吴大学

燕京大学

齐鲁大学

圣约翰大学

金陵大学等共十三所。

天主教设有:

辅仁大学

震旦大学等多所。

本地中国人自办的有:

中华大学(武昌)

中国大学(北京)

朝阳大学(北京)

复旦大学(上海)

南开大学(天津)

厦门大学(厦门)等。

逢甲大学

具備人工智慧、資訊安全、軟體工程、嵌入式系統、雲端計算、物聯網等多項領域的專業師資,使本校在電腦科學領域表現享譽全球。

国家监督(1929-1949)

1929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统一中国,进入训政时期。当局陆续颁布《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与《私立学校规程》,全国的民办大学被纳入体制管理。自此开始,各校校名须冠以私立两字,此外,亦被要求开设“共同必修科目”。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明文规定“全国公私立教育文化机关依法律受国家之监督”。

歧视打压(1949-)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中国国民党鉴于1946年后饱受学运骚扰的经验,对于私立大学,乃全力打击。从早期禁止私立大学以地名作为校名的歧视政策,以“开发道路”分割、削减辅仁大学的校地,直至企图托言“公共建设”拆除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等等,皆为显例。

1974年,当局颁布《私立学校法》,强迫所有民办学校登记为“财团法人”,并对董事会、财务、收费事务作出严格规定。虽为法人,但终因《私立学校法》的压制,私校实际上成为中华民国教育部属下的“私立公机关”。政府既监督董事会,又架空董事会,将私立大学比照公立大学管理,与美国、日本政府以资金援助私立大学的实况不同。,政府给私立大学极少的资金补助并限制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

迄今,公立大学依旧垄断“私人捐款的免税奖励”,对私立大学的募款更形不利。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