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

餐饮

社会行业
餐饮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其主要内容是,从事该行业的组织(如餐厅、酒店、食品加工厂)或个人,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满足食客的饮食需要,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据《中国餐饮消费需求趋势洞察分析报告前瞻》称,当前餐饮行业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上半年同比增幅维持在10%左右,新门店扩张完成计划比例仅为20%-30%,本土快餐品牌利润不及8%。正餐企业增速明显放缓,广东、海南、湖南等地企业甚至出现因不堪重负而倒闭。。
    中文名:餐饮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Catering 业态分类:正餐;简餐;快餐;休闲餐;外卖 特性分类:体验型;主题型;附加功能型 所属行业:服务业 别称:饮食业 经营四要素:硬件;菜肴;服务;公共关系

解释

餐饮是服务行业的一种,餐饮业即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包括饮料)即酒水、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其主要内容是,从事该行业的组织(如餐厅、酒店、食品加工厂)或个人,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满足食客的饮食需要,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

餐饮业的特点一是从业人员比较多,需要的员工比较多。餐饮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不论是厨房还是买原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人力资源是餐饮业很重要的因素。 二是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联性很大。餐饮业的原料是农产品等,也与食品厂有很强的关联性。三是一般的餐饮业在中国都是自营方式,资金大多来自个人,规模有限。四是生产与销售同时进行,为了减少存货一般都是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销售。

餐饮状况

2007年,中国餐饮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年零售额达到12352亿元,比上年约增加2006.5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中国餐饮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显示出了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总体规模日益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和加强。

2008年1-11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3905.1亿元,同比增长24.9%,环比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零售额实现1376.6亿元,同比增长25.1%,比上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但比上月下降6.6%。

行业发展规律

行业的发展必然遵循由低级的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利用和低级的人工劳务输出,逐步向规模经济、科技密集型、金融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识经济型,从输出自然资源,逐步转向输出工业产品、知识产权、高科技人才等。

中国21世纪餐饮

随着市场法规和规则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在激烈竞争中的中国餐饮市场将遵循国际规则,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划和净化。中国现有的万家餐饮企业和近5000亿的营业额将会不断增加,中国餐饮市场潜力巨大。今后餐饮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市场细分化的趋势使企业特色与个性化更加明显,竞争焦点将更集中地表现在创新能力、经营手段、管理水平与人才保证等方面。

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化步伐加快

传统餐饮的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为主的表现特征,随着餐饮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化、国际化、工业化与产业化的推进,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的基础上,以快餐为代表的大众餐饮逐步向标准化操作、工厂化生产,连锁规模化经营和现代科学化管理的目标迈进,不断加快现代餐饮的步伐。

特色经营更加突出,行业水平明显提高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广大餐饮企业更加注重个性化特色经营,菜品质量,就餐环境和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改善和提高。烹饪技术更加开拓创新,厨房餐厅更趋现代化,服务更趋规模化,菜品质量更趋标准化,管理更趋科学化。同时企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电子点菜、计算机管理、网络促销更加普及,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断加强,行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由重品种、重低价向重品牌、重质量方向转变,从价格品种竞争为主向品牌文化竞争转化。

餐饮连锁发展的新动向

随着餐饮连锁经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展,这一模式必将日趋成熟于完善。未来的餐饮连锁经营无论是在形式、规模还是范围上都会有所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餐饮

现代餐饮已呈百花齐放之势,现代餐饮的竞争如同百舸争流,归纳其中成功范例的经验,有以下特点:

兼容并茂

在完善、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学习他人,兼容并茂,取长补短。广东菜之所以能风靡全国,与它在香港地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借鉴了很多其他菜系在辅料使用和制作方法上特点,如对咖喱、椰奶的使用和对局、烤等工艺的运用。西餐也同样如此,也可以细分为更多的菜系,比如法式、意式、德式、葡式等。

特点突出

广东菜的卖点是“鲜活”,正是依靠这一鲜明的特色,它牢牢抓住了餐饮市场的高档消费者;同广东菜相比,川菜的特点主要是在于注重口味的变化,川菜占据了中低档的餐饮消费市场,这种准确的定位使得川菜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反观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鲁菜,振兴多年仍不见实质性的起色,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丢掉了特点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创新意识

饮食习惯的现代化使得一个餐馆或着某个餐饮品牌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更新周期明显加快。很多经济活跃地区的餐馆也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这几乎成为餐饮市场的一个定式。这是由于现代餐饮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这个规律依赖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人们与生俱来的喜新厌旧的秉性,这种秉性在饮食方面就显得尤为突出。所以追求饮食结构、口味变化、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就成为餐饮业最终追求市场认可的必由之路。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我们所说的创新一定是那些有市场需求的创新。第二,创新并不仅仅是厨师的责任,它是一项应该由经理人和厨师共同完成的任务。餐饮的创新动力来自三股力量,厨师、经营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

如今,餐饮业是一种文化,特别是现代餐饮早已经超越了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的低级阶段,而需要融进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

中国餐饮习俗

中国餐饮文化特点很具有地域特点:

食料以植物性食料

东方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多热食、熟食

这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又一大特点。这和东方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东方人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方式以聚食为主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食具以筷子为主

在食具方面,东方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

中国饮食习俗十大缺点

综合国内和国个营养专家的意见,中国饮食习俗可归纳出以下10大缺点。

吃得过咸

全国平均吃盐在10克以上,东北人则最高达18克。世界卫生组织建军议庆把食盐控制在5克以下,吃得过咸会明显增加高血压、胃癌症等病的发病率。

吃味精过多

吃味精也增加了钠的摄入量,对人体有害。汤菜等宜用鸡精、蘑菇精代替。

吃饭多为集体进餐

增加了相互传染疾病的危险。。

喜食动物内脏

西方国家则常敬而远之。内脏含胆固醇较高,这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一日三餐

每次进食量较多。

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的方法

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喜欢吃红肉

如猪、牛、羊肉,吃白肉(鱼和鸡等)比例较小。红肉含脂肪较高。不过,近年来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现象。

吃腌制食品较多

很多地区的人吃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较多,增加了盐摄入量。腌制食品中还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喜欢吃各种卤肉

卤肉多加入了肉桂、八角、茴香、丁香、花椒等香烊。这些香料不但性温燥,容易让人上火,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有诱变性和毒性,有致癌作用。患有感冒发烧、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宜少食。

请客时宴会规模大

请客时宴会规模大,菜肴品种多,许多人喜欢饮大量白酒或暴饮暴食,或烟酒同时来,有些地区还有布菜的不良习俗,这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餐饮活动

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中国厨师节(每年一届)。

中国饭店协会举办的:中国美食节 (每年一届)。

其他活动

中国餐饮精英会 (每两年一届)。

世界餐饮知识文化节 (每三年一届)。

中国餐饮品牌英雄会(每四年一届)。

全球华人餐饮名人论坛 (一年三届)。

烹饪比赛

中国乡土菜国际烹饪大赛。

全国烹饪技术大赛中国冷菜烹饪技术交流盛典。

机遇挑战

1、经济全球化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生机。加入wto后,大量的外资、外企进入我国,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汇聚我国,为我国餐饮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国对外开放加速,世界知名的餐饮企业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我国餐饮企业。与此同时,中式餐饮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提供了新舞台。

2、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空间。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大力发展餐饮业符合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不断变革,对餐饮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健康、环保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我国餐饮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并带动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建筑装潢业、制造业、教育培训业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更好地发挥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3、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战略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我国服务业总量相对较小,2007服务业产值比重不到40%,与全球服务业产值平均比重60%(发达国家超过70%)相距甚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基础,为餐饮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外卖

外卖,目前已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必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络订餐用户规模达4.19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2.3%。外卖用户规模增加带动餐饮外卖市场增长,市场的增长又带动更多餐饮商涌入外卖行业。

民以食为天,餐饮市场古已有之,只不过伴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餐饮市场也呈现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特有的业态结构与消费特征。而随着日剧增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低利润率,让众多连锁餐饮企业不得不纷纷试水外卖业务。随着外卖业务的不断壮大,一些餐饮店做起了网上订餐的业务。省时、省心、省钱又方便的网上订餐服务一经推出即得到白领群体的热捧。相比店堂服务,外卖业务具有服务强度降低、服务时长缩短和脱离实体就餐环境的劣势。而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开展的外卖业务,其顺利运营将会给餐饮企业带来更多的现实要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