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

山东海化

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座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西北部渤海莱洲湾南畔,是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特大型企业)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8年5月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1.2亿股A种股票,以募集方式设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1]
  • 中文名: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 外文名:Shandong Haihua Company Limited
  • 别名:
  • 英文名:Shandong Haihua Company Limited
  • 上市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
  • 上市代码:000822
  • 组织形式:股份制
  • 创建时间:1998-06-04
  • 创建地点:潍坊市
  • 法人代表:刘景孟
  • 总部所在地:潍坊市
  • 产品服务:纯碱、工业溴及溴素(仅限下属分子公司生产经营)、氯化钙、白炭黑(仅限下属分子公司生产经营)、水玻璃系列产品、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苦卤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
  • 员工人数:8563 人

基本简介

山东海化集团是于1995年8月由原潍坊纯碱厂和山东羊口盐场两个国有大(一)型企业为龙头组建的,以发展海洋化工新兴产业为主导,集科、工、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特大型企业,是“  山东海化集团实景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之一。集团现有职工21000余人,资产总额180多亿元,下设43个分、子公司和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主要产品有40多种,其中,合成纯碱、硝盐、固体氯化钙三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原盐、溴素、溴化物、水玻璃、白炭黑等八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 

1998年,以山东海化集团母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采用募集方式设立了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同年5月,“山东海化”1.2亿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网发行,募集资金6.27亿元,“山东海化”成为中国海洋化工科技第一股。2001年,面对当时国内证券市场股票指数大起大落,市场波动较大的不利形势,依靠公司上市以来的良好业绩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实施了10配3的配股方案,成为山东省当年度成功配股的第一家,募集资金3.87亿元。

2004年9月,“山东海化”可转换债券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全票通过,9月7日成功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元,成为当年全省首家成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从股票上市到实施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八年间三次融资共计20亿元,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组织机构

 详细内容请见右图

主营产品

纯碱、氯化钙、硫酸钾、氯化镁、精制盐、溴素、白炭黑、水玻璃 、苯胺、醋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盐酸、硫酸等 

产品介绍

盐化工产品

海化集团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卤水资源优势,立足就地精深加工、滚动增值、已成功开发出盐、碱、溴、苦卤化工等产品系列,形成了一个区域以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特色的生态工业“互联网”。

煤化工产品

海化集团已具备年产200万吨焦炭、31万吨尿素、10万吨甲醇、8万吨三聚氰胺的能力,按发展规划,海化集团以焦碳为基础,以煤化工产品为方向,发展精深加工,搞好相关配套,不断拉长延伸产业链,目前,煤化工已成为海化集团的主要产业之一。

石油化工产品

海化集团依托石油化工的强衍生能力,使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联姻,以渣油深加工为基础,重点发展乙烯、丙稀等,努力将石油化工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辅助产业产品

加快热电发展步伐,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连续、低成本的电力和蒸汽保障。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尽快发长进出口贸易、物流业、原盐运储业,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建筑建材及房地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其开拓外部市场能力。在面向内部搞好化工机械研制开发、降低企业建设投资成本的同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医药中间体、三单体等精细化工产品的深度开发,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优势分析

山东海化集团是于1995年8月由原潍坊纯碱厂和山东羊口盐场两个国有大(一)型企业为龙头组建的,以发展海洋化工新兴产业为主导,集科、工、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特大型企业,是“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

集团现有员工1.6万多人,资产总额160多亿元,下设1家上市公司和40多家分、子公司,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主要产品有40多种。其中,合成纯碱、两钠、原盐、溴素等7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等多项荣誉符号,并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2009年9月,海化集团正式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几年来,海化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共计投入技改和基建资金100多亿元,重点建设了60万吨纯碱扩建、重油综合利用、30万吨烧碱及25万吨PVC、30万吨氯化钙扩建等十几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导,热电、精细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海(卤)水资源合理开发、梯次利用的新路子,实现了海(卤)水养殖、放牧卤虫、化工工艺冷却、提溴、制盐、生产硫酸钾等“一水六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碱、溴、苦卤化工、精细化工系列为主的四大产业链条,建立起了上下游连接、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生态工业体系,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2009年,全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36.2亿元.

1998年,以山东海化集团母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采用募集方式设立了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同年5月,“山东海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网发行,成为中国海洋化工科技第一股。2001年,依靠公司上市以来的良好业绩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实施了10配3的配股方案,成为山东省当年度成功配股的第一家,募集资金3.87亿元。2004年9月,“山东海化”可转换债券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全票通过,9月7日成功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元,成为当年全省首家成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从股票上市到实施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八年间三次融资共计20亿元,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打造百年海化,海化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嫁接和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十五”期间,共计投资60亿元,新建和扩建了年产60万吨纯碱、40万吨重油综合利用、10万千瓦热电、20万吨氯碱树脂、120万吨焦炭等近20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初步形成了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三大主业,热电、物流、建材房地产、煤化工、机械制造五大辅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集团共完成营业收入155.7亿元,实现利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17%。“十五”期间,企业营业收入以年均44%的速度递增.

企业模式

海化集团针对目前国内同行业普遍采用的二级闪发工艺存在的弊端,大胆创新,细心求证,提出三级闪发新思路,将水温度在158℃左右,压力在0.5MPa左右,含有很多可回收热量的二级闪汽再闪发至0.15Mpa,这样就将原来不能全部利用的温度偏高的冷凝水,直接送蒸氨塔底部回收利用。这只是海化集团以循环理念再造企业流程的一个缩影。

2007年海化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57吨标煤,比上年降低了23%;淡水重复利用率为90.5%,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万元产值取水量比上年降低了19%,每年从“三废”里“抠”出综合效益近5亿元。透过这组数字,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海化探索生态工业模式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的精彩和谐之处。

“废气”变“煤”

在“循环经济”理念和自主创新活力的催生下,一些看似“天方夜谭”的综合利用设想,却在海化变成了生动的实践。将石油化工装置产生的CO2尾气用于纯碱生产,在国内外率先实现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装置的联姻,这是海化人创造的一个奇迹。

“若将260万m3电石泥全部替代石灰乳用于纯碱生产,则纯碱厂用焦炭煅烧石灰石所得的CO2就不足。”海化集团总经理助理、纯碱厂厂长王振平分析说,“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新增加一台石灰窑,每年消耗17万吨石灰石和1.5 万吨焦炭,但此方案又会造成灰乳的浪费;二是寻找足量CO2气源,这样可保证在电石泥全部利用的同时,不再增加石灰窑,这样每年节约的焦炭折合1.46万吨标煤。”

而与纯碱厂紧邻的是海化石化分公司,其制氢工序每小时产生含二氧化碳、氢气的废气 15000m3,经处理回收氢气后,可产生98%的二氧化碳气11700Nm3。而这些二氧化碳气量正好与纯碱厂完全利用氯碱树脂公司的电石泥量相匹配,将这些二氧化碳气用管道送到纯碱厂,不仅使石化分公司因回收氢气而获益,而且使纯碱厂全部吃掉260万m3电石泥,同时因这部分二氧化碳浓度高,还提高了纯碱收率,改善了结晶质量,降低了原料消耗。这样就在不再增加石灰窑的情况下,将电石泥全部利用,每年减少石灰石消耗17万吨,减排CO2气0.84亿 m3,节约焦炭折合标煤1.46万吨。此项目获国家节能奖励资金540万元。

“废水”变“肥水”

化工企业是用水大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海化集团通过一水多用、循序循环用水、技改节水等措施,对产生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使“废水”变成了“肥水”。海化集团年产200万吨纯碱,每年要产生1600万立方米废液。如果这些废液直接排海,渤海莱州湾近海势必成为一片“白滩”,梭子蟹、对虾、蛤类等各种海产品将难以生存。至今,国内外许多大型氨碱法纯碱厂的废液仍然是稍加处理,就排入大海,使周边海域遭受了严重污染。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化经过科技攻关开发出综合利用制碱蒸氨废清液生产氯化钙工艺,将进入系统的废液全部利用,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液不排海的先例。随着新开发的20万吨/年氯化钙项目成功投产,海化集团74%以上固体氯化钙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5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外,在离子膜烧碱生产中,他们将同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淡水洗涤原盐改成地下微咸水洗盐,并将洗盐水送往纯碱厂,不仅在碱厂吸收了原盐作原料,而且每天节约淡水300立方米,年创效益120多万元,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在海化硫酸钾厂,他们还开发出利用制盐苦卤生产硫酸钾新技术,将晒盐后的苦卤全部综合利用,年产硫酸钾2万吨,氯化镁10万吨,为苦卤化工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

“废渣”成了“香饽饽”

 “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可海化纯碱厂却一年“吃”进260万m3电石泥废渣,从中“嚼”出5000多万元的效益。这是海化人的一个创举。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产生的电石泥废渣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电石泥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而纯碱生产中恰好需用氢氧化钙作原料。于是,海化集团工程技术人员经过科学论证,技术攻关,成功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石泥替代石灰乳生产纯碱新技术,把氯碱树脂公司产生的电石泥废渣送到与其毗邻的具有年220万吨生产能力的纯碱厂,全部用于纯碱生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纯碱、氯碱在产业链上的“连理”,从根本上解决了聚氯乙烯树脂企业电石泥废渣环保利用的行业难题。“两碱”喜结“连理”后,氯碱树脂公司直接节省环保设施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省下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废渣存放池,每年节约排污费1000多万元,纯碱厂也因此每年节省原材料费用5000多万元。此外,在其他固体废物利用方面,还建设年产2000万块墙体材料等项目,年处理碎石、炉渣、粉煤灰等50多万吨,减少土地占用200亩。

海化集团总经理韩星三说,在循环理念指导和自主创新驱动下,海化人越来越认可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企业已先后自主开发出利用晒盐苦卤生产硫酸钾、新型高效沸腾干燥床烘干煅烧纯碱、电石泥废渣替代石灰乳生产纯碱、MES先进控制系统在纯碱生产自动化中的应用、氯化钙装置节能防垢等新技术,在纯碱、溴素、苦卤化工、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上拥有专利25项,其中70%为发明专利。目前,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创新发展,已成为海化发展乐章的主旋律。统计显示, 2007年海化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7.1亿元,实现利税2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和51.06%,其中利润增长42.06%,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是2000年的10倍和7.66倍,营业收入居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前列。全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利润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43.8%、54.3%和65.7%,在高起点上实现了新的发展。海化集团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海化集团所在的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运营理念

“物”尽其用

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催生下,一些看似“天方夜谭”的综合利用设想,在海化变成了生动的实践。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产生的电石泥废渣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电石泥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而纯碱生产中恰好需用氢氧化钙作原料。海化集团把氯碱树脂公司产生的电石泥废渣送到与其毗邻的具有年200万吨生产能力的纯碱厂,全部用于纯碱生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纯碱、氯碱在产业链上的“连理”,从根本上解决了聚氯乙烯树脂企业电石泥废渣环保利用的行业难题。

综合利用制碱废液,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是许多纯碱企业一直追求的梦想。如今,海化把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海化经过科技攻关开发出综合利用制碱蒸氨废清液生产氯化钙工艺,将进入系统的废液全部利用,使制碱废液利用率达到100%,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液不排海的先例。

在海化硫酸钾厂生产现场,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的盐场晒盐后的苦卤全部收集起来,通过地下管道汇集到硫酸钾厂,用来生产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产品,苦卤中的有用成分基本上就被“吃”尽了。2006年,海化集团从“三废”里“抠”出了2亿元综合效益,相当于全集团实现利润总额的25.6%。

据海化集团董事长肖庆周介绍,去年海化营业收入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位居第200位,名列中国化工企业第一位(不含石化、医药)。已有合成纯碱、硝盐、固体氯化钙三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原盐、三聚氰胺两种产品居亚洲首位,溴素、水玻璃等七种产品居全国首位,年进出口总额达三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海化集团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海化集团所在的滨海经济开发区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能”尽其力

“纯碱厂和热电分公司之间只通了一条管道,一年回收的余热就折合原煤3.3万吨。”在海化热电分公司,总工程师李金风介绍说,热电需用的清水经过预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进入化学水处理工序,但预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而纯碱厂的碳化塔需用海水进行工艺冷却。经过科学论证,他们就架了一条管道,先将清水送纯碱厂,在给碳化塔冷却的同时吸收其反应热,加温预热后再送热电化学水处理,这样一年下来,不但回收余热折合原煤3万多吨,而且还为纯碱厂节约海水1000万立方米,节电350万千瓦时。

这是海化集团科学利用化工余热的一个缩影。他们对装机总容量21万KW的热电分公司产生的废热和化工装置产生的余热进行统筹规划,梯级开发,实现了余热和废热的循环综合利用。以炭黑为主要产品的海化炭黑公司,排出的尾气中含有60%的一氧化碳和部分硫化氢等气体,每立方米尾气燃烧能产生600多大卡热值。如果将这些尾气排到天空中,既污染环境,又浪费热能。

经过科学论证,海化集团决定与韩国东洋制铁化学有限公司合作,由韩方投资850万元,在二电厂实施炭黑尾气掺烧工程,将炭黑尾气全部用管道送到二电厂锅炉炉膛,与煤掺烧充分燃烧,用于产汽、发电。据介绍,工程投用后每小时可利用炭黑尾气5.3万立方米,一年可节约燃煤5万吨,真正做到了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水”畅其流

海化集团地处北部沿海,淡水供需矛盾突出。化工生产是用水大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海化集团通过一水多用、循序循环用水、技改节水等措施,对产生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使“废水”变成了“肥水”。在山东省节水型企业——海化热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王宝田介绍说,他们投资500万元,修建了一个废水泵房和废水池,将纯碱厂和热电分公司产生的废水集中回收,经中和沉淀后再利用到热电厂冲渣、冲灰,目前,废水泵房全天候运行,每小时节约海水800多吨,年创效益700多万元。最近,这个污水综合利用工程被山东省建设厅评为山东省15个再生水利用示范项目之一。海化集团2006年度第一批15个节水技改项目即将全部结束,这些项目实施后,每年节约淡水288万立方米,年创效益1770万元。

企业创新

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做大培强盐化工,高位嫁接改造石油化工,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大力发展辅助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推进管理创新,实现卓越绩效。以细节管理为标准,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分、子公司积极性不断增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创新资本运营方式,企业发展资金保障有力。 

三是实行改革创新,增强机制活力。按照扁平化要求,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形成了人心思上,人人思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十五”期间,企业营业收入以44%的速度递增,集团公司2007年预计完成营业收入230亿元,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海化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和开展节能降耗的有关情况:

一是坚持高点定位,实现卤水资源立体开发,创造了“一水六用”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海洋化工界为之奋斗多年的盐、化、养一体化的目标。

二是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绿色生态化工。2005年10月,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三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实现废物资源化。 

四是以科技公司实景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2006年,集团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9.5%,完成节能量11.3万吨标准煤。五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搞好污染源头预防,努力打造高科技海洋化工基地。会议高度评价了海化集团在创新管理方式与发展理念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号召与会各企业积极学习海化经验,共同推进我国化学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海化集团纯碱厂、氯碱树脂公司、热电分公司、石化分公司等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学习 高效 超越 一流

发展理念:

不求最大、但求最强、 以强固本、强中求大。

领导作风:

团结、务实、高效、廉洁、诚信

团队精神:

不分你我他,同心为海化。

员工精神:

不怕艰苦的真抓实干精神,甘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思维广阔的大胆创新精神、忠诚企业的感恩报偿精神。

经营理念:

品质竞一流、诚信至永久

三力工程:

增强凝聚力、强化执行力、提高创新力

远景目标:

 打造中国海油北方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石化盐化一体化特色化工基地 

近期目标:

安全海化 效益海化 和谐海化

HSE目标:

三年治理 全面提升 

机关目标:

管理创新的典范 改革发展的先锋

发展设想

总的发展设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近期围绕“安全海化、效益海化、和谐海化”这一目标,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和创新驱动理念,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实施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全集团年实现营业收入达到450亿元,利润总额40亿元,把海化集团建设成为中国海油在北方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石化盐化一体化生产基地,成为海油总公司“两洲一湾”中下游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推进总公司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发行上市

1998年,以山东海化集团母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采用募集方式设立了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同年5月,“山东海化”1.2亿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网发行,募集资金6.27亿元,“山东海化”成为中国海洋化工科技第一股。

2001年,成功实施了10配3的配股方案,成为山东省当年度成功配股的第一家,募集资金3.87亿元。

2004年9月,“山东海化”可转换债券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全票通过,9月7日成功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元,成为当年山东省首家成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从股票上市到实施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八年间三次融资共计20亿元。9月3日 潍坊市国资委将所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化集团)5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石油炼化),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进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中海石油炼化系我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的全资子公司。至此,山东海化将成为中海油旗下孙公司。股权转让之后,潍坊市国资委、中海石油炼化和中国昊华化工总公司将分别持有海化集团29.40%、51%、19.60%的股权。

获得荣誉

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化工环保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符号,并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 

相关新闻

2011.03.02 (000822):山东海化:澄清公告

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11年2月28日刊登了《中海油启动一体化项目 欲想三足鼎立》一文,文章主要涉及事项:

传闻1、2月下旬,中海油通过旗下山东海化集团投资近百亿的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组召开协调工作会,进入部署阶段。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已被中海油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建成后将成为北方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特色化工产业区。

传闻2、目前,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还处于可研报告编制阶段,预计今年八、九月份完成,而审批工作完成后,未来两年将破土动工。

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11年3月1日刊登了《百亿升级下游短板 中海油差异化竞争两洲一湾》一文,其报道内容与《中海油启动一体化项目 欲想三足鼎立》一文内容相同。

《腾讯网》、《中国行业新闻网》等其他网络新闻媒体进行了转载或刊登了与其大致相同的报道。

经与山东海化控股股东山东海化集团核实,公司针对该报道作如下说明:

传闻1:部分属实。

属实部分:(1)目前,控股股东山东海化集团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进行了前期讨论。控股股东山东海化集团组织召开该项目的协调工作会,安排山东海化集团内部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可行性方案进行了讨论,具体投资项目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详细论证。(2)待该项目论证通过后将被中海油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

不属实部分:山东海化集团对该项目投资近百亿的说法不属实,因项目尚不确定,所以项目投资额无法确定。

传闻2:不属实。

公司2010年度业绩预告已于2011年1月22日进行了公告。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稳定,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