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

豐縣

江蘇省徐州市縣城
豐縣隸屬江蘇省徐州市,古稱鳳城,相傳遠古時期曾經有鳳凰落于此地而名;更因是漢高祖劉邦故鄉,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譽。豐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豐縣古稱豐邑、秦台、鳳城,相傳遠古時代曾有鳳凰落于此地而得名。豐縣曆史悠久,有“先有徐州後有軒,惟有豐縣不記年”一說。是漢高祖劉邦家鄉、又是天師張道陵家鄉,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天師故裡”的美譽。2014年,豐縣再次入圍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位列78位。豐縣境内主航道複新河為六級航道,與湖西京杭運河相通,相距40公裡。
    中文名:豐縣 外文名: 别名: 别稱:鳳城、豐邑、古豐、秦台 所屬地區:中國,江蘇省徐州市 下轄地區:大沙河鎮、鳳城鎮、歡口鎮等14個鎮 面積:1449.7平方公裡 人口:130萬(2012年) GDP:300億(2013年) 地理位置:徐州西北部 著名景點:龍霧橋、厭氣台、周亞夫墓、朱陳村、邀帝城、蕭何故宅、馬公書院 地域名人:劉邦、蕭何、張道陵、李衛等 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 電話區碼:0516 郵編區碼:221700 火車站:豐縣火車站 行政類别:縣 車牌代碼:蘇C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現任領導:縣長郭學習

簡介

豐縣隸屬江蘇省徐州市,古稱鳳城,相傳遠古時期曾經有鳳凰落于此地而名;更因是漢高祖劉邦故鄉,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譽。豐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全縣總面積1449.7平方公裡,南北長約59.2公裡,東西寬約46.6公裡,下轄14個鎮1林場,總人口115萬。

豐縣堅持以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為方向,提升城市服務功能,金融保險、投資咨詢、中介服務、星賓館、酒店、娛樂城等第三産業不斷發展,城鄉居民的生産、生活環境和外商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一個工業振興、商賈雲集的邊貿商城正在蘇、魯、豫、皖四省邊界迅速崛起。漢高故裡——江蘇豐縣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正以嶄新的面貌煥發出勃勃生機。 

曆史文化

曆史沿革

古諺雲:“先有徐州後有軒,惟有豐縣不記年”。具有悠久文明曆史的華夏大地,自軒轅黃帝以來,統制天下,分封萬國。《易》稱“萬國鹹甯”,此時尚未分州。帝喾創設九州,徐州即為其中之一,此時豐地隸屬于徐州,皆屬東夷之地。堯使禹治水,九州攸同,豐仍為徐州之域;虞、夏、商沿襲。

周朝并徐州于青州;豐此時随之隸于青州。春秋時期屬宋,為宋王偃的都所。《左傳》魯莊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宋國大亂,群公子奔蕭;宋桓公立,封蕭叔大心于蕭,此時豐為其支封。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齊、楚、魏共伐宋;宋康王逃走,死于溫地,豐縣遂屬魏方輿郡。

秦滅楚魏等統一六國,分封郡縣,豐為縣,隸方輿郡;複以豐隸四川郡。

西漢、東漢時期,豐縣隸屬豫州沛郡、沛國。

魏武帝恢複徐州,治所彭城,統轄七個郡國。明帝景初二年(238),分沛國、蕭、相等10縣為汝陰郡;把杼秋、公丘、彭城、豐、廣戚五縣劃歸沛王國。

晉朝,隸屬關系同漢代。

南北朝時期,宋改豐縣隸屬北濟陰郡;北魏沿襲。北齊,改隸永昌郡。北周時隸徐州總府。

隋朝開皇三年(583)廢除郡制,改為州制,州統轄縣。大業三年(607)恢複彭城郡,統轄11個縣,豐縣隸屬彭城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隸徐州;貞觀元年(627)設置15道,徐州統轄7縣,隸屬河南道;天寶元年(742),徐州改為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彭城郡又改為徐州;貞元十六年(800),徐州改為武甯軍,以節度使鎮守;鹹通十一年(870),恢複徐州;不久,徐州改為感化軍;從武德元年至鹹通十一年(618-870),豐縣皆隸屬徐州。

五代梁時,豐縣隸屬沿襲唐代,隸屬徐州;後晉時,徐州又改為武甯軍;後周時,恢複為徐州。從梁至後周,豐縣皆隸屬徐州。 

宋代太祖建隆元年(960),徐州改為武甯軍,不久恢複為徐州,統轄彭城縣、蕭縣、豐縣、沛縣、滕縣,隸屬京東西路;紹興元年(1131),徐州為金占領,又為武甯軍,統轄彭城、蕭、豐三縣,隸屬山東西路。

金代、遼代,豐縣均屬(徐州)武甯軍。

元代至元元年(1264),徐州統轄永固、彭城、蕭三縣;豐縣隸屬東平府。後,豐縣隸屬濟甯路;至元二年(1265)。沛縣并入豐縣屬濟州;三年(1266),豐縣、沛縣析置;八年(1271),豐縣隸歸德府;至正八年(1348),又改隸徐州。

明代洪武元年(1368),徐州為張士誠占領。明太祖朱元璋兵下,淮安、徐州、邳州皆歸附朱元璋,此時,豐縣亦歸附。初,豐縣隸屬中立府,即鳳陽府。洪武八年(1375),豐縣隸徐州,改為南直隸。

清代,豐縣隸屬徐州,與銅山、邳、睢甯、宿遷、砀、沛、蕭七縣合稱八屬。

民國元年-2年(1912-1913)冬,由中華民國南京革命政府委派縣知事,豐縣隸屬徐州;2年冬-5年(1913-1916),張勳在徐州恢複清朝帝制,委派縣長,豐縣隸屬徐州;5-15年(1916-1926)軍閥割據時期,豐縣隸屬徐州。

民國15-27年(1926-1938)5月,豐縣隸屬國民黨徐州專署。民國27年5月17日-34年(1938-1945)秋,縣城被日本侵略軍占領期間,境内有三個性質不同的縣級政權同時存在:(一)國民黨領導的豐縣政府撤出縣城,偏安鄉下,仍隸徐州;(二)民國27年底-34年(1938-1945)秋,日僞豐縣政府隸日僞淮海省;(三)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豐縣和華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民國29年(1940)6月-11月隸屬蘇魯豫區行置,29年12月-31年10月(1940.12-1942.10)改隸山東省湖西地區行署,31年10月-33年6月(1942.10-1944.6)改隸冀魯豫六行署,33年6月-34年8月(1944.6-1945.8)改隸冀魯豫十一行署。

民國34年9月-37年11月(1945.9-1948.11),豐縣境内縣級政權有:(一)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豐縣和華山縣、華砀縣人民政府,民國34年8月-35年3月(1945.8-1946.3)隸屬蘇北辦事處;35年(1946)3月蘇北辦事處撤銷,改隸冀魯豫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至1949年8月;36年(1947)11月撤銷華砀縣;1949年8-9月,豐縣、華山縣改隸山東省台專署;(二)此間國民黨領導的豐縣政府,隸屬徐州行政專署。

1949年9月-1950年5月,豐縣和華山縣仍隸屬于山東省台棗專署;1950-1953年1月,豐縣、華山縣改隸山東省滕縣專署;1953年1月豐縣劃歸江蘇省徐州專署;華山縣撤銷;1953-1982年,豐縣人民政府隸屬江蘇省徐州專署;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徐州專署撤銷,豐縣人民政府隸屬徐州市人民政府,迄今。

文化發展

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

江蘇省豐縣是漢高祖劉邦、道教始祖張道陵的故裡,古稱豐邑、秦台、鳳城,始建縣于魏,秦屬于四川郡,西漢、東漢時隸于沛郡、沛國;縣域位于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地處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全縣總面積1449平方公裡,下轄14個鎮,一個林場,總人口114萬人。近年來,豐縣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忠誠實踐“三個代表”,牢牢把握“第一要務”,全力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先後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标準農田林網先進縣、雙擁模範縣、省級衛生城市,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棉花生産百強縣、全國治沙先進縣、全國水果生産十強縣、中國果菜十強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園藝産品出口示範縣、國家級生态示範區、全國稭稈養羊示範縣、全國首批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民族團結模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先進單位等榮譽稱号,并被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促進會确定為綠色産業示範區。

漢高祖劉邦出生于豐縣中陽裡,在任泗水亭長之時,押解勞役赴郦山修陵,在中途豐西澤斬蛇起義,成為一代帝王,創立了四百餘年的大漢江山,成為漢人、漢字、漢文化的創始人。其後,蕭何、周勃、周亞夫、張道陵、蕭道成、蕭衍、李若谷、李蟠、李衛等著名曆史人物均祖居豐縣。白居易、杜牧、蘇東坡、文天祥等名家均在此寫下脍炙人口的詩篇。古老燦爛的曆史文化留下了衆多的名勝古迹,分布在縣内的人文景觀主要有:漢皇祖陵園、文廟、古城河、厭氣台、斬蛇溝、龍霧橋古迹群、周勃紀念館、張道陵紀念館、李衛紀念館、李蟠狀元碑園、鳳鳴公園、鳳鳴寶塔、大沙河百裡農業觀光帶等,每年都有許多中外友人來豐縣觀光訪古,踏青旅遊。

豐縣努力調整農村産業結構,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出口創彙農業得到較快發展,逐步形成了糧食、棉花、果品、畜禽、特種蔬菜和木業加工等六大支柱産業。全縣種植果樹50萬畝,是江蘇省最大的連片果園。豐縣大沙河牌紅富士蘋果、白酥梨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全國曆次果品評比中連獲金獎,被99′世博會指定為唯一無公害食品;豐縣是全國最大的蘆筍、牛蒡、山藥、黃皮洋蔥、白蘿蔔、紫甘藍等特種蔬菜的生産基地,産品暢銷海内外,為農村經濟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豐縣依托豐富的農副産品資源和鹽、煤、鉀長石等礦産資源,按照“工業興縣、項目強縣、環境立縣、特色名縣”的工作思路,以項目建設為龍頭,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手段,以軟環境建設為保證,着力加快全縣的工業化進程,使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競争能力不斷增強。特别是近兩年來,縣委、縣政府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建設,打通了連接山東省單縣、金鄉、魚台、安徽省蕭縣、砀山等周邊各縣的所有通道,建起了豐縣木業商城、中陽裡商城、邵園商城、蘇魯豫皖邊貿市場、蘇北羊市等一系列大型專業市場,營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一個工業振興、商賈雲集的邊貿商城正在蘇、魯、豫、皖四省邊界迅速崛起。

漢高故裡——江蘇豐縣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正以嶄新的面貌煥發出勃勃生機。

古老傳說

相傳遠古的時候,在豐縣城建成之後不久,忽然一天,一隻金色的大鳳凰飛來了,落在豐縣城,一隻翅膀伸展到東南角的城牆上,另一隻翅膀伸展在西北角的城牆上,而這隻鳳凰的頭卻伸向西南方,嗉子正好搭到西南角的城牆上。因此,豐縣縣城西南角的城牆獨高丈餘,世人取名“鳳凰嗉”。誰知,就這麼一段叫作“鳳凰嗉”的土城牆,竟和劉邦的降生聯系了起來。

劉邦的母親自從在龍霧橋遇龍受娠以來,一連十多月,總是生不下來,她的肚子越來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終于卧床難起了。常言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如今,妻子還不像快要生孩子的樣子,劉執嘉急得團團轉。他東求西問,不少人都說這是妖怪做胎,更讓劉執嘉愁得百爪撓心。正在急難之時,那位看陰陽宅的地理先生風塵仆仆地又來到劉家,說道:“要生下孩子,非得喝了鳳凰嗉上的土熬的水不成。”這總算有望了,劉執嘉心裡一喜,急忙奔向鳳凰嗉取土。

劉執嘉來到鳳凰嗉前,就見一隊隊的秦兵,剛風把鳳凰嗉圍得裡三層外三層,風雨不透。一些穿着黑衣的皂隸搖旗呐喊:任何人不準到鳳凰嗉上取土,劉執嘉見後,心中暗暗叫苦。一時間,縣城的男女老幼,紛紛出來看熱鬧。一些消息靈通的,舌尖嘴快的,你言我語,不外是秦國的國王和大臣們知道新皇帝坐胎了,算家算得清清楚楚,連坐胎幾個月都知道;要是不喝鳳凰嗉上的土熬的水,也就生不下來。所以,這才派了重兵,嚴守鳳凰嗉,要把一朝小皇悶死在娘肚裡,讓母子二人一命歸天。劉執嘉聽了,心裡亂得一團麻兒似的。他根本就不想讓劉家出個小皇帝,小皇帝憋死反倒如了他的意,隻是他的妻子也會因此死去,這是他受不住的。

劉拟嘉真想硬擠過去抓把鳳凰嗉的土,但見那些守衛鳳凰嗉的武士身披铠甲,腰纏束帶,一個個紮得頭緊腳緊,有挾弓,有挎箭的,有持長矛的,有拿大刀的,個個威風凜凜,喝三吆四,莫說不敢接近,連飛鳥也不敢來哉!劉執嘉看了一番,心想:乖乖,硬擠還是不行的。一時無計可施,隻是東一頭西一頭的亂跑跑。這時,一位看熱鬧的老太太注意到了劉執嘉,估摸着可能是來鳳凰嗉上取土的人。因此,那老太太瞅瞅身邊無人,便向劉執嘉探問。劉執嘉先是不肯說。那老太太是個精明透亮的人,沒有再問下去,便介紹自己的情況,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被征召,當兵打仗去了,父子二人生死不明;兒媳受不得活寡,改嫁去了。她對劉執嘉說:“如今是啥皇帝?如今是啥朝代?淨毀壞窮人。老天爺,睜睜眼吧,讓俺想法弄點鳳凰嗉的土來,打救人命要緊!”

這當兒,正是三伏天,烈日炎炎,熱不可耐,極其易渴。那些守衛鳳凰嗉的大兵,因為人多擁擠,熱氣相逼,一個個渴得口幹舌焦。說來湊巧,這個季節,豐沛一帶的西瓜正在上市,一些賣西瓜的莊稼漢争搶着将西瓜弄到了鳳凰嗉前,想賣幾個巧錢。那些守衛鳳凰嗉的秦兵搶着吃西瓜,以解其渴。乘其亂時,是不是混進去取土呢?劉執嘉這樣想,老太太也這樣式想。不過,光天化日之下,可不容易“混”得進去啊!所以,倆人都沒有說出口來。 

秦兵們滿嘴滿腮地吃着西瓜,吃過的西瓜皮随手亂丢,你踩我踢,弄得泥猴兒似的,不小心踩在腳下,直打滑溜兒。因此秦兵們便把腳正氣西瓜往外亂扔一氣。隻聽“叭”一聲,一塊沾滿了泥土的西瓜皮砸到老太太的一頭白頭發上,那老太太吓了跳,清醒之後,正待要罵幾句出氣,忽兒眉毛鼻子眼睛都笑了,朝劉執嘉笑着招招手,說:“有了!有了!”弄得劉執嘉一時摸不着頭腦。老太太說:“咳——,這不是有了嗎!”她指指掉在地上的西瓜皮,又說:“鳳凰嗉上的土,這西瓜皮上沾的不就是嗎?”劉執嘉聽後,這才恍然大悟。 

劉執嘉如獲至寶,瞅瞅沒人注意,一把抓起了那塊西瓜皮,急忙跑回家去。劉執嘉的妻子喝了鳳凰嗉上的土熬的水,果然生下一個富胎的男嬰,這就是後來手提三尺寶劍、滅秦誅項建立漢王朝的劉邦。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豐縣水資源總量5.4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6億立方米,地下水3.27億立方米,客水量0.93億立方米。蓄水總量:豐縣年總蓄水能力6000萬立方米以上。豐縣有南北兩條調水線路,南調長江水,翻水能力為26立方米/秒,北引微山湖水,引水能力為17立方米/秒,每年調水2億立方米以上,可滿足豐縣工農業生産生活用水,同時可補充地下水。境内有一次蓄水3000萬立方米的大沙河二級河川水庫、一次蓄水500萬立方米的苗城河水庫,并可根據需要多次翻水調蓄,境内還有梁寨水庫以及網狀大小河流360條。

礦産資源

豐縣地下蘊藏着豐富的非金屬礦産資源,其中岩鹽礦區面積為116平方公裡,儲量220億噸,屬富礦,含礦率68.80%,且岩鹽分布集中、鹽質較好,極具開采價值;鉀礦探明儲量為22億噸,約占我國鉀礦總儲量的五分之一,富礦11.4億噸,成分以鉀長石為主,約占80%;煤礦已探明儲量6億噸,煤種主要為國内外市場緊缺的肥煤、氣煤及焦煤,熱量在7000大卡左右,最适宜煉焦,李堂煤礦建成後年生産能力可達60萬噸。

植物資源

豐縣森林覆蓋率為華東最高的地區,豐縣林地面積逾5萬公頃,林木活立木蓄積量140萬立方米,林地面積約占豐縣總面積的40%,發展木業具有較高競争力。豐縣是全國水果生産十強縣,擁有果樹面積50萬畝,盛産優質蘋果和白酥梨,是江蘇省最大的連片果園,被譽為“紅富士之鄉”、“蘇北果都”。豐縣生産的“大沙河”牌紅富士蘋果被“99'昆明世博會”指定為唯一無公害蘋果。原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為豐縣題寫了“果海”;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為豐縣題寫了“果都”。

豐縣是著名的特種蔬菜之鄉,已有19個品種已通過江蘇省無公害标準認證,獲無公害農産品稱号。豐縣蔬菜複種面積達到76萬畝,其中規模連片種植面積達58萬畝,已形成了牛蒡、蘆筍、山藥、黃皮圓蔥、大苔蒜、設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蘆荟9大基地。占總面積的76.3%,已全部被認定為省級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出口創彙蔬菜規模種植面積達60萬畝,其中牛蒡、蘆筍、山藥、圓蔥、大苔蒜5大基地已成為江蘇省特色出口創彙蔬菜基地,在國内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豐縣生産的大沙河牌牛蒡,在中國果菜專家委員會和中國果菜雜志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百姓最喜愛的新世紀瓜果菜王選評大賽中獲“中國牛蒡王”的美譽稱号。

地理概況

豐縣屬黃泛沖擊平原,地勢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4.5—48.2米之間,西南略高于東北,境内河流原為自然河流,東西走向,建國後進行了全面治理,以大沙河為界,東有鄭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東;西有複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廢黃河經過治理,引入長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帶狀水庫。

豐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0.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7.3℃,年平均降水量約630.4毫米,無霜期達200天左右。

豐縣土地肥沃,物産豐饒,全縣陸地面積190.1萬畝,水域面積28萬畝,可耕地面積85.7千公傾,園地面積30.95千公傾,蔬菜面積40.82千公傾,享有“豐熟可抵三州”的美譽。近年來,分别建成了糧果蔬畜四大支柱産業基地,糧經比例達到4:6,形成了“南果北糧,西菜東特”的區域化發展格局,實現了由糧棉大縣向果蔬大縣的轉變。豐縣境内自然資源豐富,地下蘊藏着豐富的非金屬礦産資源,其中:鹽礦探明儲量為200億噸,厚度穩定,埋藏深度适中,極易水溶開采;鉀礦探明儲量為20.7億噸,富礦10.8億噸,貧礦9.9億噸,成份以鉀長石為主,約占80%;煤礦探明儲量約6億噸,且煤質較好,極具開采價值。   

古稱秦台、鳳城,秦末置豐縣,漢屬豫州沛國。隋屬彭城郡,唐、宋、元、明、清均為豐縣。1949年屬山東省,1953年劃歸江蘇省。

豐縣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漢高祖劉邦的誕育生長之家鄉,兩漢文明一脈相承,源遠流長。有邀帝城遺址、古中陽裡枌榆社遺址、高祖故宅、蕭何故宅、盧绾故宅遺址等,今存明代古樸典雅的文廟等一大批文化古迹。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豐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突出工業興縣,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着力抓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協調快速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在1999年12月來豐縣視察時,對豐縣的發展水平、城鄉面貌給予了高度評價。   

1997年,面積1444平方千米,人口100萬人。轄9鎮16鄉:城關鎮、歡口鎮、趙莊鎮、華山鎮、宋樓鎮、大沙河鎮、梁寨鎮、範樓鎮、順河鎮、沙莊鄉、首羨鄉、和集鄉、師寨鄉、常店鄉、史小橋鄉、馬樓鄉、張五樓鄉、單樓鄉、王溝鄉、孫樓鄉、劉王樓鄉、套樓鄉、黃樓鄉、金陵鄉、李寨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撤銷李寨鎮,并入大沙河鎮;撤銷金陵鎮,并入範樓鎮;撤銷套樓鎮,并入華山鎮;撤銷和集鄉,并入首羨鎮;銷沙莊鄉,并入歡口鎮;撤銷史小橋鄉,并入師寨鎮;撤銷單樓鄉,并入王溝鎮;撤銷劉王樓鄉,并入宋樓鎮;撤銷黃樓鄉,并入梁寨鎮;撤銷馬樓鄉,并入常店鎮;撤銷張五樓鄉,并入鳳城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縣轄14個鎮:鳳城鎮、大沙河鎮、範樓鎮、華山鎮、首羨鎮、歡口鎮、師寨鎮、王溝鎮、宋樓鎮、梁寨鎮、常店鎮、趙莊鎮、孫樓鎮、順河鎮。

人口民族

2015年,豐縣人口120餘萬人。全縣有漢、蒙古、回、藏、維吾爾、彜、苗、錫伯、景頗、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納西、普米、傣、拉祜、達斡爾、羌、高山、黎、怒、布朗、哈尼、哈薩克等29個民族。

交通設施

豐縣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已經形成以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為骨架,水陸并舉,内聯外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境内有省級公路三條(S321、S322、S254),其中徐豐一級公路(S322)連接洛連(洛陽—連雲港)、甯徐(南京—徐州)、京滬(北京—上海)、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已計劃建設的徐菏(徐州—菏澤)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豐縣東有京滬鐵路、南有隴海鐵路、西有京九鐵路、北有新石鐵路,規劃中的豐沛支線,也在積極籌劃中。

目前,距豐縣最近的沛淮鐵路僅30公裡,可直達上海。豐縣距隴海鐵路40公裡、距京滬鐵路70公裡、距京九鐵路100公裡、距徐州觀音機場100公裡、距連雲港碼頭300公裡。正常情況下,豐縣至北京、上海、南京、連雲港分别隻需8小時、6小時、5小時、3小時。境内水運主航道為複興河六級航道,與微山湖西京杭大運河相通,相距40公裡,水運可通過京杭大運河能通江達海。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豐縣經濟發展的優良基礎。

豐縣電網結構完善,總的主變容量為119705KVA,豐縣自有電廠容量共計為3.75級萬KW/h,電力供應充足。現代通訊發展迅速,規模容量、技術層次和服務能力均達到了國内先進水平。互聯網縣級站全部建成,開通了縣級國際互聯網信息港。城市基礎建設邁上了新台階,縣區供水、供氣、公交等綜合服務功能日趨完善。  

交通優勢

豐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結合部,交通區位優勢獨特:公路交通發達,境内有省級公路三條,分别為S321、S322和S254。其中豐徐一級公路S322連接洛連(洛陽—連雲港)、甯徐(南京—徐州)、京滬(北京—上海)高速;S322豐沛單公路西通山東菏澤、河南商丘等地,東連京滬(北京—上海)、京福(北京-福州)高速;S254貫穿豐縣南北,北通國道105、日東(日照-東明)高速、京滬、京福高速;南連國道310、連徐(連雲港-徐州)高速。豐縣至北京行車僅需8小時,至西安需8小時,至南京需5小時。計劃建設中的徐濟(徐州─濟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京福、京滬高速公路并網,該項目預計2005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08年年底前建成通車。

水路運輸:豐縣位居微山湖西部,境内主航道複新河為六級航道,與湖西京杭運河相通,相距40公裡。水運可通過運河通江達海。

航空:豐縣距徐州觀音機場僅100公裡,行車時間僅需1個小時。

地理優勢

豐縣隸屬江蘇省徐州市,界于東經116°21′15″--116°52′03″,北緯34°24′25″--34°56′27″之間,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北與山東省的金鄉、魚台縣接壤,南與安徽省砀山、蕭縣毗鄰,西接山東省單縣、東與本省銅山、沛縣相連。全縣總面積1449.7平方公裡,南北長約59.2公裡,東西寬約46.6公裡。

豐縣屬黃泛沖擊平原,地勢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4.5—48.2米之間,西南略高于東北,境内河流原為自然河流,東西走向,建國後進行了全面治理,以大沙河為界,東有鄭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東;西有複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廢黃河經過治理,引入長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帶狀水庫。

豐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5°C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0.2°C,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7.3°C,年降水量約630.4毫米,無霜期達200天左右,極适合農作物生長。豐縣自古物華天寶、土地肥沃、物産豐饒,全縣陸地面積190.1萬畝,水域面積28萬畝,可耕地面積85.7千公頃,園地面積30.95千公頃,蔬菜面積40.82千公頃,享有“豐熟可抵三州”的美譽。

豐縣在全國的區位,整體位于淮海經濟區的黃金地帶,是江浙經濟發達地區連接中西部地區的樞紐。從産業擴散和演變規律來看,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已形成以上海為龍頭、包括蘇南、浙江等地在内的中國最具競争力的城市群,這些地區正在加速進行産業升級、結構調整,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豐縣作為蘇北地區承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重要“門戶”,資源豐富、地域廣闊、勞動力成本低、區位優勢明顯,在接受長三角地區、尤其是蘇南經濟輻射的過程中,縣域經濟發展的潛力會逐步顯現,必将成為外來投資的新興地區。

規劃建設

豐縣縣委、縣政府本着“形象塑縣”的原則,确立了把豐縣建設成為“體現曆史文化,呈現綠色人居,突出地緣商貿,發展特色産業”的城市發展思路,于2002年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修編,立足于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構築了“六縱六橫,一城兩區,雙軸”的開放式城市空間布局和“東進南擴”的城市延伸戰略。

圍繞提高城市化率,按照“建設新區、疏散老城、突出亮點”的實施要求,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工作同步進行,既注重改造城市形象,做優做美老城區,又注重改善城市基礎,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老城區着力抓好了名仕花園、邵園區塊等6大商貿住宅小區和向陽北路等城區道路改造建設,加快“城中村”改造,促進“城中村”由農村向城市轉變、村民向市民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新區開發堅持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先行的原則,加快推進住宅小區、行政中心和社會公益設施東進南移步伐。從而系統推進了商業設施、教育設施、政務設施、道路管網等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完善了城市功能。目前城區人口規模約1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11.34平方公裡,規劃區面積33.57平方公裡,規劃控制區面積167平方公裡,遠期至2020年人口規模将發展至約3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27.54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裡。

城建工作将圍繞縣委、縣政府十二屆六次、七次全會提出的争取兩年内城區人口增加5萬人,達到20萬人的奮鬥目标,新修人民西路,打通工農北路,改造解放東路延伸段,實施四号溝至污水處理廠截污管網及五号溝排污方涵工程,完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設,提高城區供水、供氣和排水能力,高标準實施新修道路兩側的路燈建設。加快新區開發和老城區改造步伐,改善投資環境,以招商引資促進城區規模的擴大,在完成中陽商城二期建設項目的基礎上,重點實施名仕花園等一批社區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發展動力。切實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做好豐沛鐵路和豐沛運河立項的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徐豐高速公路。把豐縣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文化發達,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的新興城市。

經濟概況

概述

2015年,豐縣地區生産總值完成370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09億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67倍、3.34倍;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14.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4億元,均是“十一五”末的2.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0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0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75倍、1.5倍。累計到賬注冊外資4.1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7.3億美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長4.96倍、2.48倍。

農業

2015年,豐縣糧食生産實現“十二連增”;果樹面積穩定在45.7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0萬畝,産值分别達16億元、79.97億元;畜牧業産值41.9億元,建成奶牛養殖場8家,存欄量達萬頭以上。農業資源開發總投資7.46億元,農業機械總動力達81萬千瓦。創建家庭農場16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達2078個,江蘇大沙河現代農業産業集團成立,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96家。認定“三品”生産基地148萬畝,大沙河商标獲“全國馳名商标”“中國蔬菜百強品牌”稱号。榮獲“全國水果生産十強縣”“全國食用菌産業化建設示範縣”“中國毛木耳之鄉”“中國十大蔬菜之鄉”等稱号。

工業

2015年,豐縣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310家;工業總産值超過600億元,銷售收入602億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4倍、4.47倍;高新技術産業産值216億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29億元。電動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集聚發展,八大産業實現産值564.6億元,是“十一五”末的4.85倍,占全部規模工業企業的94%。招商引資完成注冊資本金275.5億元,引進天潤鑄管、極易新材料、埃比西斯精密制造等一批産業項目落戶豐縣。

服務業

2015年,豐縣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4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3.08倍。電商企業達115家,零售額52.96億元,被列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阿裡巴巴“千縣萬村”工程試點縣,大沙河鎮榮獲首批“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鎮”。中國電動車城、蘇魯豫皖批發市場等一批市級服務業集聚區建成。

2015年,徐州首家外資小額貸款公司在豐縣設立;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48.08億元、存款餘額292.28億元,分别是“十一五”末2.32倍、2.35倍。

2015年,豐縣境内漢皇祖陵景區一期工程完成,果都大觀園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二壩濕地成功創建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榮獲“中國最美文化生态旅遊縣”稱号。

三重一大

2015年,豐縣總投資820億元的滾動實施“三重一大”項目355個。總投資30億元的循環經濟産業園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8億元的天新紡織一期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産;總投資34.49億元的黃河故道綜合開發工程基本完成,總投資6.34億元的地面水廠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徐濟高速江蘇段建成通車、豐沛鐵路完工并全面通過驗收,複新河通達大運河航道升級工程快速推進。“豐縣崛起行動計劃”、黃河故道綜合開發等重大戰略穩步實施。

園區

2015年,江蘇豐縣經濟開發區在省級開發區的排名,由57位升至33位;工業總産值完成245億元,占全縣比重增加到40%。規劃面積由25平方公裡擴至89.1平方公裡;完成道路建設107公裡,雨污水管網建設330公裡。規劃建設高新技術産業園,建成标準廠房30萬平方米,高新技術創業園被評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建成集電動三輪車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電動車産業園,完成投資35億元,建設廠房90萬平方米,入駐小刀、綠源等企業45家;總投資11億元的電動車産業園配件園開工建設,入駐企業50餘家;五個工業集中區初具規模。錫豐工業園連續七年位于全省南北共建園區考核前五名。

社會發展

文體事業

2015年,豐縣新殡儀服務中心建成使用。提檔升級縣城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被命名為“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

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縣有公辦定點小學110所、初級中學30所、高級中學9所、職業學校2所、聾啞學校1所,民辦中小學8所,在校中小學生21萬餘人,教職工10520人,其中專任教師9555人。2007年,全縣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達99.8%,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90.52%,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1.61%,城鎮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縣有四星級高中1所,三星級高中5所,省級現代化示範初中9所,省、市級示範幼兒園10所,省、市級實驗小學13所,縣職教中心創建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基本構建了适應豐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格局。全縣瞄準“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标,強化又好又快發展意識,突出農村教育重點,堅持城鄉均衡發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創造和諧育人環境,全縣中小學校在辦學規模、辦學理念、基礎設施、教學質量等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全縣牢固确立以教學為中心,以高考為重點,以政績論英雄的指導思想,加強基礎年級教學工作,強調突出重點、關注細節、注重過程,教育教學管理不斷規範,教學質量不斷提升,2008年高考全縣語數外三科超300分達1594人,超出曆史最好水平,其中本科達線1310人,本科萬人達線率10.05%,比上年提升2個位次。積極實施“職業教育創新創優工程”,圍繞新農村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主題,加強骨幹專業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接受了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評估專家組驗收。大力實施“師資校幹強基工程”,加強師德教育和師風建設,不斷提高教師學曆層次,注重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教師資源配置趨于合理。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校園安全環境全面改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扶困助學經費得到全面落實,全縣教育整體水平呈現新的提升,事業發展呈現新的氣象。

2015年,豐縣教育經費總投入達66.96億元,較“十一五”期間增長120%,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特教中心建成使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驗收。

科技事業

2015年,豐縣新增中國馳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8件、市知名商标30件、地理标志性商标2件、省市名牌産品28件。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全縣現有各類醫療衛生379家,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5家(縣醫院、中醫院、疾控中心、婦保所、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24家;村級醫療機構360家。衛生系統共有幹部職工278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187人,占幹部職工總數的78%。在衛生技術人員中,大學本科254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12%,大專573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26%,中專1152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53%,高中及以下學曆208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9%;高級職稱92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4%,中級職稱463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21%,初級職稱1303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60%。縣鄉醫療機構共有病床1157張,其中縣級醫療機構532張,鄉鎮醫療機構625張。

全縣衛生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以加強醫療衛生基礎建設為重點,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中心,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為工作思路,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近年來,着力加強了疾病控制、醫療救治、衛生監督三大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建成縣急救中心和縣傳染病分院。在縣衛生防疫站的基礎上成立了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監督所,解決了兩個機構共60餘人的編制及經費,徹底劃轉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的職能,為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完善。借助國債建設項目、省扶植項目等共争取資金達1500餘萬元。新建、改建、擴建縣、鄉醫療機構房屋建設共40000餘m2,更新萬元以上設備365餘台件。

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得到提高。積極實施"醫院管理年"活動,堅持以"調整、充實、整頓、提高"八字方針為指導,以"提高質量、強化安全、規範服務、降低費用"為重點,全面加強醫院管理,使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意識進一步增強,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得到加強,醫療費用得到有效控制,和諧融洽的新型醫患關系逐步形成。

農民健康保障體系逐步健全。2006年以來,全縣連續兩年參合率達95%以上,今年達到97.22%,去年以來,全縣累計補償173.56萬人次,其中住院補償3.05萬人次。補償超過一萬元的達88人,最高補償4萬元。基本上解決了群衆看不起病的問題。艾滋病、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通過國家的"四免一關懷"政策和"中國結核病控制策略"等項目支持,得到有效的遏制。《預防接種與疫苗流通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使全縣0-7歲兒童能夠免費接種國家規劃内的5種疫苗,合格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均達95%以上,5歲兒童死亡率控制在7.25‰;縣鎮公立醫療機構100%實現傳染病網絡直報。孕産婦的保健管理率95.28%,死亡率控制在19/10萬。

2015年,豐縣城區人民醫院一期投入使用、中醫院分院和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完成,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省級藥品安全示範縣。

城鄉建設

2015年,豐縣總投資78億元,實施141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整治西環路、向陽路等城區幹道10條,新修華張路、南苑路等道路45條,改造老小區28個、老街巷25條,鋪設燃氣、供暖管網52公裡。總投資8.8億元建設幹線公路64.3公裡、提檔升級農村公路663公裡、改造危橋160座。新城區客運站、城鄉公交客運站基本建成。12座鎮級污水處理廠托管運營,26.91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城鎮光纖覆蓋率達100%,雲計算資源中心建成運行,數字電視整轉及雙向網改造全面完成。

2015年,豐縣完成縣城總體規劃和交通、供電、環衛、綜合管線等專項規劃修編。實施鳳凰嗉、體育場等38個棚戶區386萬平方米的拆遷改造,完成房地産開發建設473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4.6平方公裡拓展到30.6平方公裡;城鎮化率由35.7%提高到48.8%。

2015年,豐縣組建縣智慧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網格化、大城管”城市管理格局初步建立。拆除違建38萬平方米,新建環保公廁12座,城市保潔推行市場化運作,通過省級衛生縣城驗收。完成環境整治村莊1707個,創建三星級康居示範村莊8個,市級重點村莊15個,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運處置長效機制。創建市中心鎮5個、管理示範鎮5個、“中心鎮提檔升級工作先進鎮”3個,建成縣級以上新農村示範點140個,被評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縣。

社會保障

2015年,豐縣建成蘇魯豫皖公共人力資源市場、豐縣大學生創業園,城鎮新增就業4萬餘人,被評為全省首批創業型城市、創業型示範城市。各項社會保險參保總數達81.48萬人次,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由1158元提至2011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60元提至105元。城市低保标準由320元提至558元,農村低保标準由155元提至380元。新農合實現應保盡保,累計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19億元,發放尊老金6895.7萬元。實現脫貧19.15萬人,72個經濟薄弱村實現“新八有”。

古今人物

景大文:著名書法家

男,1944年生,畢業于楊州大學,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博物館畫廊藝委會委員、客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理事,北京東方漢風書畫院名譽院長,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館高級顧問,徐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副教授,中陽書畫院院長。書法作品曾入選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全國第六屆、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首屆行草書法大展,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展等。并在國内外書展中多次獲獎。作品和傳略先後入編《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中國書法今鑒》、《江蘇書法五十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鑒》、《2000年中國百傑書畫家精品集》、《中國書法名家大辭典》等大型作品集及辭書,《現代書畫家報》香港《大公報》等報刊雜志作專題介紹,多幅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館和紀念館及收藏家所收藏。

趙本夫:著名作家

江蘇豐縣人。中共黨員。1988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1971年參加工作,曆任江蘇豐縣革委會通訊組成員,豐縣廣播站編輯,豐縣文化館創作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豐縣縣長助理(挂職),徐州市文聯主席,江蘇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鐘山》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第三、四、五屆副主席,江蘇省文聯第五、六屆委員。

著有長篇小說有《刀客和女人》、《混沌世界》、《逝水》、《黑螞蟻藍眼睛》、《天地月亮地》,中篇小說集《寨堡》、《走出藍水河》、《空穴》、《趙本夫文集》等。

民風民俗

梨花節

豐縣梨花節已經辦了10屆,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上旬梨花開花季節舉辦,是國内和江蘇省具有影響的地方盛會,2008年梨花節迎來30多萬國内外來賓欣賞梨花。位于豐縣宋樓鎮具有幾百年曆史的古梨花莊是其中勝景之一,該梨花莊位于宋樓鎮境内李大樓村,梨花莊的神秘和美麗的景觀,幾百多年來,一直被當地人津津樂道。椐專家考證和統計:梨花莊内超過百年的梨樹共668株,按八挂九宮栽植。最古老的梨樹載于清朝嘉慶年間,樹圍直徑80多厘米,需要幾個人才能摟住一圈,常年産量都在4000斤左右,被鄉親們稱為梨樹王。其他百分之七十的老梨樹是在清朝嘉慶到同治年間栽的,樹木形态各異,千枝百态。枝若虬龍,幹如鋼鑄。老梨樹們依然保持旺盛的生長力,每年結果都在2000斤以上。梨花節期間經常舉辦各種民俗商貿旅遊等活動。

蘋果節

豐縣被稱為“中華果都”,由于特殊的地理和環境氣候原因,盛産各類水果,特别是豐縣的蘋果更是海内聞名,紅富士蘋果被“99’昆明世博會”唯一指定無公害蘋果。在全國曆次果品評比中,連獲金獎,曾連續七年奪得第一,兩次榮獲部優稱号。根據統計,豐縣有耕地面積114萬畝,其中果樹面積50餘萬畝。蘋果38萬畝,(其中紅富士28萬畝),白酥梨10萬畝,雜果2.2萬畝年産各類水果50萬噸左右,是全國果品生産十強縣,先後被評為“全國無公害果品生産示範基地縣”、“江蘇省無公害農産品整體推進縣”、享有“果都”(彭沖副委員長題)、“果海”(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題)的盛譽。豐縣蘋果節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蘋果成熟時節舉辦,期間舉辦頗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大批遊客前來秋遊品嘗蘋果。

伏羊節

每年7月份,一個富人和當官的吃羊,窮人看熱鬧的節日。

旅遊景點

1、豐縣金劉寨漢皇陵景區

漢室初祖皇陵所在地,是劉姓尋根問祖,研究兩漢文化勝地。

2、豐縣古城河景觀

國内保存最為完整的城河景觀,兩岸柳樹依依風光美麗。

豐縣鳳鳴公園:古代鳳凰落于公園梧桐樹上而得名,内有鳳鳴塔,為豐縣标志性建築。鳳凰嗉。

3、宋樓張天師故裡道教文化景區

天師張道陵出生地,風水奇特,道教文化聖地,有藥盒子、蓬萊島、天門穴等景點。張道陵,原名張陵,豐縣阿房村(今宋樓鎮費樓村)人,曾任江州令。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與弟子前往四川鶴鳴山(一作鹄鳴山)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作道書24篇,并用符水咒法為人治病,創立道教,後教徒遵為“天師”,其後裔襲承道法,居龍虎山(今江西省貴溪),世稱“張天師”。由于張道陵用符水咒法給人治病,家鄉人凡患有疾病者,笃信其道術,認為與他有關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都是帶有仙氣的聖物,可以治病,再加上阿房村緊靠古邀帝城、牛王廟等神聖之地,方圓數百裡來其故居地取土治病者不絕。久而久之,便被挖成了大坑,人們便把此坑稱為藥盒子,遺迹尚在。

4、大沙河百裡風光帶

兩岸樹木參天,水天一色,風光迤逦,有果都大觀園(梨花遊園、古梨樹森林公園、自摘園、李衛宮保府、李衛陵墓等)、溫泉、垂釣中心等景觀活動娛樂場所。

百年梨花園(古梨樹森林公園):百年梨園座落在宋樓鎮李大樓村,現存果樹大體分為四個區,按照八卦九宮栽植,總株數668株。經過考證,百年梨園距今約200年左右,可确認為徐州地區樹齡最長、規模最大的古梨樹群。梨園栽培品種主要為酥梨,配套品種有馬蹄黃、雞爪黃、鵝黃酥、青皮糙子等,梨樹有散生古木之風貌,幹如鐵鑄,枝若遊龍,蒼古勁拔,極具觀賞價值;樹象不一,各有風姿,争雄鬥奇,每棵樹都可使人聯想萬千。百年梨樹古而不衰,生長健壯。這裡,春天香雪似海,鳥語花香;夏天枝葉繁茂,蒼翠欲滴;秋天碩果盈枝,酥甜爽脆;冬天蒼勁挺拔,淩寒傲雪,一年四季,感受不一。

身居園内,如臨仙境,心舒神暢,空靈愉悅。史料記載,清同治時,被禦定為“貢梨”,名響四方。民間流傳有很多梨樹王、夫妻樹、相思樹、千手觀音、衆星捧月等傳說:百年梨樹王位于梨花園八卦九宮中的三宮震位,是園内668株古梨樹之王。樹幹粗80公分,須五位兒童手拉手方可摟抱。樹冠直徑14米,占地3分有餘。常年産量1000公斤以上,果實酥脆無渣,香甜醉人。樹型俊美,王者風範,和諧相生,笑對群芳。有詩贊道:“梨莊震位東方木,晨沐朝陽夜飲露。寒暑易往二百載,今朝風流王冠屬。”

夫妻樹位于梨花園八卦九宮中的五宮,樹分左右,如同夫妻依偎,情意綿長,故名夫妻樹,又稱合歡樹。夫妻樹有三大神奇:一是樹下土壤終年潮潤,綠茵植被,百裡罕見;二是傳言樹下日幕月升之時,園内有男女私語聲隐約可聞;三是古樹名木編序,位列157,諧音我要妻。樹東一株為長女,樹西一株為次女。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有詩道:“百年梨莊堪稱奇,夫妻樹下真神秘。綠茵作被地當床,情愛綿延三世紀。”

5、龍霧橋

劉邦出生地

6、豐西斬蛇溝碑亭

劉邦舉義後,路遇白蛇擋道之地,怒斬之,傳說白蛇為報複劉邦,後投生化為王莽篡奪皇位江山。

秦皇厭氣台:李斯夜觀天象,豐地有王氣,秦皇命工匠在城中心建造高台幾十丈,下埋丹砂寶劍,并推到南城門,在城牆四角挖大坑,謂之“削足挖心斷頭”來破豐縣城王氣。

7、蕭何宅

位于豐縣中陽裡解放路城河西岸。

8、馬公書院

舊址位于豐縣書院街,為劉邦和盧绾兒時讀書處。

9、周亞夫墓

10、文廟

建于明朝,華東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同類古代建築。

11、朱陳村

位于豐縣趙莊鎮朱陳村。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筆下的《朱陳村》“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裡,桑麻青氛氲。機梭聲劄劄,牛驢走纭纭。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生為村之民,死為村之塵。田中老與幼,相見何欣欣。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親疏居有族,少長遊有群。黃雞與白酒,歡會不隔旬。生者不遠别,嫁娶先近鄰。死者不遠葬,墳墓多繞村。既安生與死,不苦形與神。所以多壽考,往往見玄孫。我生禮義鄉,少小孤且貧。徒學辨是非,隻自取辛勤。世法貴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為大謬人。十歲解讀書,十五能屬文。二十舉秀才,三十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親恩。承家與事國,望此不肖身。憶昨旅遊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馬四經秦。晝行有饑色,夜寝無安魂。東西不暫住,來往若浮雲。離亂失故鄉,骨肉多散分。江南與江北,各有平生親。平生終日别,逝者隔年聞。朝憂卧至暮,夕哭坐達晨。悲火燒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長羨村中民。”

12、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歌中的“杏花村:今位于江蘇豐縣華山鎮史店村。大文豪蘇轼有《朱陳村嫁娶圖》一首:“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明《豐縣志》載:杏花村按《古今詩話》“徐州古豐縣有杏花村,東去二十裡”。明末村中仍有酒簾高懸,酒館羅布。盛時有99家酒罏,村中央一條南北大路,系當年99家酒罏雲集之區。1580年任豐縣令的莊誠曾寫道:“斷魂昔日尋沽處,異代而今尚有碑。勝地古來猶有迹,行人今去幾多時。年年二月過春雨,日日斜陽照酒旗。好問東風乘一便,牧童歌裡泛清卮。”村中杏花一直繁茂,直到民國末年,每值春二三月,杏花盛開,新雨過後,妖豔欲滴,仍令人心醉不已,憑添幾許春光。除杜牧的杏花村詩外,杜牧故人張籍,也作《杏花村》詩一首:“一去潇湘頭已白,今朝始見杏園春。從來遷客應無數,重到花前有幾人。”可見豐縣杏花村的名氣之大。

飲食特色

豐縣是國家級“青山羊養殖基地”、“全國稭稈養羊示範縣”,也是回族集中居住區,夏吃伏羊是豐縣特有的民俗文化,以豐縣羊肉湯、烤全羊、蕭何羊腿等品種為代表的一系列羊肉菜肴享譽淮海大地。羊肉煎包、帝王粥、翻手燒餅、油茶、油炸知了是豐縣獨具特色的飲食,有關這些飲食的傳說和文化源遠流長。

名人

古代

劉邦、蕭何、盧绾、周勃、周亞夫、張道陵、丁蘭、蕭道成、蕭衍、朱溫、李若谷、徐元文、袁遵道、袁煥、張玉書、李衛、李蟠、劉墉、劉安、李淑、張衡、張魯、張監(大洪拳)、劉煓、劉交、劉仲、劉濞、劉向、劉肥、劉恒、劉盈、劉長、盧绾、許彬、蕭望之、張衛、史汝為、孫毓侖、張羽材、周培蘭、劉恺、張琪瑛、劉賈

近現代

李厚基、王敬久、劉季洪、王紹淵、趙黎生、鄧桂生、劉文緻、魏祥成、穆兆源、孫紀剛、穆恩之、蔣天樞、孫兆立、王效斌、劉德文、劉輝(劉小營)、孫劍冰、尚連璧、季星如、梁敬儒、司敬思、張德元、蔣天印、孫恕之、包琮、渠運綽、王志先、楊幹三、汪亞民、謝鼎臣、王耀華(沈陽軍區後勤部原副部長)、王金昌(原廣東湛江地委農場部副部長、粵西農墾局副局長)、李貞亁(湖西人民抗日戰争的傑出領導)、于修剛(“7.5”特大綁架案偵破中壯烈殉職的豐縣公安局副局長)、劉傳章(百姓信賴的好支書)、馬丕宣(為搶救學生英勇獻身的小學校長)、張首先(人民的好警察)、崔明存(甘當人民公仆的好幹部)、陳伯坤(用愛心點燃心靈之火)、呂厚家(舍己救人好黨員)、張玲興、渠立強、張輝(捐肝救母親情之愛)、張先俊(有情有義的豐縣人)、邱娥、焦明奎(别樣人生)、渠留德(優秀共青團員)、劉景全(以殘疾之軀與命運頑強抗争的傳奇式人物)、陳家振(沃野勤耕耘獨腿攀峰)、馬新存(“中國公益大使”擁軍模範)、侯賀、徐思禮(百姓的貼心人緻富的領頭雁)、孫厚民(真情呵護癱瘓妻子)、陳明倫(白發丹心譜寫感人至深三部曲)

當代

景大文、劉國權、趙本夫、仇高馳、王振山(鄉土作家)、許硯君(文史學者)、李志偉(青年書法家)、王貴海、郭華東、徐豐彩、魏繼友、董铎、霍旭東、劉學新、王為政、穆西南、于幼軍、李紅雲(舉重世界冠軍)、蔣振華、晏本立、任慶萍(畫家)、史忠純(武術家)、侯先光、袁亞非、孫一軍、李偉、李連玉、渠芳慧、孫啟善、安在峰、尹海峰、王藝禅、黃磊、秦曉慶、張琦媛、張磊、趙易龍、孫基民、王玄玄、許龍、蔣守雷、程訓钊、趙浩、戴儒京、程軍、杜賢亮、許敏、許海龍、張敬群、姚關文、張義豐、許永遠、李榮啟、李高正、史德豐、劉鑫、李立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