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哲學分支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它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曆史觀的統一,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是吸收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優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繼承、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在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和科學總結工人階級鬥争實踐的基礎上,創立并發展起來的。它以實踐的觀點為基礎,合理地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從而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以及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本體論的統一。
    中文名:馬克思主義哲學 外文名:Marxist philosophy 定義: 别稱:馬哲 提出者:卡爾·馬克思、弗裡德裡希·馮·恩格斯 等 提出時間:1848年 應用學科:哲學 适用領域範圍: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 基本派别:唯物主義 從屬派别:可知論 ISBN:730209151X 頁數:204頁 作者:楊傳珠 周兆茂 品牌:清華大學出版社 開本:16 語種:簡體中文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1日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概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論自然觀和曆史觀的統一。它是一個相對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繼承和發展了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下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辯證法和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組成部分,實踐概念是它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内容是把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曆史觀結合起來,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

來源

K.馬克思和F.恩格斯創立的學說。包括科學世界觀、社會曆史發展學說、無産階級革命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建設理論在内的科學理論體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一詞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學說的總稱在馬克思在世時已經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末法國社會主義者的着作中曾廣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馬克思對此提出尖銳批評。恩格斯在80年代初開始使用“馬克思主義”一詞,并在1886年專門作了說明。

馬克思主義産生于19世紀40年代,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産物。以《共産黨宣言》的問世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别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複辟時期曆史學家的階級鬥争學說,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别是細胞學說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産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基本内容

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就是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即研究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它以物質和意識或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為主線,系統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實踐觀和意識觀。相應有四個原理:

(1)物質存在形式原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空是運動着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2)實踐本質原理(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主體能動性等特點)。

(3)意識的本質和能動性原理。

(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世界本質的原理,是唯物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最後本講闡述了關于正确認識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

該部分回答了“世界怎麼樣”的問題。它通過闡述唯物辯證法的聯系和發展的兩個觀點,進而講解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其内容可概括為“兩個觀點、三大規律、四對範疇”。

其重要原理有:

1.普遍聯系的觀點中關于系統及其整體性、整體與部分關系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普遍聯系的觀點及其方法論意義。

2.度的含義及其認識意義。

3.質量互變規律的内涵及其方法論意義。

4.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5.矛盾的同一性和鬥争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6.矛盾的同一性和鬥争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原理。它内含以下内容:(1)運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矛盾的轉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間的綜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8.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認識論

本部分圍繞着實踐、認識、真理三個核心及認識發展過程中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認識發展律、真理發展律等三大規律,強調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理論,實現了在實踐基礎上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曆史唯物論的有機結合,正确回答了“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

其重要原理有:

1.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區别

2.認識的主體及其形成和發展

3.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4.認識發展辯證過程的原理

5.認識運動的不斷反複和無限發展的原理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原理

7.真理的具體性原理

8.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原理

9.檢驗真理标準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原理

10.真理和價值的辯證關系原理

唯物史觀

本部分圍繞着社會和人兩個主題,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曆史唯物論的主要内容。

首先,總括性地說明人類社會的産生、本質和社會規律的特點以及社會有機體及其結構,這是學習和掌握曆史唯物主義諸原理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第二,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觀念結構。

其重要原理有:

1.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發展原理

2.物質資料生産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原理

3.社會的實踐本質原理

4.社會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有機體原理

5.社會意識形态相對獨立性原理

其次,着重講述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動力以及社會曆史的主體,并從兩方面加以具體闡述:第一,社會的發展規律和動力;第二,曆史的創造者。

其重要原理有:

1.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

2.“生産力标準”的依據及意義

3.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自覺活動辯證關系原理

4.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原理

5.交往理論

6.科學技術的兩重效應

7.曆史觀和黨的群衆觀的統一

基本觀點

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哲的建構原則。馬哲從實踐出發去反觀、透視和理解現存世界,把對象、現實、感性當做實踐去理解。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馬克思第一次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根本原則,轉化為哲學的思維方式,從而創立了以實踐為核心和基礎的嶄新形态的現代唯物主義。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機制。實踐觀點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唯心主義的銳利武器,而且是同舊唯物主義的分界線,并由此終結了傳統哲學。辯證和曆史統一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唯物論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唯物主義曆史觀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意識、自然界先于人類而存在,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人類的物質實踐活動是唯物的、辯證的,也是社會的、曆史的。馬哲在實踐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觀和曆史觀的統一,從而正确地、徹底地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不斷發展的學說辯證法是馬哲的基本精神。辯證,是破舊立新,以新物質代替舊質,是實踐的内在要求。實踐作為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對外部自然的一種否定性關系。

馬哲同時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聯系,以強烈的曆史感和責任感,嚴格依據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及時修正某些被實踐證明業已陳舊的個别觀點和結論,以保持和發展自己學說的科學性、真理性;同時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對來自各方面的反馬克思主義的和其他的辯證觀點和理論,進行毫不含糊的批判與鬥争,指導現實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種錯誤的批判和鬥争中豐富和發展自己。

馬哲是開放的理論體系,不僅要吐故還要納新。馬哲的理論活力來自實踐。是對以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成果的批判繼承,随着發展會不斷總結新經驗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内容及其相應理論形式。馬哲是不斷發展的,把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發展的學說,使之永遠同實踐和科學的發展相一緻,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絕對化和僵化的傾向。

功能

一、現時代的思想智慧

馬哲是現代最先進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時代的思想智慧。

1、反思功能。

反思既是對思維對象的反複思考,又是對思維本身的反身思考。反思首先是反複思考,是對思維對象的再思、三思、多思。反思具有反複思維和反身思維的雙重含義,是思維之對象意識和自我意識的辯證統一。

2、概括功能。

哲學是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性的理論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了哲學意義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圖景。

3、批判功能。

馬哲以一種批判的态度對人與世界現實關系作出評價。要改變世界,就必須對現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對現實的批判中确立作為現實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過實踐把理想轉變為新的現實。辯證法意義上的批判不是消極的否定。

4、預測功能。

哲學立足于現實,又面向未來,引導着我們從現在走向未來。它可以從大體上把握人與世界關系的發展趨勢。哲學的預測不同于具體科學的預測,它更帶有宏觀整體性、綜合性、概括性的特點。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科學的人生觀是馬哲即科學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方面。

人生觀就是對人生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對人生觀起根本指導作用的是他所信奉的世界觀。社會主義、共産主義人生觀就是在馬哲指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貢獻給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事業,是人生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共産主義人生觀的核心。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旋律,是正确實現人生價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人生觀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樹立和堅定社會主義、共産主義人生觀,提高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自覺性,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

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

馬哲既是認識世界又是據以改造世界的偉大精神武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線。隻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後或僵化,使主觀思想不斷與新的實際相符合,真正做到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證,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礎和目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既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創造性。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馬哲的根本方法。

我們隻要堅持和按照馬哲所固有的科學本性和邏輯來理解它,對待它,就能在處理人與世界的關系中,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真正地和充分地發揮它的巨大社會功能。

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對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最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系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系。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了認知對象。因此在實踐中,人不僅認識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礎上創造了人類的屬人世界。所以,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别于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于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緻他們在對世界的理解和觀察世界的視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現實世界,從而在世界觀、自然觀、曆史觀和認識論上都獲得了全新解釋,構築了統一的、徹底的、科學的哲學體系。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貫穿于全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變革主要表現:創立了唯物主義曆史觀,結束了社會曆史領域中唯心史觀的統治地位。結束了舊唯物主義缺乏能動原則的狀況。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去理解物質世界,使唯物主義成為生機勃勃的科學理論體系。為無産階級和人類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十八個基本原理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含義;

1.物質與意識辯論關系原理;

2.物質運動的規律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辯論關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

4.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關系原理;

8.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關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關系原理;

10.内因與外因相互關系原理;

11.量變與質變相互關系原理;

12.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13.認識與實踐相互關系原理;

14.現象與本質相互關系原理;

15.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關系原理;

16.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相互關系原理;

17.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18.人的價值原理.

革命本性及意義

一、思辨的、直觀的和科學的實踐觀把實踐納入哲學并使之成為核心概念,不是馬克思的創造。在馬克思以前,康德、費希特,以至青年黑格爾派的契希考夫斯基、赫斯等,都已這樣做了。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他們所講的實踐和馬克思講的并不是一回事。說到底,他們都在精神範圍建構實踐,把實踐歸結為意志的活動。這種唯心主義實踐觀,已為大家所熟知。但是,還有一種實踐觀,它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卻似乎也很難歸入唯心主義實踐觀一類。比如費爾巴哈,他把實踐理解為純功利的行為,是瑣碎的生活和利己活動,其典型形式,就是“卑污的猶太人的賺錢活動”。

費爾巴哈的實踐觀,實際上是一種直觀的實踐觀。他把當下的實踐形式,即一定曆史條件下的具體實踐,視為實踐的總體。因此,他認為實踐在本質上是排斥理論的。為了維護理論的權威,更為了其人道主義理想,費爾巴哈斷然把實踐排除在哲學的視野之外。他的這種理論失誤,人們通常隻将其歸結為對實踐的偏見,即對實踐作了價值上的否定判斷;而對他的直觀的實踐觀本身則并不注意。這樣,當此種實踐觀改換面目出現時,就甚至可能會大受歡迎。大多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在方法論上是實證論的,其對實踐的見解也就必然是直觀而偏狹的。

他們的一切經濟分析都是以現實的實踐,即工業、市場和商品交換為前提的。因此,他們似乎有權責備馬克思的實踐過于抽象,因為後者把超越這一前提作為自己哲學的立足點,亦即“社會化的人類或人類社會”。這樣,馬克思好像陷入了夾縫中:對于抽象的實踐觀來說,他是現實的具體的實踐觀;而對于直觀的實證的實踐觀來說,他似乎又成了“抽象的”實踐觀。如果說上述分析還隻具學理意義的話,那麼當人們完全忘記了馬克思的實踐觀和直觀的實踐觀的區别,并因而用直觀實踐觀指導當前實踐時,重申兩者的區别就具有了重大的現實意義。

概言之,馬克思的實踐觀内含着對于理論的渴求,因而是自覺的,以一定社會目标為方向的;内含着現實普遍利益即人民大衆利益的價值導向,因而是革命的,批判的;内含着把個人有限生命溶入偉大的人類解放事業并從中獲得生命意義的人生導向,因而是積極的、向上的。相反,直觀的經驗的實踐觀,由于把實踐視為自發的、利己的、個體的,因而其實踐從根本上是排斥理論的,是個人利益和純粹自我的領地。由此而引發了關于社會發展的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從直觀的實踐觀出發,社會活動本質上是個人的自發活動。每個人都是從自己出發,為實現個人利益而進入社會。正是在自發的個人利益的尖銳沖突中,人們逐漸地摸索出日漸完善的行政、法、道德等社會規範,其作用在于保護人們的自由競争,其目的在于實現個人利益。

因此,所謂“社會”不過是“抽象的遊戲規則”的同義語。這就是西方自由主義關于國家、法、曆史進步以及社會公正的基本分析。用哈耶克的話說,這是一種“自發式擴展型人類秩序”,其中所體現的人類理性不是以建構某種特定的社會目标為特征的所謂“構成論理性主義”,而是在自發活動中不斷糾錯的所謂“進化論理性主義”。應該說,這是資本主義幾百年發展道路的真實寫照。問題在于這是不是唯一可能的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努力,包括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實就在于要打破這一迷信。

我們能不能有這樣一種選擇,即立足于“現實的普遍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通過較為自覺的利益協調,減少社會沖突,加速社會發展,從而不僅使落後的民族能夠獲得平等的發展權利,而且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種種社會弊害?答案應當是肯定的。當代中國有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已經初步将這一選擇變成了現實,而我們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目的也在于沿着這一已經開辟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二、人類實踐的最高形式是無産階級實踐以“現實的普遍利益”為立足點,這決不是思辨的虛構。大家知道,馬克思曾追随費爾巴哈,用抽象的“類本質”否定資本主義的殘酷現實,并批判資産階級經濟學家為之辯護的實踐形式,将其稱之為“異化的活動”。但是,當馬克思越來越認識到這種批判的軟弱無力時,他轉向了實踐的觀點。他摒棄了費爾巴哈強加在現實實踐活動上的偏見,不再把工業及世界市場看作“非人的活動”,而是看作有着曆史必然性的人類實踐活動形式;他同時也克服了資産階級經濟學家套在市場經濟上的光環,不把它當作人類唯一的實踐形式,而隻看作具體的曆史實踐形式之一。馬克思之所以能采取這一獨特而又科學的态度,關鍵在于他發現了“無産階級實踐”這一嶄新的實踐形式。

大家知道,在馬克思那個時代,無論是唯物論或唯心論都把能夠超越個人狹隘性的力量歸結為理性。隻是前者為避免使理性成為純粹的精神現象,又往往對其冠之以“普遍利益”的稱謂。然而,普遍利益如果沒有從“市民社會”中獲得自己的存在方式,它就始終隻是一種思想原則和信念。但是,如果僅立足于經驗或直觀,又确實很難發現現實的普遍利益。馬克思依賴下述發現,才奠立了普遍利益的現實根據:其一,曆史,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史表明,任何一個試圖領導革命的階級,其階級利益必然這樣那樣地和人類的普遍利益相吻合。

馬克思寫道,充當解放者角色的“這個階級和整個社會親如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做和被認為是社會的普遍代表;在這瞬間,這個階級本身的要求和權利真正成了社會本身的權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會理性和社會的心髒。”(《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64頁)其二,無産階級能夠持久地代表人類的普遍利益,因而是唯一能夠沖破資本主義狹隘個人關系的社會力量。馬克思關于這點的全部論證歸結到一點,就在于無産階級是一個“非市民社會的市民社會階級”。說其是“市民社會階級”,乃因為它是不斷壯大的經濟地位相同的現實社會力量;說其是“非市民社會階級”,乃因為它并非傳統意義上(受特定生産資料占有關系束縛)的階級,毋甯說,它的形成本身就意味着階級的消亡趨勢和現存社會的解體。

馬克思還特别強調,無産階級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被剝削階級。這不僅因為它是首次掌握了文化和教育手段(這是資産階級所被迫賦予的)的勞動階級,還因為它是真正掌握了自我批評武器的革命階級,所以它能最終擺脫雇傭勞動關系的束縛,站到“人類解放”的曆史高度上。可見,正是因為無産階級自覺地把自己看作人,因而才能避免被“神化”的命運。馬克思并沒有将無産階級神化。

如果說,階級鬥争并不是馬克思的發現,他的獨特貢獻僅在于論證了階級鬥争的曆史根源,曆史暫時性以及階級消滅的現實道路,指明階級鬥争必然導緻無産階級專政的話,那麼,也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把實踐引入哲學并使之成為核心概念并非馬克思的首創,他的獨特貢獻在于發現了無産階級實踐這一嶄新的社會實踐形式,從而揭示了實踐的直接現實性和普遍性雙重品格相統一的内在機制。

毫無疑義,實踐的形式是多樣的。有自發的、盲目的,也有自覺的、高度組織化的;有生産的、經濟的、日常生活的,也有政治的、軍事的,以至科學教育的;有個人的、小團體的、地域性的,也有階級的、民族的,乃至全民全球性的。但是,從趨勢上、從當今時代發展的高度上看,自覺的、有着廣泛群衆基礎的實踐活動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用馬克思的話說,即“随着曆史活動的深入,必将是群衆隊伍的擴大”。曆史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不再聽憑個人利益的盲目争鬥而自發地形成一些規範、規則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可以依靠社會的自覺力量,通盤協調各種利益,努力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做到人民較為滿意。

無産階級實踐的巨大力量,首先在于它能造就越來越多目光遠大,富于犧牲精神并富有個性的新人,從而為社會的健康發展奠立基礎。這樣,把握馬克思的實踐觀就有兩個基本點:其一是直接現實性。凡可稱之為實踐的,一定是對獨立的對象性存在進行有效改造的活動,因而同一切唯心的實踐觀相區别。因此,盡管實踐的範圍極其寬泛,每一種實踐形式都有其存在的根據,而根本制約它們的,不是意志活動,是客觀的物質活動條件。其二是普遍性。實踐決不像人們所直觀的那樣淩亂,那樣狹隘,事實上,它是人類進步趨勢的堅實基礎,具有普遍性統一性的品格。生産的進步,科技的進步,人類交往的擴大,不斷地表明了這一趨勢。

雖然在相當長時期内,這一趨勢被掩蓋在盲目性、自發性和偶然性中,但實踐的普遍性品格還是倔強地日益顯露出來。努力揭示人類實踐的大趨勢,自覺地将個别實踐提升到人類實踐的高度,求得人自身更健康的發展,正是馬克思實踐觀的深刻内涵,是馬克思主義曆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發轫。兩個基本點的有機統一,使得馬克思的實踐觀真正做到了科學與價值,現實與未來的統一。而割裂這兩個基本點,必然把馬克思的實踐觀不是思辨化,就是實證化。曆史不斷地提供了這兩種極端的例證,其中在馬克思主義史上最為典型的當數伯恩施坦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

伯恩施坦的實踐觀說到底是實證的實踐觀,因而他把實踐歸結為個人的經驗積累,把實踐過程歸結為個人根據經驗事實進行摸索的過程。這樣,實踐的直接現實性,在他那裡就成了個人的唯一實在性,并因而成了否定包括階級實踐在内的群衆實踐形式的王牌;實踐對于理論的檢驗,也就成了從根本上排斥理論,崇拜自發性的借口;實踐對于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則更成了否定革命飛躍,美化進化改良的根據。從崇拜自發性、個體性實踐,到根本排斥和背叛馬克思主義,這就是伯恩施坦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應當看到,辯證法和實踐是根本一緻的,排斥辯證法和理論思維就是排斥實踐精神。所謂從政治上看問題,表現在實踐觀上,就是要善于把握實踐的總體。

崇拜自發實踐的人,不可能成為戰略家。發端于青年盧卡奇、葛蘭西思想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走的是另一個極端。從實踐觀上看,它的最大失誤在于割裂實踐的革命批判本性和直接現實性,将個體經驗的“客觀性”視為資産階級的思想原則,視為工人階級缺乏革命積極性的根源。它在正确地看到停留于日常經驗中的人們(包括工人)無法擺脫資産階級的思想控制的同時,卻把日常生活這一最大量、最普遍的實踐活動從實踐中清除了出去。這樣,它勢必誇大實踐的自覺性、變革性和獨創性方面,并進而誇大理論以至知識分子的曆史作用。從強調“無産階級實踐”經由“階級意識”而向理論中心主義和思辨哲學複歸,這就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曆史悲劇。

連盧卡奇自己在晚年也承認,其早期(《曆史和階級意識》時)的實踐觀,其實是一種烏托邦主義。應當看到,實踐是以經驗為基礎的感性活動,直接現實性是其基本品格。排斥經驗和日常生産生活就是脫離群衆,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實踐精神了。依靠群衆,尊重他們的實際經驗并從中獲取營養,這是實踐精神的基本要求。總之,隻有立足于無産階級革命實踐,才能對現實保持革命的批判的态度,才能給分散的、瑣碎的日常生活實踐注入凝聚力,才有人民群衆創造曆史的偉大事業。但是,這并不等于把這一實踐看作唯一的實踐形式,更不等于把實踐作泛政治化的解釋。事實上,生産生活總是各種實踐形式最深厚的基礎,這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本末倒置的。

三、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精神走向21世紀根據上述分析,馬克思的實踐觀本身就是科學性和革命性、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統一。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作完整的把握,在我們今天有着特别重大的意義。經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實踐第一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正因為如此,雖然我們仍然不能放松對于本本主義的警惕,然而無論何種形态的錯誤思潮,都可能主要通過實踐觀形式表現出來。突出實踐已經成為現今我國各種實際上很不相同觀點的共同點,實踐觀已經成為當前思想鬥争的一個焦點。目前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直觀的、實證的實踐觀有蔓延的趨勢。崇拜自發的、個體的實踐,缺乏激情和理想,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病”。

本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後現代主義逐漸支配了西方國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表面上看,現代主義思潮似乎是資本主義的。它從資本主義的合理化主義,即人物化,科層化,職業化,走向了反文化,反理性,反傳統,用一種否定現存一切的激進主義來恢複和表現自我的存在。然而事實上,它卻是資本主義傳統的産物。“資本主義過程合理化了行為和觀念,由于它這樣做,它從我們心中趕走了形而上學的信仰,也趕走了各式各樣神秘的和浪漫的觀念。這樣,它不僅改造了我們達到目的的方法,也改造了最終目的本身。”因此,資本主義從根本上說是反英雄主義和立足于個人主義的,自我的膨脹和中心地位是其合乎邏輯的結果。

(熊彼得:《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第159—161頁)丹尼爾·貝爾則更明白地指出:“‘不受束縛的自我’[untrammeled self],正如我早些時候所指出的那樣,是一味美化猖獗的個人主義的資産階級社會的産物。”“文化現代主義,雖然仍舊标榜自己的颠複性質,卻在資産階級的資本主義社會大緻找到了歸宿。資本主義社會由于缺乏一種來自空洞信仰和幹枯宗教的文化,便反過來把要求‘解放’的文化大衆的生活方式當做自己的規範,然而,這種文化對所有實際經驗都無法給予确定的道德或文化指導。”(《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195—196頁)連布熱津斯基也看到,“美國顯然需要花一段時間,在哲學上進行反省和文化上作自我批判。

在這一時期内必須認真地認識到:以相對主義的享樂至上作為生活的基本指南,是構不成任何堅實社會支柱的;一個社會沒有共同遵守的絕對确定的原則,相反卻助長個人的自我滿足,那麼,這個社會就有解體的危險。”(《失去控制:21世紀前夕的全球混亂》,第125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版)然而事實表明,以自我為中心去滌蕩形而上學的信仰,其結果必定使個人喪失精神家園,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文化漂泊者。當代這種全球性的精神危機,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是找不到出路的。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遇到了同樣的挑戰。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日益泛濫,向我們敲響了建設精神家園的警鐘。應當說,社會主義制度使得我們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我們的制度決定了我們不把個人利益和個人意志擺在壓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上,而是以人民的利益和廣大群衆的意志為轉移。

因此,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是為人民服務,并因而奠立了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的基礎。社會主義并不簡單地排斥功利主義,但提倡的是革命功利主義;社會主義更沒有取消一切理想和信仰,而是樹立了革命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旗幟。可以說,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僅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需要。正因為如此,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的不同解釋中,就不僅包含着政治制度上的選擇,也包含了精神文化上的選擇。現在大家都在思考把一個什麼樣的中國帶入二十一世紀的問題。我們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責任就在于盡可能科學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為我國人民提供科學的理論裝備。因此,關于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的讨論,就不僅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而且具有現實的實踐意義。

從根本上說,它關系到我國發展道路,尤其是精神文化發展戰略的選擇。“信仰危機”問題在我國已提出多年。國家主導意識形态的削弱,不同社會價值體系并存,以及“官方語言”同“日常語言”的分裂等,已成為不争的事實。問題在于如何看待它。一種觀點是把它看作曆史的某種必然趨勢,因而這樣那樣地去順應它。這種觀點的潛台詞,是把建國以來我們曾經有過的那種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視為既無必要亦無可能去加以修複的“昔日黃花”。另一種觀點則把它看作曆史的暫時現象,因而這樣那樣地力圖去克服和扭轉它。這種觀點的用意很明白,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那種社會主義理想和價值,結合新的曆史條件,使之重新成為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這裡不僅關系到如何克服“信仰危機”的不同選擇,更關系到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不客氣地說,前一種觀點的最終結果(不管持此種觀點者的主觀願望如何)隻能是取消馬克思主義現實影響。布熱津斯基對此看得很清楚,他把“官方語言”和“日常語言”的分裂現象稱為“後共産主義”,并斷言這是馬克思主義最終消亡的前奏(《大失敗》中譯本第298—305頁)。問題的關鍵在于兩種觀點的立足點不同。前一種觀點的立足點是個人的實踐,亦即馬克思所稱的“市民社會”,其理論表現是直觀或思辨的人性論和實踐觀;而後一種觀點的立足點是無産階級的、人民大衆的實踐,亦即馬克思所稱的“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其理論表現則是作為無産階級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其實踐觀。

因此,真正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出發,就會既不輕視日常生活,又不沉溺于日常生活;既不命令群衆,又不讨好群衆;既不逃避現實,又不投機媚俗。這裡有一個問題,取這樣一種立場,是否隐含着某種“文化精英”的意識?換句話說,怎樣才算貼近生活、貼近群衆?毫無疑問,群衆是現實的,他們總是從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去認識和判斷事物;然而群衆又是富于理想的,由于他們是一切社會災難的實際承擔者,因而對于消除社會不公正、不平等有着強烈的願望和要求。因此,聽憑個人利益的自發沖突和自發調整,吃虧的終究是群衆,崇拜這種自發性的并不真正代表群衆。隻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以消滅階級差别的共同富裕為目标,自覺協調現實中的利益矛盾,才是真正和群衆站在一起。

這種自覺的協調,本身就包含了思想上的積極引導,包含着對群衆日常活動的某種“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大衆文化”其實并不大衆,且不說它的商業文化性質使得其必然具有敵視人的特性,單就其“唯我獨尊”文化底蘊而言,就很難散發出“大衆”的氣息。唯有精神上的升華,方能打破狹小封閉的自我,鑄造健全豐滿的人格。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不應去順應眼下的“多元化”和“大衆化”,而要發揚馬克思主義實踐精神的革命本性,為重塑社會主義新人作出貢獻。寫到這裡,有一個思想疙瘩似乎還需要解一下,即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功能和意識形态功能的統一問題。

經過“文革”浩劫,人們對于學術的泛政治化所造成的嚴重惡果至今心有餘悸,為學術而學術似乎成了一種時髦。然而當我們冷靜下來作理性思考時便不難發現,回避政治去研究馬克思主義無異于紙上談兵。作為無産階級解放條件學說的馬克思主義,同無産階級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問題不在于是否服務于政治,而在于服務于何種政治和如何服務。過去那種政策圖解式的學術當然不應再有,但是服務于社會主義的學術則不但要有,而且要加強。從一般的意義上說,任何社會秩序的維持,都不僅依靠于經濟、政治、法律等制度系統,也依靠于哲學、倫理、宗教等意義系統。

誠如丹尼爾·貝爾所言:“每個社會都設法建立一個意義系統,人們通過它們來顯示自己與世界的聯系。這些意義規定了一套目的,它們或像神話和儀式那樣,解釋了共同經驗的特點,或通過人的魔法或技術力量來改造自然。”“在這些領域裡喪失意義就造成一種茫然困惑的局面。這種局面令人無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們盡快地去追求新的意義,以免剩下的一切都變成一種虛無主義或空虛感。”(《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197頁)在不同的社會,會有不同的意義系統凸現,然而意義系統崩潰的社會肯定是一個不穩定的社會。因此,任何還有生命力的社會制度,必定擁有強有力的意義系統。特殊地說,在今天,為社會主義的存在作辯護,這決不是一件鹦鹉學舌般的易事,而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如果說,我們在過去通過引證經典着作就可以取得共識的話,那麼在今天,不要說政治說教行不通,就連任何稍稍缺乏獨創性論證的意識形态作品也難以産生影響。如果說,在過去的某些時候,發揮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批判功能批判現實需要勇氣的話,那麼在今天,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态功能為現實辯護同樣需要勇氣。事實上,批判功能和辯護功能是密不可分的,關鍵在你為誰辯護。當我們弘揚革命傳統、努力認同實踐中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時,無疑是對現在流行的一些時尚的勇敢批判。

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一種科學的超越資産階級狹隘眼界的實踐精神,既非否定一切的“虛無”,亦非束縛于一己私利中的“務實”。曆史已經反複證明,從自己的想象中超越現存不難,聽任自發性的擺布認同現實更不難,難的是真正地超越現存。唯物主義和理想主義、科學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有機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精髓,也是馬克思所開辟的、唯一能夠超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科學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偉大的開創性事業的每一步都需要開創性的工作,我們應當為此而努力.

發展現狀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全部功能就是把其中的階級革命學說應用于社會實踐---進行階級社會革命獲得勝利推動人類社會前進到共産主義社會。而馬克思主義理論隻所以是人類智慧的真理也全在于他的跟随者掌握運用并成功用社會革命勝利驗證了他理論的真理性。因此馬克思主義現在已經在兩個階段獲得成功發展。第一階段是前蘇聯列甯斯大林在俄國資本主義社會用革命手段建立蘇聯社會主義政權和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第二階段是中國的毛澤東鄧小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資産階級的東方古國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權和進行的特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

按照馬克思理論在落後的封建制度或無産階級不強大的國家裡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并發展建設的可能性是幾乎不存在,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中國化的馬克思理論---《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并用此使中國正走向富強繁榮。因此說中國革命及經濟建設成功的事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馬克思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階段。

社會主義經濟充足發展後如何發展才能不重演前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分裂的悲劇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特别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必須解決的理論上的重大問題。這新的理論正在形成發展完善着。按馬克思階級論,事實也證明這樣兩件事;1,中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即社會意識不平衡;2,中國社會意識的道德思想意識落後。因此,現在馬克思理論---中國的馬克思理論應該在如何形成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人生、社會、世界觀的意識理論上有所建樹,科學指導人們正确認清自己、正确對待别人、正确相處社會,從而讓中華民族偉大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