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地質科研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是自然資源部屬地質科研事業單位,成立于1956年,1999年重組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非營利科研機構。中國地質科學院從事的地質研究領域包括基礎地質、礦産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溶地質、環境地質、深部探測、物化探勘查技術、岩礦測試技術、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人員編制數為2753人,由院部和8個科研單位組成,擁有14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4個部級檢測中心、15個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研究生部具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
  • 中文名:中國地質科學院
  • 性質:事業單位
  • 創辦時間:成立于1956年
  • 所屬地區:北京
  • 主要任務:開展礦産資源、地下水資源

曆史沿革

1956年,地質部先後成立了地質礦産研究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地質力學研究室、礦物原料研究所等4個科研機構,同年12月,地質部黨組研究決定,在中央批準地質部建立科學研究院之前,為了加強對科學研究工作的領導,在部内首先建立科學研究工作委員會。

1959年3月,地質部黨組決定在現有科學研究機構的基礎上成立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由地質研究所、礦物原料研究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探礦研究所、勘探技術研究所、地質力學研究室、地質博物館、地質圖書館等8個單位組成。 

60年代初,中國地質科學院開始進行研究生教育。 

1975年,經鄧小平批準,将“地質科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簡稱“地科院”)。

1978年,恢複了研究生招收培養工作。 随後幾十年,院屬機構幾經調整,規模最大時院屬單位達23個,人員達6000餘人。

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有權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科研單位。

1991年,經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準,建立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 

1999年,國土資源部以一部分科研精幹力量組建新的中國地質科學院、一部分精幹力量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形成“一局一院”的總體格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以地質所、礦床所、力學所、測試所、水文所、岩溶所,原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組建新的中國地質科學院。歸口管理中國地質科學院成都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鄭州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勘探技術研究所、探礦工藝研究所、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所屬的沈陽、天津、南京、宜昌、成都和西安地質礦産研究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

1999年之前,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由國務院總理任命,1999年之後,院長、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由部黨組任命。

2000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被科技部納入首批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試點單位,明确地科院院部及地質所、資源所、力學所、測試中心、水環所、物化探所、岩溶所等8個單位實行非營利性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試點。 

2001年,科技部、财政部、中編辦批複了98個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總體方案,地科院院部及所屬的7個研究所轉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創新編制1000名。中國地質科學院管理的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鄭州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勘探技術研究所、探礦工藝研究所、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5個單位實行企業化轉制。

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批準研究院為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學科的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現有八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十一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4月經人事部、中國博士後管委會決定,增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4年,科技部、财政部、中編辦聯合組織驗收,地科院整體正式進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生力軍,為國家戰略發展提供知識基礎與服務支撐。

2005年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整體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實行統一管理,5個轉制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直接管理。 

組織體系

機構概況

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由院部和6個研究所、1個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組成,擁有6個挂靠機構。

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挂靠機構:中國地質學會、全國地層委員會、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國際岩溶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地球科學計劃全國委員會、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辦公室 

人員編制

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人員編制數為2753人,2011年末實有人數3378人,包括在職職工1738人、離退休人員1640人。全院在職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1304人,其中兩院院士14人,研究員及教授級高工295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271人,博士學位408人,碩士學位33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13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4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中國科學院院士(全職):沈其韓、謝學錦、肖序常、袁道先、李廷棟、許志琴、任紀舜、楊文采、高銳、程裕淇(已故)、孫殿卿(已故)、王恒升(已故)、宋叔和(已故)、陳慶宣(已故)、張宗祜(已故)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職):鄭綿平、盧耀如、陳毓川、裴榮富、趙文津、張宗祜(已故)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曾令森  、李強  、楊奇勇  、楊振宇  等

國際交流

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百個國外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科學研究

創新單元

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先後建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國家現代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技術中心、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首批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北京離子探針中心,擁有14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4個部級檢測中心、15個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6個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9個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同位素地質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地層與古生物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深部探測與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鹽湖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古地磁與古構造重建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生态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地下水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地球化學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岩溶生态系統與石漠化治理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地下水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地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地球物理電磁法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

部級檢測中心:國土資源部杭州礦産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國土資源部地下水礦泉水及環境監測中心、   國土資源部岩溶地質資源環境監督檢測中心

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國土資源部高原鹽湖-西藏尼瑪當雄錯觀測站、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陝西寶雞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國土資源部地應力綜合監測野外基地、國土資源部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河北深州&正定野外基地、國土資源部岩溶水文地質-廣西桂林丫吉試驗場、國土資源部岩溶地下河系統-廣西海洋寨底試驗基地、國土資源部岩溶生态與水生态-廣西會仙野外基地、國土資源部岩溶石漠化-廣西果化野外基地、金川硫化銅鎳礦-甘肅金川野外基地、栾川钼鎢鉛鋅銀多金屬礦-河南栾川野外基地、柿園多金屬礦-湖南郴州野外基地、環境地質-河北臨城野外基地、金頂鉛鋅礦-雲南蘭坪野外基地、德興斑岩型銅礦-江西德興野外基地、安溪煤礦-福建泉州野外基地 

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應用地球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地層與古生物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生态地球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古地磁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深部探測與地球動力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生态系統與石漠化治理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地應力測量與監測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元素微區與形态分析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礦集區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塌陷防治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表層碳-汞地球化學循環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第四紀年代學與水文環境演變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地下水污染機理與修複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就

中國地質科學院自建院至2016年5月,先後完成萬餘項科研項目和任務,提交了大批科技水平高、社會效益明顯的重要科技成果,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國家科技進步獎45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27項、三等獎8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0項(一等獎 2 項) 、國家技術發明獎5項以及等一大批國家級及省部級獎項(獎牌、獎杯)。曾創造性地提出了地質力學、陸相生油、多旋回大地構造、玢岩鐵礦等地學理論,指導發現了大慶油田,使中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指導查明了粵北鈾礦,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指導發現了白銀廠銅礦、大廠錫礦、羅布泊鉀鹽礦、鹽湖锂礦等大型礦床。

“十一五”期間,先後組織實施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汶川地震斷裂科學鑽探工程等國家專項及大批重要科技項目,組織開展了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及綜合研究(INDEPTH)、中俄蒙哈韓五國合作編圖、中俄雙極聯合科學考察、國際地球化學填圖、1:500萬亞洲地質編圖、亞洲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地質編圖等重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在桂林建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推動了地球科學理論創新與地質科技發展。在大陸動力學、大陸成礦理論、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岩溶動力學、地下水循環與調控、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勘查地球化學、地球深部探測等領域,取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發展了地質勘查與實驗測試技術;面向全球建立遠程自動監控網絡虛拟實驗系統,大型科學儀器遠程控制技術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十一五”期間,全院共發表論文4000餘篇,包括SCI檢索論文762篇、EI檢索論文54篇、NATURE與SCIENCE論文4篇,出版專著130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62項,取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2007年,科研競争力進入了世界1000強科研機構行列,在地球科學領域的學科競争力全球排名第57位。

“十二五”期間,實施國家地殼探測工程,為深層能源突破和開辟“第二找礦空間”提供技術支撐,為地質災害高精度的預警預報提供理論依據;組織實施三大創新研究,包括國家基礎地質創新研究、礦産資源創新研究、全球變化與地質環境創新研究,進一步發展地球科學理論與成礦成藏理論,引領地質調查發展方向,支撐服務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中國從地學大國走向地學強國;發展五大技術方法,包括高精度重磁電震地球物理勘查關鍵技術、地球化學填圖方法與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現代測試分析技術方法、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及野外實驗觀測技術等,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質勘查與實驗測試技術方法體系;承擔五個方面的科技支撐服務工作,包括重大基礎地質問題研究、礦産資源潛力評價與資源戰略研究、學科發展及立典研究、地質找礦技術方法與儀器設備研發及推廣應用、地質編圖與地質礦産數據庫建設等工作,服務地質調查、找礦勘查與經濟社會發展。

2015年全院承擔各類項目1465項,總經費9.82 億元,其中國家科技項目經費1.85 億元(占 18.84%)、地質調查項目經費6.74 億元(占 68.64%)、橫向項目經費0.56 億元(占 5.7%)。組織實施地質調查 2 項計劃、12個工程、82個二級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5個,總經費4911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034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檢索論文378篇、EI檢索論文76篇、國内核心期刊論文497篇,出版專著19 部。獲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27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1項。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參加1項),其他省部級獎 2 項;6項成果入選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2015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2項成果入選中國地質學會 2015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

資源條件

館藏資源

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圖書室共藏書3萬餘冊,其中中外文專業書8300餘冊,工具書700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5200冊,中外文交換刊近2000冊,中外文散刊若幹冊,中外文期刊共200餘種,報紙11種。2003年來訂外文原版刊物12種,中文刊物29種,交換和贈送刊物60種。

數據庫資源

地質科學數據:中國典型地層剖面基礎數據、中國典型變質岩基礎數據、中國沉積岩詞條基礎數據、中國岩石地層名稱辭典基礎數據、中國礦床模型、中國稀有稀土礦基礎數據、全球礦物基礎數據、中國地應力監測基礎數據、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數據庫、中國國家地質遺迹數據庫、中國地質标準物質基礎數據、中國岩溶天坑數據集、岩溶地下河數據集、中國岩溶洞穴數據集、岩溶地下河數據集(廣西)、中國典型岩溶地貌景觀數據集、大陸科學鑽探岩芯圖像—江蘇東海、青藏高原活動斷裂文獻圖集、岩石圈中國地學斷面數據集、中國及全球火成岩數據庫、國際合作INDEPTH數據集、中國同位素地球化學數據庫、中國同位素地質年代數據庫、1:200萬西北四省區地質圖、中國礦床地質數據庫(内部) 

數字地質圖:中國地應力基礎數據、中國古地磁地塊分布圖、中國古地磁時代分布圖、中國地下水資源分布圖、中國水文地質圖、中國地下水誘發危害圖、西北地下水資源及利用、中國水文地質圖集(1979)、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分布圖、中國可溶岩類型、中國重點岩溶洞穴分布、中國岩溶天坑分布、北方三省岩溶大泉分布、全國典型岩溶地貌景觀、西南三省岩溶地下河分布、廣西岩溶地下河分布、全國岩溶動力學參數監測、全國岩溶塌陷分省統計、全國金屬礦産分布圖、中國非金屬礦産分布圖、全國能源礦産分布圖 

學術期刊

《地球學報》

《地球學報》是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學綜合性雙月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全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庫來源期刊、首批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是EI來源期刊、美國GeoRef評論數據庫來源期刊、波蘭哥白尼索引(IC)來源期刊、俄羅斯文摘雜志(AJ)來源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網站(CSA)來源期刊、美國ISI Web of Knowledge引文期刊、日本科學技術文獻數據庫(JST)來源期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來源期刊、英國動物學記錄(ZR)來源期刊。欄目設置包括綜述與進展、争鳴與探讨、研究與調查、技術與方法、快報與短文、地質遺迹與地質公園、信息與動态等。 

《地質力學學報》

《地質力學學報》由中國地質科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主要報道地殼運動與大陸地質構造及其動力機制等方面的前沿動态和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同時關注礦産資源勘查、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環境變遷規律等方面的應用科研成果。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引文數據庫的來源期刊,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是“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和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 

人才培養

創新團隊

2013年6月,中國地質科學院有10個科技創新團隊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2015年9月,有1個科技創新團隊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二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

團隊名稱

負責人

依托單位

多金屬礦評價與綜合利用科技創新團隊

郭珍旭

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

複雜難選鐵礦資源利用科技創新團隊

劉亞川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

地球深部探測科技創新團隊

董樹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

大陸構造與動力學科技創新團隊

許志琴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科技創新團隊

劉敦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西藏主要成礦帶大型-特大型礦床勘查評價科技創新團隊

唐菊興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所

古構造重建科技創新團隊

趙 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構造與地殼穩定性科技創新團隊

譚成軒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區域地下水演變機制與調控科技創新團隊

石建省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岩溶動力學科技創新團隊

袁道先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地球化學填圖科技創新團隊

王學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培養模式

研究生教育

截至2016年5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具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專業。設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位授權學科領域涉及理學、工學2大門類,涵蓋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化學、地球物理學、礦業工程5個學科。

截至2012年12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在校生近300人,在站博士後100人左右。2005年,設立程裕淇研究生獎學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地球化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

構造地質學

第四紀地質學

礦産普查與勘探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地質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分析化學

固體地球物理學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地球化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

構造地質學

第四紀地質學

礦産普查與勘探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地質工程

礦物加工工程

創新文化

形象标識

院徽為圓形,外環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及其英文名稱,環内為經緯線條構成的寓意地球的背景,中間橫着插入一把科學探索的鑰匙,中心鑰匙末端上為中國地質科學院英文簡稱CAGS。

地質精神

“三光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

“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戰鬥,特别能奉獻

“五樹立”活動:即:樹立實現地質科技事業新跨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國家需求與學術追求相統一的價值觀,樹立敢于突破、勇于創新的自信心,樹立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團隊精神,樹立誠實守信、嚴謹自律的道德觀。 

領導集體

現任領導

院長

鐘自然(兼)

常務副院長

李金發(兼)

黨委書記、副院長

嚴光生(兼)

黨委委員、副院長

駱慶君(兼)

副院長

吳珍漢 

副院長

呂慶田

紀委書記

唐蘭

曆任領導

院長

姓名

第一任

許傑

第二任

鄒家尤

第三任

李廷棟

第四任

陳毓川

第五任

趙遜

第六任

張彥英

第七任

孟憲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