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子陵

嚴子陵

中國東漢時期著名隐士
嚴子陵,名嚴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詳,東漢著名高士(隐士),漢族,浙江會稽馀姚(今甯波慈溪市)人,妻子梅氏。嚴少年時就很有才氣,與劉秀(後來的漢光武帝)是同學好友。劉後來登基做了皇帝,回憶起少年時期的往事,想起嚴子陵,便多次征召其為谏議大臣,嚴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帶,終老于山林間;其因此被時人及後世傳頌為不慕權貴追求自适的榜樣。
    中文名:嚴子陵 外文名: 别名:嚴光 性别:男 國籍:中國(東漢) 出生地:餘姚 職業:隐士、學者 葬處:富春山 地位:餘姚四賢之一 同窗好友:劉秀

人物介紹

嚴子陵是馀姚人,現境最早載入史冊的人物之一。他原姓莊,後人因避明帝諱改姓嚴。名遵,字子陵。今馀姚市低塘街道黃清堰村(原下河嚴家)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後來遊學長安時,結識了劉秀和侯霸等人。公元8年,王莽稱帝,法令苛細,徭役繁重,吏治腐敗,民怨沸騰。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機出來做官了,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後索性隐名換姓,避居今浙江杭州桐廬富春江畔,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羁絆。

公元25年,劉秀終于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他登基後,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幾年後,得知嚴子陵披着羊皮隐居在齊國某個地方(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内)釣魚,便立即派人帶了聘禮,備了車子去請,一連請了三次,并親自緻書雲:“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若涉春冰,辟之瘡瘡須杖而行。若绮裡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風,非朕所敢望。”嚴子陵實在推诿不過去了,才終于來到了洛陽。

這時,侯霸已經當上了劉秀的丞相。原來他在王莽失勢時,便及時轉舵,向起義軍靠攏,以後憑着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來。他深知劉秀十分器重嚴子陵,所以一聽到嚴子陵來了,不敢怠慢,馬上派人攜書問候。嚴子陵卻對侯霸那種追名逐利、一味投機的行為十分鄙視,看了侯霸的信後,也不願回信,隻讓來人帶了兩句話去,說是“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谀順旨要領絕”。侯霸認為這是挖他的瘡疤,心中十分不滿,從此便想方設法要把嚴子陵攆出洛陽去。嚴子陵則因為看到侯霸這樣的人居然當了丞相,也就不願再在洛陽呆下去,每天隻在賓館裡睡大覺,等待回家。甚至當光武帝劉秀親自來看望他,他也閉着眼睛,不理不睬。劉秀知道這位老友性情高潔、孤介,便撫着他說:“子陵呀子陵,你到底為啥不肯出來輔助我治理國家呢?”嚴子陵突然睜開眼來,盯着劉秀說:“唐堯得天下,是因為德行遠聞,才使隐者洗耳。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劉秀見一時說服不了他,隻得歎息着登車回宮去了。

過幾天,劉秀又将嚴子陵請到宮中,與他談論舊事,談得十分投機。晚上,還與嚴子陵同榻而卧。嚴子陵在睡夢中把腳擱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劉秀聽了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沒事!”然而嚴子陵卻料定其中必有緣故,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便執意不肯再在洛陽留下去了。當劉秀還想要他做谏議大夫時,他終于不辭而行,悄然離去,隐居于富春山下。那裡有個江灘,後人名之曰“嚴陵濑”,據說就是他當年垂釣之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曾再一次征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并索性回到故裡陳山隐居起來,沒過幾年,便老死在這裡,享年80。無雙譜贊曰"雖有那,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隐。"

幾人無故上雲台,心事含羞未許猜。名利當頭歎歸隐,清風拂水報招徕。

同眠卧榻真天子,六合難搜高士才。不過茫然寰宇下,容他獨自發閑呆。

嚴子陵的人品确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當時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北宋名臣範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桐廬富春江嚴陵濑旁建了釣台和子陵祠,并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贊揚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聞于天下。而“嚴子陵釣台”經過曆朝曆代修複和完善,因風景秀麗,山水如畫。如今業已成為杭州地區著名旅遊景點之一。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後來還辦了個高節書院,今均早已湮沒,隻剩下一塊墓碑,還保存在峙山公園裡。

史書記載

原文:《後漢書.嚴光傳》

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遊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隐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後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 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區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願因日暮,自屈語言。”光不答,乃投劄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谀順旨要領絕。”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車駕即日幸其館。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歎息而去。複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禦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卧耳。” 除為谏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濑焉。建武十七年,複特征,不至。年八十,終于家。

譯文

嚴光字子陵,又名嚴遵,是會稽馀姚人。年輕時便很有名,與光武帝同在太學學習。到了光武帝即位,便改換了姓名,隐居起來不再出現。光武帝想到他的賢能,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後來齊國上報說:“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在水邊釣魚。”光武帝懷疑那就是嚴光,便準備了小車和禮物,派人去請他。請了三次才到,安排在京師護衛軍營住下,供給床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給酒食。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于朝廷的有關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後,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将書簡扔給送信的人。口授說:“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着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辦事可就要身首異處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給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說:“這狂家夥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着不起來,光武帝就進了他的卧室,摸着嚴光的腹部說:“唉呀嚴子陵,就不能相幫着做點事嗎?”嚴光又睡着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一會,說:“過去唐堯那樣顯着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光武帝說:“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于是便上車,歎息着離開了。

後來又請嚴光到宮裡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兩人在一起相處好多天。有次光武帝随意地問嚴光:“我比過去怎麼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過去稍稍有點變化。”說完話便睡在一起。嚴光睡熟了把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了帝座,很厲害。光武帝笑着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

授予谏議大夫的職務,嚴光不肯屈意接受,就在富春山過着耕種生活,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濑。建武十七年,又一次征召他,沒有去。活到八十歲,在家中去世。

詩詞贊頌

詠嚴子陵--梅堯臣

不顧萬乘主,不屈千戶侯,

借問此何耳,心遠忘九州。

手澄百金魚,身被一羊裘。

青山束寒灘,濺浪驚素鷗。

以之為朋親,安慕乘華辀。

老氏輕璧馬,莊生惡犧牛。

終為蘊石玉,敻古輝岩陬。

題嚴灘獨釣圖--李昌祺

桐江連天兮秋水長,富春摩空兮煙樹蒼。客星兮寒芒,漢宮兮苔荒。彼争攀龍鱗兮銘勳旗常,此甯着羊裘兮垂綸滄浪。以足加腹兮忱故态之猶狂,亷貪立懦兮掲世之防。雲台釣台兮其髙颉颃,二十八人兮圖像已忘,先生萬古兮巋祠堂。

嚴先生詞--徐渭

碧水映何深,高蹤那可尋。

不知天子貴,自識故人心。

山霭消春雪,江風灑暮林。

如聞流水引,誰聽伯牙琴。

嚴先生祠堂記--範仲淹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既而動星象,歸工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衆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乃複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題嚴子陵釣台--陳鑒之

渭濱一叟發垂素,西伯與之無雅故。

幡然為舍釣魚竿。八極風雲生指顧。

先生少與文叔遊,眼看日角興炎劉。

胡為掉頭不肯住,垂綸依舊披羊裘。

周文虛已師賢哲,光武規模欠宏闊。

三公清坐台閣尊,先生回首桐江月。

桐江月色無古今,白波蒼嶂幽人心。

酹江月 嚴子陵釣台--範成大

浮生有幾,歎歡娛常少,憂愁相屬。富貴功名皆由命,何必區區仆仆。燕蝠塵中,雞蟲影裡,見了還追逐。山間林下,幾人真個幽獨。

誰似當日嚴君,故人龍衮,獨抱羊裘宿。試把漁竿都掉了,百種千般拘束。兩岸煙林,半溪山影,此處無榮辱。荒台遺像,至今嗟詠不足。

讀嚴子陵傳--楊萬裡

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

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

紀念遺址

嚴子陵釣台簡介:

嚴子陵釣台嚴子陵釣台,位于桐廬縣城西南15公裡的富春江畔,是中華文化的又一處璀燦寶藏。舍舟登岸,迎面石牌坊上的“嚴子陵釣台”五個大字,為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題額,背面的“山高水長”四字,是書壇泰鬥沙孟海先生的手迹。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曾賦詩感歎:“釣矶平可坐,觀其恨來晚”。如此秀美絕倫的山水,怎麼就讓嚴先生捷足先登了呢?未免耿耿于懷。 曲曲折折的回廊,綿延不盡浩瀚的曆史風貌,龍飛鳳舞的椽筆,抒寫不完涓涓的文化源頭,1993年從一國各地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當代100位著名書法家手中,征集書藝精品100幅,镌刻成碑,碑文出自古代詩人李白、白居易、蘇東坡、杜牧、李清照等之手抒寫富春江、嚴子陵釣台的華章詩篇,在嚴子陵祠左側的山坡上興建了占地5畝的富春江碑林。碑林長廊猶台一條彎曲盤卧的巨大遊龍,掩映在萬綠叢中,給人以古樸典雅、氣勢磅礴的感覺。 釣台分東台、西台,故稱“雙台垂釣”。東台相傳為嚴子陵隐居垂釣之地,前方有株石筍,狀如高士傲立,儀态岸然;西台為謝翺器哭祭文天祥處。n 在釣台碼頭上,有一些大小規格各異的石碑,體現出“嚴子陵釣台”濃郁的文化氣息。這些碑文都是現代名人如郁達夫、巴金、譚啟龍、陳立夫、朱玖瑩、孫友等人的作品。n 1931年3月,郁達夫遊釣台時寫下:“隻寂寂的看不見一個人類……歪斜的亭子……縱橫蕪雜的草木……祠堂是廢垣殘瓦……”可想當年的釣台就如同當時的時局一樣,充滿着陰霾,而現在的釣台已是遊人如織。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