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文化

廁所文化

搞笑、低俗惡搞的文化現象
廁所文化是一個很寬泛的話題,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廁所文化一般指在廁所裡的不文明創作,是搞笑、低俗惡搞的文化現象;而廣義的廁所文化則是有關廁所的建設、開發、利用、維護和文明用廁的宣傳教育等等。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廁所,折射了形形色色的觀念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廁所文化”。
    中文名: 外文名: 定義: 區分:狹義和廣義之分 廁所定義:就是拉屎、撒尿的地方 廁所文化定義:是搞笑、低俗惡搞的文化現象 室外廁所定義:室外廁所

基本概述

在中國曆史上,談論廁所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廁所這個主題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有關中國廁所的論着也很少見到,因此在公廁文明的教育上有着很大的開發潛力。

廁所是使人放松、振奮和感到享受的聖地。人們必須關注所有公共廁所設施的更新改造,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一個良好的廁所環境體現了對于使用者的尊重,反過來,使用者也會尊重它,這樣,人們的舉止也相應地變得越來越文明。

相關解釋

廁所的别稱及相關解釋

廁所——人類(及高級寵物)排洩的地方,也就是拉屎、撒尿的地方。

茅房——在鄉村一般用茅草搭建廁所,因為像房子一樣,就叫:茅房。

茅樓——其實就是茅房,叫“樓”是表示農村曾對小康生活的向往。

洗手間——城鄉條件好的廁所如廁後有水可以洗手,所以也雅稱:洗手間。

衛生間——因為居住條件好了,有了室内廁所不用再用便盆了,代表講究衛生。

室外廁所——室外廁所。

各地差異

世界各地不同的廁所文化

中國大陸

正2009年4月,我在洛陽"大不同"飯店裡,見到指示牌上寫着"輕松花園"四個字,起初不明白是何意,後來看到旁邊的兩個英文字母"WC",不由地被這富有幽默感的廁所指示牌逗得撲哧一笑。

中國台灣

到了台北,筆者發現,很多廁所的指示牌上寫着“化妝室”。台灣把廁所稱為“化妝室”,源于日本。在日本,筆者經常見到廁所的指示牌上寫着“化妝室”。

這小小的細節,反映出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所留下的深刻影響。不過,筆者也注意到,在台灣的機場或者火車站,指示牌上沒有寫“化妝室”,而是按照國際常規寫作“廁所”或者“盥洗室”。

日本國

在日本,為什麼會把廁所叫做“化妝室”呢?那是因為日本的許多廁所裡都有洗臉盆、鏡子,進入廁所之後,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梳理一下頭發,女士還可以搽一下粉、抹一下口紅。

日本人非常愛幹淨,養成一進屋就換拖鞋的習慣。筆者住在日本志摩市鳥羽溫泉的時候,一進客房就要換拖鞋,而進客房的廁所時還要再換另一雙拖鞋,那雙拖鞋上寫着“禦手洗用”,意即廁所間專用。

日本賓館的抽水馬桶非常考究:馬桶坐圈是用電預熱的。大便之後,可以摁動馬桶右側的電鈕,便有一股細小而壓力頗大的溫水水柱噴了出來,把便處沖洗得幹幹淨淨。

這水柱的壓力大小、水溫高低都可以調節。起初,筆者以為在日本所住的都是四星、五星級賓館,才會有這樣講究的抽水馬桶,後來發現連公共廁所裡也是這樣的馬桶,隻是馬桶坐圈沒有用電預熱而已。

美國

在美國,總是把廁所稱為“休息室”(restroom)。筆者在美國找廁所時,也總是問“restroom”在哪裡。美國人所說的“休息室”,跟日本人所說的“化妝室”,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幹淨、寬敞。

而且免費提供洗手液和手紙。有的還免費提供鋪在馬桶圈上的紙圈。

俄羅斯

不過,筆者在俄羅斯,詢問“restroom”在哪裡,對方往往一臉茫然,問“Toilet”才能讓對方聽懂你要找的是廁所。

廁所的入口處,通常用“MEN”(男)和“WOMEN”(女)來區别性别。在日本,有的廁所則以“紳士”和“婦人”區别男女。在法國的廁所,則風趣地以艾菲爾鐵塔的圖像和凱旋門的圖像分别表示男性與女性。

最奇特的是,在海南島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那裡廁所區别男女的标志,居然是手持短槍的男戰士與女戰士圖像。

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的公共廁所裡,筆者發現居然挂了一個黃色的鐵盒子,專門收集注射毒品的針筒。據說,這是因為澳大利亞充分尊重人權,其中甚至包括吸毒的權利。

一旦吸毒者犯了毒瘾,可以到公共廁所裡注射毒品,注射完了,就把注射器扔進黃色的鐵盒子。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廁所,折射了形形色色的觀念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廁所文化”。世界上居然有一個專門的“WorldToiletOrganiza-tion”———“世界廁所協會”。

這個協會在各國從事廁所以及廁所文化的研究。其實,改善世界各國的廁所環境,也是一個關系民生的重要問題,值得加以研究和探讨。正因為這樣,“世界廁所協會”在世界各國設立分會,各分會設立主席。

“世界廁所協會”每年還舉行年會,組織各會員國互相參觀,以改善和提高各國的廁所設備與環境。

印度國

印度輿論大聲歡呼要慶祝世界廁所日。在印度,由于經濟快速發展,印度很想建立起全新的良好形象,但談到人民衛生習慣和“廁所文化”時,印度人卻有些不好意思。

不論是首都新德裡,還是經濟中心孟買,街道邊、鐵路邊、海岸邊,随地大小便的人泰然自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就是缺少公共廁所。

據法新社2009年報道,根據聯合國估計,印度有6億人,或55%的人在室外“方便”,這是聖雄甘地發表要負責地處理人類排洩物言論60多年之後的現狀。

根據孟買市政當局提供的數字,孟買有一半以上的人住在貧民區,那些地方平均81人共用一個廁所。在有些地方達到273人有一個廁所,最好的地方也是平均58人有一個廁所。

随地大小便不僅污染環境,也傳播疾病,比如腹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每天有1000名5歲以下的印度兒童死于腹瀉。印度衛生部透露,衛生條件差和疾病導緻印度經濟每年要承擔120億盧比(約2.55億美元)的損失。

最尴尬的是婦女和女孩,沒有廁所意味着她們經常要等候一整天,直到天黑才出去方便,這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受暴力侵犯的機會,甚至遭蛇咬傷的機會,因為她們要到偏僻的地方去。

世界廁所日給印度重視廁所問題提供了一個良機。世界廁所組織創始人傑克·西姆認為解決城市衛生問題的方法是引入私營機制,要讓企業、小額融資和特許經營進入這個潛在的“市民方便市場”,讓需求和供給的動力打破市政壟斷局面。

傑克·西姆希望把這一問題提上政治議程,讓人們“多談廁所。”他說:“人們上廁所的次數要比發生性關系的次數多。要讓上廁所成為一個很好的經曆,要是安全的、衛生的、不會影響健康的,人們需要培養上廁所的感情。”

廁所的修建和維護也是一個大問題。2009年3月,孟買市政當局說,在貧民窟地區現有7萬多個廁所,還需要建造6萬個,目前正在建造的隻有6000個。

城市公共廁所的建造總跟不上人口增加的爆炸式需求。同時,即使修建了公共廁所,大多數都沒有自來水、排水系統和電力供應,使得這些廁所很不衛生,無法使用。

為了倡導廁所文化,印度北部哈裡亞納邦還發動了一場“無廁所,無妻子”的活動,敦促女性拒絕不能提供帶衛生間的房子的求婚者。

有分析說,印度正在努力把自己描繪成一個新興的世界經濟超級大國的形象,但是如果廁所問題解決不好,總是會讓世人掩面而笑的。

對聯

上:聽雨軒男

下:懸瀑崖女

上:天下英雄豪傑到此俯首稱臣,

下: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

橫批:天地正氣

上:腳踏黃河兩岸手拿機密文件,

下:前面機槍掃射後面炮火連天。

橫批:爽

上:大開方便之門,

下:解決後股之憂。

橫批:衆屎之地

上:有小便,宜;

下:得大解,脫,

橫批:鞠躬盡瘁

上:暢通上下,

下:雅集東西。

橫批:新陳代謝

上:來前百步緊,

下:出後一身松。

橫批:愉悅身心

上:靜坐覓詩句,

下:放松聽清泉。

橫批:清靜世界

上:最适低吟淺唱,

下:不宜濫炸狂轟。

橫批:講究衛生

上:小坐片刻,便會放松意念;

下:清閑一會,即成造化神仙。

橫批:此即桃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