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

高溫

漢語詞語
高溫,詞義為較高的溫度。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指的具體數值不同,例如在某些技術上指攝氏幾千度以上;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就是高溫天氣。高溫天氣會給人體健康、交通、用水、用電等方面帶來嚴重影響。
    中文名:高溫 外文名:high temperature 拼音:gāo wēn 泛指:天氣較高氣溫

定義

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連續數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稱之為高溫酷暑)。

高溫預警

由于近年來高溫熱浪天氣的頻繁出現,高溫帶來的災害日益嚴重。為此,我國氣象部門針對高溫天氣的防禦,特别制定了高溫預警信号。

判定方法

高溫對其他生物影響的标準可依據達到危害時的溫度量值制定。

主要類型

幹熱型

氣溫極高、太陽輻射強而且空氣濕度小的高溫天氣,被稱為幹熱型高溫。在夏季,我國北方地區如新疆、甘肅、甯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經常出現。

悶熱型

由于夏季水汽豐富,空氣濕度大,在氣溫并不太高(相對而言)時,人們的感覺是悶熱,就像在蒸籠中,此類天氣被稱之為悶熱型高溫。由于出現這種天氣時人感覺像在桑拿浴室裡蒸桑拿一樣,所以又稱“桑拿天”。在我國沿海及長江中下遊,以及華南等地經常出現。

相關危害

原因

高溫熱浪使人體不能适應環境,超過人體的耐受極限,從而導緻疾病的發生或加重,甚至死亡,動物也是一樣;同時高溫熱浪也可以影響植物生長發育,使農作物減産。高溫熱浪過程還會加劇幹旱的發生發展;還使用水量、用電量急劇上升,從而給人們生活、生産帶來很大影響。另外,高溫熱浪往往使人心情煩躁,甚至會出現神志錯亂的現象,容易造成公共秩序混亂、事故傷亡以及中毒、火災等事件的增加,這些是高溫熱浪的間接影響。

要素

人體在環境中所受氣象條件的影響,是許多氣象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人對外界環境冷熱的舒适感,不能僅僅用氣溫來評價,也就是說人體感覺的适宜溫度不僅僅是氣溫的作用。為了全面表述氣象、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必須運用人體熱量平衡模型,在人體熱量平衡模型中全面考慮了所有相關的氣象要素、行為參數(活動和服裝)和人體參數,這就孕育出人體舒适度。人體舒适度是通過氣象要素氣溫、相對濕度、風速等影響,計算出來的。

結果一

那麼人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溫度呢?人在靜止狀态體溫調節極限溫度為31℃(相對濕度85%)、38℃(相對濕度50%)和40℃(相對濕度30%),也就是說超出極限溫度,人體機能受損,将出現病症—中暑或一些并發症。但是不同人群耐高溫的極限是不同的。上面給出的是一般人群的極限溫度,而對于兒童、年老體弱者、慢性病患者來說,由于他們的體溫調節功能不健全,或功能減退,或功能障礙等,都将使其耐熱極限下降。所以在高溫天氣裡,這些人群應特别注意防暑降溫。

結果二

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産生中暑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緻死亡。人體在過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内熱蓄積,導緻中暑。中暑按發病症狀與程度,可分為:熱虛脫,是中暑最輕度表現,也最常見;熱輻射,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導緻下肢血管擴張,血液淤積,而發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長時間暴曬,導緻排汗功能障礙所緻。

結果三

對于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在高溫潮濕無風低氣壓的環境裡,人體排汗受到抑制,體内蓄熱量不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處于緊張狀态,悶熱還可導緻人體血管擴張,血液粘稠度增加,易發生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緻死亡。據對北京地區心腦血管疾病的調查發現,高溫悶熱天氣是導緻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天氣。

對人體的影響

在夏季悶熱的天氣裡,還易出現熱傷風(夏季感冒)、腹瀉和皮膚過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溫環境下,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而悶熱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此時再不加節制地使用空調或電扇來解暑,人體長時間處于過低溫度環境裡,機體适應能力減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會乘虛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溫高濕環境,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極易腐敗變質

食用後會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腹瀉等疾病的發生;再有人們從室外高溫環境中回到家中,習慣馬上打開空調或用電扇直吹,吃些冰鎮食品,這一冷一熱,立馬見效,馬上就開始腹瀉;悶熱天氣,人體排汗不暢,還容易導緻皮膚過敏症,特别是10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為丘疹樣荨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因是兒童對高溫高濕天氣的适應能力差,以及蚊蟲叮咬、花粉、粉塵過敏等引起的。另外,消化不良、食積、寄生蟲也可以緻病。

預防方法

高溫天氣34℃是個檻,日常生活中,冷與熱都會造成身體的不舒适。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維持在37℃左右,根據各國的實驗,人體感到舒适的氣溫是:夏季19℃~24℃,冬季12℃~22℃。所以,在炎熱的夏天,濕度較高時,氣溫達到34℃就需要引起人們注意了。當氣溫和濕度高達某一界限時,人體熱量散不出去,體溫就要升高,以緻超過人的忍耐極限,造成死亡事故。

補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原則,炎熱天氣下人體會大量出汗,極容易發生中暑或虛脫現象,老弱病幼人員應減少戶外活動,要注意多飲水以補充身體水分。高溫天氣,人體内鈉、鉀随汗液的排出而大量丢失,可引起電解質平衡失調;人體内維生素C、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随汗液的排出而丢失,可引起營養素的代謝紊亂;

人體内蛋白質分解增加,可引起能量消耗的增加。因此,保證高溫天氣下,人體營養需要與膳食合理,對于維持機體生理功能、代謝活動和電解質平衡,适應高溫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保障身體健康,均至關重要。首先要補充水分。夏季,氣溫在36℃~38℃環境下,從事室外體力勞動的人,每日應補充水量10L~12L;

從事室内工作的人,每日應補充水量2L~3L。補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響食欲。另外,大量出汗同樣會引起無機鹽丢失,故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應補充無機鹽。同時還要注意,應增加維生素C、蛋白質、能量的攝入。

合理飲食

多吃粥。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

多喝湯。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多飲茶。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隻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者,如能在溫茶中适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丢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多吃青菜。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淨之後生食,或榨汁之後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高溫事件

1.1994年6-8月

1994年夏,我國大部地區出現了1949年以來罕見的炎熱天氣。6月24日,江南和淮北地區首先出現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至7月11日,高溫逐步擴展到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的整個地區,其中江南的許多地方最高氣溫都曾達到39~40℃;8月2-4日,出現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高溫區,川東及鄂西南局地最高氣溫曾達42℃。

據統計,6-8月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日數,長江中下遊、淮河流域、華南北部及四川盆地大部一般有20~45天;浙江、安徽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達45~55天,浙江麗水最多達64天。

華北東部、東北大部分地區,因緯度較高,>=35℃的高溫日數雖然不多,但對當地來說已屬高溫天氣的>=30℃的高溫日數比往年同期明顯偏多;如黑龍江省大部有14~25天,遼甯的朝陽62天、沈陽50天、撫順42天、大連市從7月20至8月6日,連續18天日最高氣溫一直維持在30℃以上;中國北端的“北極村”漠河7月16日的最高氣溫創下了38℃的記錄

上海市區7月平均氣溫30.4℃,也創下了曆史最高記錄。1994年北京市夏季平均氣溫是1724年以來的271年記錄中的第三位高值,是1949年以來的最高值。

在高溫酷熱期間,農田蒸發量大,降水量很小,又正值農作物大量需水時期,緻使旱情持續發展,進入旱情最嚴重的8月上中旬,全國受旱面積超過1730多萬公頃,有2740萬人、1660多萬頭牲畜飲水發生困難。由于防暑抗旱,造成了不少城鎮水電供應緊張,上海市用水用電量均超曆史同期最高記錄;

山東省7月份共發電48.74億度,比1993年同期增加12%,創曆史最高記錄。高溫(或悶熱)使人感到不适,甚至難忍,工作效率降低,使不少企事業單位正常生産、工作秩序受到影響,甚至被迫停工停産。酷熱時心髒病、腦血管病、中暑等疾病發病率增多,山東省反應各大醫院收治的中暑病人數和肛道門診量劇增。

2.2013年超強高溫

2013年6月下旬到8月中下旬全國大範圍超強高溫波及北方部分地區和南方大部地區,最高氣溫40℃在南方遍地開花,高溫日數創曆史新高。

相關政策

高溫假

浙江多地放帶薪高溫假

7月以來,杭州持續出現罕見高溫熱浪天氣,一輪短暫降雨後,天氣再次回歸晴熱高溫模式。

極端高溫條件下,部分企業推出的“帶薪高溫假”立刻引發各界關注。記者從杭州西湖電子集團了解到,從7月26日到8月4日,該公司近千名員工集體放“高溫假”,這期間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而工資、高溫補助等照常發放。

“趁這10天假期,回家避了避暑,享受一下清涼,照顧一下放暑假的孩子。”5日,剛剛結束休假的企業員工陳述文告訴記者,“公司的這項舉措非常人性化,回來幹勁更足了。”

“除了新能源開發、保安等一些崗位不能離人以外,其他員工基本都放假了。”西子集團董事長章國經告訴記者,帶薪高溫假’已經實施了五六年了,我們将假期安排列入年度生産計劃中,有計劃地推行高溫假,并不影響生産。”

此外,甯波、湖州等多個城市部分企業也相繼推行了“帶薪高溫假”,在網上引發不少網友羨慕。

“公司給員工放‘帶薪高溫假’,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減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設備維護保養等工作。”章國經說,“而員工假期回來心情好,工作積極性也更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雙赢。”

高溫補貼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的具體标準由省級政府或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制定。

高溫補貼相關政策。

河南:《關于發布河南省高溫津貼标準的通知》

北京:《關于進一步做好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外情況

2021年8月11日,意大利西西裡的錫拉庫薩省記錄到了48.8攝氏度的高溫天氣,該氣溫由西西裡大區農業氣象信息服務測得。意大利氣象專家表示,如經進一步核定屬實,這一數字可能打破歐洲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此前歐洲的最高氣溫紀錄為1977年7月10日在希臘雅典測得的48攝氏度。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意大利絕大部分地區正迎來本年度最為炎熱的一周。氣象部門預計,這一輪高溫天氣可能在13日達到峰值。屆時該國包括羅馬、佛羅倫薩、博洛尼亞、博爾紮諾、巴勒莫等從南到北的15個主要城市都将處于高溫紅色預警狀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