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美國埃裡希·弗羅姆創作的文章
這篇文章是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埃裡希·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愛的藝術》一書闡述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種能力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性學到手的一門藝術。[1]
  • 作品名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埃裡希·弗羅姆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愛的藝術》
  • 文學體裁:
  • 關于作者: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

文章原文

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麼誕生的一刹那,嬰兒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但是嬰兒在生後一段時間内同他出生以前并無多大的區别;他還是不能

辨認物體,還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隻有需要溫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卻不會區别溫暖、食物同給予溫暖和食物的母親。母親對嬰兒來說就是溫暖,就是食物,是嬰兒感到滿足和安全的快樂階段。這一個階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戀階段。周圍的現實,人和物體,凡是能引起嬰兒身體内部的滿足或失望的才會對他産生意義。嬰兒隻能意識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隻有同他的需要有關的才是現實的,至于與他的要求無關的外部世界的好壞則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孩子不斷生長、發育,他就開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母親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來源。終于他能區别自己的渴、能喂飽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親。他開始知道其他物體有其自己的、與他無關的存在。在這個階段孩子學會叫物體的名稱,同時學習如何對待這些物體;他開始懂得火是熱的,會燙人,木頭是硬的,而且很沉,紙很輕能撕碎。

他也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東西,母親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親就把他抱起來;如果他消化好,母親就稱贊他。所有這些經曆凝聚并互相補充成為一種體驗:那就是我被人愛。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我被人愛是因為我孤立無援。我被人愛是因為我長得可愛并能赢得别人的喜愛。簡而言之就是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有被人愛的資本——更确切的表達是: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是我。

母愛的體驗是一種消極的體驗。我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親的愛,因為母親是無條件的,我隻需要是母親的孩子。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但無條件的母愛有其缺陷的一面。這種愛不僅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赢得。如果有母愛,就有祝福;沒有母愛,生活就會變得空虛——而我卻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

大多數8歲到10歲的兒童他們的主要問題仍然是要被人愛,無條件地被人愛。8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他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兒童發展到這一階段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因素——一種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給母親(或父親)一樣東西——寫一首詩、畫一張畫或者做别的東西。在他的生活中愛的觀念——第一次從“被人愛”變成“愛别人”,變成“創造愛”。但從愛的最初階段到愛的成熟階段還會持續許多年。

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最終會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階段,他人就不會再是實現個人願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

通過愛他就從他的由自戀引起的孤獨中解脫出來,他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另外他還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他不再依賴于接受愛以及為了赢得愛必須使自己弱小、孤立無援、生病或者聽話。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有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人生下來後的最初幾個月和最初幾年同母親的關系最為密切。這種關系在人沒出生以前就已經開始,那就是當懷孕的婦女和胎兒既是一體又是兩體的時候。出生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種狀況,但決不是像看上去那樣有很大的變化。在母體外生活的嬰兒還幾乎完成依賴于母親。後來幼兒開始學走路、說話和認識世界,這時同母親的關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關的重要性,而同父親的關系開始重要起來了。

為了理解這種變化,必須了解母愛和父愛性質上的根本區别。我們上面已經談到過母愛。母愛就其本質來說是無條件的。母親熱愛新生兒,并不是因為孩子滿足了她的什麼特殊的願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為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這裡提到的母愛或者父愛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馬克斯·韋伯提到了的或者榮格的方式愛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親和父親身上體現的那種本質。)無條件母愛不僅是孩子,也是我們每個人最深的渴求。

從另——個角度來看通過努力換取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人們會想:也許我并沒有給那個應該愛我的人帶來快樂,也許會節外生枝——總而言之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此外靠努力換取的愛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為我使對方快樂,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願——歸根結底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鑒于這種情況,因此我們所有的人,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對母愛的渴求,是不足為奇的。

同父親的關系則完全不同。母親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親不體現任何一種自然淵源。在最初幾年内孩子同父親幾乎沒有什麼聯系,在這個階段父親的作用幾乎無法同母親相比。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同父親作用緊密相關的是另一個同社會經濟發展有關的作用,随着私有制以及财産由一個兒子繼承的現象出現,父親就對那個将來要繼承他财産的人特别感興趣。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适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父愛是有條件的愛,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

正如同無條件的母愛一樣,有條件的父愛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消極的一面是父愛必須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就會失去父愛。父愛的本質是: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不順從是最大的罪孽,不順從者将會受到失去父愛的懲罰。父愛的積極一面也同樣十分重要。因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赢得這種愛。與母愛不同,父愛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父母對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嬰兒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需要母親的無條件的愛和關懷。在六歲左右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威和指引。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将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一個好母親是不會阻止孩子成長和不會鼓勵孩子求援的。

母親應該相信生活,不應該惶恐不安并把她的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她應該希望孩子獨立并最終脫離自己。父愛應該受一定的原則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是寬容的、耐心的,不應該是咄咄逼人和專橫的。父愛應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産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後能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脫離父親的權威。

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母親的良知對他說:“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親的良知卻說:“你做錯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後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内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

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相反,人不是通過合并父親和母親,從而樹立起這兩個形象,而是把母親的良知建築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親的良知,又同父親的良知生活在一起,盡管兩者看上去互為矛盾。如果一個人隻發展父親的良知,那他會變得嚴厲和沒有人性;如果他隻有母親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斷力的危險,就會阻礙自己和他人的發展。

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系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系,最後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簡介

作者

埃裡希··弗羅姆(1900~1980),美國精神病學家,新精神分析學家和哲學家,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學研究精神分析,并在柏林精神分析學院接受訓練。1929年在法蘭克福精神分析學院和法蘭克福大學任教。1934年移居美國。先後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

他撰寫了大量著作,闡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學。除《愛的藝術》外,主要着作有《基督教義的發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倫理學》(1954)、《讓人占優勢》(1960)、《為自己的人》(1961)、《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鎖鍊的彼岸》(1963)、《遺忘的語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理論》(1970)、《對人的懷疑情緒的剖析》(1973)等。

在這些着作中,弗羅姆表現出他獨特的世界觀和思想,他把自己具體的世界觀稱為規範的人本主義。他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貢獻也就在于他對人的問題的研究,他論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愛、人的異化、人的解放問題。

作品

埃裡希·弗羅姆所着的《愛的藝術》,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的理論專着。這部着作自1956年問世以來已經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僅英文版就發行一百五十萬冊以上,這在西方──就理論性專着而言──是罕見的。此書暢銷至今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着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據估計各種文字的讀者加在一起約數億人次。影響遍及世界各地。該書目錄如下:

前言

第一章愛是一門藝術嗎?

第二章愛情的理論

(一)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

(三)愛的對象

(1)博愛

(2)母愛

(3)性愛

(4)自愛

(5)神愛

第三章愛情及其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

第四章愛的實踐

附錄

埃裡希·弗洛姆生命中的愛

一回憶弗洛姆的一生

問題研究

1.認為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有什麼根本區别?各有什麼積極面和消極面?聯系實際對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評析。(設題意圖:旨在調動讀者的經驗和知識,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并聯系實際對作者觀點做出自己的判斷。)

答案: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母親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自信心。母愛從本質上說是無條件的,而父愛是有條件的。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

2.本文是一篇譯作,在遣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純粹的漢語寫作有所不同。你認為哪些語句反映了譯文的特點?(設題意圖:引導讀者注意譯文的語言特點。)

答案:譯文在遣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純粹的漢語寫作有不少不同。例如,譯文中常有一種複句,組織嚴密、信息量大,在漢語中極為少見。

最典型的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的一個長句子:“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即曆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态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産,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又如,譯文中有一種插入句,漢語很少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有這樣一句:“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曆史發展立即産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本文沒有像《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那樣典型的例子,但有一些近似的例子可供揣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