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曹魏發動的戰争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對曹魏發起的五次進攻戰。對魏戰争期間雖然也有所斬獲,但沒能實現“興複漢室”的目标,在最後一次北伐中諸葛亮本人也病亡于五丈原前線。藝術作品裡稱諸葛亮北伐為“六出祁山”,但實際上諸葛亮對魏發動的進攻戰是五次,出兵祁山戰場也隻有兩次。
  • 名稱:諸葛亮北伐(諸葛伐魏)
  • 地點:隴西、關中
  • 時間: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
  • 參戰方:蜀漢、曹魏、東吳(隻對曹魏發動了幾次小型戰役,側面響應諸葛亮北伐)
  • 結果:諸葛亮病逝,北伐失敗
  • 參戰方兵力:蜀軍8~10萬、魏軍50萬、吳軍6~10萬
  • 主要指揮官:蜀漢:諸葛亮、曹魏:曹真、司馬懿
  • 目的:恢複漢室、轉移矛盾、奪取長安
  • 蜀國影響:占領武都、陰平,消耗魏國國力
  • 魏國影響:了解蜀國地形,大軍得到訓練
  • 吳國影響:勞民傷财,國内矛盾日漸尖銳
  • 重要戰役:街亭之戰、五丈原之戰、陳倉之戰

形勢分析

223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打敗,令蜀漢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輔助後主劉禅,蜀漢國力慢慢回複,同時派出陳震、鄧芝與東吳重新修好。

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亂事。

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諸葛亮認為是北伐曹魏的機會。

227年春天,諸葛亮将大軍進駐漢中,開始籌備北伐曹魏。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禅,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統一中原的希望,開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将領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請諸葛亮發萬兵給他出子午谷襲取潼關,與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軍會師,這樣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但諸葛亮不許。派由趙雲、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向祁山進攻。

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響應蜀軍,同時魏将維投降諸葛亮軍,關中震驚,在洛陽的曹睿(魏明帝)急率大軍救援,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大将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領兵抵抗諸葛亮。諸葛亮也派遣馬谡為前鋒,到街亭設防。張郃在街亭與馬谡相遇,可是馬谡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依阻南山,不下據城,而張郃派人截斷其水源,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谡逃走,街亭失守。

同時,趙雲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諸葛亮取西縣千餘家,後引兵退回漢中。諸葛亮退回漢中後,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被曹真、張郃平定。而諸葛亮,把違犯軍令、導緻戰争失敗的馬谡收獄。同時,蔣琬來到漢中,希望為馬谡求情,諸葛亮為遵守軍令,揮淚斬馬谡,另外對有功的王平則給予封賞。諸葛亮則上書自貶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評。

第二、三次北伐

228年冬天,曹魏将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将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聽說魏軍大舉東進,于是書白其兄諸葛瑾:“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攀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出兵散關,包圍陳倉。果然,張郃部隊立刻被魏明帝召回。之前曹真已在派将領郝昭、王生與一千多人屯兵陳倉,加上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相方激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蜀軍運送糧食上發生問題,又聞訊魏援軍快到,隻好再退回漢中。在退師途中,成功殺死前來追擊的魏将王雙。

229年春天,諸葛亮遣陳戒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将郭淮領兵來救,可是聽說諸葛亮出建威,于是撤退,蜀軍順利占領二郡。諸葛亮安撫了當地的氐人、羌人,然後留兵據守,自己率軍回漢中。而因成功奪取二郡,劉禅再次升回諸葛亮為丞相。

230年6月,曹魏想反客為主,曹真上表伐蜀議案,并派大軍進攻漢中。諸葛亮除加強防守外,又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人。不過因蜀地艱險,又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魏軍惟有撤退。不過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成功出谷至興勢,不料被早以等候多時的蜀軍伏擊,後援兵到達,方得脫身。與此同時,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破郭淮,吳壹破費瑤。

第四次北伐

231年春天,諸葛亮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而曹睿也立刻派司馬懿為統帥,督軍抵抗。諸葛亮知道後,留下王平繼續領軍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戰司馬懿。諸葛亮在上邽打敗了魏将郭淮、費曜,想一舉打敗司馬懿大軍。司馬懿深知蜀軍遠道而來,糧食後勤有限,便憑險堅守,做好防禦措施,拒不出戰。

魏軍将領見司馬懿如此懦弱,十分不滿,都譏笑他。在衆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馬懿隻好派張郃攻無當監王平,未拔;自己則率衆迎擊諸葛亮,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吳班分三路領兵作戰,大敗魏軍,殺掉魏軍三千多人,獲得戰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司馬懿再不出戰。之前,諸葛亮派李嚴督糧草時,怕出問題,于是給他三種選擇,叫他便宜行事:“上計斷其後道。中計與之持久。下計還住黃土。”

後來,李嚴怕糧運不濟,就派馬忠、成藩召諸葛亮還。後來李嚴發現是自己判斷失誤,欲殺督運領岑述。諸葛亮回來後,反而問他:“軍糧饒足,何以便歸?”另一方面有向後主上表:“軍僞退,欲以誘賊與戰。”最終被揭發。數罪并罰,乃貶為庶民。

第五次北伐

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準備,在斜谷口再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4月,蜀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蜀軍自行撤退,諸葛亮也明白缺糧的問題,開始實施屯田生産糧食。而孫權也曾率十萬大軍北上響應蜀漢,但被曹睿親自率軍打敗。

一次,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武功水北,适逢水漲,阻斷了諸葛亮和孟琰的聯系。司馬懿趁機出兵進攻孟琰。結果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橋,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馬懿的部隊射箭。司馬懿看到橋快架好,隻好撤退了。魏、蜀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

其後諸葛亮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魏軍将領見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紛紛要求出戰,為了搪塞将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睿便派衛尉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諸葛亮明白這隻是做樣而已。而司馬懿卻從諸葛亮派出的下戰使探得諸葛亮事事親力親為,食少事煩,認為諸葛亮活不了多久。

8月,諸葛亮果然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司馬懿趁諸葛亮病重不能統軍,乃率軍襲其後,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消息傳到成都,劉禅派李福去探望諸葛亮,并詢問此後國家大計,諸葛亮也對各将領交代後事,要楊儀和費祎統領各軍撤退,由魏延、姜維負責斷後。

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已死,率軍追擊,姜維命楊儀回軍向魏軍做出進擊的樣子,司馬懿怕是諸葛亮裝死引誘魏軍出擊,趕緊撤退,不敢再追趕。于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

戰役結果

因諸葛亮決定以較心思細密的楊儀統領各軍撤退,令其仇人魏延不滿,相方發生争鬥,最後魏延在争鬥中失敗被殺。

而曹魏的司馬懿因抗敵有功,開始攀上權力高峰。

曆史評價

結局

諸葛亮積勞成疾,終緻自己病瘁,使蜀漢失去了絕對的主心骨。他臨終決定以楊儀統領各軍撤退,引起和楊儀有嫌隙的武将魏延不滿,雙方發生争鬥,最後魏延失敗,在逃往漢中的途中被殺,使蜀國又損失一大将。而曹魏的司馬懿因抗敵有功,開始攀上權力高峰。

子午谷與隴右

一直以來,有不少人質疑諸葛亮的北伐策略,其中讨論最集中的就是為什麼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甚至有不少人臆斷,如果諸葛亮肯聽從此計,則曆史将會改變。其實,現代已經很難考據諸葛亮當時的心态了,也難以論證“子午谷奇謀”是否能夠成功實施。不過,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從中可以隐約看到,也許諸葛亮奇兵不出子午谷而向祁山,隻是一種戰略選擇。

當時諸葛亮對伐魏在戰略方向上有兩個選擇:一是取隴右(雍州西部,涼州南部),二是攻關中長安等地。魏延主張襲擊長安取關中(子午谷之計),諸葛亮主張出祁山取隴右。為什麼諸葛亮不選擇關中而選擇隴西呢?魏延以及後世部分人的看法是,諸葛亮過于保守,不敢兵行險着。其實不然,蜀漢國力弱小,兵民蓋中原九分之一,不可能具備一口吃掉關中的條件,即使初戰攻克長安,作為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傾國之兵争奪。而關中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必然形成拉鋸戰,雙方兵力懸殊異常,蜀軍又糧運險遠,難以抗衡。

諸葛亮在隴右尚且總是糧盡而退,假如固守長安,而魏軍切斷斜谷道等地,那麼蜀漢軍隊的後勤補給都會出現問題,更不用說在關中平原之上以區區蜀漢步兵讓曹魏精銳騎兵相對抗了。而選擇取隴右的戰略則沒有這些弱點。隴右是形勝完固之地,南依秦嶺與蜀漢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臨黃河,東據隴山。尤其是隴山,南接渭水,北近黃河,綿亘數百裡,将隴右與關中隔斷,是抵抗曹魏反撲的天然屏障。因為隴右有此地利,趁虛攻克後即可派兵防守隴山各隘口,阻擋曹魏進攻,如此隴山以西可斷而有之。

關于隴山之險要,在東漢開國平定隗嚣割據的戰争中得到充分驗證。公元30年東漢大軍數萬上隴,隗嚣部将王元塞斷隴道,堅守隴坻,漢軍佯攻不利撤回關中,之後隗嚣以隴右彈丸之地居然抵抗了東漢大軍四年。因此隴右是北伐的首要戰略目标,在諸葛亮六次用兵當中一直圍繞這一目标進行。

後人評價

對于諸葛亮北伐,後人有對此持消極評價的,如陳壽在泰始十年向晉武帝司馬炎上表時寫道:“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将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衆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衆,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将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争也。”

即陳壽認為北伐失敗的原因有二:一是諸葛亮的才能擅長于治軍治國,奇謀與将略則不是他的長處;二是與之對陣之人,有的是當世的“人傑”,如曹真、司馬懿。諸葛亮難以輕易戰勝他們;三是敵衆我寡,魏國國力遠勝于蜀漢,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動進攻強者,在諸多不利條件下的确難以取勝。

但後世也有不少人與陳壽持相反觀點,如裴松之注引《三國志·蜀書》卷三十五引自袁子的說法: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贽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衆,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産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其實袁子的說法不無道理,蜀漢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屢屢以弱攻強,在國力、兵力、運力都遠遠不及對方的情況下,在糧草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卻能與“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衆,據牢城,擁精銳”的司馬懿等人相抗衡而不落下風。不僅如此,諸葛亮“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卻能夠在敵國境内“自來自去”,想攻則攻、想退則退,而魏國統帥卻在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下,表現得“無禽敵之意”,隻能夠“務自保全”,以擋住弱敵“瘋狂”地進犯、以守住疆土為至高的功勳。不得不讓人感慨,魏國太“謙虛”了吧?

袁子更提出,假如諸葛亮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會使魏國涼、雍士卒不得解甲,中原鐵騎不可釋鞍,廟堂群臣不敢忘“守土抗戰”之責,三軍将士不敢廢“枕戈待旦”之令;則朝朝如臨大敵,惶惶不可安生,勝負之勢,亦已決矣。如此,則誰是強者,誰為弱者,還能分得清嗎?昔子産治理鄭國,諸侯不敢加兵,而蜀相蹈一州之土,率巴蜀之衆,雖中原歲歲狼煙,而蜀漢無烽火之憂,與其不是很像嗎?

以魏軍之強,本土作戰,無後方之虞,有糧草為繼,種種優勢比于諸葛亮,若真能擊敗蜀軍,又何必消極防禦呢?大可鐵騎四出,猛士陷陣,一舉蕩平敵寇,解魏國之憂。從來都是強國入侵,弱國防禦,但曹魏除一次主動進攻外,六年之中,曹真和司馬懿卻不厭其煩地、小心翼翼地在誓死抗擊蜀漢的入侵。如果認為這是司馬懿等人不戰而勝之良策,那麼太小看戰争了,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雲雲之言,猶在耳啊!

在對諸葛亮的戰争中,“戰術大師”司馬懿失去了往昔“克日擒孟達”的果斷沉着,也沒有後來平定遼東的“指揮如意”,以及“賺曹爽奪兵權”時的詭詐權謀;在諸葛亮面前,他完全發揮失常,似乎難以找到對方哪怕一點的破綻,沒有想出哪怕一條可以在理論上消滅對手的奇謀妙計,一切都變得循規蹈矩、如履薄冰、處處謹慎、波瀾不驚。張郃提出要出奇兵包抄諸葛亮的後路,以善用偷襲著稱的司馬懿連想都不敢想就拒絕了;後來又鬼使神差地、不顧一切要張郃追擊諸葛亮,但不想卻中了埋伏害死了張郃将軍。因為忍不住諸将對他“畏蜀如虎”的諷刺,他終于決定出擊了。

但事實證明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與諸葛亮的正面交鋒在理論乃至于實踐上都是錯誤的,在丢下三千多具魏軍屍首,和八千多件武器以後,司馬懿又退回營中堅守了。從此之後堅守取代了“三十六計”變成了他唯一的選擇,似乎隻有堅守才是王道,主動出擊就是背叛。什麼兵法韬略都不管用了,抵禦諸葛亮的最好辦法就是:打死都不出來。不管諸葛亮如何地威逼、利誘、嘲諷、邀請,司馬懿咬定了絕對不進攻的真理,這時他又是多麼地明智啊。

因為諸葛亮為了騙他出戰幾乎絞盡了腦汁。弱小的蜀國居然要想盡辦法去與強國交戰,而強大的魏國卻在不顧一切地拒絕戰鬥,這種戰争簡直是亘古乃至日後都不會有。如果将這一段弱國屢屢入侵強國的不可思議的曆史放在現代,那麼有人可能就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了。

戰争中從來都隻是弱的一方堅守,“先為不可勝”,然後找準機會,“以待敵之可勝”,但司馬懿奇迹地打破了這條規律,諸葛亮奇迹地推翻了這種邏輯。最後,司馬懿堅守住了,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當然也許有人說:是司馬懿巧妙地利用“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但不管怎麼說,都可以看到,詭詐的司馬懿隻有與“無情的時間和命運”結盟的條件下,才能戰勝諸葛亮。不然的話,又能如何。所以袁子感歎: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也有人說、司馬懿擔心擊敗諸葛亮後,魏國皇帝會将他“兔死狗烹”,那麼請讓我們翻一下曆史,司馬懿在諸葛逝世後,幾年之間依然備受榮寵,甚至在最關鍵時刻還是讓他率軍讨伐遼東反叛,有這麼個“鳥盡弓藏”的嗎?直到魏明帝駕崩後,才被政敵曹爽剝奪實權。由此可見,魏明帝在日,根本無兔死狗烹的可能。假假地想一下,以諸葛亮之才,以諸葛亮之雄心,若是換做在魏國,一道出師表,龍骧虎視、兵戈所指、澄清宇内、一統山河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對于諸葛亮北伐的評價,曆史上曆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可以用褒貶兩字來概括。褒者衆,貶者寡。貶者議“謂為非計”,褒者稱贊不巳。如唐中期著名宰相裴度稱贊諸葛亮“由僻陋而啟雄圖(統一全國),出封疆以延大敵(北伐曹魏)”的積極進取精神.并給予北伐以較高的評價。他肯定諸葛亮進行的統一戰争是符合人民願望的。“财用足而不曰浚我以生,幹戈動而不曰殘人以逞”;就是說雖然消耗了财力物力,死了人。老百姓還是支持他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寫詩贊頌諸葛亮胸懷統一大業:“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宋代王安石也曾寫詩贊揚過諸葛亮為平定天下,不畏艱辛,以弱攻強的精神,“崎岖巴漢間,屢以弱攻強。、晖晖若長庚,孤出照一方”。

在今天看來,—方面要看到諸葛亮為謀求統一而進行北伐,是符合當時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的;雖然北伐沒有成功,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也不可能成功.但他的積極進取精神是應該肯定的;這種以攻為守的北伐,也在—定程度—上達到了維持三國分立,延緩蜀漢滅亡的目的,創造和積累了許多軍事鬥争的經驗,為我國古代軍事學說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曆時八年、五出祁山的北伐戰争也绗蜀漢和魏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災難,使本來就蔔分孱弱的蜀國逐步削弱下去,等諸葛亮死後,蔣琬、費柿執政,蜀對魏國隻能采取守勢;後來,姜維又連年出兵攻魏,更加削弱了蜀的國力,最後連守的力量也消失了。到公元263年,蜀國就被司馬昭滅掉了。

後世紀念

《臨江仙·隴上風瑟瑟》

隴上風瑟瑟,黃土紛飛,沙石滾落,峰巒間,枯木衰草無多。甚闊,立身絕頂,舉目處,不見煙火,幽谷中,鳴鈴聲悠悠,賈人穿漠。

勢挫,初出祁山,任谡為敵破。五丈原,呼呼兮蕭風過。國弱,一隅之地,抗曹魏,徒自取禍。東西川,山河誰是主?枉為屍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