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

行道樹

道路兩側樹木
行道樹指的是沿道路兩旁栽植的成行的樹木。[1]道路系統是現代社會建設中的基礎設施,而行道樹的選擇應用,在完善道路服務體系、提高道路服務質量方面,有着積極、主動的環境生态作用。行道樹的主要栽培場所為人行道綠帶,分車線綠島,市民廣場遊徑,河濱林蔭道及城鄉公路兩側等。理想的行道樹種選擇标準,從養護管理要求出發,應該是适應性強、病蟲害少,從景觀效果要求出發,應該是幹挺枝秀、景觀持久。
    中文名:行道樹 外文名:street trees 别名: 定義:種在道路兩旁的樹種 作用:淨化空氣、美化道路、減少噪音等 樹種類:圓柏、龍柏、雪松、馬尾松等

定義

【讀音】xíng dào shù

【中文名稱】行道樹

【英文名稱】Street trees

【課文定義】種在道路兩旁,給車輛和行人遮蔭并構成街景的樹種。

簡介

按一定方式配植在城鄉道路兩旁的喬木或灌木。又稱蔭道樹或路樹。其功能在于為行人創造良好的小氣候條件,使路面、廣場、住宅和公共建築物等不受過烈的陽光照射和調節溫、濕度;消煙、滞塵、防風、淨化空氣和減少噪音,以及美化市容、為路景增色、保護道路和戰備防護等。

中國栽植行道樹始于春秋戰國時代,至秦而大規模推廣。《呂氏春秋》載:“子産相鄭,桃、李垂于街。”這是用樹木綠化街道的開端。秦始皇修馳道,以青松為行道樹,“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漢書·賈山傳》)。漢及以後各代的都城,均有良好的行道樹種植。

行道樹在世界其他國家的栽植也是随道路的開拓和城市的興起而逐步發展的。日本在公元260年左右開始栽植樟樹作行道樹,到德川秀忠時代,改種松樹和柳杉。羅馬曾用意大利柏木,德國曾用櫻類,古俄羅斯曾用桦木類、楊類和歐洲椴樹等作行道樹。17世紀以後,懸鈴木又在歐美得到推廣。

形态特征

道路綠化作為城市綠地系統的網絡和骨架,成為系統連續性的主要構成因素,直觀反映城市風貌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行道樹的選擇應用上,城區道路多以綠蔭如蓋、形态優美的落葉闊葉喬木為主。而郊區及一般等級公路,則多注重速生長、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養護成本因素。甬道及墓道等紀念場地,則多以常綠針葉類及棕榈類樹種為主,如圓柏、龍柏、雪松、馬尾松等。

随着城市環境建設标準的提高,常綠闊葉樹種和彩葉、香花樹種的選擇應用有較大發展并呈上升趨勢。使用較多的行道樹種有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椴樹、白榆、七葉樹楓樹、喜樹、銀杏、雜交馬褂木、樟樹、廣玉蘭、樂昌含笑、女貞、青桐、楊樹、柳樹、槐樹、池杉、榕樹水杉等。

象征意義

作為種在道路兩旁的樹種,他們一萌發出嫩芽就要注定了他們紮根于充斥着噪音污染粉塵的地方,但是如果給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他們仍将選擇在道路兩旁茁壯生長。這不僅僅是一種無私奉獻精神,更是雷鋒同志所說的紮根于革命底層,做一顆牢固的螺絲釘。網絡新時代下,行道樹這三個字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奉獻,活學,無私,開放,勤勞,愛國,安全,堅毅。也許今日的小樹苗就是明天的參天大樹。

作用價值

補充氧氣、淨化空氣

行道樹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林木的葉面可以粘著及截留浮塵,并能防止沉積污染物被風吹揚,故有淨化空氣的作用。據研究指出,樹木的葉沉積浮遊塵的最大量可達每公頃三十至六十八噸,可減輕空氣污染。

調節局部氣候

行道樹的樹冠可以阻截、反射及吸收太陽輻射,也會經由林木的蒸發作用而吸收熱氣,藉此調節夏天的氣溫。此外,林木蒸發的水分可增高相對濕度;環流影響使都市四郊涼爽潔淨的空氣流入市區等,使氣候得以改善。

減輕噪音

噪音是都市的公害之一,不僅使人心理緊張、容易疲勞、影響睡眠,嚴重的甚至危及聽覺器官。行道樹可藉由樹體本身(枝、幹、葉搖曳摩擦)或生活在期間的野生動物(鳥、蟲)所發出的聲音來消除一部分噪音,或僅僅是借着遮住噪音源的視覺效果達到減輕噪音的心理感受。

美化市容

在城市道路兩旁的樓房,顔色輝暗生冷,線條粗硬,行走其中,猶如置身水泥叢林,而行道樹樹形挺拔、風姿綽約,可以綠化、美化環境,軟化水泥建物的生硬感覺,為都市增添美麗的景色。

遮陰

炎炎夏日裡,行道樹可遮阻烈日輻射,行人得以免受日曬之苦。

鄉土文化資産

曆經數十年漫長歲月培育才能茁然有成的林蔭大道,是飽經風霜、走過時間、走過曆史的見證人,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生活密切相關,其種植背景、事迹與地方特色更是最寶貴的鄉土文化之一部分。

配置和栽培

栽植前須對道路、土壤、路旁建築物、地下和架空管線,以及交通等狀況進行調查。行道樹的配置方式,一般是在車行道與步道之間栽植1~2行喬木樹種,或在株間、行間夾栽一些灌木;也可将成組或成行的灌木叢與草花以及草坪、地被植物等穿插配置,構成林蔭道或園林路的形式。樹與建築物以及地下埋設的各種管道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房屋有窗的一面與喬木的間隔距離至少為4~5米;從樹幹中心到地下管道邊緣的水平距離,除熱力管道外,最好達到2米,至少1米。樹冠與一般架空電線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高壓輸電線走廊内不宜栽植大樹。

郊區公路行道樹的配置,根據道路寬度不同,有以下2種方式:

①3~5米寬的農村道路,可在一側或兩側各栽植1行喬木,株間最好配植灌木。

②7~9米寬的公路,在有條件的地段可于路溝外栽2~3行喬木,株間栽植灌木。行道樹的分枝點與地面的距離應為2.5米;幹道兩側不應低于3米。株距視樹冠大小與人行道寬度等确定,一般為4~8米,樹冠寬闊的樹種如銀杏等可定為7~9米或以上。現代城市多栽胸徑8厘米以上大苗,按一次定植、以後不間伐的株距配植,以收近期綠樹成蔭之效。1行内一般應用同一種樹,但也可選擇搭配兩種以至多種間植。十字路口和道路轉角處最好隻種灌木、草本;種植喬木會妨礙司機和行人的視線。

樹苗栽植可分春植、秋植和雨季栽植3個時期。針葉樹、常綠闊葉樹和其他較難成活的大苗多帶土球栽植。在定植後的2~3年内,幹燥季節和冬季臨封凍前必須充分灌溉,并要适時采取修剪整形、補植、更新、防治病蟲害以及防風等措施。

主要樹種

1、懸鈴木

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堿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根系分布較淺,台風時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氣污染能力較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滞積灰塵的作用。生長迅速,易成活,耐修剪;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

2、垂柳

濕生陽性樹種,也耐蔭,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深厚的酸性及中性土壤。較耐寒,特耐水濕,但亦能生于土層深厚之高燥地區。萌芽力強,根系發達。生長迅速,壽命較短。

3、銀杏

銀杏喜光,耐寒,喜生于溫涼濕潤,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酸性、中性、鈣質土壤(ph4.5~8.0)均能适應。抗耐寒性較強、不耐水澇,根深,萌蘗力強,壽命長。

4、毛白楊

喜光及溫涼濕潤氣候,叫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至堿性土壤上均能生長,但在特别幹瘠或低窪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性,根萌蘗性強,生長快,壽命長。抗煙塵及有毒氣體。

5、南洋杉

最适于冬、夏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環境中生長。較耐蔭,不耐幹燥、寒冷,抗風力強,生長迅速,易于萌蘗。

6、白桦

強陽性,耐寒性,喜酸性土(ph5~6)耐瘠薄,适應性強,深根性,生長速度中等,壽命較短,萌芽性強,天然更新良好。

7、榆樹

喜光,耐寒,抗旱,能适應幹涼天氣,喜肥沃,濕潤而排性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濕,能耐幹旱瘠薄和鹽堿土。萌芽力強,耐修剪。住根深,側根發達,抗風、保土力強。對煙塵及氟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

8、榉樹

喜光,喜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可生長。忌積水地,也不耐幹瘠。耐煙塵,抗有毒氣體,抗病蟲害能力較強。深根性,側根廣展,抗風力強。

9、鵝掌楸

喜光,幼樹稍耐蔭,喜溫涼濕潤的氣候,耐寒性強。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長良好。不耐水濕和幹旱,生長迅速,壽命長。

10、杜仲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也耐低溫。對土壤适應性強,酸性、中性、鈣質或輕鹽土均能生長,喜生于溫暖濕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5~7.5的土壤。根系較為發達,萌蘗力強。

11、香樟

樟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不耐幹旱、瘠薄和鹽堿土。主根發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耐修剪。有很強的吸煙滞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

12、合歡

合歡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對氣候和土壤适應性強,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長,但也耐瘠薄和沙質土壤,耐鹽堿,但不耐水澇。生長迅速。據根瘤菌,有改良土壤之效。萌芽力中等,不耐修剪。對硫化氫、二氧化氮抗性強,對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

13、刺槐

強陽性樹種,不耐庇蔭,喜較幹燥而涼爽氣候,較耐幹旱瘠薄,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沖積砂質壤土上生長最佳。亦能在石灰性土、酸性土、中性土以及輕度鹽堿土上正常生長,地下水位過高易引起爛根和枯梢現象。刺槐為淺根性,側根發達,萌蘗性強,壽命較短,自水平根性上可以生出萌蘗,故在良好環境下可自然增加密度。

14、槐樹

喜生于土層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在中性土、石灰質土及微酸性土上均可生長,在輕度鹽堿土(含鹽量0,15%)也能正常生長,但低窪積水處常落葉死亡。深根性,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易強。壽命長。

15、臭椿

陽性樹種,喜光,耐寒,耐旱,但不耐水濕,長期積水會爛根緻死。耐中度鹽堿土,根系發達,但抗風力差,枝幹易被風吹折。生長快,萌芽性強,病蟲害少。對煙塵與二氧化硫的抗性較強。

16、香椿

喜光,不耐庇蔭,适生于深厚、肥沃、濕潤之砂質壤土,有一定的耐寒力。深根性,萌芽、萌蘗力均強,生長速度中等偏快。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

17、楝樹

喜光,不耐庇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鈣質土及鹽堿土均可生長,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壤土或沙壤土。萌芽力強,抗風,生長快。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對氯氣抗性較弱。

18、七葉樹

喜光及溫暖氣候,少耐蔭,也耐寒。要求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深根性,萌芽力不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長。

19、栾樹

速生樹種,喜光,稍耐蔭,喜濕潤的氣候,但對寒冷和幹旱有一定的忍耐力。在酸性與微堿性的土壤上都能生長。深根性,萌蘗力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

20、糠椴

喜光,也叫耐蔭,耐寒性強,喜冷涼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的微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深根性,萌蘗性強,不耐煙塵。

21、梧桐

暖溫帶陽性樹種,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含鈣質豐富的土壤。根肉質、不耐澇,在高溫季節積水3~5天即可爛根緻死。

側芽萌發力弱,不耐修剪。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對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抗性。

22、構樹

強陽性樹種,适應性特強,抗逆性強。根系淺,側根分布很廣,生長快,萌芽力和分蘖力強,耐修剪。抗污染性強。

23、白玉蘭

白玉蘭性喜光,較耐寒,可露地越冬。愛幹燥,忌低濕,栽植地漬水易爛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帶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在弱堿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長。白玉蘭對有害氣體的抗性較強。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氣污染的工廠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

24、毛泡桐

強陽性樹種,不耐庇蔭,根系近肉質,怕積水而較耐幹旱。對土壤深厚肥沃、濕潤、疏松的條件下,生長迅速,不耐鹽堿。根系發達,分布較深。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硝酸霧的抗性均強。

25、梓樹

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頗耐寒,在暖熱氣候下生長不良。深根性,不耐幹旱瘠薄,能耐輕鹽堿土喜深厚肥沃的土壤。對氯氣、二氧化硫及煙塵有較強的抗性。

26、海桐

喜光,略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耐寒性不強,華北地區不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黏土、沙土及輕鹽堿土均能适應。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快。抗海潮風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能力較強。

27、雪松

喜光,稍耐蔭,喜溫涼濕潤氣候,有一定的抗寒性,不耐水濕。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對輕度鹽堿也可适應。淺根性,抗風力不強,抗煙害能力差,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極為敏感。

28、雞爪槭

喜疏蔭的環境,夏日怕日光曝曬,抗寒性強,能忍受較幹旱的氣候條件。多生于陰坡濕潤山谷,耐酸堿,不耐水澇,凡西曬及潮風所到地方,生長不良。要求濕潤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29、紫椴

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喜肥,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多生長在山的中下部,土壤為砂質壤土或壤土,尤其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長最好;不耐水濕沼澤地;耐寒;萌蘖性強,抗煙,抗毒性強,蟲害少。

30、桂樹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而不甚耐寒,為亞熱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産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堿性土和低窪地或過于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更加适宜。

31、京桃

為亞喬木。最高可達10m左右,有主幹,分枝點較低,冠形開展。樹皮棕褐色,略有光澤;單葉互生,條狀披針形,具細齒,先端尖銳,長8~12cm,基部寬約2~3cm;花白色和粉紅色,花瓣5枚,核果橢圓形,熟後橙褐色,自然脫落。在北方花期較早,春季景觀效果很強。

保養護理

(1)保水:新移植大樹由于根系受損,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所以保證水分充足是确保樹木成活的關鍵。除适時澆水外,還應據樹種和天氣情況進行噴水霧保濕或樹幹包裹。

(2)防病蟲害:新植樹木的抗病蟲能力差,所以要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随時觀察,适時采取預防措施。

(3)排水:大樹移植後,據樹種不同,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如法桐喜濕潤土壤,而雪松忌低窪濕澇和地下水位過高,故法桐移植後應适當多澆水,雪松雨季注意及時排水。

(4)夏防日灼冬防寒:北方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珍貴樹種移栽後應噴水霧降溫,必要時應做遮蔭傘。冬季氣溫偏低,為确保新植大樹成活,常采用草繩繞幹、設風障等方法防寒。

值得注意的是,大樹移植雖然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環境,但也要考慮其技術難度和經濟投入,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效仿,更不能随意破壞自然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