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遊與蘇小妹

秦少遊與蘇小妹

豫劇劇目
蘇小妹和和才子秦觀(字少遊,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出生于北宋高郵。)秦少遊是宋代著名詞人,他的詞多寫男女戀情和身世感傷,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的千古名句便出自于秦觀的作品,蘇秦是一段傳奇佳話,這對才子佳人是世人羨慕的對象,一些影視作品把蘇小妹塑造的更加具有傳奇色彩,傳說比較廣泛的是蘇秦之間的愛情故事和佛印牛糞的。蘇小妹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她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南宋《東坡問答錄》之中,其中寫道:“東坡之妹,少遊之妻也”,也出現也明末清初作家馮夢龍小說《醒世恒言》中,其中有一段情節“蘇小妹三難新郎”,和李玉的《眉山秀》裡,以濃郁的色彩描繪了蘇小妹才華橫溢、思維敏捷。
  • 中文名:秦少遊與蘇小妹
  • 類型:豫劇

劇情簡介

"微笑吹燈雙得意,含羞解帶兩癡情",這是寫才女蘇小妹與秦觀(小名少遊〉新婚時的一幅對聯。他們的愛情故事幾百年來一直被世人傳唱,可見其浪漫與動人。

新婚宴席完畢,秦觀送走客人,方欲進洞房,隻見房門緊閉,門前院中擺着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着紙、墨、筆、硯,三個信封以及三個杯子(一個玉杯,一個銀杯,一個瓦杯)。一個丫鬟站在桌子旁邊。秦觀對丫鬟說:“麻煩你問一下小姐,新郎已到,為什麼不開門?”丫鬟說:“小姐出了三個題目,在這三個信封内,答對了,才準進房。”秦少遊指着三個杯子說:“這又是幹什麼的呢?”丫鬟說:“那玉杯子是盛酒的,那銀杯子是盛的,那瓦杯子是盛水的。三個題全答對了,用玉杯喝美酒三杯,請進香房。答對兩題,用銀杯喝清茶解渴,等到明天晚上再答。答對一題,用瓦杯喝口淡水,罰在外廂房讀書三個月。”秦觀微微冷笑道:下官曾應過科舉,莫說三個題目,就是三百個,我何懼哉!”

秦觀道:“請第一題。”丫鬟拆開第一個信封,請新郎看。第一題是一首詩:“銅鐵投洪冶,蝼蟻上粉牆。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秦觀想道:“這個題目是嘲諷我曾假扮做雲遊道人,在嶽廟化緣,去偷看那蘇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緣道人’四字。”于是取筆在此詩後寫詩一首:“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藏頭詩)j

丫鬟将秦觀做的第一題,從窗戶縫隙中塞進去,高叫道:“新郎交卷。”小妹讀詩,每句頭上第一個字,合起來為“化緣道人”四字,微微而笑。

秦觀拆開第二個信封,也是一首詩:“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闾。”秦觀看了,略一凝思:

"強爺勝祖"的是“孫”,"有施為"就是有權。連在一起就是孫權。

"鑿壁"的話肯定是鑿出個"孔“,偷光的話就是有"亮"光。連在一起是孔明,即諸葛亮了!

"縫線路中常憶母`,算是有《遊子吟》的意思吧,遊子吟是孩子在思念母親,所以就是"子思“了。

"老翁"就是太公,,"倚門闾"肯定是在望着什麼,連在一起就是“太公望"了!

所以,在詩後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孫權,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丫鬟又把第二題從窗戶縫隙中遞進去。

秦觀拆開第三個信封,第三題是對聯題,蘇小妹出的上聯是“閉門推出窗前月。”秦觀初看時覺道容易,仔細想來,這對出得盡巧,若對得平常了,不見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對。眼看已是二更天,秦觀有點發慌了。

蘇東坡此時尚未睡覺,知道妹妹會刁難秦觀,便來打探妹夫的情況。眼見秦觀在院中來回踱步,口裡不停地說着“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右手做推窗之勢。東坡想道:“一定是小妹以此對難之,秦觀為其所困矣!”急切思之,東坡望見,院中有一口大花缸,裡面裝着滿滿的一缸清水,秦觀此時已踱步到缸邊。東坡靈機一動,就地撿一小小磚片,投向缸中。水珠濺到秦觀臉上。水中天光月影,紛紛淆亂。少遊當下曉悟,便提筆寫出下聯:“投石沖開水底天。”

丫鬟把第三題遞給小姐看後,隻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裡面又走出一個丫鬟,手捧銀壺,将美酒斟于玉杯之内,端給新郎說道:“才子請滿飲三杯,權當花紅賞勞。”秦觀此時意氣揚揚,連飲三杯,丫鬟将其擁入香房。

蘇小妹“三難新郎”讓秦觀進房後,又故意耍了一個花槍,以冷臉對秦觀又出了一道上聯:“月朗星稀,今夜斷然不雨;”秦觀聽後會意,随即對以下聯:“天寒地凍,明朝必定成霜。”蘇小妹一聽,煙消冰釋,相擁就寝。正是: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此對是諧音雙關聯,上聯“不雨”諧音指“不語”也寓“雲雨”之意;下聯“成霜”諧音指“成雙”,亦寓“雲雨成雙”之意。

演職人員

雲南藝術學院實驗劇場将分别上演由素有台灣“豫劇皇後”美譽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王海玲和台灣優秀豫劇演員蕭揚玲等主演的傳統劇目《擡花轎》,以及新古典主義劇目《秦少遊與蘇小妹》。

角色介紹

蘇小妹相傳為蘇轼妹妹,野史載其名蘇輪,是當時出了名的才女,民間更有蘇小妹三難秦觀”的故事流傳。蘇轼平生喜歡書信與親人朋友,其書信被後人整理成文,現存的蘇轼親筆信件中,所寄大多是給自己的弟弟蘇轍。而信件中從未提起有這個“妹妹”,再看東坡的傳世詩詞中,也并無-篇提及這位“妹妹”的。但根據三蘇祠的記載,曆史中确有其人,不過因為蘇小妹在蘇轼、蘇轍兩兄弟還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自然未能留下有關的書籍記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