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類型

地貌類型

地貌形态成因類型
地貌類型(Landform characteristics)是地貌形态成因類型的簡稱。指從形态成因上進行地貌分類。自然界中地貌形态有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等,地貌成因類型 是相當複雜的。例如,剝蝕地貌有河蝕、湖蝕、海蝕、溶蝕、凍蝕、風蝕;堆積地貌有沖積、洪積、湖積、海積、冰碛、風積;構造地貌有褶皺的、斷塊的;氣候地貌有濕熱氣候地貌、幹旱氣候地貌等等。[1]
  • 中文名:地貌類型
  • 外文名: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 别名:
  • 劃分:按形态特征劃分
  • 定義: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
  • 意 義:地貌研究工作的基礎
  • 學 科: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簡介

地貌常以成因一形态的差異,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同一類型具有相同或近似的特征。如大的地貌類型中有構造類型、侵蝕類型和堆積類型等。其中侵蝕類型和堆積類型又可分為河流、湖泊、海洋、冰川、風成、岩溶等,依次還可以分出更次一級類型。 [2] 

主要内容

地貌類型是指陸地表面形态特征的歸類。以成因和形态的差異,劃分的不同地貌類别。同類型地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不同類型間有明顯的特征差異。按成因分為構造類型、侵蝕類型、堆積類型等。其中侵蝕類型和堆積類型又可分為河流的、湖泊的、海洋的、冰川的、風成的等類型,依次還可分成更次一級類型。按形态特征分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大類。其中山地的主要特征是起伏大,峰谷明顯,高程在500m以上,相對高程在100m以上,地表有不同程度的切割。根據高程、相對高程和切割程度的差異,山地又分為低山、中山、高山和極高山。丘陵是山地與平原之間的過渡類型,是切割破碎、構造線模糊、相對高程在100m以下、起伏緩和的地形。平原是指地面平坦或稍有起伏但高差較小的地形。也可按動力、形态等進行分類,每一種大類型下都可繼續分出次一級類型。

發展曆程

人們很早已形成地貌類型的概念,并運用諸如山、丘陵、平原等詞彙,這些都是單純按形态特征劃分的。近代地貌學誕生以後,按形态特征進行分類仍是劃分地貌類型的一種方法,如德國A.彭克1894年分類劃分出平原、山崖、河谷、山地、凹地、洞穴等類型。但更多的學者采用形态成因原則分類,如美國W.M.戴維斯1884和1899年提出按構造、營力和時間形成地貌的三要素進行分類;蘇聯K.K.馬爾科夫1929年提出按地形發育的3個基本要素(形态、成因和年齡),劃分出侵蝕-大地構造地形、構造地形、刻蝕或侵蝕地形和堆積地形等類型;中國沈玉昌1958年按成因劃分出構造地貌、侵蝕剝蝕的構造地貌、侵蝕地貌、堆積地貌、火山地貌等5個類型。按形态成因原則劃分地貌類型的情況也很複雜,根據不同的性質、特征就有許多不同的分類。而且,影響地貌發育的因素除了内外營力外,還有它們所作用的實體──地表的組成物質,不同的組成物質往往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因此,有人提出根據形态标志、成因标志、物質組成标志和發展階段、年齡标志等,進行綜合分類。随着經濟建設的需要,近些年還出現了應用地貌類型。

分類

當前流行的是形态成因分類,主要有構造地貌類型、氣候地貌類型和動力地貌類型。構造地貌類型,如1:250萬歐洲國際地貌圖把全球劃分為10種陸上大構造地貌單元和4種海底大構造地貌單元:①相對穩定地盾;②相對穩定陸台;③微弱活動陸台邊緣;④活動地盾造山帶;⑤陸台邊緣造山帶;⑥年輕地槽邊緣造山帶;⑦火山;⑧邊緣或山間拗陷;⑨陸台或陸台拗陷;⑩突起陸台上的堆積地形;以及水下陸緣、過渡帶、洋底、大洋中部山脊。

中國王乃梁把中國陸地劃分為4種斷陷與拗陷平原和9種隆起的山地高原丘陵:①燕山運動以來下沉占優勢的平原;②喜馬拉雅第一幕運動以來下沉占優勢的平原;③喜馬拉雅第二幕運動下沉占優勢的平原;④喜馬拉雅第一幕運動下沉、第二幕運動上升的平原;⑤燕山運動隆起、喜馬拉雅運動大幅度上升的山地;⑥燕山運動隆起、喜馬拉雅運動大幅度上升的山原;⑦燕山運動隆起、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的山地和丘陵;⑧燕山運動隆起、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的高原;⑨喜馬拉雅運動大幅度上升的山地;⑩燕山運動下沉、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的高原;燕山運動下沉、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的盆地;燕山運動差異性升降;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為主的山地丘陵;喜馬拉雅運動期間形成的熔岩台地和高原。

氣候地貌類型

法國J.-L.-F.特裡卡爾把全球劃分為4個區(寒冷區、中緯度森林區、幹旱區和濕熱區)、13個帶(冰川帶、永久凍土的冰緣帶、無永久凍土的冰緣帶、第四紀冰緣帶、無冬季冰凍的中緯度濕潤森林帶、冬季冰凍的中緯度濕潤森林帶、地中海型氣候地貌帶、草原和半幹旱氣候地貌帶、有寒冷冬季的草原和半幹旱氣候地貌帶、幹草原氣候地貌帶、熱帶森林氣候地貌帶、有垂直地帶性的高山地貌帶)。

影響因素

侵蝕作用是指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态下對地表岩石的破壞過程。在幹旱的沙漠時常可以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岩石,它們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這是風攜帶岩石碎屑磨蝕岩石的結果,稱之為風蝕地貌。風蝕地貌包括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風蝕窪地、風蝕雅丹等多種形态。流水地貌的侵蝕作用強大而普遍。地表流水可分為坡面流水和溝谷流水,坡面流水沖刷地面,使之趨于破碎。溝谷流水,使谷地和河床加寬加深。瀑布、峽谷、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就是強烈表現。海浪不斷拍擊岩石,把岩石擊成碎片,再以碎屑為工具加速破壞岩石,在海岸形成海蝕柱、海蝕橋、海蝕洞穴等海蝕地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