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龍

陳友龍

河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辦公室主任
劉友龍,男,河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辦公室主任,鄭州大學臨床心理學方向碩士,碩士期間師從于鄭州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博導、趙山明教授。研究方向為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碩士期間課題為信息平衡心理療法的建立。[1]
    中文名:劉友龍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鄭州大學 學位/學曆: 職業:教師 專業方向: 職務: 學術代表作: 主要成就: 性别:男

人物經曆

是趙山明教授主持的信息平衡心理療法(暫定名)課題組重要成員,信息平衡心理療法認為人的心理問題是由于接收的信息過于片面而導緻的。具體産生程序為:接收信息過于片面—信息偏頗—産生非适應觀念—導緻心理、行為問題。信息平衡心理療法的治療步驟為:找到非适應觀念—發現缺乏信息—輸入對應信息。在實施信息平衡心理療法時需要快速找到非适應觀念及即時呈現信息。

劉友龍負責該課題的資源庫的建立部分,為信息平衡心理療法服務。其建立方法為:通過心理咨詢、文獻查閱、編制非适應觀念問卷、經驗總結等方法對常見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産生、非适應觀念的類型等進行總結、分析。發現快速找到非适應觀念的方法,對非适應觀念進行分類,建立非适應觀念體系。對資源庫所需功能進行分析,運用相關計算機技術,對信息平衡心理療法資源庫進行構建并不斷完善。

主要成就

1、提出“來訪者關注點”理論,認為個體心理問題的産生是由于其對得到某事物的過于期望及失去該事物的過于焦慮。該事物即為個體生活關注點,通過找到來訪者關注點及對此的期望就可以快速找到導緻心理問題的非适應觀念。

2、對可以導緻心理問題的關注對象按内容進行劃分。從生理、心理、社會三個方面進行分層,建立非适應觀念模塊體系,作為資源庫的資源儲存構架。

3、從資源模塊、用戶模塊、管理模塊、幫助模塊四個方面,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信息平衡心理療法資源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