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區

時區

地球上的區域使用的同一個時間定義
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别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将地球表面按經線從南到北,劃分成24個時區,并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将自己的時鐘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1]
    中文名:時區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ime Zone 劃分時間:1884年 地點:華盛頓

概述

地球總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總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總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許多不便。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将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它們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内統一采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例如,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随時調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緻。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并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為本初子午線,即零時(24時)經線。

理論時區

理論時區以被15整除的子午線為中心,向東西兩側延伸7.5度,即每15°劃分一個時區,這是理論時區。理論時區的時間采用其中央經線(或标準經線)的地方時。所以每差一個時區,區時相差一個小時,相差多少個時區,就相差多少個小時。東邊的時區比西邊的時區時間來得早。為了避免日期的紊亂,提出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概念。

實際時區

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嚴格按時區來計算時間。為了在全國範圍内采用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把某一個時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采用的時間。例如,中國把首都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的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又例如,英國、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等國,雖地處中時區,但為了和歐洲大多數國家時間相一緻,則采用東1區的時間。

經緯度劃分

中時區7.5°W~7.5°E時區中心線0°  

東一區7.5°E~22.5°E時區中心線15°E  

東二區22.5°E~37.5°E時區中心線30°E  

東三區37.5°E~52.5°E時區中心線45°E  

東四區52.5°E~67.5°E時區中心線60°E  

東五區67.5°E~82.5°E時區中心線75°E  

東六區82.5°E~97.5°E時區中心線90°E  

東七區97.5°E~112.5°E時區中心線105°E  

東八區112.5°E~127.5°E時區中心線120°E  

東九區127.5°E~142.5°E時區中心線135°E  

東十區142.5°E~157.5°E時區中心線150°E  

東十一區157.5°E~172.5°E時區中心線165°E  

東十二區172.5°E~180°時區中心線180°  

西十二區180°W~172.5°W時區中心線180°  

西十一區172.5°W~157.5°W時區中心線165°W  

西十區157.5°W~142.5°W時區中心線150°W  

西九區142.5°W~127.5°W時區中心線135°W  

西八區127.5°W~112.5°W時區中心線120°W  

西七區112.5°W~97.5°W時區中心線105°W  

西六區97.5°W~82.5°W時區中心線90°W  

西五區82.5°W~67.5°W時區中心線75°W  

西四區67.5°W~52.5°W時區中心線60°W  

西三區52.5°W~37.5°W時區中心線45°W  

西二區37.5°W~22.5°W時區中心線30°W  

西一區22.5°W~7.5°W時區中心線15°W

計算方法

時區範圍是中央經線的度數向左右分别減加7.5度,既東西方向跨越15度,以東八區為例,其時區範圍是東經112.5度至東經127.5度。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餘數小于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餘數大于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

如已知某地位于145度E,用145/15,商數為9,餘數為10>7.5,商數加1即為該地的時區數,所以該地位于東10區。再假如某地位于度65W,用65/15,商數為4,餘數為5<7.5,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則該地位于西4區。

中國時區

民國七年即1918年,當時的中央觀象台提出劃分全國為五個時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時區在大陸不再采用。但國民黨遷台後,仍維持采用1912年的時區劃分,中國台灣省的标準時間繼續稱為“中原标準時間”。

華民國時期中國共分五個時區:  

(1)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2)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3)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午線。  

(4)昆侖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5)長白時區:以東經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整個中國定立了統一的GMT+8時區,稱為北京時間(或稱作中國标準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時間并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陝西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原子鐘确定的。而台灣、香港、澳門所使用的标準時間皆為東八區(UTC+8)時間。中國台灣的時間标準稱為中原标準時間,亦稱為台灣時間或台北時間;中國香港的時間标準稱作香港時間;中國澳門的時間标準稱作澳門标準時間。

相關新聞

2014年03月21日,俄羅斯簽署克裡米亞入俄條約,29日晚,克裡米亞将時間撥快兩小時,正式改用莫斯科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