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

震源

地質災害
震源是指地球内部岩層破裂引起振動的地方。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區域,又稱震源區或震源體.它是地震能量積聚和釋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稱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藥爆破,核彈試驗)等.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質有很大區别。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為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離叫震源深度。[1]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發生在斷層上,以剪切錯動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卻是以一點為中心向周圍膨脹的過程.采用地震波形資料進行地震矩張量反演,人們可以大緻地區分這兩種震源的特性。
    中文名:震源 外文名:hypocenter 所屬學科: 名詞所屬學科:地震學 意思:地震發生的起始位置 震源分類: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 震源的測定:使用地震記錄儀 别名:震源區或震源體 震源等級:1~8級

相關知識

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是震源深度.我們把地震發生在60公裡以内的稱為淺源地震;60-300公裡為中源地震;300公裡以上為深源地震.目前有記錄的最深震源達720公裡.

震中震源上方正對着的地面稱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震中到地面上任一點的距離叫震中距離(簡稱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裡以内的稱為地方震;在1000公裡以内稱為近震;大于1000公裡稱為遠震.

地震波地震時,在地球内部出現的彈性波叫作地震波.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會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擴散一樣.

地震波主要包含縱波和橫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緻的波為縱波(P波).來自地下的縱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動.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為橫波(S波).來自地下的橫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橫波是地震時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

由于縱波在地球内部傳播速度大于橫波,所以地震時,縱波總是先到達地表,而橫波總落後一步.這樣,發生較大的近震時,一般人們先感到上下颠簸,過數秒到十幾秒後才感到有很強的水平晃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縱波給我們一個警告,告訴我們造成建築物破壞的橫波馬上要到了,快點作出防備.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一位住在樓房裡的幹部突然被地震驚醒.由于這位幹部平時懂點地震知識,所以當他感到地震颠簸時,迅速鑽到桌子底下,五、六秒種後,房頂塌落.直到中午,他被救出後,深深感到要不是自己果斷鑽到桌子底下,早就沒命了.他說是地震知識救了他的命.

測定衰減

寬頻帶地震記錄可以表示為震源時間函數、傳播算子和散射/衰減算子的褶積。在傳播算子與頻率無關、地震波的散射和衰減效應可以用一個以“Q-1=Q-11+(Q2ω)-1”的方式随頻率變化的Q值來表示的情況下,通過位移譜的組合,可以直接估計震源譜;而Q值對地震圖的影響,在頻譜的組合中被自動消去。用這種算法處理了1988年中國雲南省瀾滄-耿馬地震5次餘震的近震源寬頻帶地震記錄。對ML=3.0和ML=3.5餘震的處理結果表明,由不同台站上的寬頻帶地震記錄,可以得到相同的高頻衰減趨勢。

對MS=6.7的強餘震處理結果表明,可以從不同的地震台站上得到相同的震源參數,所估計的參數值也與用經驗格林函數法得到的結果相吻合。這些餘震震源譜的高頻部分呈現出典型的f-γ衰減。其中,對ML=3.0餘震有γ≈3;對MS=6.7和ML=4.0餘震有γ≈2;而對ML=3.5和另一個ML=3.0餘震有γ≈2.5.MS=6.7餘震的拐角頻率表明,它的震源尺度較小,意味着該餘震是一個面積較小但強度較高的障礙體的破裂.

新華社快訊據中國地震台網消息,北京時間2012年05月03日18時19分,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交界地區(經度98.6°,緯度40.6°)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發震時刻2012年05月03日18:19:35

緯度40.6°

經度98.6°

深度8千米

震級5.4

參考位置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交界

又訊據中國地震台網消息,北京時間2012年5月3日18時35分,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交界(經度98.6°,緯度40.6°)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基本信息

發震時刻2012年05月03日18:35:16

緯度40.6°

經度98.6°

深度10千米

震級3.6

參考位置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