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堡

馬家堡

北京豐台區南苑鄉下屬行政村
馬家堡(音鋪)位于北京西南方向,隸屬豐台區,在曆史上曾是京南著名的村莊,現為南苑鄉一個行政村。馬家堡是北京城最早的火車總站,也是最早通有軌電車的地方。馬家堡原名馬家鋪,“鋪”通“堡”,本為驿站。馬家堡在曆史上曾是京南著名的村莊,大約明末清初成村,是個大村莊。馬家堡舊時寫作馬家鋪,“鋪”通“堡”。鋪是明清時期設立的傳送官文和捕盜的基層官方機構。清末,馬家堡因為火車站的修建,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曆史上,馬家堡附近先後出現了三座火車站,不同的車站都記錄下了一段不一樣的曆史。[1]
    中文名:馬家堡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地理位置: 面積:4.95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轄14個社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 機場:北京南苑機場 火車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豐台站等 車牌代碼:京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16.8596萬人 電話區碼:010 郵編區碼:100071 行政類别:行政村 地方方言:北京話

來曆

馬家堡在明末清初已經成村,舊稱馬家鋪,後演變為今名。轄區内原為農田菜園,有四頃三、北天津莊、北甲地、馬家堡4個村落。北平解放後屬南苑區。1958年8月南苑區撤銷後,屬豐台區南苑鄉(南苑公社)。

清末修建盧漢鐵路,在此設鐵路總站。1899年,盧漢鐵路由盧溝橋接軌至馬家堡,這裡遂成為鐵路線的起點。1899年,西門子承建的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就是從馬家堡到哈德門。

馬家堡街道轄區,東起中國康複研究中心東牆,馬家堡老路、中路一線與西羅園街道、南苑鄉接壤,南到大紅門火車站(貨站)與南苑街道接界,西到花鄉北甲地草橋路口與新村街道相連,北至南三環中路與右安門街道隔路相望。東西寬1.53公裡,南北長3.2公裡,總面積5平方公裡,境域呈方型。這一帶以農民和外來人口居多,1983年北京市政府在這一帶征地籌建居民住宅區。

現狀

近年來,随着馬家堡居民區的不斷開發建設,居民高層建築正逐步拔地而起,大量城區居民搬遷到此,轄區以多層塔樓居多,是北京市建築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的又一大型居住區之一。現已建成的居民區有馬家堡西裡、角門西裡、嘉園一、二、三裡等10個住宅區。還有部分居民小區仍在建設中,處于邊開發、邊建設、邊入住的規劃階段。預計未來入住人口将達到15萬人。

轄區内有中央單位6個,市屬單位51個,區屬單位11個。轄域内的主要工廠、企業有空後修理廠、北京印刷一廠、北京革制品廠、北京奔馳修理廠、北方車輛大世界等10多家,科研單位主要有中國康複研究中心、北京市水産研究所、北京市皮革工業研究所3家科研機構。

升值的支點

市計委上周透露,2008年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總投資638億元,平均每年投資約100億元。北京地鐵四号線起點為豐台馬家堡,向北經菜市口大街、西單大街,由新街口向西,經西直門外大街至白石橋向北、沿白頤路、中關村大街、圓明園,終點為頤和園北宮門。線路全長26.2公裡,總投資148億元。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3座車站。預計2003年底動工。

日前開工建設的馬家堡西路延長線改造工程,北起南二環路,南至南四環路,全長約4600米。這條将南二、三、四環串起來的大道将于2003年完工,那時從南二環到南四環開車也許隻用幾分鐘的時間。随着二環主路改造工程的結束,二環路主路陶然橋至右安門橋之間将要建起一座跨線立交橋———馬家堡橋,這是馬家堡西路工程的一部分。據了解,南二環馬家堡立交橋為東西走向,工程完成後,南二環路主路陶然橋至右安門橋一段将被“提起”,菜市口南大街從橋下穿過,往南經馬家堡西路延伸一直到南三、四環。

曆史變遷

馬草河全線位于豐台區境内,西起京津鐵路涵洞,由西向東橫貫花鄉和南苑鄉,流經六圈村、南四環、新房子村、京開公路、玉泉營、草橋,沿南三環路南側在馬家堡以東彙入涼水河,全長13公裡,是城南地區重要的行洪河道。目前,馬草河整治工程正在進行過程中,治理長度13.17公裡,寬度由原來的3至13米拓寬到25至32米,深度由1.5至3米加深到4至4.5米。兩側還将修建綠化帶和濱河路,需拆除舊橋10餘座,改建新建橋梁10餘座,建攔蓄閘5座。據悉,馬草河河道上遊的盧溝橋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後,經過處理的污水将直接引入馬草河,屆時馬草河還清,再生水補充河道水體,一方面形成水面美化環境,同時也可用此水澆灌綠地、樹木,沿線環境将有根本性的改觀

清末修鐵路時經曆了長時間的争論,遭到慈禧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對。光緒二十一年(1895)修津盧(天津至盧溝橋)鐵路,1898年建成。1896年修盧漢(盧溝橋至漢口)鐵路,1906年通車。1895年鐵路修到豐台,建了豐台火車站。1897年由豐台接軌至馬家堡,并建了馬家堡火車站。馬家堡車站由英國人監造,為西洋建築風格。馬家堡火車站與津盧鐵路、盧漢鐵路連軌,成為通往漢口、沈陽的起點,馬家堡火車站是北京最早的火車始發站、終點站,也是北京的火車總站。

為什麼将北京鐵路的終點站選在馬家堡呢?當時怕鐵路進城破壞了北京城的風水,所以修到此地就不往前修了。馬家堡地理位置适宜,它距城牆直線距離2公裡,距永定門3公裡。馬家堡古時就是進京的交通要道。南城是居民、商業、會館的聚集地,客流物流多,上下車方便。馬家堡自然環境好,地勢平坦,人口衆多。1900年四五月間,義和團運動迅猛發展,因鐵路是“洋人”修的“洋玩意兒”,遭到義和團的破壞。長辛店、高碑店、黃村等火車站被焚毀。6月12日,馬家堡火車站及供英國人居住的小洋樓被焚毀,當地人稱“火燒洋樓台”事件。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慈禧太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1902年返京時因盧漢鐵路尚未通車,他們于10月28日10時在保定改乘專列,12時在馬家堡車站下的火車,官員們為了迎接太後,還在車站搭建了一個彩牌樓。他們下火車後,分乘八擡大轎回宮。

八聯軍占領北京後,天壇成了外國軍隊的兵營,為了運輸軍用物資,曾在永定門東邊的城牆開洞,把鐵路修到天壇。光緒三十二年(1906)才把鐵路從馬家堡經永定門修到北京城内前門東側,名前門火車站。因前門西側有貨運火車站,前門車站又稱前門客車站或前門東站。馬家堡火車站約在1902年撤銷後(于1959年拆除),往北移1公裡,在新修的京漢、京沈寬軌鐵路旁邊建有馬家堡臨時停車站。

馬家堡火車站作為北京的鐵路總站,存在了7年左右的時間,雖然它存在時間不太長,但對帶動周圍地區商業、市政、交通及促進中國鐵路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當時曾是車水馬龍、客商雲集,十分繁華的地方。1898年為了方便人們乘坐火車,由英國人在馬家堡火車站北1公裡的涼水河上修建了一座水泥結構橋,取代了原來的土橋,當地百姓稱為“洋橋”(1990年拆除原橋建了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橋,仍稱洋橋,1990年在此橋南邊的三環路上修建一座立交橋,也名洋橋)。

後來在此橋南邊形成一個自然村,故取名洋橋村。如今洋橋已成為地區名。馬家堡修建火車站後,為了方便京城人員上下火車,在1899年由西門子公司承建永定門至馬家堡的有軌電車線路。它比北京城内的有軌電車要早20多年,是北京最早的有軌電車,也是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民國初年北京城内要修有軌電車時,1918年9月1日《群強報》向市民介紹說:所說的電車“是庚子(1900年)以前永定門到馬家堡安過的電車。這種電車,是在當街馬路上鋪上鐵軌,旁邊豎上鐵柱,柱上安橫梁,梁上懸電線,電車在鐵軌上行走,借上邊電線的電力,要開就開,要住就住,要快就快,要慢就慢”。

王偉傑編著《北京趣聞1000題》記載:“北京電車公司是一官商辦的機構,創建于1921年6月。1924年12月17日舉行開車儀式,18日正式通車。通車的第一條路線是前門至西直門。”北京第一家電車公司是北洋政府組建的,公司總部設在西總部胡同,鋼軌訂購于法國,開車典禮在正陽門舉行。

馬家堡火車站舊址在馬家堡村北,馬草河北邊,鐵路是東西方向。20世紀60年代初期,尚有廢棄的一段舊鐵道和車站遺址,鐵道是窄軌的。車站站台在鐵道北側,用水泥築成,長約30米,寬約6米,在站台上原蓋有一座供英國人住的小洋樓,因而此地原名洋樓台。後來小洋樓被義和團燒毀,當地村民改稱洋灰台。以馬家堡村的視角,有東洋灰台、北洋灰台。1963年馬家堡第五生産隊曾在北洋灰台(今戲曲學校之地)上晾曬過藥材。東洋灰台在村東北角,原北京市小型動力機械廠北門西邊,現在東洋灰台上已蓋了居民住房,洋灰台成為房子的基礎,此地仍具較高的地勢。

豐台地區是鐵路交通樞紐,它連接京漢、京廣、京沈、豐沙等鐵路,在新中國成立前曾設有豐台、長辛店、盧溝橋、馬家堡等火車站。新中國成立後,又建了豐台西、石景山南、大紅門、大灰廠、北京西等火車站。目前在建的新北京南站,規模僅次于北京西站,為北京第二大火車站,将在2007年完工并投入運營。

新北京南站位于南二環右安門外東莊公園内,距離老南站0.5公裡,總投資約63億元,建築面積為2.6萬多平方米。建成後,将集國鐵、地鐵、市政鐵路、公交、出租于一體。在設計上,其地下共有3層,其中,地下三層為地鐵14号線預留了站位,地下二層是地鐵4号線的預留車站,地下一層是旅客出入站和換乘大廳。地面部分将建設13個站台,24條進出鐵路線。新北京南站必将成為新的北京交通樞紐,從而帶動馬家堡區域飛速發展。

交通情況

公交:529路、324路、698路、運通103路、運通108路、66路、603路、707路、51路、501路、511路、54路、48路、485路

地鐵:4号線、10号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