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令

尚書令

内廷職務
尚書令,官名。始于秦,西漢沿置,本為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漢沿置,職輕,而權重。[1]漢武帝時,為了削弱相權、鞏固皇權,從而設内朝官,任用少府尚書處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國家政治中樞;朝廷重臣秉其它職權者,可以“領尚書事”(即錄尚書事)為名掌實權,例如西漢司馬遷受腐刑後,擔任”中書谒者令“,兼職尚書事。但也有以尚書令而“領尚書事”者,則權職重大。西漢成帝時,随着朝廷的政務越來越繁瑣,尚書的權力日益龐大,開始實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書;各曹以尚書令為首,尚書令成為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但由于是内朝職務,尚未完全脫離少府序列,品級不高。
    中文名:尚書令 外文名: 别名: 類型:内廷職務 地位:品級不高 實質:初無實權,後位輕權重

簡介

尚書權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職務,尚未完全脫離少府序列,品級不高。朝廷重臣秉權者,以錄尚書事為名。武帝用宦者,改置中書谒者令,西漢時的張安世、五鹿充宗等都擔任過尚書令。漢武帝置四尚書,而尚書令當時還沒有成為尚書台的長官,《漢官名秩》記載的皇帝賞賜中,尚書郎、尚書丞賞賜錢比尚書令多,“大将軍、三公,臘賜錢各三十萬,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丞、郎各

萬五千。千石、六百石各七千。侍禦史、谒者、議郎、尚書令各五千。”權限應該還是漢武帝時期中書谒者範圍,隻是中書令的谒者,負責宣讀诏書。成帝仍用士人。所掌為章奏文書,以為天子近臣,在西漢後期,職權漸重。東漢政務均歸尚書台,其主官尚書令在制度上屬于少府,秩僅千石,實際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事權。

南北朝時,尚書台改稱尚書省,尚書令日益尊貴。隋、唐以三省(中書、門下、尚書)長官為宰相,尚書令與中書令、侍中并為宰相。唐朝加強中書門下省地位後尚書令不常置,改以尚書仆射為尚書省長官。宋尚書令班次在太師之上,為親王、使相兼官,無實職。元曾設尚書省,而未設尚書令。

尚書的地位

丞相與内閣

秦漢定制,以丞相為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長官,與太尉、禦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軍,禦史大夫掌監察,又兼為丞相之副,其相互制約的作用。漢代初期,有時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隻置一人,不分左右的。魏文帝置中書監、令,自是事歸台閣,曆南北兩朝,皆以中書監、侍中、尚書令、仆射諸官掌機密,這就是中書監、令成為宰相的起源。而丞相隻作為優禮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權。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後,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稱,遼金元亦同。明初亦設左右丞相,不久即廢。至成祖時置内閣,隻以内閣諸臣參與機務,至此以後不再有丞相之名。

到清時,大學士贊理機務,表率百僚,但兼殿内及六部尚書銜。到雍正以後,軍機處成立,為全國政務中樞。至清末,又成立内閣。

六部

清代六部的執掌如下:

吏部:主管文官的登記,資格的審查,成績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轉調、俸給、獎恤等事的審查。人員編制:尚書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設文選司,管理文員的選用;考功司,考功過;稽勳司,掌更名改籍終養服制;驗封司,掌封贈襲蔭。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各部同)。

戶部:主管戶口、賦稅、薪饷、鑄币。其編制為尚書二,侍郎二,下設十四清史司。屬于戶部的有下列二機構:戶部三庫(銀庫、段匹庫、顔料庫)、戶部倉場衙門。

禮部:主管國家典禮和教育、貢舉。編制:尚書、侍郎,下設儀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鑄印局。

兵部:主管練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編制:尚書、侍郎,下設武選司、車駕司、職方司、武庫司。

邢部:主管國家的法律刑罰。編制:尚書、侍郎,下設十八司(按省分)和贓罰庫司庫(收贓銀送戶部)、律例館(修法令條文)。

工部:主管土木興建和水利等。編制:尚書、侍郎,下設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節慎庫、制造庫、料作所、琉璃窖監督、皇木廠監督、管理街道廳。

朝代 宰相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邢部 工部

三代 相 殷太宰、周冢宰、天官太宰卿 夏司徒、殷司徒、周地官大司徒卿 殷太宗、周大宗伯卿、上宗、太宗、宗人 夏司馬、殷司馬、周夏官大司馬卿 夏司寇、殷司寇、周秋官大司寇卿 夏司空、共工、殷司空、周大司空卿

秦 丞相、 相國 尚書不分曹 尚書不分曹 尚書不分曹 尚書不分曹 尚書不分曹

漢 相國、 丞相 常侍曹尚書、二千石曹尚書 計相大司農、民曹尚書 客曹尚書 三公曹尚書

後漢 太尉、 尚書令 吏曹尚書選部尚書 大司農卿、民曹尚書 南主客曹尚書、北主客曹尚書 二千石尚書

三國 蜀丞相、吳丞相、魏尚書令 魏吏部尚書、吳選曹尚書 魏度支尚書、左民尚書、民曹尚書 魏客曹尚書、祠部尚書 魏五兵尚書

晉 丞相、相國司徒、中書令 吏部尚書 度支尚書、左民尚書、右民尚書 祠部尚書 五兵尚書駕部尚書 三公尚書 屯田尚書

南朝 丞相、尚書令、中書監、令 吏部尚書 度支尚書、左民尚書 祠部尚書 五兵尚書 都官尚書 起部尚書

北魏 丞相、尚書令、中書監、令 吏部尚書 度支尚書、左民尚書、右民尚書 儀曹尚書祠部尚書 七兵尚書駕部尚書 都官尚書

北齊 丞相、尚書令、中書監、令 吏部尚書 度支尚書 殿中尚書祠部尚書 五部尚書 都官尚書 起部尚書

後周 大丞相、大冢宰 天官大冢宰 大司徒卿 春官大宗伯卿 大司馬 大司寇卿 大司空卿

隋 内史、納言 吏部尚書 度支尚書、民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都官尚書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唐 尚書令、内史令、左右仆射 吏部尚書、司列太常伯、天官尚書、文部尚書 度支尚書、司元太常伯、戶部尚書、地官尚書 禮部尚書、司禮太常伯、春官尚書 兵部尚書、司戎太常伯、武部尚書 邢部尚書、司刑太常伯、憲部尚書、秋官尚書 工部尚書、司平太常伯、冬官尚書

五代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宋 太宰、少宰、丞相、、仆射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遼 南、北府左宰相、南、北府右宰相、中書令 南院樞密使、吏部尚書 南院大王北院大王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伊勒希巴 工部尚書

金 尚書令、丞相平章政事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元 中書令、丞相平章政事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明 中書丞相内閣大學士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清 大學士、軍機大臣總理大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邢部尚書 工部尚書

九寺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胪、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曆代略有變動,迄于清皆因之。

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兼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曆代因之。

太仆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仆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并入陸軍部。

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曆代因之,清改為大理院。

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銮儀衛。

鴻胪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胪,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胪,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胪,至北齊曰鴻胪寺,清末廢。

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曆代因之,明始廢。

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币。

品級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内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禦史、左都禦史。(武)将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内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左副都禦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将。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仆寺卿、各省鹽運使。(武)遊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内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胪寺少卿、各道監察禦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禦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内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讨、中書科中書、内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禦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曆、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谕。(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骁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著名人物

卞壸

(281—328),字望之,濟陰冤句((今菏澤丹陽辦事處卞莊))人。晉代著名政治家,累事三朝,兩度為尚書令。謝世後,贈侍中、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谥曰“忠貞”。 卞壸出身名門望族,官宦之家。祖父統,曾任琅邪内史。父粹,字玄仁,兄弟六人并登宰府,有“卞氏六龍,玄仁無雙”之譽。

在父輩的熏陶下,壸自幼刻苦學習,博覽群書,弱冠之年已譽滿鄉裡,顯示出了大器之材。永嘉年間襲父爵位。公元318年,晉元帝即位建康,召為從事中郎,委以官員選拔之責,深受寵信。後曆任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太子詹事、禦史中丞等職,前後居師佐之位,盡匡輔之節,頗為王公大臣敬畏。公元323年,明帝即位,升為吏部尚書。次年,以讨平王含之功,封為建興縣公加中軍将軍,不久又升為領軍将軍。公元325年,明帝病危,任壸為宰相,與司徒王導同受顧命、輔佐幼主成帝執掌朝政,并被加封為給事中、尚書令。

左雄

(?—138),字伯豪,漢南陽郡涅陽縣(今鄧州穰東鎮)人。安帝時舉孝廉,遷冀州刺史。奏請皇帝懲治貪官污吏,連二千石之郡太守也不放過。一時,賄賂之風被遏止,左雄名聲大震。時值東漢後期,朝多阙政,左雄屢屢上書,提出改革意見。

順帝剛即位,急需整治朝綱,于永建初(126年)任用左雄為尚書,不久升為尚書令(東漢不設丞相,尚書令相當于丞相)。左雄任尚書令後,向朝廷提出任用官吏應從四個方面進行改革:一、對太守國相等長吏,安民有顯著成效的,“可就增秩”,不要頻繁調動。二、對嚴重違法和不遵政令者,“禁锢終身”,雖遇赦令,也不在赦免之列;三、凡被揭發彈劾而逃避不就法者,“徙家邊郡”,以懲其後;四、對那些直接與百姓接觸的官吏,“用儒生而清白從政者”,增其秩祿。吏職滿歲後,“宰府州郡乃得辟舉”。順帝準奏下诏,但因宦官專權,未能施行。

他還上疏,谏言廢除“一人犯法,舉宗群亡”的連坐法;建議“宜崇經術,繕修太學”。太學建成後,諸生雲集京師,使太學盛極一時。由于雄對朝政“多所匡肅”,後遷司隸校尉,掌管京畿七郡,“捕督奸猾,察舉百官”。順帝永和三年(138年)左雄病逝。他的治國之策影響深遠,直到永嘉元年,十四、五年間朝内察選清平。

滿奮

(生卒年待考),山陽昌邑人(今山東巨野)。著名晉朝尚書令。清高雅緻,任職司隸校尉。據傳,滿奮長得身材高大魁梧,似乎體格十分健壯。其實滿奮非常怕冷,遇到刮風下雨的天氣,他總是穿得多多的,還縮着脖子籠着雙手,恨不得整個人都縮到衣服裡面去。

他家裡從深秋時候便生起爐子來烤火,一到冬天,他更是成天都坐在爐火邊,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一個深秋的早晨,夜裡剛下過霜,屋頂的瓦片上,樹的枝幹上,都鋪了厚厚的一層霜。狂風呼嘯,黃葉在風中旋轉、飛舞,寒意逼人,直侵入人的骨髓。即位不久的晉武帝派人來宣召滿奮馬上入宮去議事。滿奮忙不叠地穿上一件又一件厚衣服,一出府門就趕緊一頭鑽進了蒙着厚厚的轎簾的轎子中去了。到了宮中,晉武帝讓滿奮在靠南的位置上坐下,然後就開始和他商談朝政。

說了一會兒話,晉武帝忽然發現滿奮緊皺雙眉,渾身打顫,嘴唇更是篩糠般抖得厲害,臉色也很不好看,就很關切地問他說:“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如果有什麼病的話,就先回家去休息吧。”滿奮哆哆嗦嗦地指着北窗說道:“陛下,今天刮起了大風,臣覺得十分寒冷。”晉武帝回過頭來看了看北窗,北窗上面裝的是玻璃屏,透過玻璃屏可以看見外面的樹枝被風吹得搖晃得厲害,黃葉漫天飄飛,但是風卻沒有辦法透進來。

晉武帝不禁笑了起來,對滿奮說;“那裡裝的是玻璃屏,外面就算風再大,也根本吹不進來,你怎麼會覺得冷呢?”滿奮聽了很不好意思,紅着臉解釋道:“臣聽說南方一帶的牛怕熱,看到月亮也以為是太陽,于是就熱得喘起氣來。臣一向怕冷,看見樹枝在寒風裡搖晃就好像南方的牛見到月亮也會喘氣一樣感到寒冷無比,以至于會發起抖來,請陛下恕臣失禮。”晉武帝聽了這話,想了想覺得挺有道理,就沒有怪罪滿奮,又和他稍稍談了一會兒話以後就讓他回去了。

南方的牛看見月亮熱得喘氣和滿奮見樹枝搖晃冷得發抖都是一個道理:見到與某些印象極深的東西相關的事物就會産生條件反射,作出與見到前者相同的反應。可見我們在看到相似的現象時,不要隻考慮表面現象就輕易下結論,而應該仔細地調查分析一番,才能夠得出正确的結論來。

荀彧

(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為曹操制定并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并在戰術方面也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鐘繇,荀攸,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官至漢侍中,守尚書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數十年,後人敬稱他為“荀令君”。 

荀彧的祖父是荀淑,為朗陵令,是東漢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绲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憚宦官,于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譏議”(《後漢書·荀彧傳》)。南陽名士何颙見到荀彧後,大為驚異,稱其為:“王佐才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韓延徽

(882-959),字藏明,遼幽州安次(個安次區)人。早年為後唐節度使劉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留用,任參軍事,為阿保機進攻黨項、室韋,征服諸部落進行了籌劃。他還建議阿保機築城郭,發展農業,以穩定其對所屬漢人的統治。久居契丹,他思鄉心切,就逃歸後唐省親。

不久又返回契丹,阿保機賜給他匣列(遼語“複來”之意)的名字。随即任命他為守政事令、崇文館大學土,内外大事都讓他參與決策、阿保機無贊四年(925年),韓延徽随從征讨渤海,國軍功被任為主仆射、遼太宗耶律德光時,被封為魯國公,仍任守政事令。遼世宗耶律阮時,升任南府宰相。遼穆宗耶律報時辭官。遼穆宗應曆九年(959年)卒,連贈尚書令。

費祎

三國時蜀漢名臣。費祎性格寬和,少時從伯父入蜀遊學,留于益土,及劉備平定益州,費祎便留蜀為官。後主劉禅即位後,費祎任黃門侍郎,深得丞相諸葛亮所器重。後來費祎遷昭信校尉,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論難,而費祎據理以答,辭義兼至,始終不為所屈。孫權甚異其才,自禮遇之,費祎也因常使吳。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

當時将軍魏延與長史楊儀不和,坐常争論,費祎常為二人谏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諸葛亮死後,費祎為後軍師。不久又代蔣琬為尚書令,再遷大将軍。當國以來,盡心撫政,多禦敵寇;性格謙素甚廉,家無餘财。延熙十六年,費祎于宴會上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楊素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将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禦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為越國公,任内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大業元年(605年)楊素受封為尚書令,此時楊素看似位高權重,已經是封無可封,頗受楊廣猜忌,并無實權,尚書令也隻是挂名而已。大業二年(606年)楊素去世,後谥曰景武。

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18年(義甯二年)三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封輔祭國公。同年五月,隋恭帝楊侑禅位于唐朝,唐王李淵即皇帝位,改國号為唐朝,改元武德。武德元年,以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将軍,進封秦王。武德四年被封為天策上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