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甸

馬甸

地區名
地名,現有北京馬甸(位于德勝門外元大都北城牆遺址土城南側),江蘇泰興市馬甸鎮(位于城區西北部)和江蘇淮安市馬甸鎮(位于江蘇淮安楚州區南部)。馬甸鎮圍繞富民強鎮目标,以深化改革為動力,突出農業,主攻工業,全力發展民營經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馬甸鎮解放前為馬甸區,後劃屬石塘區,1957年區劃調整時為發茂鄉,公社化時并入石塘公社,1981年7月從石塘公社劃出,建立馬甸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2000年底撤鄉建鎮。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
  • 所屬地區:
  • 地理位置:德勝門外元大都北城牆遺址土城南側
  • 面積:總面積29.57平方千米
  • 下轄地區:
  • 政府駐地:
  • 電話區号:
  • 郵政區碼:
  • 氣候條件: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
  • 機場:
  • 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地區生産總值:
  • 中文名稱:馬甸
  • 人口:總人口4.34萬人
  • 分類:地名

北京

簡述

位于海澱區東南部。東起昌平路,西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東牆,北始元大都北土城遺址,南抵北三環中路。早年關外到京都販馬的集散地,原稱“馬店”,後衍化成今名。

元代,馬甸地區在大都城内。明永樂年間,北京城南移,将此地劃到城外。成化年間,明廷經常和蒙古進行茶馬交易,馬甸成了季節性販馬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間馬甸形成村落,乾隆年間蒙古王公貢納的馬匹趕至京理由,馬甸地處北郊,加之當年這裡水草豐盛,适合放養,故而貢馬都圈養在這裡,以候上驷院的官員挑選;剩餘的大部分馬匹,則就地變賣。因此,馬甸大道兩旁建馬店多家。嘉慶、道光年間,馬店行業逐漸移至德勝門外關廂,繼而興起的是販羊行業。

道光三十年(1850)仍稱“馬店”,當時有羊店十三家。羊店存欄羊總數高達一萬餘隻,當時北方有“馬甸無羊市無肉”之說。《都門紀略》記載:“蒸羊肉,肉案在德勝門馬店路東。”民國“馬店”改稱“馬甸”,尚有馬店一二十家。《北平市自治區坊所屬街巷村裡名稱錄》載:“馬甸西村、馬甸官廳、馬甸後胡同。”新中國成立後仍稱“馬甸”。最初馬甸回族居民以馬、丁、罰、海四姓人口為最多,現已發展到了四五百戶。

清順治二年(1645),在馬甸建察罕喇嘛廟,簡稱後黑寺。康熙五十二年(1713),建慈度寺,簡稱前黑寺。均在民國年間被燒毀。此前打鬼之舉,又名“跳布紮”,屬密宗金剛神舞。康熙年間在馬甸街南端建清真寺。“大躍進”時被工廠占用一部分,至今仍正常開放,規模僅次于牛街清真寺。

區域範圍

北京馬甸位于德勝門外元大都北城牆遺址土城南側。泛指北三環中路、和德外大街交會處。明、清時期是關外到京城販馬的集散地,故名馬店。由于地勢低窪,每年積水如甸,後逐漸被稱為馬甸。馬甸立交橋是海澱區、西城區及朝陽區的分界點,八達嶺高速公路的起點。橋南為德外高科技區。2001年在立交橋西北側建成冠城園。冠城中心高140米,為該地區的标志性建築。

曆史傳說

馬甸位于青藏高速公路起點,相傳這裡曾是明代京城販馬的集散地,稱為馬店,後演化為馬甸。明朝永樂年間,德勝門内有一家茶葉店,老闆姓常,他經營的茶葉品種多,貨色好,在北城一帶很有名氣。誰知他後來染上了賭瘾,不到一年就把全部家底和茶葉店輸光,隻好搬出城裡,在德勝門外給人趕馬車。一次他跟着車主到蒙古買馬,回來後就琢磨着也弄幾匹販賣,于是辭了差事,買回三匹馬在離德勝門不到十裡的地方販賣。果不出所料,沒幾天,馬就賣出去了。

就這樣販來賣去,半年工夫,又發達起來。别人見他販馬掙了大錢,也跟着效仿,不少蒙古人也趕着馬到這裡來販賣,漸漸在這一帶初步形成一個馬的交易市場。明弘治年間,這一帶店鋪越來越多,形成販馬集散地,到清康熙時期基本成為村落,俗稱馬店。乾隆年間,蒙古王公貢納的馬匹趕至京城,因馬店地處北郊,地面開闊,水草豐盛,很适合放馬,于是貢馬都圈養在這裡,以等候上驷院(皇家負責飼養馬的部門)官員挑選,剩餘的馬匹就地變賣。民國以後,雖然把馬店改成馬甸,但依然有二十多家馬店存在。直到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馬店才開始逐步消失,但馬甸地名一直叫到今天。

泰興

馬甸鎮位于城區西北部,東鄰根思鄉,南靠泰興鎮,西部和北部分别與高港區永安洲鎮和口岸居委會相鄰。總面積29.57平方千米,耕地總面積13平方千米。下轄12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村民小組192個。總人口4.3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538人。現更改成馬甸社區,屬于濱江鎮。

農業

堅持把富民惠民作為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三農”目标,以實施國家土地整理項目為主線,加速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穩步發展多種經營,農業基礎地位不斷鞏固,綜合效益穩步提高。年内,全鎮實現農業增加值5215萬元,其中多種經營增加值1312萬元,同比分别增長5.2%和7%。

工業

積極引導骨幹企業加快新品開發、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培大培強企業規模,提升發展質态,不斷強化招商引資,深入推進全民創業,發揮民營資本的積聚效應,加快發展私營個體經濟。年内,全鎮新辦個體私營企業26個,利用民資9200萬元,實現技改投入7510萬元,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2?3億元,利潤1638萬元,年内已有列統企業11家。

第三産業

依托産業和區位優勢,大力培育生産要素市場,努力提高第三産業在全鎮經濟中心的貢獻份額。以商業、餐飲、交通、運輸為主的傳統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以信息、物流、中介服務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年内全鎮服務業增加值達17866萬元,比上年增長31%。

社會事業

全鎮投入資金155萬元,新建、改造通村道路16.5千米,實施“金橋工程”4座,順利實施國土整治項目一期工程,投入資金571萬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進一步改善,順利實施初中、小學“六有”和“四配套”工程,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中、小學質量評估中名次前排;文化廣電工作進一步發展,全年新增有線電視用戶736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56%,年内新增自來水用戶200戶,在全鎮人民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投資200萬元新建的馬甸衛生院病房大樓順利落成,大大改善全鎮人民的就醫條件。

淮安

位于江蘇淮安楚州區南部,東臨溪河鎮、朱橋鎮,西傍大運河與淮江公路,南接上河鎮,北鄰建淮鄉,京滬高速徐宿淮鹽高速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

馬甸鎮解放前為馬甸區,後劃屬石塘區,1957年區劃調整時為發茂鄉,公社化時并入石塘公社,1981年7月從石塘公社劃出,建立馬甸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2000年底撤鄉建鎮。鎮政府駐地距城區10公裡。全鎮東西長11公裡,南北寬4.5公裡,總面積44平方公裡,耕地2.73萬畝,人口3.1萬人,2001年并村聯組後,轄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98個村民小組,村組幹部97人。鎮區總面積0.59平方公裡,住戶502戶,鎮區人口2738人,其中農業人口816人,非農業人口1922人。

馬甸鎮圍繞富民強鎮目标,以深化改革為動力,突出農業,主攻工業,全力發展民營經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2004年,全鎮實現中國生産總值2.4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0250萬元,其中工業技改投入5578萬元,财政收入707.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15元,在區2004年度目标考評中,榮獲綜合工作三等獎。在全市鄉鎮排名第17位。

工業

全鎮共有私營企業91家,個體工商戶203家,個體私營經濟注冊資金19892萬元,新增從業人員6584人。2004年完成工業産值4.09億元,營業收入3.74億元,工業利稅3650萬元,其中列統企業飛洋公司、海潤公司、玉欄公司、嘉德侬公司年可實現産值1.466億元,銷售1.46億元,利稅1756萬元,入庫稅金530萬元,重點骨幹企業飛洋公司年可實現産值1.06億元,銷售1.05億元,利稅1270萬元。

農業

2004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1265畝,糧食播種面積4114畝,油料作物面積699畝,總産值72屯。生豬存欄量72000頭,出欄量55000頭,雞110000隻,鴨20000戶,鵝10000隻,20頭以上生豬飼養大戶45戶,100隻以上養禽大戶20戶。

财稅

2004年全鎮實現财政收入707.66萬元,其中國稅465萬元,地稅158萬元。同比分别增長24.8%、5.3%。國地稅比2003年同期淨增100萬元。

勞務輸出

2004年全鎮共輸出勞務8164人,當年新增勞務輸出1140人,同比分别增長20%、20%,其中有組織成建制輸出400人,返鄉創業19人,實現勞務輸出收入4898萬元,人均勞務收入6000元。

招商引資

2004年共引進外地資金4083萬元,新上了500萬元以上項目5個,總投資6320萬元。2004年1—6月份,新上2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6個,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5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工業項目固定資産到位資金3600萬元。

社會事業

為加快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全鎮共投資1.8億多元,加大了水、電、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鎮村面貌得到較大改觀。2004年,集鎮建設。已投入1000餘萬元完成了農貿市場的基礎實施及62幢9700平方米的商住樓建設,同時投入200餘萬元新建了中、小學兩座教學樓和供電營業樓,醫療病房樓,并投資60萬元新建了一座影劇院;計劃生育方面,2004年,計劃生育率達97.4%,期内措施綜合落實率達95%,計生合格村率40%;

教育方面,現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中學生1286人,初中階段入學率達95%,中學畢業率達98.7%;小學4所,所屬教學點3個,在校小學生3375人,适齡學生入學率達100%;初中專任教師64人,學曆達标率95%;小學專任教師192人,學曆達标率97.9%。近幾年來,馬甸中學在中考中屢創佳績,綜合成績在全區公辦中學中位居第一;

衛生方面,設有中心衛生院一所,鄉村在編醫生55人。全鎮合作醫療行政村複蓋率100%,95%以上的群衆參加了合作醫療保險。初級衛生保健計劃免疫投保率100%,四苗複蓋率100%;交通方面。全鎮共投入600萬元鋪設了34條水泥路。其中3.5米寬高标準水泥路6條,15公裡,累計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達到村村通,組組通;改水方面,全鎮村村組都通上了自來水;廣播電視方面,通村率為100%,有限電視用戶1500戶,占總戶數的38%。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