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

达斡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辽宁。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江北的达斡尔族被迫南迁,初至嫩江流域,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才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抗日做出贡献。还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钟形式。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久负盛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1989年被国家体委命名莫旗为“曲棍球之乡”。
    中文名:达斡尔族 外文名:Daur 别名: 人口数量:131992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分布区域:内蒙古、新疆、黑龙江

族源

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传说

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近代的争议

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曾有过争议。主要分歧意见可分为土著说与契丹遗裔说。

持土著说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另一些人还根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

持契丹遗裔说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

技术揭谜

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他们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

民族服饰

由于达斡尔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并受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过去以穿皮服装为主,清政府也常赐绸缎等物给达斡尔族头人和有功人员。后来,又随着产品交易的发展,纺织物服装在达斡尔族中流行。但因为皮制服装本身有耐寒、耐磨等优点,加之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苦,直到解放前后,皮制衣物仍为达斡尔族群众所钟爱、穿用。时至今日,莫旗山区的达斡尔族群众仍在某些场合,如打猎、冬季远出时穿用皮制衣物。

皮制服装主要有:狍皮大衣,用秋末冬初猎获的狍皮做的皮袍叫“布坤其·德力(大衣)”,用隆冬时猎获的狍皮做的叫“往拉日斯·德力”,其特点是毛密而厚。狍皮大衣主要是男子穿用。袍长过膝,两侧开衽,有布条编结的扣或铜扣。一般不挂布面,毛朝内,保温、轻便,适于打猎等劳动中和冬季出远门时穿。

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冬戴皮帽。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冬天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穿白袜、花鞋。

姓氏名称

达斡尔人传统姓氏成为“哈勒”、“莫昆”。

“哈勒”源于氏族社会,多以祖先最初在黑龙江流域居住地的山河等名称为名,如鄂嫩哈勒源于居住地鄂嫩河流域,精奇里哈勒源于居住地精奇里江。

“莫昆”源于家族,多以祖先的名字或居住地名称为名,如色布奇莫昆源出居住地精奇里江西色布奇山峰。此外,还有以所居住村屯来划分莫昆的。

清代文献记载,达斡尔族原有“哈拉”三十余个,“莫昆”六十余个,后部分“哈拉”并入较大“哈拉”,一些并入“莫昆”中,加上汉字书写有误、历史原因,大部分消失,截止2015年7月,主要“哈拉”二十余个,“莫昆”三十余个。

因新疆地区达斡尔族部分未简化,没有准确统计,故简化姓氏不详。

注1:哈拉、莫昆名称为语言音译为汉字,汉字名称不统一(统计截止2015年7月)

历史沿革

概述

“达斡尔”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末汉文记载:洮兀儿部,临讨浯儿河居(今洮儿河)。

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

在明末清初,后金政权三征索伦,战争失败后,向清朝纳贡。由于沙俄入侵,以及清朝同志需要,开始内迁达斡尔族于黑龙江南岸。小部分仍留在黑龙江以北。

清统时期,由于索伦各民族善战,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地区及西北边境城镇,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瑷珲及新疆塔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人民为反抗沙俄入侵、巩固和开发东北边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江北时代

明初,达斡尔族北迁至黑龙江北岸,17世纪前,达斡尔族在黑龙江北岸已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有雅克萨、多金、铎阵、阿萨金、兀库尔、吴鲁苏穆丹等坚固设防的木城,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

后金统治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取其11寨,以后相继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以东全部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原属明朝奴儿干都司各卫所全改属努尔哈赤后金政权。

清朝前期

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女幼小共5673人均隶入八旗,编为牛录。此后,清朝为加强对达斡尔等族的管理,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为牛录。布特哈的达斡尔人编为都博浅、莫日登、讷莫尔3个扎兰(清朝八旗军事单位,连或队之义),将鄂温克族编为5个阿巴(猎区),隶属于齐齐哈尔总管衙门管辖。扎兰是在原先设立的牛录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管理和军事职能双重特点的统治机构,它既仿效了满洲八旗的甲喇、参领之制,又充分利用了达斡尔族社会原有的哈拉、莫昆制度,为日后布特哈八旗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沙俄入侵

1643年,沙俄瓦西里·波雅科夫一伙哥萨克匪徒,第一次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最先闯入我国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遭到达斡尔族居民的坚决回击,迫使哥萨克匪徒狼狈逃窜。这是我国黑龙江以北地区居民第一次英勇的武装抗俄斗争。

1651年,哈巴罗夫又率领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当到达桂古达尔达斡尔族联防城时,威胁居民向沙皇缴纳“毛皮贡赋”,达斡尔族首领桂古达尔义正词严地回答:“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要我们交贡,除非我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在用大炮、火枪武装到牙齿的匪徒进攻前,达斡尔族人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达斡尔族战士在桂古达尔领导的守城战中,宁死不屈,661人英勇牺牲。

1684年的雅克萨之役,达斡尔族人民也积极投入了反抗沙俄侵略的正义战争。

八旗时期

1732年,清政府在达斡尔族3个扎兰和鄂温克族5个阿巴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布特哈八旗。其中,达斡尔人聚居的都博浅扎兰被编为镶黄旗,莫日登扎兰被编为正黄旗,讷莫尔扎兰被编为正白旗。此外,在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等城驻防八旗官兵中,均有一定数量的达斡尔人。特别是在齐齐哈尔、墨尔根、瑷珲三座军事重镇的官兵中,“达呼里居数之半”。八旗制度的建立,对于达斡尔族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从1684年被编为“扎兰”时起,规定达斡尔族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五年测量身高一次,体高够五尺的即需负担各种公差徭役,岁缴貂皮一张。每年农历五月由黑龙江将军、布特哈副都统率领大小官员聚集在齐齐哈尔附近,举行“楚勒罕”(集市),挑选征收的貂皮。一年一度的选貂制度成为达斡尔族人民极为沉重的负担。

八旗制度的建立,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封建化的过程。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多年间,对布特哈八旗进行了频繁的征调。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共达60多次,有的远戍新疆,镇守边卡。清朝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使达斡尔族人口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进了达斡尔族的生产发展和物资交流,密切了达斡尔族和汉、满等各族人民的联系。

清朝晚期

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达斡尔族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反抗斗争也更加坚决。

至20世纪初,达斡尔族中还保留着氏族组织残余。他们分敖拉、鄂嫩、孟尔登、郭贝勒、讷迪、沃热、吴然、乌力斯、德都勒、索多尔、金奇里、苏都尔、阿尔丹、胡尔拉斯、何音、毕力扬、陶木、何斯尔、鄂尔特、卜克图,共20个哈拉(即氏族)。

每个哈拉分化为若干莫昆(即新氏族)。莫昆有共同的族谱,每隔数年,全莫昆的成年男子即集会缮修族谱。他们选举年高望重者为莫昆达,管理莫昆事务,其内部重大事件需由莫昆会议议决处理。莫昆有育林山、柳条林、草场等公共土地。每年春秋季聚族众祭敖包,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牲畜兴旺,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曲棍球等体育活动。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政府人口统计,对于达斡尔姓氏予以简化,简化为:敖、鄂、孟、莫、郭、讷、沃、吴、德、索、金、苏、安、胡、康、何、扬、陶、于、杜、卜、乔、单、张、王、李、赵、陈、刘、梁、白、徐、田等姓。

1914年至1916年,齐齐哈尔的达斡尔族人民反对反动军阀强行放荒招垦、霸占土地,在少郎和岱夫领导下,打豪强、抗官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压迫斗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以后,达斡尔族人民从不屈服,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联军。

许多达斡尔族群众为抗联送粮、带路、掩护伤员,多次协助抗联队伍抢渡嫩江、英勇牺牲的达斡尔族船夫巴哈布的英雄事迹,在人民中传颂至今。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1944年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英勇作战,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在农区和牧区,耕地、牲畜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极不平衡,封建剥削十分严重。特别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更使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十分悲惨。日本帝国主义一方面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歧视,强迫移民,迫使达斡尔族人民离开家园,迁居伪兴安东省;另一方面任意霸占民田,抽“国兵”拉“劳工”,用低价强征粮食、皮张和木材,残酷地掠夺达斡尔族人民。日本侵略者还推行毒化政策,到处设立鸦片零卖所,摧残达斡尔族人民的身心健康。

解放后

达斡尔族于1945年解放后,1947年在农业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牧区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

从1952年开始,先后在达斡尔族聚居区建立卧牛吐(齐齐哈尔市郊)、瓜尔本设尔(新疆塔城市)等7个达斡尔民族乡。

1958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988年7月,经民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恢复建立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名称变迁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民族分布

现今分布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及江苏省镇江市。

元朝末期

元末汉文记载:洮兀儿部,临讨浯儿河居(今洮儿河)。

明朝时期

明初,达斡尔族北迁至黑龙江北岸,由明朝官所-奴儿干都司、海赖千户所、北林卫等管辖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明书称:达奇鄂尔、达奇果儿、达果儿、打虎儿、达呼里等。

自明初的几百年间,达斡尔人分布在西起贝加尔湖,东至牛满河,北自外兴安岭,南达黑龙江两岸地区。

清朝时期

东起黑龙江下游东岸支流牛满江(今俄罗斯布里雅河)往北,中经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西达黑龙江上游石勒克河(今俄罗斯石勒克河),以迄雅布罗诺威岭以东这片区域为达斡尔分布区域。

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江北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人民受到野蛮的掠夺与屠杀,被迫内迁。达斡尔族最初多数迁至嫩江流域,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该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及西北边境城镇,才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瑷珲,以至远徙新疆塔城。

文化艺术

达斡尔是农业民族,其农业文化起自唐末,并且是逐步向汉族学习,接受汉族农业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从此开始了定居生活,创造本民族的农业文明。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词汇中细腻地反映了谷物、蔬菜、野兽、野禽、家畜、家禽、鱼类、树种名称。从细腻的味觉名称可以看出,达斡尔人在饮食上的丰富多彩。表现在文字方面的特点是:远在辽国时就创制过契丹大小字,后因使用面窄而失传。

达斡尔人并没有因文字失传而停止对文化的追求,他们致力于学习满文、汉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在清代,就设有满文学堂。同时,从本世纪初起,就努力于创制文字的活动,这种努力,今天还在继续。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特点是:既反映农业生活,又反映牧猎渔业生活,还保留萨满教的祷词歌词。表现在哲学思想方面的特点是:崇高勤劳智慧,齐心协力、崇尚不平则鸣,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的特点是:做保家卫国的英雄有价值,好好劳动,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有价值。

语言文字

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达斡尔语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亲系语友的语言有许多共同的语法特点和相同、相近似的词汇。由于居住分散,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讷谟尔4种方言,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达斡尔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和古代契丹人、奚人等有着较近的遗传基因。

达斡尔在辽代使用契丹文后由于战乱及民族压迫等原因而失传,文人阶层自康熙初年开始学习使用满文,在清代形成了以满文字母为基础的达呼尔文,留下了《巡边记》等对我国东北国界确定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该文献现保存在哈尔滨。清晚期,达斡尔族人开始学习使用汉文,解放后,随着汉文教育的普及,广大达斡尔族人民群众大多知晓汉文并能使用。

20世纪曾出现郭道甫、钦同普、德古来等人分别用在拉丁字母和俄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达斡尔文,但由于中国的战乱环境等因素均未大面积推广。

建国后在国家的主持下创制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达斡尔文,并编写出版不少的教材及翻译着作。但由于文革等极端因素的影响而停止,未能推广。

改革开放后,出现恩和巴图等的记音符方案和乌珠尔的标音符(省略不清元音)拼写方案,但未被国家认定为标准文字。

现使用拉丁达斡尔文字(以标音符为主体吸收记音符的优点,综合了主要方言区发音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普及。

例如:“达斡尔”拼写法,Daghur【拉丁达斡尔文】,(Daor【记音符】,Dagur【标音符】)

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主要信奉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人虽然受到过喇嘛教、道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并且也有人供奉过汉地的关帝神、娘娘神等神灵,但是这些外来的宗教和神祇均不足以破坏萨满教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更没有动摇传统的萨满教在达斡尔人精神文化中的原有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萨满教仍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达斡尔人共同信仰的宗教。

在达斡尔语中,主持宗教活动的巫师通常被称作“雅达干”。由于汉语音译的不同,“雅达干”一词又出现了“亚德干”、“亦都罕”、“耶德根”等种种不同的写法。信教的人们相信,雅德干是神的代言人和人的保护者,他们具有特殊品格和神奇本领,能够通神,为族众求神驱鬼、占卜祭祀及消灾祈福。雅达干没有特殊地位,不脱离生产,平时参加生产劳动,有事则替人跳神治病,主持宗教礼仪和祭祀活动,雅达干没有寺院庙宇之类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组织,始终保持着自然宗教原始古朴的特征。

达斡尔族的萨满教,尚保留着原始氏族社会的鲜明烙印。在达斡尔人中,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萨满,叫“斡卓尔雅达干”。这类巫师领有氏族祖先神,有法衣和神鼓等宗教用具。当疾病、家宅不安宁、孕妇难产、人死后没有留下遗言等事发生时,萨满便负责“转达”神灵的帮助。“斡卓尔巴尔肯”是达斡尔族以氏族等血缘团体为单位供奉的祖神,以布剪成人形为偶像,供于西窗之下,平时不摆设供品。逢年过节之时,都要烧香上供,腊月三十晚上用猪肉或狍子肉、荞麦米粥和酒献祭。

达斡尔人供奉的神灵,其种类和数量是很多的。有与农业相关联的“嘎吉日巴尔肯”(土地神)、“巴那吉音”(土地神),有与畜牧业息息相关的“吉雅其巴尔肯”(富畜神),也有与渔猎经济密切相关的“毕日给巴尔肯”(河神)、“白那查”(山神)和“巴特何巴尔肯”(猎神)。这些神灵的存在,不仅说明萨满教具有多神教的特点,而且也反映出达斡尔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偶像崇拜等传统信仰。

科学技术

达斡尔族在其先人——契丹时代,其科学技术就很有发展,主要表现在物候、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据《辽代史话》记载:“阿拉伯的古算书中所谓‘契丹算法,这个算法,很快传入欧洲11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斐波拿类所写的书里,就有了“契丹算法”。“他们能辨认某种植物的花、茎、果实或块根是否有毒,能不能供人畜食用,他也熟习各种野兽的习性。”

在医学领域,出现了能铖治膏肓里面游血的知名医生迭里特(阿保机族弟),查形色即知病源的医道出色的耶律故鲁,并继承了温泉疗法,广用动物药材,推广内服麻醉剂“鬼代丹”。他们那时启用的牙刷,比欧洲牙刷史早六百多年,在防病治病上,达斡尔人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艺

达斡尔族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已搜集的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有清代达斡尔文人阿拉布丹的《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叙事诗“乌春”、“民歌”扎恩达勒”和民间歌舞“鲁日格勒”(亦称“哈库麦”),“扎恩达勒”是类似山歌题材的民歌的统称,分为有词和无词两种,高亢奔放,婉转悠扬;“雅德根”调是民间祭祀类歌曲。

真实反映了达斡尔族的生产和生活,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民间美术、剪纸、刺绣、玩具等,是妇女们的手工艺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传统的曲棍球运动,获得很大发展,该族曲棍球队员成为国家队主力之一,该族所在地区享有“曲棍球之乡”的声誉。

达斡尔有类似于满洲人乌勒本、乌春的说唱说部说书形式——乌软。

体育活动

概述

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

狩猎业曾经是达斡尔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达斡尔人积累了许多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如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打围”、鹰猎等等。

20世纪初,在铅子单响枪和钢子步枪等现代化武器传入达斡尔族地区之前,弓箭和扎枪是猎民们狩猎生产最主要的工具。这些工具原始、简陋,命中率不高。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提高狩猎生产的效率,达斡尔人便逐渐摸索,形成了众人集体围猎,即“打围”的狩猎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多以“哈拉”(氏族)为单位,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阿围达”(围猎长)统一指挥进行。具体方法就是参加围猎的众人按圆形分布,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慢慢搜索前进,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将被围困的貂、狍、鹿、野猪等动物射杀。

鹰猎

鹰猎是另外一种非常有效的狩猎方式,多在雪后的清晨进行。届时猎人脚跨骏马,左臂托举猎鹰,寻游于雪野山林之中。发现野鸡、野兔等小型禽鸟动物后,便令猎鹰迅速出击,准确而有效。鹰猎的收获量虽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种生产劳动,又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因而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拥有一只聪明伶俐、敏捷强悍的猎鹰也成为猎人的骄傲与自豪。

摔跤

阿西尔达斡尔民族自治乡被人们誉为“摔跤之乡”,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从这里升起的。除摔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活动外,劲力也是新疆达斡尔族群众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因不受场地和用具的限制,常常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或是节假日娱乐的项目之一。

颈力比赛

颈力比赛达斡尔民间最常见的一种体育娱乐项目。颈力比赛类似拔河,与藏族民间进行“押呷”比赛基本相同。由于使用器材简单,场地随意,娱乐性强,随时都可以进行,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曲棍球

达斡尔族语称曲棍球为“波列”,称曲棍为“波依阔”。一般已习惯“波依阔”即代表曲棍球运动。是一项达斡尔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的体育项目,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前便开始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据考证:早在辽代契丹人中,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体育活动——波列,而“波列”就是达斡尔族现代的曲棍球。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1975年,莫力达瓦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的业余曲棍球队,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级地方球队,也是我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该曲棍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1982年,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中国争得了荣誉。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古代社会

概述

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在黑龙江北岸时,已结成村落。从黑龙江北部南迁后,达斡尔族人民开拓嫩江流域的土地,为开发祖国东北边疆作出了贡献。

种植业

他们使用4牛牵引的木架铁铧犁(达木嘎)耕地,种植燕麦、大麦、荞麦、稷子、谷子、黑豆等大田作物和饕苏子、胡麻等油料作物,在宅旁园田种植白菜、萝卜和瓜果。达斡尔族人民栽培的黄烟,名列“关东烟”之首。

1914年丈量土地,移民垦荒,大批汉族农民迁入达斡尔族地区。在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商品市场的刺激下,达斡尔族农业迅速发展。

渔猎业

渔猎业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活动。他们生产的貂、狐、猞狸、灰鼠等细毛皮张和鹿茸、麝香等贵重药材,畅销国内市场,尤其是所产的紫貂闻名中外。清代,达斡尔族成年男子岁贡貂皮一张,故兴安岭南麓由达斡尔、鄂温克人组成的八旗称作布特哈八旗,意为渔猎八旗。达斡尔人熟悉许多种鱼的习性,捕鱼方法多,凿冰为洞,用网或钩捕鱼,尤具特色。

畜牧业

达斡尔人善于饲养牲畜,居住于呼伦贝尔地区的达斡尔人向以牧业为主,定居放牧。他们善制木质大轮车,轮高轻便,亦称“糯车”,便于在山谷沟壑和沼泽地里穿行,畅销呼伦贝尔牧区和附近汉族农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达斡尔族中阶级分化不断加深,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贫困破产,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生活习俗

民居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节庆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饮食习惯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饼、粥(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副食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别具风味。

达斡尔族习惯于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两餐。过去主要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苏子等农作物,并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麦面为主。稷子有两种加工方法,一是把经过蒸煮的稷子烤干磨成米,用来做干饭和鲜牛奶粥,是达斡尔族最常吃的主食;二是不经过蒸煮而磨出的稷米,可以做干饭,但多用来做牛奶稠粥。

达斡尔族也用经过蒸煮后磨出的荞麦米、燕麦米和大麦米做干饭和粥,食用时都要拌以鲜、酸牛奶或野兔、狍子、飞禽肉汤。用荞麦米或燕麦米做成的狍子肉粥,是达斡尔族老人喜欢的食品。进入20世纪以来,小米和玉米(米+查)子也成为达斡尔族的主食,过春节也开始打年糕。

礼仪民俗

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民俗是达斡尔族民众把日常生产生活中处理具体事宜的实实在在的观念和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模式化的特点,为人们世代承传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发展而发展变化。

在清代,达斡尔族已经形成了建立在农牧渔猎多种经营基础上的民俗文化,其中既保留有古老的民俗内容,又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增进的内容,具有综合体现融汇农牧渔猎经济因素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在众多的民族中是少有的,是达斡尔族对人类民俗文化的独特贡献。到20世纪初,居住嫩江中上游流域的达斡尔族仍然较全面地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其他地区居住的达斡尔族,由于受居住地域环境及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虽然也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与经济状况的民俗文化。

尊重长者

达斡尔族非常注重礼仪,讲究道德,尊重老人和长者,暂别相逢,儿女别父母7日,儿媳别3日、村中年青人别长者15日、晚辈都要向老人、长者行屈膝请安礼(萨因哈索贝,同满族人的请安),前迈左腿、双手掌放膝盖上,曲右腿,目视对方,向前弯腰。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份。

热情好客

达斡尔族素以热情好客着称,每当宾朋光临,让座西坑、敬烟、献茶,问寒问暖,酒菜款待,逢年过节,杀猪宰牛(羊),竞相邀请亲友村邻,欢聚一番。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无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

民族婚俗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则。

过去达斡尔族社会婚姻关系的缔结讲究门当户对,门第、家境、声誉等都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两家原来的友谊也在缔结婚姻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照达斡尔族过去的风俗习惯,一般不与外族(民族)人通婚,特别是不把姑娘嫁去外民族。

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女方家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一起吃“拉里”和挂面。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在旧社会,达斡尔中封建的婚姻观念较强,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长辈做主包办,送亲乘车、骑马,新娘乘坐蓬车,由她的亲弟弟或近亲弟弟驾车,女婿先驰马回报。时至当代,那些封建道德观念早已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婚事简办等新风俗所替代。

丧葬传统

人死后行土葬。长者葬礼隆重。

民族禁忌

达斡尔族禁忌较多,如不许用刀、剪子等锐器指点人;不许踏坐门坎和窗台;不准在室内打口哨;忌在鼠日开犁种;在渔场不许拿着鞭子走;不用白桦榆木盖房子等。

发展现状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达斡尔族和东北各族人民一道彻底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1946年1月,莫力达瓦获得了解放,党和人民政府在当地建立了布西旗人民政权,达斡尔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同年3月,布西旗改称莫力达瓦旗。1947年,农业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牧区也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达斡尔族人民的愿望,先后在达斡尔族聚居区建立了卧牛吐(齐齐哈尔市郊)、瓜尔本设尔(新疆塔城县)等7个达斡尔民族区(乡)。

据2003年统计,全国的达斡尔族乡(镇)有10个,即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扎兰屯市达斡尔族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达斡尔族镇、莽格吐达斡尔族乡,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黑河市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孙吴县沿江达斡尔族满族乡,新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族乡。

这些民族乡(镇)的建立,进一步保障了居住在散杂居地区达斡尔族的权益。特别是1958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进一步实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揭开了达斡尔族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也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总面积为10386.68平方公里,下辖11镇6乡,共有220个行政村,841个自然屯。除达斡尔族外,旗内还居住着汉族、满族、蒙古族、鄂温克族、朝鲜族等十几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地方。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于1997年5月31日颁布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自治条例》,为达斡尔族人民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充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法制环境。

按照中央政府政务院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1952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龙江县达斡尔族聚居的卧牛吐建立达斡尔族自治区。1956年9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将原龙江县划过来的虎尔虎拉区、达呼店区、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以及榆树屯等4个农村区合并,成立县一级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民政府。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我国现有的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民族区。

新中国成立并在达斡尔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为了改变达斡尔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党和国家大力支援达斡尔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达斡尔族人民也发扬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达斡尔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达斡尔族人民生活大有改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达斡尔族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业经济走上了“以粮为纲”的生产轨道,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加。莫力达瓦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旗县,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1978年,全旗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斤。1983年被国家商业部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1985年,该旗在上交国家商品粮、大豆总产量和粮食商品化率三个方面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1989年,该旗又跨入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行列。到2002年,莫力达瓦旗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亿斤,是1978年1.37亿斤的9.07倍,是1958年0.859亿斤的14.46倍,是1949年0.575亿斤的21.6倍。

2005年,莫力达瓦旗生产粮食16.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在农业产值、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等方面也保持着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黑龙江省36个达斡尔族村的总播种面积达到36107公顷,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6881公顷,产粮113729吨;种植绿色特色经济作物6831公顷,产量为8729吨;实现农业收入17062万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39.16%。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村共饲养奶牛34142头,饲养肉牛9351头,饲养生猪41100头,饲养肉羊40343只,生产商品鲜奶74546吨,生产肉类3119吨,完成牧业产值19021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43.66%。从总体上看,在黑龙江省农村达斡尔族的经济结构中,畜牧业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农业收入而居第一位,畜牧业也因此成为其主要的生产部门。

近年来,莫力达瓦旗大力推行特色畜牧业战略,构建了奶牛、肉牛、大鹅和细毛羊四大基地。2004年,牲畜存栏114.5万头(只),大鹅饲养量达120万只。2005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了200.3万头。

达斡尔族的工业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健康稳定地发展起来。莫力达瓦旗的工业更是从零起步,到1958年,已发展起土糖、印刷、木工等10余家作坊式的工业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莫力达瓦旗的地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生产领域扩大到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印刷、酿造、冶金、电力供应、供水、供热等诸多行业,工业企业增加到40多家,涌现出巴特罕、豆都、蒙兴、蒙鹅等龙头企业,培育出巴特罕啤酒等拳头产品,工业资产总额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千万元增加到4亿多元。巴特罕工业园区、红彦工业园区的建立,为莫力达瓦旗工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005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23亿元,出现了工业经济高速增长、企业效益逐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后,以商贸、餐饮、娱乐、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旅游开发不仅成为达斡尔族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成为达斡尔族经济结构中的朝阳产业。达斡尔族聚居的嫩江两岸,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民族风情浓郁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历史悠久的金长城遗址、神秘的清代古墓、瑰丽神奇的莫力达瓦山以及集民族村、生态村、文明村、旅游度假村于一体的拉哈新村,均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其中金长城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后,达斡尔族聚居区的水利、交通、邮电、通讯和电力建设发展迅速。在水利建设方面,莫力达瓦旗先后兴建了团结灌区、汉古尔河灌区、阿兴灌区和新发水库、永安水库以及汉古尔河百里防洪大堤、尼尔基嫩江防洪大堤等一些重点水利工程,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于2001年8月动工的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环保、鱼苇养殖、旅游开发等综合效益。建成后,511平方公里的巨大湖面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在交通方面,无论是齐齐哈尔市郊,还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海拉尔一带的达斡尔族聚居区,公路交通和水路航运四通八达,人们外出求学、探亲访友、出差旅游、运送货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到2005年,该旗已建成以尼尔基镇为中心,以111国道为主动脉,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公路通车总里程825公里,开通客车班次500多个,实现了全旗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客车的目标。新建的嫩江大桥、博荣大桥和3400平方米的客运中心大楼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环境。

在邮电通讯方面,莫力达瓦旗现有邮电支局(所)24个,邮路里程197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邮。自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一直到2005年,全旗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500门,各乡镇和各行政村,先后实现了通讯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随着邮政、通讯事业发展的日臻完善,移动电话网络已覆盖全境,互联网用户逐年递增。在电力建设方面,莫力达瓦旗于1963年结束了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历史,开始由东北电网供电,现建有110千伏输变电站1座,35千伏输变电站3座。1994年全旗各乡镇全部入网通电,到2005年,自然屯通电率达99.6%。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达斡尔族人民的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2004年,莫力达瓦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6044元增加到6701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52元增加到2451元,增长132.9%。2005年,黑龙江省36个达斡尔族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6元,比2002年增长26.38%。可以说,是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使达斡尔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富足祥和的新生活。

党和政府对达斡尔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电影院、体育馆和青少年宫。同时,收音机、电视机也相继走进达斡尔族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达斡尔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1955年,莫力达瓦旗建立了广播站。1987年,在尼尔基镇建立了电视卫星接收站。2005年,全旗有调频广播发射台、有线电视台和电视发射台各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台240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达斡尔人聚居的莫力达瓦旗历来享有“曲棍球之乡”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1975年,莫力达瓦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的业余曲棍球队,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级地方球队,也是我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该曲棍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1982年,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莫力达瓦旗乌兰牧骑自1959年成立以来,常年深入乡村演出,为丰富当地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1983年,该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国先进乌兰牧骑”,1997年,又分别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乌兰牧骑”和“全国十佳乌兰牧骑”,并多次受文化部、国家民委委托,到国内各地以及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慰问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的文化工作者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创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音乐、舞蹈节目,同时也培养了一支达斡尔族文艺工作者队伍。由达斡尔族思勤孟和创作、用达斡尔族演员演出的大型话剧《巴腾宝》(达斡尔语,意为能手),真实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救国的光荣历史,表现了达斡尔族的英雄气概。

改革开放以后,以达斡尔族历史与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歌剧创作日益增多。辽宁歌剧院1978年演出的歌剧《佐领的女儿》和1979年拍摄的电影《傲雷•一兰》,都反映了17世纪沙俄侵略我国东北边疆时,达斡尔族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事迹,是以达斡尔族人民反帝爱国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达斡尔族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达斡尔族居住的村屯相继建立了一些小学,在达斡尔族聚居的城镇一般都设有中学。1947年,莫力达瓦旗共设有初级小学95所,初高两级小学10所,普通中学1所。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达斡尔族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共同繁荣发展的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据2000年统计,莫力达瓦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7所,有在校生5万余人,达到了乡乡有初中、村村有小学的目标,义务教育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地区疾病丛生,瘟疫蔓延,尤其是莫力达瓦山区“克山病”发病率很高,给达斡尔族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地影响了人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的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医疗体系逐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网覆盖率达100%。2003年,莫力达瓦旗有卫生机构62个,床位564张,从事医疗卫生的各类人员有785人,其中,执业医师174人,执业助理医师115人,注册护士102人,药剂人员62人,检验人员37人,管理人员78人,工勤人员55人,其他162人。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达斡尔族出现了人丁兴旺的新气象。

尼尔基镇的发展变化是达斡尔族地区五十年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作为莫力达瓦旗政府所在地,这座美丽的城镇在达斡尔族民歌中享有“明珠”的美誉。在新中国成立前,尼尔基只有一些简陋的茅草房和为数不多的砖房,市政建设极其落后。如今,一座座耸立的楼房拔地而起,巴特罕大街、一兰广场、通福音乐广场的兴建,使尼尔基出现了楼房林立、街道平整、市容整洁、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商品流通顺畅、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面貌,并一举跨入六星级文明镇的行列。

镇内不仅有新兴建的工业小区,还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新华书店、博物馆、公园、体育馆等各类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当地群众过着安定祥和、富裕快乐的美好生活。尼尔基为达斡尔语,意为“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尼尔基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才使尼尔基真正体现出她名字的含义。现在,达斡尔族人民正为创造一个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