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藥

佐药

中医方剂学名词
佐药,中医方剂学名词。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某些病证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其在方中之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中文名:佐药 外文名:Assistant Drug 别名: 类别:方剂学名词

解读

1、君臣佐使理论的历史沿革

君臣佐使理论最早见于《内经》。何伯斋《医学管见》云:“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病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引治病之药至于病所者,使也。”张介宾《类经·方剂君臣上下三品》谓:“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两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分两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两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

2、佐药在君臣佐使理论的具体内涵

君臣佐使是方剂的组方原则。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通过有序的配伍以增强或改变其自身功用,调其偏胜,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等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药物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发挥更好的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作用。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就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或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某些病证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或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君臣佐使说明方中药物在方中的位置和治疗中的主次,协同拮抗关系,是药物配伍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一首方剂中的君药是必备的,而臣、佐、使药并非齐备。

应用领域

1、佐助药,杏苏散中的半夏、橘皮、生、大

杏苏散出自《温病条辨》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治宜轻宣凉燥,理肺化痰。方用苏叶9g,半夏9g,茯苓9g,前胡9g,苦枯梗6g,枳壳6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杏仁9g,橘皮6g。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者共为君药。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既助苏叶轻宣达表,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共为臣药。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拮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

2、佐制药,白虎汤中的粳米、炙甘草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治宜清热生津。方用石膏50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9g。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

3、反佐药,左金丸中的吴茱萸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泻肝火,降逆止呕。方用黄连180g,吴茱萸30g。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