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MarineEnvironmentalForecastingCenter)是财政补助事业单位。预报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我国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预报和警报的发布及业务管理,为人民生产与生活、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管理、国防建设、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
  • 中文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外文名: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er
  •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 性质:
  • 行政级别:
  • 简称:预报中心
  • 办学性质:事业单位
  • 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
  • 现任领导:于福江主任党委书记
  • 专职院士数: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中心概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简称“预报中心”),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财政补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我国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预报和警报的发布及业务管理,为人民生产与生活、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管理、国防建设、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预报中心组建于1965年,其前身为国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总台,1983年更名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1984年加挂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1985年开始以国家海洋预报台对外发布预报,201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正式批复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筹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

预报中心提供的海洋预报服务主要包括海洋灾害预警报、海洋环境预报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报主要有: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预警报以及赤潮、绿潮等海洋环境灾害分析预测;海洋环境预报主要有:海流、海温、盐度、海洋气象预报、海洋气候、厄尔尼诺等;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报主要是指针对海上搜救、溢油、污染物等制作发布漂移轨迹、扩散路径等分析预测结果。预报服务范围从全球大洋到我国管辖海域,实现了无缝覆盖。常规海洋预报产品时效可达5天,厄尔尼诺和海洋气候、海平面上升等长期预测产品时间尺度可达1-3月。此外,预报中心还开展海洋灾情调查与评估、预报业务系统运行与管理、预报警报发布、标准规范制定、技术开发、专业培训与咨询服务等项工作。

组织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结构合理,人才济济,硕果累累。中心业务机构设置(海洋灾害预警报室、海洋环境预报室、海洋气象预报室、极地环境研究预报室、海洋气候预测室、数值预报研究部、网络与计算机部、信息系统室、公共产品服务部(海洋影视中心)。中心既是国家教委授权的物理海洋、海洋气象两个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点,也是中国海洋学会风暴潮分会,海冰专业委员会,北京海洋学会的挂靠单位。经过多年合理调配,8个学科,20多个专业集成的学科体系业已建立,形成一支力量雄厚、思想稳定、素质较高的科研队伍,现有职工36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正研究员级技术人员入员20名,副研究员级技术人员50多名,中级技术人员18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人。

基本任务

主要职能是负责我国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预报和警报的发布及业务管理,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管理、国防建设、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其基本任务是:

(一)、组织全国海洋环境预报业务系统和网络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对全国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实施业务指导、协调和服务。

(二)、拟订全国海洋环境预报业务发展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全国海洋环境预报信息服务资格认证的评审及预报产品的质量评定工作。

(三)、负责制作我国管辖海域和邻近海区及全球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的预报、警报及分析、预测产品,发布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警报。

(四)、负责全球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海洋监测站、船舶、浮标、雷达站、航空监测、卫星遥感和传真资料及公共信息网实时资料等的收集、处理、质量控制、存储及全国海洋预报系统实时资料的分发服务,建立海洋灾害和预报资料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五)、开展风暴潮、海浪、海流、海水、海水温度、海水盐度、赤潮、水质、地震海啸、厄尔尼诺、海洋面上升、海上溢油扩散等海洋环保要素分析,预报和预测服务。

(六)、组织全国海洋灾害的预测、会商及重大海洋灾害和灾情调查、分析评估和预报总结、编制<<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七)、开展海洋相互作用,海气边界层研究和海洋预报业务基础理论和方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承担业务化及解释应用工作,发布数值预报产品。

(八)、负责极地海洋水文气象的观测,预报及其远洋和极地考察的航线预报保障工作,开展极地气候以及对中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参加极地及邻近海区和大洋的水文气象调查和考察工作。

(九)、开展专项海洋环境、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有关海洋水文气象环境评价和技术服务及为国防建设的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海洋环境预报遥感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工作,提供海洋环境预报遥感业务化产品。

(十)、承担国际组织的有关海洋预报工作,开展国际间和地区间海洋环境机关科学研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十一)、承担国家海洋局交办的其它任务。

现任领导

巢纪平:名誉主任、研究员。

蒋兴伟:主任。

庄进:党委书记。

王辉:常务副主任。

宋学家:副主任。

李晨阳:副主任。

王亚杰:副主任。

业务项目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要素分析预报的业务项目为:海浪、风暴潮、海冰、海流、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啸、潮流、潮汐、海平面、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现象)和台风、气旋、海雾等。业务海区范围为中国海与世界各大洋海域。

预报手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十分重视预报手段的现代化。多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业务工作和科研条件,中心拥有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小型计算机及多台高档微型机,集成的大型卫星遥感系统,全自动业务运行,可随时获取海水表层温度、海冰、海浪波高、海面风场及海洋气象等信息资料;配有广播级摄像,编辑双通道数字、动画、中英文创作的多功能系统,除了满足中心的业务外,还可向社会各界提供广告、电视片的技术开发服务。

突出贡献

多年来,预报中心组织实施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研制多种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建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预报中心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物理海洋、海洋气象两个专业硕士生培养点。中心现有中科院院士1名,研究员30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名,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技术力量强的海洋预报、科研队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海洋创新成果奖100多项。

服务范围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全天候监视海洋环境要素的变化,为国务院有关部委、沿海省市、人民政府防灾减灾,海上救助打捞,军事活动提供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为海上交通运输,油气勘探,渔业生产,养殖,港口建设,海洋工程,远洋航行及科学考察等活动提供海洋环境要素的短、中、长期预报、警报和咨询服务;承担海洋环境评价,海洋工程的参数计算,大气和海水二氧化碳分压和浓度分析,海洋大气边界层探测,相控阵多普勒测风剖面声雷达研制等。

服务方式

中心的预报产品以国家海洋预报台的名义,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社会公开发布,还利用传真、电传、计算机通讯网络、卫星通讯网络、公众邮电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传输。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