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帮助

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帮助

图书查询系统
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作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最终面对用户的互动界面,是图书馆和读者在网上交流的最重要的窗口,起着[1]沟通用户与馆藏资源、用户与资源服务的作用,为用户通过网络检索和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中文名: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帮助
  • 外文名: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 别名:
  • 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
  • 定义:是图书馆和读者在网上交流的窗口
  • 简 称:OPAC
  • 应用学科:计算机技术

系统简介

传统的OPAC是专门针对图书馆馆藏书目进行检索的系统,书目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用以揭示和报道文献信息的工具。它揭示文献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出版年月及价格等,也涉及文献的内容、源流和收藏等信息。书目的特定结构决定了它的检索性能,在浩繁的文献中查检所需要的文献,利用书目是节时省力的便道。20世纪七十年代,OPAC起源于美国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作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图书馆与用户在网上交流的重要窗口,OPAC直接体现了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对读者的服务能力,其提供的服务与功能已成为衡量图书馆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是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开展国际联机检索的。

发展

第一代OPAC

第一代OPAC系统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OPAC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前的目录,当时目录己被当作信息的来源,在17世纪初,目录主要是作为图书馆的财产清单。计算机用于书目检索始于1954年,由美国海军武器试验所在IBM -701型计算机上实现了以批处理方式提供检索服务。以后10年发展缓慢。

1964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开始用“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磁带提供批式检索服务。这是首次进行的大范围的、计算机化的回溯性检索服务。此项服务在两次检索间的机器准备时间约需2周,用户存取时间约需6周。如果检索式不准确或用户对检索结果不满意,上述时间还需重复。

与手工检索相比,批式检索有其优点,但检索周期较长的缺点又阻碍了它的广泛应用。这样,联机检索取代批式检索似乎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准确地讲,早在批式检索出现前两年,就有人讨论了联机检索,但直到60年代才出现了联机书目或文本检索系统。造成延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缺乏先进的通讯两络、计算机分时和远距离终端等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机读目录代替卡片目录,其收录内容和检索途径与卡片目录基本相同,检索点有限,包括著者、题名、分类号,与卡片目录不同的是利用终端进行联机检索,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菜单引导检索。由于功能的简单,难以符合和满足大众情报检索的需要,因而其使用范围较窄,利用率不高。

第二代OPAC

第二代OPAC系统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类OPAC系统主要基于局域网。这时的OPAC系统多采用命令语句检索,也有菜单引导检索。而且增加了关键词检索即后组式检索,更多地为用户显示数据库记录中的有关主题信息。此外,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如布尔逻辑检索、帮助功能等。

这一阶段的OPAC虽然增加了关键词检索和布尔检索,并通过设计功能较低而易用的接口,给用户提示,但由于用户的检索能力有限,因此检索失败的比例相当惊人。而且在检索能力、界面设计、应答时间、数据库规模以及各个书目记录的内容等方面,不同的OPAC系统差别很大。因此第二代OPAC带给无经验用户的好处并不明显,促使了第三代OPAC系统的产生。

第三代OPAC

第三代OPAC系统产生于90年代初,该类OPAC主要是基于网络,并充分利用WEB接口与Z39.50协议及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服务的对象从单一的馆内读者扩大到全球的网络用户,并能进行跨平台检索,因此也有学者将第三代OPAC称为Web-Based OPAC,简称Webpac。第三代OPAC用户界面更加友好,功能得到了加强和扩充,如检索声音图像、检索结果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关联检索等。在检索内容上突破了书目数据的限制,引进连续出版物题录,文摘,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