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

艺术观念
观念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观念艺术家确信艺术出自观念,他们把观念、思想当作艺术作品本身,拒绝绘画、雕塑这类传统的艺术形式,反对把艺术品当作商品。艺术家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一2007)在1967年宣称:“艺术的观念和概念最为重要,艺术作品看上去像什么并不重要。”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梅尔·博赫纳(Mel Bochner)、汉纳·道波温(Hanne Darboven)、艾格尼斯·丹尼斯(Agnes Denes)、简.迪贝兹(Jan Dibbets)、汉斯·哈克(Hans Haacke), 河原温(On Kawara)、 莱斯·莱文(Les Levine)、索尔·勒维特和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等。[1]
  • 中文名:观念艺术
  • 外文名:Idea Art
  • 别名:
  • 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 性质:西方美术流派

概念简述

观念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种。尽管常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但这种呈现是为表达观念服务的。观念艺术虽然没有内在的经济价值,但可以传递有力的信息,成为进行社会和政治评论的工具。与此同时,观念艺术对传统的“艺术品”应该是精心制作的独特物品的定义提出了挑战。事实上,一些观念艺术家认为艺术是由观众创造的,而不是由艺术家或艺术品本身创造的。此外,由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重合性,许多艺术家都涉及这三种类型的艺术表达方式。

历史溯源

作为术语的“观念艺术”的历史

“观念艺术”一词最早出现在激浪派艺术家、哲学家亨利·弗林特(Henry Flint)1961年的文章《论观念艺术》(Essay: Concept Art)中,他用此词来描述自己的表演和艺术体验。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在《艺术论坛》上发表的《关于观念艺术的几段话》(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1967 年)让这个术语变得更加流行。勒维特强调创作的过程:艺术家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的决定比正式采取行动更为重要。路西·利帕德(Lucy Lippard)则在论文《六年:1966—1972 年艺术品的非物质化》(Six Years: the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from 1966 to 1972)中回顾了这一时期观念艺术的发展。

作为实践的“观念艺术”的历史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被奉为“观念艺术之父”。他的很多作品,如用现成物做成的《泉》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观念。超现实主义是早期观念主义的另一个来源,勒内·马格利特就曾在20世纪20年代关注图像和文字之间的矛盾。之后被看作观念艺术先驱的还包括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他于1953年创作了《已擦除的德·库宁作品》;以及激浪派艺术家,如创作了《4分33秒》的约翰·凯奇(John Cage)。此外,皮埃尔·曼佐尼(Piero Manzoni)于1961年创作的《艺术家的大便》也被看作观念艺术的早期例子。约瑟夫·科苏斯是观念艺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艺术与语言”小组(Art and Language)放弃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并创办了杂志《艺术-语言》(ART-LANGUAGE : The Journal of Conceptual Art),以此探讨艺术家对社会的态度、对哲学的探讨及其心理状态。到了70年代中期,他们围绕着观念艺术印刷了出版物、进行了行为表演,写下文字并画下作品。1970 年,第一个以观念艺术为主题的展览“观念艺术和观念问题”在纽约文化中心举办。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艺术家

作品

作品分析

约瑟夫·科索斯(Joseph Kosuth,1945—),美国艺术家。

《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1965

科索斯将一把真实的木质折椅、一张椅子的照片和字典里关于椅子的各种解释并置在一起,令观众思考到底是什么构成了“椅子"这个观念。用这种方式,科索斯回到柏拉图对于艺术本源的哲学思考,质疑了“什么是艺术"这个根本性的概念。他反对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艺术观,认为艺术表现的关键在于观念,而不是形式,形式只是岁观念服务的工具。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2007),美国艺术家。

《系列项目,1 ABCD》,1966

作品介于雕塑和模型之间,采用了极少主义风格的白色立方体。它们被放置在格子中,受到局限和规划,延伸出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形式。在这里,勒维特所要表现的是,形式的物理存在总是受到观念的制约。观念开启创作的过程,并且决定形式的生成。

布鲁斯·瑙曼(Bruce Norman,1941—),美国印第安裔艺术家。

《作为泉的自画像》,1966—1970

以杜尚的《泉》为参照,布鲁斯·瑙曼创作了《作为泉的自画像》。从照片看,他裸露上身,从嘴里吐出水珠,以自己的身体做出喷泉的姿态。如果说杜尚用小便池讽刺了在工业机械化时代艺术创作源泉的枯竭,瑙曼则用自己的作品表明,艺术家的身体本身就是创作的源泉。这也是身体艺术的根本意义:艺术家不仅仅是创作者,也是创作的对象和艺术本身。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1942—2021),美国艺术家。

《尘归尘,土归土》,1970

这个用文字创作的作品,与其说是一种想象或想象对艺术的干预,不如说是为在场观众开辟了一片抒情的空间。策展人南希·斯佩克特(Nancy Spector)认为:“在对传统的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进行彻底重组的过程中,韦纳将作品实现的责任转移给了观众,同时也重新定义了艺术分配的标准体系。……韦纳将他对语言的使用(例如成语、常用语和谚语)逐渐扩展到既有的空间结构中,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的意义便由偶然性来决定。”

河原温(On Kawara,1932—2014),日本艺术家,长居美国纽约。

《标题》,1965

河原温1964—1965年在纽约创作了一组以单词和数字为主的绘画作品,如今,这些作品只有几幅留存下来。《标题》好似一幅三联画,三个画面上分别写着“一件事”、“1965”和“越南”。作品制作于美军对越南北部进行大规模轰炸期间。河原温的早期作品深受“二战”影响,这件极少主义式作品中的文字,甚至包括颜色,很可能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情感反应。

影响及评价

尽管约瑟夫·科苏斯和“艺术与语言”小组是观念艺术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很多艺术家都对观念艺术展开了探索。出现于社会严重动荡的时期,观念艺术的核心信条“至高无上的是观念”被希望强调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艺术家们广泛利用。汉斯·哈克、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珍妮·豪泽尔(Jenny Holzer)、艾尔弗雷多·加尔(Alfredo Jaar)和艾未未等国际艺术家以此来解决包括劳工和性别关系、博物馆管理制度、贫困以及审查制度等社会问题。

虽然观念艺术经常强调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但观念主义并非民粹主义,并且由于其晦涩的表达方式,它在艺术界之外的影响力始终有限。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运动的观念艺术解散。尽管如此,它启发了很多后观念艺术家,其中的许多人并不排斥借用传统艺术的隔重材料和视觉呈现手段来表达观念,例如由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和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领导的图像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其他人则继续反对传统的表现方式,通过表演艺术或装置艺术的方式来传递观念。因此,观念艺术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反美学的风格和策略一直延续下来,相关艺术家包括安德里亚·弗雷泽(Andrea Fraser)、蒂诺·塞加尔(Tino Sehgal)、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