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全日制本科院校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应用型特色的江苏省属本科院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制定高校;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1]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560亩,校舍面积6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00余人。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61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简称:淮工 主管部门:江苏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赵炳起、校长:孙爱武 本科专业:61个 硕士点:1 校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校歌:《辉煌》 院校代码:11049 中文名称:淮阴工学院 外文名称: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校址:枚乘路校区: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枚乘路1号 萧湖校区: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竹巷街118号 北京路校区: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北京北路89号 属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省属本科大学 现任校长:孙爱武 主要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所属地区:江苏淮安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淮阴职工大学nn1975年,创办淮阴市机械工业职工大学,之后更名为淮阴职工大学。n淮阴工业专科学校nn1958年,创办淮阴工业专科学校。n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停办,并入扬州工业专科学校。n1983年,创办淮阴职业大学。n1985年,在淮阴职业大学的基础上恢复淮阴工业专科学校。n淮阴工业专科学校交通分部nn1985年,创办淮海交通职业专科学校。n1990年,与淮阴工业专科学校联合办学,作为淮阴工业专科学校交通分部。n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nn1964年,创办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n

合并以后

2000年3月22日,淮阴职工大学、淮阴工业专科学校、淮阴工业专科学校交通分部、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淮阴工学院。n2014年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合并筹建淮安大学,并纳入了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n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中,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拟合并更名为淮安大学。n2016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将创建淮安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n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nn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5月,学校现有20个二级学院,设有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数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截至2021年5月,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博士57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9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00余人;硕士生导师280余人。引聘国家级人才10人,双聘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百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批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江苏省产业教授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6人,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240余人次;获批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0个。nnnn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硕士点1个。n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n机械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作物学n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n化学工程与技术n硕士点(1个)n化学工程nnnn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拥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9项,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机械动力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省“十二五”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4个(含14个专业)、重点专业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n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nt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n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nt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t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nn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nt

省级品牌专业(3个)n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t

省级特色专业(4个)n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土木工程nt

省级精品课程(9项)nn信息与系统、数控技术及编程、机械制图及公差、机电一体化设备、微机原理及应用、化工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数学nt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nn车辆与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nt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nn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nt

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nn淮安市大学科技园nt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1个)nn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nt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nn江苏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n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n江苏省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n江苏省车辆与交通实验教学中心n江苏省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n江苏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n江苏省生物工程学科实验教学中心nt

省级实践教育中心(4个)nn江苏省盐化工实践教育中心n江苏省商务人才实践教育中心n江苏省设计艺术实践教育中心n江苏省植物生产与加工实践教育中心nnnn

学校荣誉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依法治校改革试点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单位治安保卫工作集体二等功、江苏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nnnn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加、英、法、意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等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现在校留学生近200人,赴国(境)外交流师生年均百余人。获批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1项、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江苏友谊奖”外国专家1名。nnnn

协同共建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与台湾中华大学等三所高校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台商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淮工中兴学院,与江苏省社科院联合共建苏北发展研究院,与淮安市工商联共建淮商学院。与江苏省经信委、交通厅、食药局等省直单位均有合作共建项目。nnnn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8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nt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nn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n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n江苏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n江苏省特色资源药用研究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n江苏省生物质转化与过程集成工程实验室n江苏省盐化工新材料工程实验室n江苏省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验室n江苏省城乡住宅结构装配技术工程实验室n江苏省湖泊环境遥感技术工程实验室n江苏省益生制剂重点建设实验室n江苏省交通运输与安全保障重点建设实验室nt

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8个)nn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李龙食品有限公司、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淮安麦德森制药有限公司、江苏苏美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兰健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思诺泰克电子技术有公司、江苏金石阀业有限公司等nt

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nn江苏省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nnnn

科研成果

2015年以来,科研项目总经费达2亿多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7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63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部级获奖18项、市厅级获奖217项;获批专利534项,其中发明158项;论文成果被SCI(E)、EI、ISTP收录414篇,SSCI收录6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35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新华文摘等转载10篇。n2015年1月,学校“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nnnn

图书馆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馆藏图书145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近1900种,中外文数据库34个。馆藏随书光盘及其它非书资料5万余件,电子图书87万册,电子期刊近2万种。现已购买了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Springer-Link、人大复印资料、IEEE/IEL、ASME、ACS、CSSCI文献数据库等27个正式数据库,其中拥有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凹土资源特色数据库、核心期刊查询系统等4个自建数据库。nnnn

学术期刊

《淮阴工学院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淮阴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涉及数理科学、机械、材料、电气自动化、电子技术、仪器仪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化工、生物、食品、制药、环境、农学等相关学科,二、四、六期刊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新闻与大众传媒、社会学、教育科学等相关学科。n《淮阴工学院学报》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CAJ—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7年荣获“江苏省期刊编校质量奖”,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多个国内外著名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录。nnnn

校园文化

校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n选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主要因为这句话是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寓意为学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和育人。n“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n“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并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nnnn

校徽

学校徽志为蓝色圆形徽标,创意为“奋飞”。中文校名字体采自毛泽东同志手稿集字,“1958”为学校办学起点年份。n校徽标志中心图形是一个球体造型,象征多元化和至善圆满,寓意学子成功的未来、圆满的学业,和学校至善的伟大抱负。图形以流畅的旋弧箭角勾兑与变换的球体中,三个箭弧造型生动,有强烈的速度感,呈航天飞船视角,运动形态似雄鹰腾飞、如航天穿梭,象征学校开拓创新、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采。球体造型寓意信息、科技、电子、工程等特征,如同翻动的书页,传达学校的特征,体现了学校“创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目标。nnnn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赵炳起

校长、党委副书记:

孙爱武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吴建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

陆为群

党委常委、副校长:

朱晓文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杨正亚

副校长:

张有东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冬冬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魏宏庆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年份

2000年-2003年01月

周沐

2003年01月-2008年12月

苏金必

2008年12月-2018年10月

章跃

2018年10月-

赵炳起

开设专业

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1个)nt生物工程nnn

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n艺术学(1个)nt视觉传达设计nnn工学 (3个)nt化学工程与工艺nt自动化nt汽车服务工程nnn法学(1个)nt社会工作nnn文学 (2个)nt商务英语nt英语nnn经济学(1个)nt国际经济与贸易nnn工学(24个)nt生物工程nt建筑学nt食品质量与安全nt食品科学与工程nt环境工程nt交通工程nt交通运输nt制药工程nt土木工程nt物联网工程nt软件工程n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t通信工程nt电子科学与技术nt电子信息工程nt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n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nt金属材料工程nt测控技术与仪器nt车辆工程nt工业设计nt机械电子工程nt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nt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nnn管理学(9个)nt工业工程nt物流工程nt公共事业管理nt财务管理nt会计学nt工商管理nt工商管理类nt工程管理nt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nnn理学(2个)nt应用物理学nt信息与计算科学nnn农学(3个)nt园林nt园艺nt农学nnnnnn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