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壇使者

淨壇使者

豬八戒西天取經回來後的封号

豬八戒西天取經回來後的封号。取經完成後,如來佛祖加封豬八戒為汝職正果,因為他食腸寬大,此職務享受八方香火,所以被封為淨壇使者。豬八戒是因為“吃”才被如來封為淨壇使者的,是管理如來的貢品,應該相當于現在的國庫管長之類的。封他的時候如來佛說到: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淨壇使者隻不過是作者想出來的一個名号而已。

    中文名:淨壇使者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出處:西遊記 代表人物:豬八戒 性質:封号

簡介

豬八戒西天取經回來後的封号。封他的時候如來佛說到: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唐僧等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後,接受如來“分封”,唐僧成佛了,孫悟空成佛了,沙僧成了羅漢,唯獨我這豬兄,弄了個淨壇使者幹。

淨壇使者是什麼?是把人們燒香拜佛後的貢品收拾幹淨的主兒。按照佛教的“台階”,佛是最高一級,羅漢次之,羅漢下頭還有什麼,唯獨沒有淨壇使者這麼個“崗位”。在佛家這一畝三分地上,豬兄已成了編外人員,這樣“分封”,豬兄當然不滿意。一樣走了十萬八千裡,一樣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為什麼别人都“官升一級”,自己卻成了勤雜工?于是他扯開豬嗓大喊起來:“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自有他的解釋,他說:“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如來這家夥,真是個老油條,既不給你好職位,還說是照顧你,這跟我們現在的某些領導相似。豬兄當然也不是傻子,聽不出好賴話,可他又有什麼辦法?他就是“豬膽包天”,敢頂撞佛祖嗎?沒啥功勞,但如來念他一路苦勞,封了他一個淨壇使者,管理天下寺廟供品。

故事情節

首次出場

那陣狂風過處,隻見半空裡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醜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行者暗笑道:“原來是這個買賣!”好行者,卻不迎他,也不問他,且睡在床上推病,口裡哼哼飐飐的不絕。那怪不識真假,走進房,一把摟住,就要親嘴。行者暗笑道:“真個要來弄老孫哩!”即使個拿法,托着那怪的長嘴,叫做個小跌。

漫頭一料,撲的掼下床來。那怪爬起來,扶着床邊道:“姐姐,你怎麼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來得遲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既不怪我,怎麼就丢我這一跌?”行者道:“你怎麼就這等樣小家子,就摟我親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時,便起來開門等你了。你可脫了衣服睡是。”那怪不解其意,真個就去脫衣。行者跳起來,坐在淨桶上。那怪依舊複來床上摸一把,摸不着人,叫道:“姐姐,你往那裡去了?請脫衣服睡罷。”行者道:“你先睡,等我出個恭來。”那怪果先解衣上床。

行者忽然歎口氣,道聲:“造化低了!”那怪道:“你惱怎的?造化怎麼得低的?我得到了你家,雖是吃了些茶飯,卻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築土打牆,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有蔬菜烹煎,你還有那些兒不趁心處,這般短歎長籲,說甚麼造化低了?”行者道:“不是這等說。今日我的父母,隔着牆,丢磚料瓦的,甚是打我罵我哩。”那怪道:“他打罵你怎的?”行者道:“他說我和你做了夫妻,你是他門下一個女婿,全沒些兒禮體。

這樣個醜嘴臉的人,又會不得姨夫,又見不得親戚,又不知你雲來霧去,端的是那裡人家,姓甚名誰,敗壞他清德,玷辱他門風,故此這般打罵,所以煩惱。”那怪道:“我雖是有些兒醜陋,若要俊,卻也不難。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他願意方才招我,今日怎麼又說起這話!我家住在福陵山雲棧洞。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他若再來問你,你就以此話與他說便了。”

封号由來

淨壇使者隻不過是作者想出來的一個名号而已,我們都知道寺廟中會供奉瓜果祭品之類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要給所敬奉的神靈,例如供奉的是觀音大士,那供桌上供奉的東西就是給觀音大士的。

在《西遊記》中其實可以看到一個細節,在唐僧師徒四人行至奉仙郡的時候,發現這裡好多年多不下雨了,于是孫悟空幫着求雨,結果發現玉皇大帝在天庭上搞了一個面山和米山還有一盞用煤油燈烤的鐵鎖,說隻有狗舔盡了面山,雞啄淨了米山,煤油燈烤斷了鐵鎖就給奉仙郡下雨,後來我們都知道玉帝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看到奉仙郡的那個郡主在供奉他,他本來想吃供品的,結果郡主打翻了供桌,這讓玉帝很生氣,後果我們也都知道了。

說上面這麼多其實就是告訴你,供奉神靈的地方這麼多,而神仙不能一一享用,所以他們需要一個打掃這些供品的所謂的“神”,而豬八戒又是個一個很能吃的家夥,所以才讓他幹起來這行,對于一個天天都在吃供品的神仙,還用一個專門的寺廟來供奉他嗎?其實有人做個一個考究,說豬八戒的創作原型就是“歡喜佛”,歡喜佛呢隻有在佛學密宗的寺廟裡有供奉(說白了就是喇嘛廟),我曾經在北海公園裡有見過(北海公園其實就是清朝時皇帝的“喇嘛廟”),在北海的那尊歡喜佛是男女裸體想抱的樣子。雙像擁抱,男的代表方法,女的代表智慧,兩者合一,即所謂方法與智慧雙成的意思。

晉封

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馬被命為八部天龍,還于龍身。豬八戒沒啥功勞,但如來念他一路苦勞,封了他一個淨壇使者,管理天下寺廟供品。但八戒到任後,隻懂貪吃卻不管寺廟衛生,且吃飽喝足喜歡放空屁臭屁,搞得寺廟烏煙獐氣臭氣熏天,天下信男信女莫不掩鼻怨之。

如來聽報後将他拘到靈山斥之,曰:“我念你苦勞,封你肥差,你不好好珍惜。長此以往信徒變成了怨徒,寺廟再無人供奉上香,甚至無人看管香燭社火,把寺廟一把火給燒了,你将叫我何處啊!!”。最後歎道:我話就講這麼多,不懂你那豬腦能不能聽懂。你好自為之吧,否則屆時莫怪我為慰衆佛和堵信徒口直接殺你神。因豬八戒不聽,終被如來殺作供神品,所以現敬神三牲中少不了豬肉。

豬八戒

西遊記中人物。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雲棧洞,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原本看不出什麼特殊的優點,還有多處毛病。他因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點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雲棧洞,豬八戒被收服後,八戒從此才稍歸正道,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是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愛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為什麼連這樣一個人也最終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淨壇使者”呢!這與豬八戒的知錯必改,能聽取領導和同事的意見有很大關系。

做到了懸崖勒馬、甚至是浪子回頭,在取經事業中的他對師兄的話算得上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總算是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結果吧。《西遊記》是具有濃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說的代表作,而豬八戒則是作者吳承恩在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個喜劇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勞、憨厚率直的品質以及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領,同時還有豬的形體特征,這充分的體現了作者把人性、神性、豬性的完美結合。

西遊以後

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即使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兩條路,最終你仍就會回到起點。——《悟能日記》夢中。海浪在礁石間輕輕激蕩,此時的海宛若一個溫柔的母親,正哼着平和的小曲,輕拍着她的孩子。巨大的岩石聳立在海邊的懸崖上,它似乎是在等待着什麼,又似乎是在聆聽着什麼。自大海形成之日起,它便立在這裡,一動不動。“潮汐的那邊是什麼?”岩石想,它沒有眼睛,看不見潮汐的那邊是什麼,它也沒有耳朵,聽不見潮水的那邊傳來的聲音。

但它可以從潮汐拍打着礁石的震動中感覺得到,在潮水的那邊傳來的親切的信号。“要是能看看那邊多好……要是能聽聽那邊多好……要是能到那邊去多好……”岩石如此想。于是,它感覺到自己在發生變化。“又是這個莫明其妙的夢!”鬥戰勝佛大叫着從夢中驚醒,每次夢到這兒時,他都會被驚醒。“死猴子,又發瘟啊?”同宿的淨壇使者條件反射般嘟哝着,側過身面向裡牆,不一會兒,巨大的鼾聲在屋中重新響起。

鬥戰勝佛忽然覺得淨壇使者罵他的詞語異常親切,自從取經成功之後,當面稱他都是鬥戰勝佛,連齊天大聖這個稱呼他都忘了,隻有淨壇使者還偶爾會罵他“死猴子”、“賊猢狲”。鬥戰勝佛忍不住伸手想去扯淨壇使者的大耳,但當他看到黑暗中對面金身羅漢閃亮的眼睛時,又将手縮了回來。“能吃能睡真好。”他讪讪笑着,輕聲向金身羅漢說。“能吃能睡就好。”金身羅漢悄悄改了一個字。“妖怪們,佛爺我來了!”下了須彌山的鬥戰勝佛仰天發出長嘯。

淨壇使者一面扛着釘钯,一面盯着手中的蘋果,自下山起便沒有言語。金身羅漢不說話是正常的,但淨壇使者竟然也沉默,着實令鬥戰勝佛奇怪。“你又怎麼了?”鬥戰勝佛問,“那個蘋果你要麼扔掉要麼吃掉要麼給我吃實在不行給金身羅漢也行,有什麼好

瞧的?”“别煩我,我在思考!”“思考?”鬥戰勝佛又忍不住狂笑起來,“你能思考什麼?思考你取經的時侯藏在耳朵裡的銀兩嗎?思考那個長得和你相當的高老莊高小姐嗎?思考你手中的蘋果好不好吃嗎?”“我在思考,一個沒有了金箍棒耍的孫猴子,還能怎麼樣?”淨壇使者一口将手中的蘋果吞進了肚子,“還不是同這個蘋果一樣被人吃掉!”鬥戰勝佛呆了一呆,道:“沒有金箍棒,佛爺我還有佛法,這天下還有哪個妖精能在佛爺的佛法面前猖狂?”淨壇使者冷冷一笑:“就憑現在你的那點佛法?連我都打不過。”

鬥戰勝佛大怒:“要不要現在試試?”淨壇使者雙手握住釘钯:“試就試,誰怕誰?”“你們兩個要打的話,就滾到佛祖面前去打去!”一直在反複數着人骨撚珠的金身羅漢不耐地道。“還沒見到妖精,自己先打起來了,你們兩個可真夠争氣!”聽到佛祖之名,鬥戰勝佛緊握的雙拳又松開,道:“呆會兒佛爺就赤手空拳捉兩個妖怪給你們看看,讓你們知道佛法無邊的威力。”沒有理會他,金身羅漢向着淨壇使者道:“淨壇使者,你不要再思考了,思考對于你的大腦來說實在太累,思考這種累人的事讓更強的人去做就行了,你已經成正果了,就應該象某人一樣,不要思考,這是我給你的衷告。”

淨壇使者将長嘴轉向一旁,發出哭泣般的笑聲:“不要思考了,成正果了,不要思考了,成正果了……”“你不是說要赤手空拳捉兩個妖怪給我們看的嗎?”淨壇使者譏嘲地盯着鬥戰勝佛。“去呀,顯顯你的佛法本事吧。”鬥戰勝佛橫了他一眼,大踏步走向前面的山洞,憑感覺,他就知道這裡面有妖精

。他一腳将山洞門踢得粉碎,大聲道:“出來吧,妖精們,佛爺今天要超度你們。”一群小妖手忙腳亂地跑了出來,鬥戰勝佛不屑對付這類小角色,曆來這類小妖都是由淨壇使者與金身羅漢收拾的。因此,他傲立于洞前,對圍着自己的小妖們視而不見。“是一個瘦和尚,雷公臉的瘦和尚!”小妖們叽叽喳喳嚷着,并沒有急忙沖上來。“臭和尚,你想找死嗎?跑到這青雲洞來了。”“叫你們最厲害的妖怪頭出來兩個讓佛爺揍。”“臭和尚,就憑你一個人?”

鬥戰勝佛愕然回頭,卻發現原來在身後的淨壇使者與金身羅漢都不知到何處去了。不在也無所謂,還省得礙手礙腳。他又道:“叫你們最厲害的妖怪頭出來讓佛爺揍!”小妖們全都笑了起來:“你以為你是誰啊,揍我們大王?不要以為你長得象雷公就自認是孫悟空了。”“我就是孫悟空,當年的孫悟空,如今的鬥戰勝佛。”等小妖們笑聲漸平,鬥戰勝佛平靜地道。小妖們全都安靜下來,緊接着又是一陣狂笑。“孫悟空?沒有緊箍,沒有金箍棒,沒有虎皮袱,穿着袈裟挂着念珠念着阿彌陀佛的孫悟空?”不知為何,鬥戰勝佛忽然覺得對小妖們的這幾句話異常惱怒,他大叫一聲,揮拳打破了笑得最猖狂的一個小妖的鼻子。

其餘小妖紛紛撲了上來,各種兵器紛紛擊向他的身體。鬥戰勝佛冷冷一笑,這種程度的攻擊對他根本構不成任何傷害,他毫不躲閃接連揮出雙拳。但令他吃驚的是,小妖們的攻擊雖然未能傷害他的身體,卻讓他感受到久違的疼痛感。令他更為吃驚的是,他對小妖的打擊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強,他可以将小妖們擊飛,但片刻後被打倒的小妖便會爬起又撲了上來。“這個世界瘋了!連妖精都不正常了!”他想。

形象意義

豬八戒的形象具有時代意義。在《西遊記》中,豬八戒不習慣更不喜歡長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護僧取經是出于無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難,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要散夥,嚷着回高老莊做女婿、種地過日子,這種回歸土地、眷念家園、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長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農民意識和農民心理。

可以說,豬八戒是一個來自鄉村的勞動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養成的頑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對立,表現着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願望。豬八戒身上貪财、貪色、自私自利,還表現着明代社會好色好貨思想的沉澱,反映了當時小生産者、小市民的意識特點,具有那個時代的思想特色。因為,随着明代中葉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新生的市民階層繼宋、元之後進一步壯大,并在社會中開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國已經衰落的封建經濟仍然非常強大,整個社會仍然是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

所以,明朝新興市民階層中仍然存在着進步與保守兩種因素。豬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階層中具有普遍性,是個“充滿人欲的

藝術形象”,是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代表着農民階層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層人民形象。豬八戒的形象具有當代意義。豬八戒率性而為,張揚個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個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個并不情願、時時打退堂鼓的凡夫俗子;一個作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輕松嘲笑并調侃的對象,一個來自于人民内部的、帶有芸芸衆生的人性優點及弱點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衆文化的當代意義。

如民間中的一些歇後語:豬八戒背媳婦——費力不讨好;豬八戒耍耙子——就會一手;豬八戒掏耳朵——裡面有貨;豬八戒調戲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當代也湧現出了幾部關于豬八戒的影視産品,如《春光燦爛豬八戒》等。豬八戒之所以在當代大衆文化圈裡得到這樣的歡迎,主要是與他的親和力有關,與當今人們的精神需要有關。所以,在當代社會,豬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義。傳說,吳承恩的家鄉江蘇淮安有個二流子,名叫朱八,又懶又饞,又愛偷偷摸摸的。吳承恩覺得朱八這種人經過磨練才能變成好人,世人應以朱八為戒,别學朱八。這才結合野豬精的故事,取名豬八戒。

教育意義

《西遊記》中,豬兄最後的結局讓人感歎。唐僧等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後,接受如來“分封”,唐僧成佛了,孫悟空成佛了,沙僧成了羅漢,唯獨我這豬兄,弄了個淨壇使者幹。淨壇使者是什麼?是把人們燒香拜佛後的貢品收拾幹淨的主兒。按照佛教的“台階”,佛是最高一級,羅漢次之,羅漢下頭還有什麼,唯獨沒有淨壇使者這麼個“崗位”。在佛家這一畝三分地上,豬兄已成了編外人員,弄不好要享受“低保”政策了。

這樣“分封”,豬兄當然不滿意。一樣走了十萬八千裡,一樣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為什麼别人都“官升一級”,自己卻成了勤雜工?于是他扯開豬嗓大喊起來:“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自有他的解釋,他說:“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如來這家夥,真是個老油條,既不給你好職位,還說是照顧你,這跟我們現在的某些領導相似。

豬兄當然也不是傻子,聽不出好賴話,可他又有什麼辦法?他就是“豬膽包天”,敢頂撞佛祖嗎?再說了,淨壇使者雖地位低下,好歹也有口飯吃,有飯吃就比下崗職工強,豬兄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從事業成功的角度看,應該說八戒是失敗了。進入佛門,目的就是要修行成佛,八戒卻沒能如願,這就未免讓我們不理解。八戒在取經路上是多吃香啊,唐僧處處袒護他,因為他會巴結“領導”。領導愛聽什麼他就說什麼,領導喜歡什麼他就做什麼,隻要他在,領導就心通氣順、眉開眼笑。這樣一位十分精通與領導的關系學的人,怎麼最後竟弄個那結果呢?這真是讓人惋惜了。而悟空卻是有名的刺頭,聽領導話的時候不多,領導就是念緊箍咒他對妖怪也是該打就打,毫不手軟,這樣的人倒成了佛,就連一向老實木讷的沙和尚最後都比八戒強,這在現實當中是可能發生的事嗎?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讓我看,問題出在兩個方面。一是有沒有真本事。孫悟空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八戒雖然也會兩下,但本事跟悟空比還差不少。取經之路險象環生,随時會關系生死存亡,不用有真本事的人是不行的,因此悟空就成了降妖除怪的主角,八戒就隻能成為助手。二是道德品質究竟怎樣。

悟空雖然個性十足,讓領導不好擺弄,但他堅持真理,正直無私,對取經事業無比忠誠。沙僧也是這樣,雖本領差些,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人處事性情笃厚、善良寬容,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唯獨八戒,又饞又懶,貪财好色,對“領導”巴結逢迎,對“同事”耍小聰明,使小伎倆,一點沒有真誠之心。如來說他“有頑心,色情未泯”,就是在說他道德品質有問題。一個技不壓人、又品質惡劣的人還想成佛嗎?那真是有些天理不容了。

在“分封”這件事上,如來是公平的。作者設置這樣的結局,難免會是有意之舉。現在社會,還有不少像八戒那樣想靠關系學來生存的人,尤其是跟領導搞關系,成了他們的“必修課”。關系學重要不重要?重要,但對一個人成功起決定作用的不會是關系,而是才華和道德品質。

在法制不健全、人治色彩相對濃厚的社會,關系學會起大作用。但現在社會越來越制度化、法制化,社會競争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不像孫悟空那樣有真本事、有高尚品德,隻會跟豬八戒似的搞關系,是斷然不能生存的,因為才華和品德才能創造價值,能創造價值的人自身才有價值。關系隻是成功的一種必要條件,永遠不可能是決定因素。成功的秘訣隻有四個字——德才兼備!

相關評論

凡事都有因果,對八戒的成才經驗,總結出與他的名字有關系,也就是根據豬八戒的優點粗略統計一下,在各路的神仙領導、唐僧組長、孫悟空師兄、沙和尚師弟等方方面面,對八戒的及時監督和管理,豬八戒紮紮實實做出了八戒表現。八戒貪吃,險象環生。若不是悟空及時阻止,八戒早已成為群妖口中的美味。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段中他的特色最為突出。此乃戒貪吃,應該是八戒之一也。八戒見到青年女子,總是心花怒放。

多虧唐僧苦口婆心的教育,孫悟空、悟淨的善意捉弄,才使其不良行為有所收斂。尤其是四位菩薩的精心點化,讓八戒終生難忘。(不過他癡心不改地追求高小姐,嫦娥這種精神還是可嘉的。)此乃戒貪色,應該是八戒之一也。取經路上每每遇到挫折困難,八戒總是掂記着私分悟淨肩上的集體财物。悟空的痛打辱罵,悟淨的挖苦譴責,才一次次打消了他分包袱的念頭。此乃戒貪财,應該是八戒之一也。别看八戒對除妖降魔一籌莫展,但在領導面前打小報告卻有一手。

多虧唐僧心中有數,悟空、悟淨的及時揭發譴責,才八戒的陰謀一次次落空。此乃戒嫉賢,應該是八戒之一也。針對八戒的

弄虛作假行為,悟空采取變化緊盯,跟蹤偷襲的辦法及時予以揭露和糾正,從而為唐僧正确決策提供祥實的依據。戒做假,應該是八戒之一也。在孫悟空被趕走的這些時候裡,它又因為貪睡,害得唐僧誤入妖怪的洞穴。每逢八戒偷懶時,悟空要麼變化對其捉弄以示警戒,要麼以身用則吃苦在前,從而帶動八戒積極工作。

這樣一來,弄得八戒心有餘悸,不敢也不好意思再偷懶。此乃戒偷懶,應該是八戒之一也。遇到困難後當八戒打退堂鼓時,老是愛提各走各的路。唐僧、悟空、悟淨都及時從思想上予以助威鼓勁,從工作的為其排憂解難,激勵八戒增強信心,心甘情願的獻身于取經事業。此乃戒畏難,應該是八戒之一也。對付八戒的貪功惡習,唐僧的做法是實事求是,公開公正,論功行賞,悟空、悟淨的态度是居功不傲,不卑不亢,心平氣和。從而保證了取經隊伍的團結一緻。此乃戒貪功,應該是八戒之一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