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區

吳興區

浙江省湖州市轄區
吳興地處長江三角洲15個城市的中心位置,東距上海150公裡,南接杭州86公裡,西連南京230公裡,北隔太湖與蘇州、無錫相望。吳興區是浙江省湖州市市轄區。總面積871.9平方公裡,吳興區下轄5個鎮(織裡鎮、八裡店鎮、妙西鎮、埭溪鎮、東林鎮)、1個鄉(道場鄉)、13個街道(月河街道、朝陽街道、愛山街道、飛英街道、龍泉街道、環渚街道、湖東街道、康山街道、鳳凰街道、龍溪街道、仁皇山街道、楊家埠街道、濱湖街道)。另有湖州市南太湖新區(市級開發區)和南太湖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區級開發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吳興區常住人口為712595人。2020年,吳興區實現生産總值1001.6億元,增長3.5%,在全市率先突破1000億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1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9元,分别增長5.0%、6.9%。
    中文名:吳興區 外文名:Wuxing District 下轄地區:13個街道、5個鎮、1個鄉,1個高新區 人口:712595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火車站:湖州站、湖州南站 行政類别:市轄區 地方方言:吳語-太湖片-苕溪小片-湖州話 車牌代碼:浙E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面積:871.9平方千米 著名景點:太湖 地理位置:浙江北部、太湖南岸 政府駐地:八裡店鎮 電話區号:0572 郵政編碼:313000 行政代碼:330502

曆史沿革

吳興為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稱,三國吳甘露二年(266年),吳主孫皓取“吳國興盛”之意改烏程為吳興,并設吳興郡,轄地相當于湖州市全境,錢塘(今杭州)、陽羨(今宜興)。

吳興區

吳興區(7張)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徙封于吳,于今吳興區道場鄉境内築菰城,置菰城縣。

秦改稱烏程縣。

唐調露二年(680年),分烏程置吳興縣,這是縣以“吳興”冠名的第一次。後建置雖數有變更,但保留“吳興”之名。

民國元年(1912年)2月,撤道廢府,設吳興縣。

1981年1月,吳興撤縣并入湖州市。

2003年起,湖州市區改名為吳興區。成為浙江省湖州市下轄的一個區。

概況

吳興區是浙江省湖州市市轄區,現轄九個鄉鎮、六個街道,總面積871.9平方公裡,總人口58萬。

吳興地處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糧食、蠶繭、淡水魚、筍、茶葉等農副食品的重要産區。近年來,按照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以提高農業競争力為核心,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全區已基本形成了蔬菜、龜鼈、花卉苗木、竹筍、畜禽等五大特色産業,一個全市之最、全省一流的吳興食品工業園将于2005年建成,目前已有近十家農業龍頭企業入園。

工業是吳興經濟的主體。全區已初步形成了以新型紡織、新興建材、特色機電、農産品加工、電子信息等為特色的産業體系。金屬制品、鋁合金建材、微特電機、羊絨羊毛衫等生産企業已跻身全國同行前茅。電子、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産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織裡鎮為代表的童裝加工業是我區紡織産業的一大亮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童裝生産和銷售基地,擁有國内市場21%的份額,織裡鎮還被中國紡織協會命名為首個"中國童裝名鎮"。

吳興環境舒适,是江南最宜人居住和創業的城市。北面是風光旖旎的太湖,西南是連綿橫亘的青山翠竹,既有“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的桃源風光,又有“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的真山真水,更有“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隻合住湖州”的稱贊。

區政府所在的中心城市是浙江省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還曾獲得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的“最佳人居城市”稱号。2004年起開展的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生态市的“四城聯創”工作,将進一步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吳興區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介于東經119°14′—120°28′之間,北緯30°22′—31°11′之間,總面積871.9平方千米。東距上海150千米,南接杭州86千米,西連南京230千米。總面積871.9平方公裡。

地形地貌

吳興區境内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以及廣闊平原為基本特色。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低山丘陵以及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由天目山東支延伸到市郊的埭溪、妙西一帶而形成。東北部為湖沼型沉積平原,地勢低窪,平均海拔約3.5米。河網密布,湖塘衆多,地下水位很高。由于人類長期活動的結果,原始地形已受到改變,河岸修築了高出地面1.0—3.0米的河堤,從而構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觀。

氣候特征

吳興區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5—16℃,無霜期224—246天,年降水量為1277.6毫米,平均降雨日142—155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07.3—2030.6小時,日照率在42—48%之間。年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多年平均最大風速20.3米/秒。全年多風向頻率為東南風,少為西南風。

水系水文

吳興區境内主要河流水系分為苕溪水系、東部平原運河水系兩部分。苕溪水系包括東苕溪、西苕溪及尾闾的環城河、旄兒港等河道,在白雀塘橋彙合後,經小梅港、長兜港注入太湖。東部平原水系為杭嘉湖平原運河西水系的一部分,河道縱橫交錯,是平原地區排洪和引水的通道。東西向主要河道為頔塘、北橫塘、南橫塘和鲇魚口閘下遊河道;南北向主要河道為大錢港、羅溇港、幻溇港、濮溇港、湯溇港等。

土壤類型

吳興區以東苕溪為界,西部低山丘陵區以紅壤土類為主,局部分布石灰岩土類;東部水網平原區以水稻土類為主,相間潮土土類。土壤類型和發育狀态總體上有利于植被的恢複,但在易受侵蝕的丘陵陡坡山地及礦山采場附近,有粗骨土和石質土分布,常有裸岩分布其間。

植被條件

吳興區境内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熱帶的浙皖山區青岡苦槠林。森林類型可分為針葉林和闊葉林兩類,另有竹林廣泛分布。現存植被大多為次生林與人工林,低山區森林覆蓋率較高,丘陵地帶植被稀疏。海拔50—500米之間的丘陵坡地,自然植被以毛竹、小徑竹和常綠針、闊混交林為主,主要樹種有青岡、甜槠、木荷、馬尾松、香樟和檫樹等。人工植被有毛竹、小徑竹、茶和果樹等。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台地和平原,以農作物和經濟林為主,也有較多小竹林分布。主要人工植被有茶、桑、水杉和果樹等。

人口

全區2020年年末戶籍人口63.74萬人。其中男性31.15萬人,女性32.59萬人,分别占總人口的48.9%和51.1%;鄉村人口26.53萬人,城鎮人口37.21萬人,分别占總人口的41.6%和58.4%;全年出生人口4758人,死亡人口4382人,全區自然增長人口為376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吳興區常住人口為712595人。

生态環境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全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6%,較去年上升13.9個百分點;PM2.5月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較去年下降18.2%,空氣優良率和PM2.5濃度持續保持“一升一降”态勢。n

水環境質量全域達标。

全區14個區控以上地表水斷面100%達到或優于III類水質,列入國家“水十條”考核斷面100%達到III類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标率保持100%;入太湖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水以上。n

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全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分别達到100%、100%、95%和92%以上。n

生态屏障建設全面向好。

生态屏障建設全面向好,新增造林3494畝,新植珍貴彩色樹種9.3萬株;治理濕地0.36萬畝,完成茶園林業生态修複0.4703萬畝。

經濟

綜述

2020年,吳興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752.7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3%。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22.81億元,增長1.6%;第二産業增加值341.60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300.23億元,分别增長0.9%和2.0%;第三産業增加值388.35億元,增長5.6%。分産業結構看,一、二、三産結構調整為3.0:45.4:51.6,産業結構繼續優化。

實現公共财政預算總收入82.81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1.20億元,增長12.4%,地方财政稅收收入48.38億元,增長20.0%。在地方稅收中,實現增值稅15.59億元、企業所得稅7.25億元、個人所得稅3.35億元。全年公共财政預算支出46.35億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分别增長24.6%、11.3%、13.6%、15.2%和15.1%。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3%,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2.0%,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3.9%,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9% ,居住價格同比持平。

固定資産投資

2020年,吳興區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7.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0.2%。民間項目投資增長10.8%;交通投資增長85.0%;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增長17.6%;生态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增長23.2%。

财稅收支

2020年,大吳興(含吳興區和南太湖新區)口徑下,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52.7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3%。;财政總收入82.81億元,增長20.0%;在地方稅收中,實現增值稅15.59億元、企業所得稅7.25億元、個人所得稅3.35億元。全年公共财政預算支出46.35億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分别增長24.6%、11.3%、13.6%、15.2%和15.1%。

人民生活

2020年,吳興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16元,同比增長5.0%。其中,工資性收入34218元,增長3.6%;經營性收入11920元,增長3.9%;财産性收入4890元,增長4.4%;轉移性收入12788元,增長1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9元,增長6.9%,其中工資性收入28277元、家庭經營收入7165元,分别增長6.7%和5.7%。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領先城鎮1.9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進一步縮小。

2020年,吳興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3%,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2.0%,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3.9%,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9% ,居住價格同比持平。

2020年,吳興區實現生産總值1001.6億元,增長3.5%,在全市率先突破1000億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1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9元,分别增長5.0%、6.9%。

第一産業

2020年,吳興區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6.70億元,可比增長2.0%。其中,種植業總産值12.64億元,增長0.5%;林業總産值3.14億元,下降0.6%;牧業總産值3.93億元,下降9.3%;漁業總産值14.60億元,增長6.8%;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産值2.39億元,增長6.4%。農業增加值24.50億元,增長2.0%。果用瓜種植面積0.94萬畝,增長1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9元,增長6.9%。

種植業

2020年,吳興區居民對蔬菜水果的需求持續增加,為滿足市場需求,西瓜、草莓、果用番茄等種植面積有所擴大。全區蔬菜播種面積10.87萬畝,同比增長5.4%。我區第一家以蔬菜種植戶為主體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吳興區蔬菜産業農合聯的成立,加強會員間聯合合作,形成利益共享機制,有力保障了蔬菜生産供應。

畜牧業

截至2019年末,吳興區生豬存欄1.98萬頭,減少34.7%。

漁業

2019年,吳興區漁業産量8.90萬噸,增長13.0%。高标準太湖蟹養殖基地6000畝,完成建設投資8.2億元。

第二産業

工業

2020年,吳興區工業經濟運行保持持續回升的良好态勢,完成規模工業總産值620.23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17.00億元,增長4.6%。新興動能中的戰略新興、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和高新技術産業分别增長19.1%、14.8%和9.3%。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54.42億元,增長6.5%;其中利潤總額40.23億元,增長10.6%。

建築業

截至2020年末擁有建築企業76家,完成建築業總産值475.7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建築工程産值400.5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352.1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1207.2 萬平方米。

第三産業

國内貿易

2020年,吳興區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595.8億元,增長16.8%。其中,限上批發業實現銷售額421億元,限上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74.8億元,金屬材料類、煙酒類銷售情況良好,分别實現商品銷售額172.6億元、74.8億元,增長62.2%和4.8%。受疫情影響,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6.1%。

對外經濟

2020年,吳興區外貿進出口總額118.64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出口96.03億元,增長3.8%。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産品出口增長27.8%,占全部出口的39.1%,比重提高7.4個百分點,成為第一大出口産業。出口市場更趨多元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10.0%,占全部出口的45.1%,對歐盟、東盟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額分别增長5.7%、24.2%和16.0%,占全部出口的12.7%、22.6%和7.9%。

房地産業

2020年,吳興區商品房施工面積118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7%,商品房竣工面積83.6萬平方米,增長388.4%。住宅銷售面積181.3萬平方米,增長26.6%,住宅銷售額222.0億元,增長25.3%,待售面積31.6萬平方米。

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中環水務、香港永義、中海石油、上海實業等知名大企業落戶吳興創業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織裡鎮曆史上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是中國童裝名鎮,擁有國内25%的市場份額,并培育了童裝和棉坯布兩大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童裝産銷基地和棉坯布集散中心,産品物暢其流。

交通運輸

杭甯高鐵、宣杭鐵路穿吳興區而過,湖蘇滬高鐵已經開工;G25杭甯高速公路貫穿南北,G50申蘇浙皖高速公路、S12申嘉湖高速公路橫卧東西,104國道、318國道、306省道并辔而行、貫通全境,基本形成長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杭州、南京、蘇州)1小時交通圈。全區農村公路685.34千米,其中縣道150.43千米、鄉道133千米、村道約401.91千米。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20年,吳興區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8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18家,均創曆史新高。認定省領軍型科技創新創業團隊3個,入選國家引才計劃6個、省引才計劃外專項目4個、省海外工程師6人、市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型創新團隊3個。完成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項目20項,征集企業技術難題60餘項,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金額突破10億元。新建衆創空間10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吳興夢工場成為今年全市唯一一家通過國家級備案的衆創空間,佳成、七幸被評為市級優秀衆創空間。新認定市級研發中心13家、省級高企研發中心9家、省級企業研究院5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吳興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5所,在校學生96672人。其中:小學24所,在編教職工2496人,專任教師2846人,在校學生52957人,小學入學率和鞏固率均為100%;初中20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在編教職工1254人,專任教師1262人,在校學生14332人,初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比例達99.34%;農村成人技術培訓學校9所,在編教職工40人,專任教師45人;幼兒園82所,在園幼兒29383人,在編教職工352人,專任教師2154人。順利創成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省“互聯網+義務教育”實驗區,“STEAM+生态”學習實踐共同體項目入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實踐共同體項目名單(全省基礎教育唯一),被推薦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全市唯一)。湖師附小教育集團井安小學、織裡鎮培文學校投入使用,實施愛山小學教育集團奧體校區改擴建工程并完成整體改制,啟動愛山小學教育集團青陽校區等5個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毘山中學、鳳西小學等8個新建項目。仁北、長東等7所幼兒園完成改建并投入使用。

文化事業

2020年,吳興區新建“城市書房、振興書棧”各1個。挖掘“文化基因”,開展“菰城講堂”、“閱讀Ta力量”等系列特色活動12期,組織 “同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等公益性文化演出40場,開展藝術戰“疫”吳興區抗疫美術作品集雲上展等10場公益展覽。

體育事業

2020年,吳興區持續推進基層便民體育設施建設,完成建設1個遊泳池,4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0個百姓健身房,16個小康體育村提升工程。成功舉辦2020“長三角之心”漾舟精英公開賽。新增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53人,完成公益培訓1200餘人次。 

衛生事業

2020年,吳興區共完成基本建設項目33項,項目覆蓋13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計投入1229萬元。繼續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規範簽約286972人,規範簽約率達45.37%。開展城市健康服務聯盟和高水平醫聯體建設,進一步健全優質資源下沉、雙向轉診等工作機制。建設健康村(社區)17個,健康步道7條,健康家庭235家,健康樓道85個,健康促進學校金牌1家、銀牌1家、銅牌9家。積極推動分級診療系統、共享中心、影像雲、健康共管平台、刷臉就醫等一系列信息化項目。全年依托分級診療系統完成門診轉診1318人次、住院轉診208人次;影像、心電和臨檢三大共享中心實現市域覆蓋,診療量分别達2.7萬、1.99萬和53.2萬;影像雲上傳影像196967張,線上調閱1.65人次。

勞動就業

2019年,吳興區實現新增就業51102人,其中,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8258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895人,市本級城鎮登記失業率1.52%。公共就業四大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開展技能培訓18944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訓5242人次。

社會保障

2019年,吳興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84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員6.19萬人,法定戶籍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7%,城鄉居保繳費到賬率98%。繼續調增機關保、城鄉居保養老金調标工作,累計發放城鄉居保待遇23311.18萬元,機關養老待遇30286.75萬元。

環境保護

2020年,吳興區國家“水十條”考核湯溇斷面、14個區控以上地表水斷面、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标率和交接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持續保持“4個100%”,水環境質量全域達标。PM2.5均值為27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18.2%;空氣優良率為86.0%,較去年同期上升13.9個百分點。創新實施“無人機洗地”工作機制,推廣使用“藍盾一号”治氣掌上執法,無人機排查的425處疑似問題點位,已全部整治完成,按時銷号率達100%。“藍盾一号”共派發電子交辦單262份,整改完成率為93.9%。完成在建工地揚塵治理167個,全區6家在場礦山均實現粉塵防治達标運行,完成廢棄礦山治理6個;完成年使用量大于5噸的涉VOCs企業原料替代20家,創建VOCs治理示範企業6家;完成1-2蒸噸/小時天然氣鍋爐低氮改造12家。督促2310家餐飲單位開展定期清洗,并在八裡店試點推廣“開店地圖”,以“紅黃綠”三種顔色設置禁開。

安全生産

2020年,吳興區深入開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産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别下降 16.7%和 21.1%。

平安建設

2020年,吳興區共314個小區、8357家應控單位實現垃圾分類100%全覆蓋,完成“定時定線”收運道路133條,建成驿站731個,完成“二定四分”模式轉換小區226個,創成省級高标準示範小區34個、省示範片區2個、省“定時定點”示範小區11個和商業街區8條,建成分類宣教中心5個。通過加快推進PPP環衛一體化項目,深化垃圾日産日清效果,全區範圍内已實現垃圾處置負增長,同比下降3.7%,日均減少23.1噸。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率89.1%,城鎮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率100%,新增和更新分類運輸車輛3輛,完成新(改、擴)建中轉站1座。

2020年,吳興區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摧毀涉黑涉惡犯罪團夥4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97名。列入退役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省級試點,助力湖州奪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七五”普法成功驗收,建成沈家本曆史文化園。2 家單位入選全省首批“楓橋式”司法所。獲評省禁毒示範縣(區)。

東部新城崛起

東部新區是湖州中心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塊,涉及八裡店、環渚、織裡三個鄉鎮,區域總面積183平方公裡,規劃區範圍面積90平方公裡,其中中心區46平方公裡、織裡片區32平方公裡、環渚片區8.3平方公裡、吳興食品加工園3.7平方公裡。中心區近期實施28.3平方公裡,總體布局為一心(中央商務中心)、二軸(吳興大道、南太湖大道)、三平台(景區平台、工業平台、商貿平台)。

圍繞建設生态型濱湖大城市的目标,突出“生态、文化、和諧、精緻”的城市特色定位,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兩翼推進、中間突破”的開發建設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标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水平管理、高效率産出”的原則,已累計完成投入36億元,區域内主要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吳興大道、南太湖大道相繼建成通車,一大批基礎公建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織裡童裝、八裡店金屬制品、環渚紡織機械等特色産業和西山景區、八裡店社區等商貿旅遊居住區塊。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20年,吳興區下轄5個鎮(織裡鎮、八裡店鎮、妙西鎮、埭溪鎮、東林鎮)、1個鄉(道場鄉)、13個街道(月河街道、朝陽街道、愛山街道、飛英街道、龍泉街道、環渚街道、湖東街道、康山街道、鳳凰街道、龍溪街道、仁皇山街道、楊家埠街道、濱湖街道);另有湖州市南太湖新區(市級開發區)和南太湖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區級開發區),其中鳳凰街道、康山街道、龍溪街道、楊家埠街道、仁皇山街道和濱湖街道由湖州南太湖新區管理委員會管理。

曆史文化

絲綢文化

吳興是絲綢文化發源地,錢山漾遺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蠶絲織物,201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世界絲綢之源”。

書畫文化

吳興是書畫文化集聚地,作為“文房四寶”之首湖筆誕生地,吳興書畫曆史悠久,曾哺育或吸引了曹不興、王羲之、顔真卿、蘇東坡、趙孟頫等一大批書畫大家。

隐逸文化

隐逸,是中國文明史上貫穿始終的一種文化現象。國學大師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将中國文化總結出十四個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中國文化有隐逸文化。發源于天目山的東、西苕溪,在湖州吳興彙合(東、西苕溪合流後,名霅溪),一路奔流,注入太湖。苕溪水系在東部平原散作千港萬湖,形成密集的河網湖群,天目山脈尾闾的青山翠峰在岸相映,構成這一地區特有的秀麗勝景,所謂“水逶迤而清深,山連屬而秀拔”,即所謂“山水清遠”。

在曆史上,苕霅隐逸文化興盛一時。顔真卿、陸羽、張志和、皎然等創造出“苕霅”意象,來隐喻隐逸文化。“霅水”、“苕霅”、“苕上”俨然就是“隐逸”的代名詞。據明萬曆《湖州府志》所載:“西塞山在湖州城西二十五裡,有桃花塢,下有凡常湖,唐張志和遊釣于此。”西塞山層巒翠疊,主峰巍峨,山勢連綿,林木蔥茏,山塢中又有桃花掩映。山麓有樊漾湖,面積百畝,湖面浩渺,煙波迷濛。樊漾湖納西塞山之水,還與苕溪相連,寬廣的水域盛産魚蝦,引來鹬鹭栖息,又是漁父操舟,撒網捕魚的天地,也是悠然自得垂釣的好去處,是江南山水風光的典型,其意境非常符合士大夫避世離俗的情趣。

張志和在西塞山漁隐,自号“煙波釣徒”、“玄真子”。唐上元二年(761年),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鳜魚水美,張志和以其真情實感寫下《漁歌子》詞:“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茶聖陸羽在吳興妙西寓居30多年,撰寫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葉研究專著《茶經》。位于妙西霞幕山的陸羽古道,2018年入選“中國十大古道”。

南郊是湖州吳興苕霅文化亦即隐逸文化最豐厚的地區之一。大明正德七年(1512年)春,孫太初(名一元)第一次來到吳興。孫太初18歲就步李太白足迹,壯遊天下。八年後到江浙一帶,在蘇州交接沈周、文征明、祝枝山等名士,然後又至杭州,與殷雲霄、鄭善夫、顧璘、吾瑾等熟識。一介布衣,以詩文傾動王侯,令舉世為之肅然者,孫太初為當時第一人。孫太初在吳興結識了隐居的吳珫(長興呂山望族)、劉麟(曾為工部尚書)、龍霓(曾為刑部員外郎)以及陸昆(曾為禦史)。在南郊,他們徜徉道場山,泛舟碧浪湖,結為“苕溪五隐”。孫太初詩風中有濃厚的隐逸氣息。在南郊隐居中,孫太初結交吳興本地大量文人墨客,也不時有人前來請教求學。道場山是他經常遊曆、吟詠的地方。孫太初隐居期間留下了523首詩以及“挂瓢”的精神意象與追求。

相傳東晉著名道士葛洪種黃菁于此,至今山多黃菁,因而得名菁山。“葛仙煉丹處天下有十三,烏程縣其一。”(據《職方圖志》),菁山邊上還有葛仙山,傳說是葛洪煉丹之處。

元末明初,“吳中四傑”之一的張羽在菁山一帶(今吳興區東林鎮青山片南山村)隐居。張羽(1333-1385年),字來儀,更字附鳳,号靜居,浔陽(今江西九江)人,明初與高啟、楊基、徐贲稱為“吳中四傑”,也是“北郭十才子”之一。張羽才華橫溢,工詩善畫,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對湖州吳興有着特别的貢獻,以城近郊八景之名作了八首近體詩,合成《吳興八景》,從此就有了“吳興八景”之名。他早年随父宦遊江浙,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與友徐贲約,蔔居吳興,居于吳興之菁山。張羽有《約徐隐君幼文同隐吳興》詩:“吳興好山水,子我盍遷居。繞郭群峰列,回波一鏡如。蠶餘即宜稼,樵罷亦堪漁。結屋雲林下,殘年共讀書。”張羽元末隐居菁山時名其室曰“靜者居”,其詩集亦命名為《靜居集》。張羽的詩文中多次提及菁山,以及菁山一帶南山、南塢、銅塢、景山等地名。張羽從元末開始隐居菁山,入明後又在此隐居約十年之久。在菁山以畫家細緻入微的觀察,詩人敏感細膩的筆觸,寫盡了菁山的春夏秋冬、風霜雪雨,早晖夕陰,寫菁山山隐生活的點點滴滴,主動融入自然,怡然自得。

張羽在山隐時期寫的詩,有幾個主題反複地出現。

第一個主題是“雨”,江南本多雨,靜居山間可聽雨聲,可觀雨景,對雨霧的千變萬化有了更深的體驗。

第二個主題是“夜”,從夜坐到雨夜、涼夜、寒夜,再到秋夜卧病,山居的孤寂讓詩人對夜的體驗格外地深沉。

張羽十分喜歡自己的靜居生活。在菁山張羽早則獨步山行,晴則登高望遠,閑則深塢訪古寺古迹,生活得自由自在。“吳中四傑”中另三人,高啟、楊基、徐贲,“北郭十才子”裡其他六人,王行、杜寅、梁時、浦源、方彜、錢複等,時不時地來菁山看望張羽,他們一起遊山訪古,一起詩詞唱和。

太湖溇港文化

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時代,曆經漢、晉、唐、五代發展,至南宋時成熟完善,經元明清的持續經營而綿延至今。作為一項節制太湖蓄洩的水利工程體系,其包括了溇港、橫塘、太湖堤防、圩田及其他相關遺産。湖州境内原有溇港74條,經過曆年整治,66條溇港至今基本保存完好。作為我國傳統水利的光輝典範, 2016年11月,太湖溇港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2017年9月被評為第十七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019年10月太湖溇港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1月,“幸福溇港-太湖溇港”入圍浙江省大花園耀眼明珠培育項目。

風土人情

毗山位于湖州市東郊。明成化《烏程縣志》載:“縣東北五裡大溪上,突然獨峙,與城相毗而近,故名”。元代趙孟頫《吳興山水圖記》:“東北曰毗山,遠樹微茫中,突若覆釜”。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是觀音生日,也是踏青郊遊的好時光。這一天,湖州城及近郊數萬男男女女都要踏青遊毗山,朝拜觀音。這一風氣由來已久,已成為湖州民間風俗之一。

風景名勝

蓮花莊

蓮花莊在曆史上為著名的園林勝地。“荷花盛開,錦雲百傾”,“為吳興一絕”。園林占地112畝,布局根據特定地形将山石、水體、植物、建築組成畫面,形成豐富多特色彩的景象空間。設計有白萍春曉,雲影清音,松泉印月,鷗波荷香,紅蓼花疏等十景,展現了湖州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鄉土風貌。

蓮花莊西區:臨橫塘路為大門,門額内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中區:前有蓮花池,後有低丘起伏。臨池建“松齋”、“鷗波亭”。齋與亭以回廊相連。齋西峙“蓮花峰”,他的許多傑作在此完成。“題山樓”相傳是管夫人居處,樓東有大片梅、竹林,而“清絕軒”因管夫人“善寫梅竹,筆意清絕”而得名。

東區:以假山屏障為首景,内有“三品石”。東有洞門,門上以“水晶宮”榜額,入門亭宇參差、溪光照人。左有回廊嵌趙字帖,右有廊橋曰“映帶橋”,與“大雅堂”相連;後有“曉清閣”、“雙亭”、“菊坡”,前對“紅蓼汀”,東南有“驚鴻橋”、“澄寰觀”。

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在此置别業,名蓮花莊。因趙孟頫有翰林學士承旨銜,故蓮花莊有"學士莊"之稱,時聞名江南。風光旖旎,為一郡之勝。數百年來,以碧水風荷、景色幽絕著稱于江南。

清末以後,廢圯荒蕪,面目全非。1986年由湖州市人民政府撥款重建,恢複名園,總面積擴大到112畝。全園以水見長,亭榭樓閣,傍水而立,奇态湖石,精心壘疊,展現了江南水鄉和園林合壁的特色。蓮花莊的主要景點有松月齋、大雅堂、集芳園、曉清閣、題山樓、鷗波亭等十餘處。在重修時精心構思,配以古今名家墨迹,力求恢複名園原貌,使蓮花與翰墨共芬芳,園林與文物同輝映。

如今的蓮花莊清風碧波,噴泉濺湧,紅魚白鱗,遊艇戲逐;小橋流水,奇峰異石,亭榭樓閣,古樸典雅;春醉桃楊,夏沁風荷,霜染楓菊,雪映松竹;四季景色,因時而異,使人領略不盡,品味不絕。

潮音橋

潮音橋俗名橋裡橋,在湖州南門,橫跨于溪之上。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始建,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據清光緒《烏程縣志》載:“舊為潮音渡,以橋東慈感寺奉觀音大士故名。”渡口建橋,仍沿用渡名,故名潮音橋。

潮音橋橫跨于雨溪之上,為3孔石拱橋。俗稱啞子橋,義稱橋裡橋。其名之出來有兩說,一是春秋時西天目之水浩蕩而來,水經橋的約束,發出海潮之聲,舟揖經過,為避免事故,集中注意力,故禁聲,潮音、啞子之名由此而産生。二是,舊為潮音渡,以橋東慈感寺奉觀音大十故名。至于橋裡橋,系傳說古時橋下有一小橋。

潮音橋與“塔裡塔”(飛英塔)、“廟裡廟”(府廟)是湖州城内3大古建築。為三孔石拱橋,高7米,長50米,寬5米,橋兩側置石質吳王靠,可供行人坐息。西側次孔跨一行人道,以避免割斷沿河街道,橋上橋下均可通行人。此橋已具有立交橋的雛形。潮音橋因為是石拱古橋,不便通車,故現已在原橋之南另建一座“潮音新橋”,橋寬20米,交通稱便,而潮音橋作為古迹仍然保留,成為湖州城裡保留至今的唯一的明代古橋。

潮音橋西岸河街商店林立,為避免割斷沿河街道,建橋時西側次孔跨過人行道,這在古橋建築史上實屬少見。

鐵佛寺

鐵佛寺現位于湖州城内勞動路。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原名開元寺,後遭火災,唯存廊庑。唐天寶3年(744年),著名的鑒真和尚3次東渡日本未成,從甯波來湖州講經,立誓鑄鐵觀音像未果,至宋天聖3年(1025年),承鑒真遺願,方始鑄成鐵觀音,熙甯元年(1068年)取名壽聖觀音禅院。

元末,寺院毀于兵火,僅剩鐵觀音佛像一尊。明洪武2年(1369年)移寺于今址,改名鐵佛寺。宣德8年(1433年)僧昙壁又鑄大鐵佛釋迦牟尼、文殊、普賢三尊,以後屢遭兵災而四尊鐵佛劫後餘生。但文革動亂使三尊大鐵佛劫數難逃,幸存宋鑄鐵觀音佛像。

鐵觀音佛像發髻高踞,衣褶流暢,雙手交叉,赤腳露趾,體态端莊,神姿飄逸,呈“S”形側立于蓮花座上。像高2.15米,重約1.5噸。其造型上承盛唐豐腴遺風,下開宋代俊麗先聲,是一尊罕見的藝術珍品。修複後的鐵佛寺紅牆迤逦,花木扶疏,又充實了趙孟、兆頁《天甯萬壽禅寺》書法真迹和日本1.5噸重的經鐘等珍貴文物,已是湖州市民和國際友人參觀遊覽之所。1981年被重新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寶塔

多寶塔位于道場山。又名文筆塔、文風塔,俗稱道場塔。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兩次重修。1987年政府撥款維修,1988年6月竣工。維修後的多寶塔,共計七層,通高33米,底層外墅寬1.98米。塔身為磚木結構,外八面内方形,塔體玲珑秀巧,結實莊重,每層均挑出塔檐,飛檐翹角,檐角下懸風铎,塔頂置鐵鑄塔刹;由覆體、寶珠、仰蓮相輪、寶蓋、圓光、仰月、寶葫蘆等構件組成。塔刹雄偉矯健,高聳挺拔,檐角舒展。

飛英塔

飛英塔位于湖州市内塔下街。該塔始建于唐代,根據建外塔緣由,取佛家語“舍利飛輪,英光普照”,中之二字為塔名,名為“飛英塔”。上乘寺也易名為“飛英寺”。

飛英塔的内石塔,8面5層,下設須彌座,雕刻仰蓮、覆纏枝花卉。束腰八邊雕獅子群像,形态生動。第四層正北面為觀音像。塔身各面均辟壺門狀佛龛,内雕大幅佛造像。整座石塔為—件唐代石雕藝術珍品。飛英塔外塔,7層8面,通高55米。副階寬敞明亮,塔體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渾古樸。其中最具宋代建築風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簡潔樸實的檐面,碩大的鬥拱和尋杖望柱式欄杆。因内含石塔,使外塔構造奇特,4層以下中空,上3層統設樓面,6層底架設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懸挑27米高的塔心柱。沿塔壁挑出各層平座和樓梯,拾級登臨,盤旋而上,内可飽覽石塔精華,外可俯瞰湖城風光。宋代蘇轼任湖州太守時,曾多次登臨飛英塔,并賦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澤浮雲天。

絲綢小鎮(西山漾)景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于吳興區東部新城。景區坐擁江南地區唯一一處,同時也是最大的西山漾“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還有絲路婚慶園、錢山漾文化交流中心、絲綢創意文化村、小鎮客廳等。其中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錢山漾文化交流中心,以“世界絲綢之源”為核心,以中國絲綢史的發展脈絡為基礎。

移沿山生态景區

景區以江南水鄉為文化背景,集花卉觀賞、生态濕地、農業采摘等旅遊項目為一體的4A級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是長三角周邊地區有影響力的短途休閑旅遊的熱門景點。每年定期舉辦移沿山春蘭展、蕙蘭展、杜鵑展已成為景區的标志性節慶活動。

西塞山旅遊度假區

吳興西塞山旅遊度假區位于吳興區妙西鎮,距湖州市中心10公裡,距上海虹橋機場1.5小時車程,距湖州高鐵站10分鐘車程,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面積48.36平方公裡。 

義臯古村落

國家3A級景區,被譽為“溇港文化帶裡的明珠”,村内古溇古橋古屋保存完好,是展示世遺溇港文化的實景地。

老虎潭水庫

位于東苕溪上遊、埭溪鎮的老虎潭水庫是吳興最大的水庫,也是湖州市民的“大水缸”。

陸羽古道

位于霞幕山境内的陸羽古道,以茶聖陸羽命名。古道猶如絲線一般将沿途村落、水庫、古迹、山景連成一片。

谷堆鄉創

由舊糧倉改建而成,集創意、創新、設計、匠人、匠心于一體。

曆史名人

曹不興

出生于三國時期,擅畫人物佛像,為中國佛畫之祖,其畫冠絕一時。曹不興在吸收了印度佛畫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書法筆意,開創了中國書畫先河,被譽為“佛畫之祖”。他的畫中人物比例相當準确,在寬15米的紙上作畫,所畫人物頭、肩、四肢比例均衡,這對于現代畫家來說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曹不興還善畫龍、虎、馬等動物。對于他畫技的高超,有這麼一個故事:他為東吳國王畫一隻水果籃,不小心滴落下一點墨迹在畫上,于是他就把墨迹改成一隻蒼蠅。東吳國王以為這隻蒼蠅是真的,就不停的驅趕,直到旁人提醒才恍然大悟。曹不興高超的技藝可見一斑。同時曹不興也是第一位立傳的中國畫家。

錢起(約720一約782年)

字仲文,吳興(今湖州)人。早年曾數次赴長安應試,皆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登進士第。乾元二年(759年)前後,任藍田縣尉。其時王維隐居藍田辋川别墅,倆人交往甚密,常有詩文相互贈答。大曆(766—779年)中,曾任司勳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職。工詩,與郎士元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後有錢、郎”。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無錢、郎二人賦詩送别,則為時論所鄙。又與盧綸、韓翊、吉中孚、司空曙、苗發、耿沛、崔峒、李端、夏侯審合稱“大曆十才子”。

趙孟頫

出生于1254年,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擅長山水、人物,畫風豪放。他的妻子和兒子也擅長書畫,被稱為“書畫世家”。趙孟俯最傑出的才能就是書法,他是中國最享盛名的大書法家之一。篆、隸、行、楷、草各種書體“無不冠絕今古”,人們把他的字成為“趙體”。他的《洛神賦》、《道德經》、《四體千字文》更是書法中的極品。現在他的書法和繪畫都已是國寶級藝術品。

沈家本

中國近代著名的法學家,貫通古今中西的法學泰鬥。沈家本在考訂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學文獻的同時,又大開研究西法之風,熱心探索西方資産階級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在中國近代法律史上,沈家本有頗多貢獻,他主持編撰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等大量成文法律法規。

同時在他的努力下包括淩遲、戳屍等一批下人道的刑罰被廢除。從他開始,中國實行了将近2000年的封建法律體系最終開始瓦解。他也被譽為中國“近代法學之父”。

朱家骅

朱家骅,著名教育家,字骝先,1893年生,浙江吳興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1914年初赴德留學,1917年初回國,在北京大學任教。不久,又赴瑞士留學,1920年轉學到德國入柏林大學學習,1924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仍在北京大學教德語(當時羅家倫是受業于他的學生)。

1923年朱家骅又去柏林,在工科大學研究地質學,完成博士學位後再回北大任教。

1925年曾參加北京學生聲援"五·卅"等愛國運動,又參加國民黨的翠花胡同派,與右派有所區别。後受北洋政府通緝,回原籍躲避。

1926年到廣東協助戴季陶創建中山大學,任校務委員、代理校務委員長。

1927年4月,出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廣州政治分會委員。8月任省教育廳長兼中山大學副校長。同年冬,回浙江任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

李紳(772—846年)

字公垂,祖籍亳州谯縣(今安徽亳縣),生于湖州。唐武宗時拜相,出為淮南節度使。工詩,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并與李德裕、元稹并稱“三俊”。太和七年(833年)刺越州(今紹興)時,撰《大光和尚神異碑》,托湖州刺史敬昕建立于弁山法華寺。著有《樂府新題》20首,已失傳。

張先(990一1078年)

字子野,烏程(今湖州)人。宋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張先詩格清麗,尤長于填詞。他的詞大多描寫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喜作慢詞,對詞的格式發展起過一定作用。當時有人稱張先為“張三中”,自号“張三影”。

王蒙(1308—1385年)

字叔明,号黃鶴山樵、香光居土,湖州人。為趙孟頫之甥,“元四家”之一。自幼喜愛書畫,早年受趙孟頫影響,在廠泛鑽研前代諸大家繪畫的基礎上,融會貫通,自成一家。工詩文,善書法,尤擅長山水畫。在元代與黃公望齊名。王蒙的山水畫,氣勢雄偉,層次豐富,景物繁密并富有生氣,展閱之下,如身臨其境。其中,《青卞隐居圖》被譽為“天下第—”。

淩濛初(1580—1644年)

字玄房、元方,号初成、稚成,别号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湖州)晟舍人。以濛初為代表的淩氏,時為江南刻書名家,尤以套色刻印而與湖州闵氏齊名于世。技藝精湛,有雙色、多色套印本。濛初著作甚豐,編著《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簡稱“二拍”)的兩部短篇小說集,分别于崇祯元年、五年刊成,共收入通俗小說80篇,是繼馮夢龍的“三言”以後影響最大的拟話本小說集。

陳其美(1878—1916年)

字英士,号無為,别署高野英,吳興(今湖州)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冬加入中國同盟會,中華民國成立後任工商部長。袁世凱稱帝後進行一系列反袁活動,為袁世凱所忌恨,刺殺于上海薩坡賽路14号寓所。其美墓坐落于湖州城南碧浪湖的岘山上,孫中山為題墓碑并撰诔詞,林森、蔣介石、于右任、蔡元培均題詞。

陳其采(1879—1954年)

字霭士,别号涵廬,吳興(今湖州)人。陳其美之弟。曆任大總統府咨議暨江蘇都督府參謀廳長、浙江省财政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政府委員兼财政廳廳長、江蘇省政府委員兼财政廳廳長、導淮委員會副委員長、國民黨首任主計長、國民政府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其間兼任中國銀行常務理事、中國銀行董事長、交通銀行常務董事暨代理董事長、中國農民銀行常務董事等。

陳果夫(1892—1951年)

名祖濤,字果夫,吳興(今湖州)人。陳其美(字英士)、陳其采(字藹士)之侄。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在國民黨“二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7月,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兼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組織委員會委員、财務委員會委員。

鈕介臣(1888—1972年)

名家連,小名喜寶,以字行,湖州人。一生創辦達昌第一綢廠、達昌第二綢廠等20多個企業,并擔任蔔海绉業公所所長、上海綢緞同業會常務理事、吳興公立醫院常務董事、湖州绉業小學校董事會董事等職。與蘇州振亞綢廠婁風韶,杭州慶成綢廠徐立民、徐禮耕兩兄弟,共執蘇、湖、杭三地絲綢界之牛耳。

戴季陶(1891—1949年)

本名良弼,又名傳賢,字選堂,又字季陶,筆名天仇,佛教名不空、不動,原籍吳興(今湖州),生于四川廣漢。民國十三年(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宣傳部長,并兼任黃埔軍校政治部部長。任國府委員和考試院長,此後仟考試院長20年之久。

錢壯飛(1895—1935年)

江湖州市人。1913年考入北京醫科大學,1919年在該校畢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潘季馴(1521—1595)

字時良,号印川,烏程(今湖州市區環渚鄉槐溪村)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授九江推官。不久,升任禦史,巡按廣東行均平裡甲法,受到百姓歡迎。後調任大理丞。

沈家本(1840一1913)

字子惇,别号寄簃,吳興(今湖州)人。父丙瑩,進上,曾任刑部郎中、貴州安順府知府。

顔真卿(709—785)

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開元年間進士。任殿中侍禦史。因被楊國忠排斥,出為平原(今屬山東省)太守。安祿山叛亂,真卿聯絡從兄呆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紛起響應,被推為盟主,合兵20萬,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曆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顔魯公”。

陸羽(733一約804)

又名疾,字鴻漸、季疵,自稱桑苎翁,又号東岡子。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3歲父母雙亡,淪為孤兒,為龍蓋寺智積禅師收養。及長,因不肯削發為僧,被罰作苦役。12歲逃出寺院,随戲班外出學戲。唐天寶五年(746),陸羽在官宴獻藝時,為竟陵太守李齊物賞識,親授詩集,并介紹至火門山鄒夫子别業讀書。天寶十一年,李齊物升官入朝,崔國輔任竟陵太守,陸羽侍遊3年。

蘇轼(1037—1101)

字子瞻,号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1086)複出,任翰林學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谪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赦還,次年病死常州,追溢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

榮譽稱号編輯 語音

2019年10月,吳興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12月19日,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35位;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100。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69。

2020年4月,入選浙江省創造力十強縣(市、區);入選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排名82。

2020年 9月10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排名第75位。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号。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2020年12月,被評為:2020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20年12月26日,入選“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名單。

2021年9月13日,入選2021年省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名單。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