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後

蕭太後

遼朝皇後
蕭綽(953年6月18日—1009年12月29日),小字燕燕,契丹族,原姓拔裡氏,拔裡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遼朝皇後,政治家,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1]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曆史上統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遼景宗繼位後,選為貴妃。969年(保甯元年),被冊封為皇後。971年(保甯三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後,攝政。983年(統和元年),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号承天皇太後。1009年(統和二十七年),蕭綽歸政于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宮,享年五十七歲,谥聖神宣獻皇後。次年,葬乾陵。
    本名:蕭綽 别名:蕭燕燕 字: 号: 所處時代:遼朝 民族族群:契丹族 出生地: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平谷區)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應曆三年五月初五日(953年6月18日),蕭綽出生。蕭綽從小就聰明伶俐,辦事利索,對任何事情都有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在一些瑣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這種舉動深深赢得了她的父親蕭思溫的寵愛。有一次,蕭綽的幾個姐妹一起幹家務活,幾個姐妹草草地就收場了,唯獨她還在繼續仔細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齊齊,蕭思溫常常用贊許的眼光稱贊到:“此女必成大事。”

冊立中宮

應曆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969年3月12日),遼穆宗耶律璟帶着蕭思溫等親信大臣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境)打獵。入夜,喝醉酒的耶律璟被近侍小哥等刺殺。當時在耶律璟身邊的蕭思溫封鎖消息,與南院樞密使高勳、飛龍使女裡等協助與自己來往甚密的耶律賢,黎明耶律賢趕到黑山。耶律賢在穆宗靈前痛哭不已,蕭思溫、高勳、女裡等人聯合勸進,耶律賢即在靈前繼位。

保甯元年三月初九(969年3月29日)回到上京後,耶律賢晉封蕭思溫為北院樞密使,并且征召蕭綽入宮為貴妃。三月十七日(4月6日)封蕭思溫兼北府宰相,五月初二(5月20日),立蕭綽為皇後。十一月初二(12月13日),蕭思溫被封魏王。由于耶律賢身體多病,國事由蕭綽執掌。

保甯二年(970年)五月,耶律賢前往闾山(今遼甯阜新)行獵,蕭思溫也随行,五月十三日(6月19日)途至盤道嶺(今遼甯闾山)蕭思溫遇刺身亡。九月初三(10月5日),查得國舅蕭海隻及蕭海裡為首惡,皆伏誅。保甯十年(978年)又查出高勳、女裡也參與了謀害蕭思溫,也均被賜死,高勳的家産被查沒并賠償給蕭家。

保甯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972年1月16日),皇子耶律隆緒出生。耶律賢為了安撫蕭綽以及蕭氏後族,蕭綽的母親耶律呂不谷被封為燕國大長公主。保甯四年四月初一(972年5月16日),蕭思溫被追封楚王,保甯五年三月初一(973年4月6日),追封蕭綽的祖父胡母裡為韓王。

保甯八年二月初五(976年3月8日),耶律賢诏集史館學士,此後凡記錄皇後之言,“亦稱‘朕’暨‘予’”,并“着為定式”,将妻子的地位升到與自己等同的程度。随着時間的推移,在耶律賢的默許下,遼國的一切日常政務都由蕭綽獨立裁決。若有什麼重要的軍國大事,她便召集蕃漢大臣共商,最後綜合各方意見再做出決定。她所做的決定,遼景宗最多隻是聽聽通報,表示“知道”了就算數,不會做任何幹預。在蕭綽的努力下,遼國軍事日漸強盛,政局經濟也步入正軌。

乾亨二年春正月初一(980年1月21日),耶律賢封皇子耶律隆緒為梁王,耶律隆慶為恒王。

臨朝攝政

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982年10月13日),三十五歲的耶律賢在出獵途中,病卒于雲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宮。臨終之時他留下遺诏梁王耶律隆緒繼位,軍國大事聽皇後命。同時立耶律斜珍與韓德讓為顧命大臣。二十五日(10月14日),耶律隆緒于靈前繼位,年僅十二歲。蕭綽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國疑,宗室親王二百餘人擁兵自重勢力雄厚,局勢易變。她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韓德讓面前流着眼淚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重臣們上前安慰并發下重誓說:“信任臣等,何慮之有!”

乾亨四年冬十月初一(982年10月20日),耶律隆緒初次臨朝視政。初三,群臣上尊号曰昭聖皇帝,尊皇後為皇太後。蕭綽将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北京)留守,總管南面軍事,加強邊防,任命娶了蕭綽侄女的耶律斜轸為北院樞密使,管理内政事務尤其是嚴管貴族。與此同時,蕭綽采納南院樞密使韓德讓的建議,對宗室親王頒布命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使他們失去兵權,同時将各宗室親屬召至宮中為質,解決了内部奪位的一大隐憂。

統和元年六月初十(983年7月22日),耶律隆緒率群臣尊奉皇太後為承天皇太後,群臣則為皇帝上尊号為天輔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統和。二十三日(8月4日),文武官員各晉爵一級。任命樞密副使耶律斜轸為守司徒。八月十一日(9月20日),耶律隆緒與耶律斜轸在蕭綽面前互相交換弓箭鞍馬,相約結為朋友。

數敗宋軍

統和四年(986年),北宋雄州(今河北雄縣)知州賀令圖及其父嶽州刺史賀懷浦等人聽說蕭太後的風流韻事之後,聯同文思使薛繼昭等人相繼向宋太宗趙光義進言認為遼朝“主年幼,國事決于其母,其大将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趙光義于正月二十一日(3月4日),對遼發動“雍熙北伐”。宋軍兵分三路出兵,任命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軍水陸都部署,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為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彰化軍節度使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觀察使杜彥圭為副,率領軍隊出雄州(今河北雄縣);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靜難軍節度使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率兵出飛狐(今河北蔚縣)。

二月十三日(3月25日),任命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朔等州都部署,雲州觀察使楊業為副将,率兵出雁門。三月初六(4月17日),耶律休哥報告宋派曹彬、崔彥進、米信出雄州道,田重進出飛狐道,潘美、楊繼業出雁門道進犯,岐溝、涿州、固安、新城均已陷落。三月初七(4月18日),蕭綽親帶韓德讓和耶律隆緒宣布親征,與耶律休哥協同作戰。三月十九日(4月30日)蕭綽以耶律休哥抵禦東路宋軍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禦西路宋軍楊業一路。

四月初一(5月12日),蕭綽與耶律隆緒屯駐于南京(今北京)北郊。五月初三(6月12日),曹彬軍隊在岐溝關大敗,收拾敗軍連夜渡過拒馬河。宋軍溺死者不可勝數。剩餘部隊逃奔高陽,又被遼軍沖殺攻擊,死者數萬,丢棄的戈甲堆積如山。七月初九(8月17日),耶律斜轸派侍禦涅裡底、幹勤哥向朝廷奏報克複朔州,活捉宋将楊業。楊業絕食殉國,蕭綽下令将楊業的頭顱割下,裝入匣中,傳送邊關各地。遼軍士氣大振,而宋朝守軍則大受打擊,未曾對敵便已經失了信心,無法守住已經奪得的土地。遼順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統和五年四月初五(987年5月5日),耶律隆緒率領百官給皇太後上尊号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後,行禮完畢之後,群臣給皇帝上尊号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初六,下诏命有司分條奏上各将領功勞表冊,論功加恩行賞。

統和六年八月初四(988年9月17日)讨伐藩屬國得勝的耶律休哥、排亞、袅裡遼軍在易州(今河北易縣)附近與宋軍發生沖突,斬殺宋軍指揮使而回。九月十二日(10月25日),耶律休哥派詳穩意德裡獻上俘獲的宋朝間諜。九月十九日(11月1日),祭祀旗鼓南伐。九月二十六日(11月8日),到達涿州。十月初二(11月13日),派軍隊四面進攻涿州,城被攻破以後守将才投降。十月初五(11月16日),攻下沙堆驿。十月十七日(11月28日),将宋降軍分設為七個指揮,命名為歸聖軍。十月二十三日(12月4日),籌甯奏報攻破狼山大捷。十月二十八日(12月9日),又奏報在益津關擊敗宋軍。十月三十日(12月11日),進軍長城口,宋定州守将李興派兵抵抗,耶律休哥擊敗宋軍,追擊敗兵達五六裡路之遠。十一月初七(12月18日),蕭綽與耶律隆緒駐紮于長城口,督促大軍四面進攻。

宋守兵潰敗,丢下城池逃跑。十一月初八(12月19日),圍攻滿城。十一月十一日(12月21日),城被攻克,守軍打開北門逃跑。十一月十五日(12月25日),攻下祁州,縱兵大肆搶掠。十一月十六日(12月26日),攻克新樂。十一月十七日(12月27日),攻破狼山砦。十一月二十四日(12月18日),宋軍千餘人出益津關,國舅郎君桃委、詳穩十哥擊退宋兵,殺死其副将一人。十二月初三(989年1月4日),田獵于沙河。耶律休哥獻上奚詳穩耶魯抓獲的宋國間諜。十二月初四(989年1月5日),派北宰相蕭繼遠等前往伺探安平。侍衛馬軍司奏報進攻祁州、新樂時,都頭劉贊等三十人立下了戰功,請給他們以賞賜。同月,遼大軍屯駐于宋朝境内。

統和七年正月初一(989年2月9日),班師。正月初六(2月14日),宋雞壁砦守将郭榮帶領部衆前來投降,下诏令他們屯駐于南京。二十一日(3月1日),進攻易州,宋兵出遂城前來救援,派鐵林軍迎擊,活捉宋軍五位指揮使。二十二日(3月2日),大軍一齊進發,攻克易州,刺史劉墀投降,守城士兵南逃,親率大軍截擊,宋軍不敢出城。當下任命馬質為刺史,趙質為兵馬都監。将易州軍民遷到燕京。東京騎将夏貞顯之子夏仙壽因率先登上易州城頭,被授為高州刺史。二十六日(3月6日),駐于涞水。拜谒景宗皇帝廟。下诏命令涿州刺史耶律守雄送易州投降士卒八百人回本鄉。二十七日(3月7日),駐于岐溝,射鬼箭。二十九日(3月9日),回宮途中駐于南京,六軍解除戒嚴狀态。

五月初一(6月6日),派宣徽使蒲領等率兵分道防備宋國侵擾。初二(6月7日),在儒州白馬村祭祀風伯。休哥帶領軍隊到滿城招得宋降兵七百多人,派使者前來進獻,诏令讓他們隸屬東京。十三日(6月18日),燕京奏報宋兵已到達邊境:“宋兵至邊,時暑未敢與戰,且駐易州,俟彼動則進擊,退則班師。”七月十五日(8月18日),派兵南征。十九日(8月22日),慰勞南征将士。同日,蕭綽與耶律隆緒拜谒景宗皇帝廟。

統和八年三月初十(990年4月7日),在杏埚築城,讓宋國俘虜居住。五月十四日(6月9日),将宋國降卒分别隸屬于諸軍。九月二十日(10月11日),李繼遷獻上宋國俘虜。十月初四(10月25日),李繼遷因大敗宋軍,又派使者奏告。十二月初二(12月21日),李繼遷攻下宋麟等州,派使者奏報。初九,派使者封李繼遷為夏國王。

統和九年正月十七日(991年2月4日),挑選五百名宋降兵組成宣力軍。二月初五(2月22日),西夏派使者奏告伐宋取得大捷。四月初六(5月22日),西夏國王李繼遷派杜白前來感謝遼對他的冊封。

統和十七年(999年)七月,曉谕諸道即将征伐宋朝。九月二十日(10月31日),南伐。十月二十四日(12月4日),進攻遂城,沒有攻克。派蕭繼遠進攻狼山鎮石砦,攻破了它。到達瀛州,與宋軍交戰,生擒宋軍守将康昭裔、宋順,獲得兵器甲仗無數。攻克樂壽縣。大軍到達遂城,敵軍臨水拒戰,遼軍派騎兵突擊,将守軍殺戮殆盡。

統和十八年(1000)正月,回駐南京,賞賜有功将士,懲罰不服從命令者。下诏令諸軍各自回到本道。十一月初九(12月7日),宋兵出淤口、益津關前來侵擾,偵侯謀窪、虞人招古擊敗宋軍。

統和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002年5月3日),派北府宰相蕭繼遠等南伐。四月初一(5月15日),文班太保達裡底在梁門擊敗宋軍。初九(5月23日),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泰州擊敗宋軍。二十日(6月3日),南征将領進獻俘虜,賜給他們封爵财物各有等差。六月,西夏派劉仁勖前來報告攻下了宋的靈州。九月初一(10月9日),拜谒顯陵,上告祖先南征勝利的消息。十月初一(11月8日),自顯陵回宮。

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四月,耶律奴瓜、蕭撻凜在望都擒獲宋将王繼忠。

禦戎澶淵

統和二十二年九月初八(1004年9月24日),将南征消息通知高麗。二十五日(10月10日),臨幸南京。二十六日(10月11日),設祭品祭祀太宗皇帝廟。命令北院大王磨魯古、太尉老君奴分别統領北、南王府軍隊。二十九日(10月14日),命令楚王耶律隆佑留守京師。閏九月初八(10月24日),蕭綽與耶律隆緒率遼軍大舉攻宋,意圖收複關南十縣;宋真宗趙恒在寇準等人力谏下被迫禦駕親征。十一月十七日(12月31日),南院大王善補奏稱宋派人送給王繼忠弓箭,秘密地請求講和。下诏命令王繼忠與宋使相見,答應他們講和的請求。十一月二十二日(1005年1月5日),蕭綽與耶律隆緒駐于澶淵。蕭撻凜在偵查時中了埋伏,被弩射死。十一月二十六日(1月9日),趙恒在澶淵北城出現,宋軍士氣大振。十一月二十七日(1月10日),宋派崇儀副使曹利用請求講和。當即派飛龍使韓杞帶着國書回訪宋朝。

十二月初四(1005年1月16日),宋再次派曹利用來求和,因宋沒有歸還土地之意,遼派監門衛大将軍姚柬之帶着書信回訪。初九(1005年1月21日),宋派李繼昌前來請和,宋遼約為兄弟之國,遼聖宗耶律隆緒稱宋真宗趙恒為兄,趙恒則稱皇太後為叔母,并願每年交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遼朝答應了宋求和的要求,遼宋達成澶淵之盟,立即派閣門使丁振帶着書信回訪。初十(1005年1月22日),下诏諸軍解除戒嚴狀态。同月,班師。澶淵之盟維持宋遼之間舊有的疆界;宋國每年向遼國提供三十萬金帛。雙方結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戰,進入了長達百餘年的相對和平。

統和二十四年(1006年)年初,蕭胡辇(或作蕭和罕)、蕭夷懶謀反,五月被平定;初一(5月30日),蕭胡辇被囚禁在懷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蕭夷懶被囚禁南京(今北京)。十月初一(10月25日),耶律隆緒率群臣給蕭綽上尊号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後,群臣則給耶律隆緒上尊号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

歸政去世

蕭綽在統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初一(1009年11月20日)為耶律隆緒舉行了契丹傳統的“柴冊禮”,将皇權交還給耶律隆緒,結束了她在遼景宗、遼聖宗年間四十年有餘的攝政生涯。蕭綽出發去南京安享晩年,十二月初五(12月23日),蕭綽病重。十二月初八(12月26日),耶律隆緒宣布大赦天下以為蕭綽祈福。

統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009年12月29日),蕭綽逝于行宮,終年五十七歲,耶律隆緒服喪三年。

統和二十八年正月初一(1010年1月18日)耶律隆緒不受朝賀。初四(1月21日),耶律隆緒至乾陵。二十三日(2月9日),将蕭綽靈柩安放于乾州塗殿。二月初六(2月22日),宋朝派王随、王儒前來吊唁祭祀。十九日(3月7日),高麗派魏守愚等前來吊唁祭祀。同月,派左龍虎衛上将軍蕭合卓将大行皇太後遺物饋贈給宋朝,并派臨海軍節度使蕭虛列、左領軍衛上将軍張崇濟等前去感謝宋朝的吊祭。三月二十四日(5月10日),耶律隆緒給蕭綽上谥号為聖神宣獻皇後。同月,宋、高麗派使者前來會葬。四月十五日(5月31日),葬蕭綽于乾陵。

重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六(1052年11月29日),遼興宗耶律宗真增耶律賢孝成皇帝谥為孝成康靖皇帝,更谥蕭綽聖神宣獻皇後為睿智。

主要影響

蕭太後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曆史上統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遼景宗繼位後,選為貴妃。969年(保甯元年),被冊封為皇後。971年(保甯三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後,攝政。983年(統和元年),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号承天皇太後。986年(統和四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後攝政,大舉北伐,以收複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正月,宋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雲州朔州,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途中,遼軍俘宋将楊業,後者不降絕食而死。1004年(統和二十二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複的關南地為名,大舉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遼軍勢如破,十一月就至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遼大将先鋒官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前線察看地形督戰時被射中頭部,當晚死去。遼軍士氣受挫,又孤軍深入,十分疲憊,加之後方宋軍襲擊其後路。蕭綽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

曆史評價

賀令圖:①主年幼,國事決于其母,其大将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②隆緒亦惡其事,畏不敢發。然蕭氏亦常懼其禍,每歲正月,辄不食葷茹,大修齋會及造寺,冀複獲福佑,而天性殘忍,多殺罰,有機略,其下皆禀服焉。

張洎:今契丹嬖臣擅軸,牝雞司晨,單于閉幽,權挾于母後。

柳開:而又牝雞司晨,女主專政,腥穢盈溢,夷夏聞知。韓氏弟兄執權擅國,尤從近歲不道益多,黩武窮兵,侵陵虐衆;東征倭國已喪其徒,南伐高麗不勝。其将新集之衆犯中土之師,無勁悍之渠魁,無雄傑之将佐,所舉仍舊所行複稽

李焘:蕭氏有機謀,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先是,蕃人毆漢人死者,償以牛馬,漢人則斬之,仍沒其親屬為奴婢,蕭氏一以漢法論。每戎馬入寇,親被甲督戰。及通好,亦出其謀。然天性殘忍,多殺戮。

葉隆禮:①以女主臨朝,國事一決於其手。大誅罰,大征討,蕃漢諸臣集衆共議,皇後裁決,報之知帝而已。②統和年間,舉國南征,後親跨馬行陣。至遣王繼忠通好,及所得歲币,亦後之謀也……此可以知太後專其政,人不畏其幼帝也……好華儀而性無檢束,每宴集有不拜不拱手者。

陳大任: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習知軍政,澶淵之役,親禦戎軍,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将士用命。聖宗稱遼盛主,後教訓為多。

劉璟:榆林塞下舊紅城,四面寒泉徹底清。行殿昔留耶律駕,斷橋曾駐乞顔旌。蛟龍戲水當年事,赑屃埋蒿此日情。立馬林臯一回首,群鴉飛處夕陽明。

厲鹗:睿知史稱賢後,隆運辟陽之幸其說近誣。

趙翼:遼正後所生太子多不吉……惟景宗後蕭燕燕正位中宮後,始生聖宗。聖宗以冢嫡嗣位,享國四十九年,令名遐福,最稱賢主,此為古今來正後所生儲君繼體者之第一。

李仲元:應天逝去有承天,力挫南軍息戰煙。弟坐燕雲兄納币,幹戈玉帛化澶淵。

袁騰飛:她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一般來講在評書演義在戲劇當中就把她刻畫成一個奸詐陰險的婦人,實際上這對她的形象應該說是不公平的。

王立群:實際上蕭太後這個人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她是一個懂政治的、有豐富的從政經驗的女人。以她老道的政治手段,迅速的完成了政權交接。

李文軍:蕭太後和她的丈夫遼景宗,可以算是遼朝的中興之主。他們結束了遼朝初年皇位争奪的車輪戰之後,讓政治回到了穩定的軌道上。

人際關系

長輩

父親:蕭思溫【四朝(遼太宗、遼世宗、遼穆宗、遼景宗)元老。

母親:耶律呂不谷,遼太宗長女,遼穆宗的姐姐。遼穆宗在位期間封國長公主。保甯中進封燕國大長公主,後因病去世。

姐妹

蕭綽還有兩個姐姐,三姐妹年紀差距頗大。

長姐:蕭胡辇(《續資治通鑒》作“蕭和罕”),嫁齊王耶律罨撒葛。

二姐:蕭夷懶(《續資治通鑒》作蕭伊勒蘭),嫁宋王耶律喜隐。

丈夫

遼景宗耶律賢

子女

兒子

第一子,遼聖宗耶律隆緒

第二子,梁王耶律隆慶。耶律隆慶之女陳國公主,1986年在内蒙古發現陳國公主墓,為深入地研究契丹社會的曆史文化、生活習俗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第三子,楚王耶律隆祐。

女兒

第一女,耶律觀音女。《遼史》記名為“觀音女”,另說為“燕哥”,封齊國公主,嫁蕭綽堂弟蕭繼先。

第二女,耶律長壽女。《遼史》記名為“長壽女”,另說為“長壽奴”,封衛國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

第三女,耶律延壽女。《遼史》記名為“延壽女”,另說為“延壽奴”,封越國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弟蕭恒德。

人物争議

出生地争議

北京說

據《平谷縣志》記載,蕭綽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區王辛莊鎮太後村肖家院自然村;蕭綽的母親封地為遼南京(今北京),且蕭思溫的官職多在遼南京,故蕭綽出生于遼南京的可能性比較大。

肇源縣說

他什海古城史稱“春蒐城”“皇後店”,“春蒐城”意為春天皇帝在行春捺缽禮時,在此打獵的城堡。他什海古城是蕭思溫所建立的“頭下軍州”性質的城池。“頭下”是契丹語的音譯,原意是“王”的意思,亦即“首領”。“軍州”是遼代王公貴族的私家地盤,其中有自己的武裝和奴隸。所以,這裡也可以稱作是蕭思溫的私人莊園。故蕭綽也有可能出生在這裡。

義縣說

有觀點認為奉國寺為耶律隆緒在蕭綽去世後為母後在故鄉建造的寺廟。

生父争議

宋人文獻中稱蕭綽的父親是侍中、守尚書令蕭守興或蕭思溫之女。宋朝史料記載蕭守興契丹名為“喂呱”,侍中解裡缽長子;“喂呱”為“寅古”的同音異譯,即蕭思溫的乳名。所以蕭守興即蕭思溫。解裡缽為蕭思溫之父。不過宋人對于解裡缽為蕭思溫之父的記載是不準确的。

與韓德讓的關系

據傳韓德讓和承天皇太後有過一段特殊關系,所謂“有辟陽之幸”。蕭綽少年曾許配韓德讓,還未來得及結婚,就被景宗選為妃子。《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蕭綽曾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後來她又把以前契丹人和漢人發生糾紛時重責漢人,改為契丹人和漢人同罪同罰,調整兩族關系,鞏固于燕雲十六州。

此外《宋朝事實類苑》還記載蕭綽毒殺了韓德讓的原配妻子李氏,甚至楚王耶律隆祐是韓德讓的兒子。但是出使過遼朝的宋朝使臣又見過“有童子一人,年十餘歲,胡帽錦衣,嬉戲國母前,其狀類韓丞相,蓋國母所生韓氏子也”。也有人認為這孩子可能是耶律宗業或耶律隆裕及韓德讓侄孫。

統和六年九月十三日(988年10月26日),蕭綽一反從前在皇宮中宴請皇親衆臣的慣例,在韓德讓的帳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對衆人厚加賞赍。這場宴會被後世人認為是蕭太後與韓德讓自己舉辦的婚宴,所以才有了韓德讓娶了蕭太後的傳言出現。有觀點認為,蕭綽與韓德讓是一種半公開的情人關系。不過,即使蕭綽與韓德讓确實是公開的夫妻關系,也是不違反契丹風俗的。

曆史記載韓德讓無所避諱不斷出入于蕭綽的帳幕之中,出外遊獵和處理政務,兩個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宋遼澶淵議和時,宋朝派曹利用前往,“利用見虜母(指承天太後)于軍中,與蕃将韓德讓偶坐駝車上,坐利用于車下,饋之食,共議和事。”《乘轺錄》雲:“虜所止之處,官屬皆從,城中無館舍,但于城外就車帳而居焉。”

不管下嫁的事是真是假,但蕭綽對韓德讓的寵愛和器重是有目共睹的。統和元年(983年),蕭綽開始臨朝稱制,涿州(今河北涿州)刺史耶律虎古被召回上京,因為言語上對韓德讓有失恭敬。結果,在大庭廣衆之下,韓德讓竟然将耶律虎古活活擊斃。統和六年四月十一日(988年4月29日),蕭綽觀看馬球比賽。韓德讓出場時,契丹貴族胡裡室,不小心将韓德讓撞下馬。蕭綽見狀勃然大怒,當即将胡裡室斬首。

統和二十二年(公元998年)十二月,蕭綽取消耶律隆緒與韓德讓的君臣名分:賜給漢人韓德讓契丹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并封“晉王”,隸屬“季父房”。從此,小皇帝聖宗耶律隆緒便不再稱呼韓德讓臣子,而是改口叫“叔叔”了。一如遼國曆代皇帝和攝政太後,韓德讓也擁有私人“斡魯朵”(文宗王宮帳)、宗州(沈陽)屬城,萬人衛隊。由于韓德讓沒兒子,“承天皇太後”蕭綽便規定:皇室的每一代都要貢獻一個親王,作為韓德讓的後裔。

後世紀念

陵寝目的

遼景宗和蕭太後的合葬墓在今錦州北鎮的醫巫闾山下,名為乾陵。根據《遼史》記載的地理位置,乾陵應該就在龍崗村附近。古墓的附近已經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銘,“歸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廟”、“葬于乾陵附孝貞皇太弟(耶律隆慶)之茔順也!”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兩處高高隆起的墓穴,經确認是蕭太後的兩個孫子。根據遼國祖制,後代的墓穴要在長輩墓穴的下方,根據這個規矩,遼景宗的墓地應該在龍崗山的頂端。據稱,金太祖完顔阿骨打痛恨遼人,所以合宋滅遼之後,将遼國皇室的陵墓通通挖掘,墓穴内的金銀器物搶掠的搶掠,毀壞的毀壞,顯陵和乾陵也不例外。

地名紀年

蕭太後河

蕭太後河又名蕭太後運糧河,全長20多公裡,自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開鑿,是遼代保障政治軍事穩定,經濟繁榮的重要水路要道。

蕭太後河的正源是遼南京城的護城河,其水來自位于薊城西北的洗馬溝,與此同時又引入西山和海澱諸泉,再加上對沿途衆多湖泊、沼澤和濕地的利用,不僅赢得了豐沛、穩定的水流,還大大節省了開河工程量。而衆多支流和湖泊,又可以發揮節蓄和控制水量的妙用——“旱時有水行船,雨時能吞水保岸”,這乃水利工程之至高境界。

嚴格的質量标準,主要體現在河身工程上。在解放後疏浚舊河道時,曾經對蕭太後河進行過測量,河床寬約31米,河底寬約8米,河底和河岸分别以堅硬的黑色和黃色黏土鋪墊而成,堅固異常。

從明清時期筆記中得知,蕭太後河始建于統和六年(988年),正是蕭太後攝政期間由蕭綽主導開鑿。運河開鑿成功定名蕭太後河。

蕭太後橋

蕭太後橋,在明萬曆三十一年,也就是1603年的正月動工的,到1605年十月才竣工。并由萬曆皇帝賜名為“通運橋”,俗稱叫蕭太後橋。到了清代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曾經小規模的修繕過。

蕭太後橋為南北走向,全長約43米,寬約10米,橋下一共有三個石拱券,三個拱券中間的大,兩邊的小。橋面為平闆型,由相互交錯的大條石鋪成的。橋的兩兩邊設石欄闆,每邊各有雕刻着獅子的望柱18根。每邊的柱頭上雕須彌座,座上圓雕獅子,神态各異。這座橋的命名源于橋下的蕭太後河。

奉國寺

奉國寺位于中國遼甯省錦州市義縣,始建于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鹹熙寺,後易名奉國寺。奉國寺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是世稱釋迦牟尼轉世的遼朝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在母親蕭綽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

奉國寺遺存有中國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寶殿,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2005年由遼甯省人民政府提名,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供奉着七尊巨佛,面目相同,手勢各異,釋迦牟尼行列第七,國内唯一。

上谷地花園

澶淵之盟後蕭綽,用宋朝的白銀在上谷地燕子城(今河北張北縣)的水泉邊建造心中的園林,構築間株綠柳間株桃的美景,在花樹間修築閑可坐的亭台樓閣,這片京畿腹地上開始有了“鴛鴦泺,今安固裡淖”、“涼陉,今豐甯金蓮川”等不少清暑、圍獵的行在。她在這裡開辟了多座花園。《宣府鎮志》記載的“鎮城東四十裡的上花園。”“東五十裡的下花園”、“懷來東十裡的東花園“。特别是上、中、下三處花園為遼代有名的皇家園林,政治文化中心。内有各種奇花異樹,蕭太後常年在此駐跸,商讨國事,步署兵力。此外,赤城有“蕭太後花園”、“懷來團蕉亭”、“蓮花池”、“雪興亭”“碧桃亭”、“養鵝池”……懷來官廳湖南岸,現在還留有蕭太後的觀花樓遺址,遺址正方形,每邊長十餘米,高約十米。原是磚砌牆,有垛口,東西房各三間,北有廟一座。

蕭太後梳妝樓

蕭太後梳妝樓位于河北省沽源縣,俗傳為遼代蕭太後的“梳妝樓”,坐北朝南,為青磚拱券無梁結構,通高9.1米,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南東西三牆辟拱券門,樓頂為拱券穹隆頂。樓内中央發現一座蒙古貴族墓葬,并清理出具有元代蒙古族特色的衣物、金飾等珍貴文物。

早先内有壁畫。頂上原有琉璃瓦鑲嵌,金碧輝煌,十分壯觀。1982年修整時,在樓基附近地下掘出黃綠琉璃瓦,應是頂部飾物。河北沽源境内的元代墓葬建築“梳妝樓”經考古勘察,已經确定其墓主身份為元代蒙古貴族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孫闊裡吉思。

南依山巒,東近灤河,東北為延綿不斷大草原,據樓可遠視金蓮川(閃電河)和碧波千傾的囫囵淖(白海),壯麗的行宮遺址映入眼簾。梳妝樓本身保存完好,它是目前在北方唯一保存的形制比較特殊的元代建築。形如一蒙古包,全部用青磚砌築。平面為正方形,邊長9.3米,是一般常見之喇嘛塔座形制。

南面偏東辟拱形門,東西兩面為拱形窗,上為闌額,再上砌出棱角牙子兩層收分成頂。從南門進入中間,樓下為四角,上為八角。角間為圓柱,上托闌額、普柏枋,再上為單抄四鋪作鬥拱,鬥拱之上層層疊澀而成巨大穹窿頂,猶如天幕,高約15米,極富神密色彩,頂中空,以磚覆蓋。

蕭太後營

蕭太後營位于懷仁西南二十裡安銀子村,相傳為遼太後駐兵處。

遼太後城

遼太後城,位于靈丘西南三十裡,傳是蕭太後所築。

蕭後井

蕭後井位于天鎮四十裡蕭牆堡,相傳蕭太後曾駐兵于此。

蕭家坡

蕭家坡位于大同。

灤河母親像

灤河母親像位于河北灤州市灤河母親廣場,是依據蕭綽的形象而雕塑的。為紀念蕭綽的文治武功,以及她對灤州社會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灤縣人民決定以蕭太後為原型雕塑灤河母親雕像,刻畫一位着遼裝的母親形象。母親懷抱孩子,目視古城,孩子頭留遼代及北方少數民族典型的發式——髡發,在母親的懷抱中。

灤河母親雕塑高1088厘米,象征着灤州建立1088年;雕塑下方為長923厘米,高211厘米的正方形底座,象征着灤州公元923年建州,同時也寓意着雕塑2011年動工;底座下方是波浪形花紋,代表着奔流不息的灤河水,底座外圍是56片高度為56厘米的蓮花花瓣,代表着灤河流域是一個多民族的區域,也象征着蕭太後的享年56歲。

銀币紀念

1992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傑出曆史人物紀念币(第九組)金銀币一套,1金5銀共6枚金銀币,均為國家法定貨币。其中蕭綽為銀币,重22盎司、90%成色、直徑36毫米、面值5元、精制、發行30000枚。

銀币上的蕭綽身着契丹民族服飾,外罩铠甲,腰配寶刀。兩手緊握着一幅軍事地圖,擡頭遠望。

币面上,圓頂的帳篷代表了遊牧文明,高聳的城牆代表了農業文明,說明遼國已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化,遊牧文明與農業文明、契丹族與漢族和諧共存。

藝術形象

民間形象

由于《楊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蕭太後”三個字,幾乎成了蕭綽的專用名詞。在民間傳說中,她是“楊家将”的死敵,滿門忠烈盡數折于她手,形象被無限醜化。

河北民間傳說蕭綽與楊大郎是龍鳳胎,後流落民間。他兄妹與宋太宗趙光義是同年同月同日雞鳴時生,蕭綽生在雞鳴聲起時,太宗生在聲高時,大郎生在聲落時。所以,蕭綽與趙光義都做了皇帝,大郎隻能保朝。

戲曲形象

《清升平署戲曲人物扮相譜》中蕭綽形象為老旦,戴钿子、穿吉服、挂朝珠。

在京劇舞台上,表現蕭太後的戲并不多。早期的“同光十三絕”中的梅巧玲,曾在京劇《雁門關》(又名《南北合》)中飾演過蕭太後。梅巧玲是梅蘭芳的祖父,四喜班的創始人,傳統京劇《雁門關》是他擅演的代表劇目。他的次子梅竹芬(梅蘭芳的父親)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他所扮演的蕭太後酷似梅巧玲,故而人們也稱他為梅蕭芬。後來,陳德霖也很善演《雁門關》的蕭太後,現還存有他在《雁門關》中飾演蕭太後的劇照,他的扮相與梅巧玲有所不同,頭飾豐富了許多。

在京劇中表現蕭太後的另一出戲是《四郎探母》,《四郎探母》與《雁門關》兩出戲在劇情上頗為相近,隻是《雁門關》是表現“八郎探母”的故事,從劇本看,《雁門關》中的蕭太後與《四郎探母》中的蕭太後頗為相似,在舞台表演上更是相近,《雁門關》中的蕭太後有一句念白“雙鳳繞花梁,珠簾黃羅帳”,所表現的蕭太後略顯文氣一些。這正是與《雁門關》表現的蕭太後所不同之處,《四郎探母》是出家庭味十足的宮廷戲,更多的表現了蕭太後母性慈愛的一面。而《雁門關》的蕭太後,是全劇的主演,更多的表現出她身為國君文韬武略的霸氣。

還有一出涉及蕭太後的戲是京劇《澶淵之盟》,當時是由周信芳、趙曉岚、孫正陽等名角演出。它是以宋遼兩國交戰繼而締結澶淵盟約為背景的一出戲。劇中的蕭太後英武氣十足,年齡較之《雁門關》、《四郎探母》的蕭太後更為年長。劇情是宋朝使臣借修好之名,來到遼國探聽虛實,蕭太後在與使臣針鋒相對的話語中言道:“人說我不行我就偏要行”。突出表現了她凜然不讓須眉,文武兼備的巾帼氣概。戲中的蕭太後親征南下伐宋,身上穿着戎裝,這個扮相是《雁門關》和《四郎探母》兩出戲中所沒有的。因此扮演蕭太後的演員,非青衣兼刀馬不可,既要有青衣的穩重,也要具備刀馬旦的風度氣質,以展現出蕭太後的多重性格,較之以往的蕭太後形象,更加新穎些,好看些,唯一不足之處是,此種表現方法不完全符合年長的蕭太後形象。

京劇《雁門關》是王派代表劇目,當代幾乎沒有人演,看過的人也不多,隻知道大緻的劇情。對于王派蕭太後的印象大多來自于音配像《四郎探母》,蕭太後在該戲中不是主角。音配像中的蕭太後,是由王派弟子芙蓉草趙桐珊演唱的,柯茵嬰配的像。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

演員

1959

《四郎探母》

陳皮梅

1982

《楊家将》

吳梅芳

1984

《楊家将》

馬琳

1985

《楊家将》

李琳琳

1991

《楊家将》

陳玲娣、趙思敏、周賢珍

1994

《碧血青天楊家将》

梁珊

1995

《大遼太後》

慕青

1997

《楊四郎》

張莉

1998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

宮雪花

2001

《楊門女将》

戴春榮

2002

《契丹英後》

袁慧琴

2004

《巾帼英雄穆桂英》

韓月喬

2006

《少年楊家将》

張瑞珈

2009

千秋太後

沈惠珍

2020

《大宋宮詞》

歸亞蕾

2020

《燕雲台》

唐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