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

漢語漢字
抱,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bào,最早見于戰國文字,其本義是懷抱,胸懷;又可引申為懷抱,用手臂圍持,懷藏,懷有。
  • 中文名:抱
  • 拼音:bào
  • 部首:扌
  • 五筆:RQNN
  • 倉颉:QPRU
  • 鄭碼:DRY
  • 筆順:12135515
  • 字級:一級字、常用字
  • 平水韻:上聲十九皓、去聲二十号
  • 筆畫:8
  • unicode:CJK
  • 四角号碼:57012
  • 注音:ㄅㄠˋ
  • 部外:5
  • 統一碼:U 62B1
  • 結構: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抱,字在“扌”部,是個會意字,從“手”從“包”,“包”字并作聲符。本義作懷抱解,如小篆的字形就是人張開雙臂,作圍合的動作懷抱着孩子。後引申用手和胳臂作圍合的搬、舉動作都叫“抱”。

形聲字。從手,包聲。

《說文》:“捊,引取也。從手,孚聲。抱,捊或從包。”段玉裁注:“後人用抱為裏袌(懷抱)字。蓋古今字之不同如此。”

《說文·衣部》:“袌,懷也。從衣,包聲。”徐铉校注:“今俗作抱,非是。抱與捊同。”

《正字通·手部》:“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為去聲,即懷抱之義。

”“抱”是“捊”的異體字,後來俗用以代替“袌”。指胸懷,人體胸腹之間的部位。

《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卒視面,毋改,衆皆若是。”胡培翚正義:“抱在袷下帶上。”

《宋書·範晔傳》:“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引申為懷抱,用手臂圍持。

《莊子·天地》:“抱甕而出灌。”由此又引申為懷藏,懷有。

《漢書·王嘉傳》:“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銜怨而受罪。”又引申為環繞。

唐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例句

bào

動詞

用手臂圍住

公然抱茅入去。——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遂相與一抱而别。——梁啟超《譚嗣同傳》

猶抱薪救火。——蘇洵《六國論》

捧着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之下。——《韓非子·和氏》

環繞

清江一曲抱村流。——杜甫《江村》

陵巒抱江城。——李白《見會公談陵陽山水》

懷藏,心裡存有

大師,抱天時,與大師同車。——《周禮·大史》

然則抱此無涯之憾。——袁枚《祭妹文》

至于長者之抱才而困。——宗臣《報劉一丈先生書》

持守;奉

背負;帶着

生育

亦既抱子。——《詩·大雅·抑》

領養孩子

太子小,而傅太後抱養之。——《漢書·外戚傅下·孝元傅昭儀

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伏雞曰抱其卵。——《方言》

抛擲、丢棄

忽有一道風雲而來到嵩邊,抱嵩置墓東八十步。——《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搜神記》

名詞

懷,胸懷

量詞

表示兩臂合圍的量,—抱之大或一抱之多

方言

衣、鞋大小合适

bǎo

動詞

通“保”。保護,愛護

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莊子·庚桑楚》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引取也。從手孚聲。步矦切。臣铉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褱袌字,非是。”(抱)捊或從包。

說文解字注

捊或從包。

古音孚聲包聲同在三部。後人用抱爲褱袌字。葢古今字之不同如此。

康熙字典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楙。注:楙音茆。

又《廣韻》持也。《增韻》挾也。

又《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從包作抱,徐铉曰:今作薄報切,以為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雲: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為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從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诰》: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抱義而處。《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又氣向日也。《前漢·天文志》:暈适背穴,抱珥?蜺。注:凡氣向日為抱,向外為背。

又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閑謂伏雞曰抱。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集韻》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與掊捊同。引取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史記·三代世表》:嫄生後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聲符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拟音

聲調

上古音系

buːʔ

廣韻

薄浩切

bʰɑu

上聲

蒙古字韻

baw

上聲

中原音韻

蕭豪開一

蕭豪

去聲

洪武正韻

披交切

十三爻

p‘au/p‘iau

平聲

蒲皓切

十三巧

b‘du/b‘au

上聲

蒲報切

十三效

b‘du/b‘au

去聲

集韻

披交切

pʰau

平聲

蒲交切

bau

平聲

房尤切

bviəu

平聲

蒲侯切

bəu

平聲

簿晧切

bɑu

上聲

韻略

簿晧切

上聲

增韻

披交切

平聲

簿晧切

上聲

蒲報切

去聲

中州音韻

旁貌切

蕭豪

去聲

分韻撮要

第十二孤古故

陽上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王力系統

b

u

董同龢系統

ôɡ

周法高系統

b

əw

李方桂系統

b

əgwx

兩漢

西漢

東漢

au

a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肴豪

ɑu

北魏後期北齊

ɑu

齊梁陳北周隋

ɑu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ɑu

拟音/王力系統

b

ɑu

拟音/董同龢系統

ɑu

拟音/周法高系統

b

ɑu

拟音/李方桂系統

b

âu

拟音/陳新雄系統

ɑu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