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廟

湘子廟

全真道觀
湘子廟,建于宋,盛于元明。全真道觀。傳說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故居。[1]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南門裡的湘子廟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曆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寺廟占地2畝半,東西長88米,南北最寬處7米。
  • 中文名:湘子廟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時間:建于宋
  • 數量:十多處
  • 發源地:西安
  • 傳說:寺内井水
  • 旅遊:免費

曆史

傳說湘子廟是“八仙”中的韓湘子出家之地,創建于宋,道教界亦說創建于五代,金元時毀于戰火,湘子廟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n自明末到民國初,湘子廟一直香火鼎盛,後經戰亂,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毀。n

湘子廟後院在民國時期被借用,解放後為清潔隊辦公處,2005年2月有關單位騰出了湘子廟。n1990年,碑林區有關人士提出修複湘子廟,經過十多年籌備,在碑林區政府的支持下,2005年5月1日,由八仙庵出資上百萬元,開始修複湘子廟。n

這次修建是按湘子廟的原貌進行修複,全部用傳統工法由磚木結構組成,力圖表現出中國傳統寺廟的建築風格。

結構

寺廟占地2畝半,東西長88米,南北最寬處7米。寺院由寺廟區、南院和北院構成。其中寺廟區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部分由廣場、山門、香泉、過殿(靈光殿)組成;後部分系大殿,即湘子殿。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的湘子廟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曆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據傳韓湘子居其叔祖韓愈官邸内院,為修行修性,曾築一地下密室,常居其内練功養性,後稱湘子洞。因曆史年久而少為人知。

1970年左右,“備戰備荒”“深挖洞”的年代,人們在湘子廟内挖防空洞時,曾挖到一暗室,約6平方米,高近2米,人可直立。曾有人考之,疑為當年的湘子洞。現湘子廟地下仍有磚砌防空洞,極為堅固。主幹道與分道及兩處洞室,長70米,面積近百平方米,其中“湘子洞”仍在。

寺内井水傳說

有關八仙的傳說很多。據傳說,古代西安井水均為苦水。唐時,由“八水”引出的漕渠、清明渠、永安渠、龍首渠和黃渠等供城内和皇宮用水,街上有挑擔拉車買賣“甜水”者。而韓湘子用其住處的井水做酒,頃刻間釀成了美酒。

“苦水”怎能釀美酒?一般人不相信,有所顧慮,欲飲不飲,遲疑不決,故而,人們把韓湘子釀的酒叫“逡巡酒”。韓湘子見衆人遲疑,信口吟道:“真酒無苦,真水無香,苦盡甘來,玉露瓊漿”。吟罷,立即将酒倒入院中水井之内,井内立刻飄出一股酒香,令人饞涎欲滴。

有人忙取桶打水試嘗,并無酒味,入口卻十分甘美、清熱解渴、潤肺和脾;洗頭洗臉,清爽滑膩;用以洗身沖澡,體膚光潔潤舒、嫩柔增色,自感體态輕盈。世人将湘子住處之井稱“香泉”。“香泉”即“湘泉”也。自此西安城内才有甜水井及西門大井的甜水。

廟内奇觀

湘子廟内有兩棵槐樹,枝繁葉茂,樹冠如蓋,2000年冬,天寒地凍,南邊一株,槐花突生,成為一謎。市民皆難以釋謎。後,兩棵樹二次開花,再次引起人們關注。

據說,院内原有兩株宋槐,惜于50餘年前砍去。現存兩株洋槐,為後人在原處補栽,樹齡已50餘年。

韓湘子

韓湘子:“八仙”之一。韓湘子在曆史上實有其人,是唐代著名文豪韓愈的侄孫,曾登長慶三年(823年)進士,官大理丞。姚合有《答韓湘詩》雲:“昨文過春闱,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途浩難測。”看來是一個在官場中少年得志的公子。韓愈貶官潮州,于途中賦詩贈湘,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與《宿曾江口示侄孫湘》兩首。

初并不言韓湘有仙人奇術。與韓愈同時的段成式着《酉陽雜俎》謂韓有疏從子侄學道成仙,能造逡巡酒,頃刻花開。于席上聚土開花,瓣上現一聯,即藍關詩中的“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但該書并未說韓之子侄就是韓湘。至宋代劉斧《青瑣高議》,才将這段仙話與韓湘聯系起來,自此以後,韓湘遂成為道門仙人。後來的戲曲小說中又多稱其為韓湘子。據傳韓湘曾是呂岩(即呂洞賓)弟子,元明之時,名列八仙之中。

交通

713路直達,6、11、12、23、26、29、31、35、36、40、46、800、910等至南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