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樹

槐樹

蝶形花科槐屬植物
槐,又名國槐,樹型高大,其羽狀複葉和刺槐相似。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也可作中藥或染料。未開槐花俗稱“槐米”,是一種中藥。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樹種花期不同,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莢果入藥,有清涼收斂、止血降壓作用;葉和根皮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療瘡毒;木材供建築用。種仁含澱粉,可供釀酒或作糊料、飼料。皮、枝葉、花蕾、花及種子均可入藥。圓錐花序頂生,常呈金字塔形,長達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葉;花萼淺鐘狀,長約4毫米,萼齒5,近等大,圓形或鈍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無毛;花冠白色或淡黃色,旗瓣近圓形,長和寬約11毫米,具短柄,有紫色脈紋,先端微缺,基部淺心形,翼瓣卵狀長圓形,長10毫米,寬4毫米,先端渾圓,基部斜戟形,無皺褶,龍骨瓣闊卵狀長圓形,與翼瓣等長,寬達6毫米;雄蕊近分離,宿存;子房近無毛。莢果串珠狀,長2.5-5厘米或稍長,徑約10毫米,種子間缢縮不明顯,種子排列較緊密,具肉質果皮,成熟後不開裂,具種子1-6粒;種子卵球形,淡黃綠色,幹後黑褐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中文名:槐樹 拉丁學名:Styphnolobium japonicum (L.) Schott 别名:槐蕊、豆槐、白槐、細葉槐、金藥材、護房樹、家槐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種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薔薇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蝶形花科(豆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槐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槐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中國北部較集中,遼甯,南至廣東,台灣,山東,甘肅,四川、雲南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槐 原産地:中國

産地分布

中國北部,現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常見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海拔1000米高地帶均能生長。

形态特征

落葉喬木,高約10米,樹皮灰黑色。小枝棕色,疏被毛;當年生枝綠色,密被短柔毛。托葉早落;葉長10-20厘米,葉柄基部膨大,疏被短柔毛;小葉對生或互生,9-15枚,矩圓形或矩圓披針形,長4-5厘米,寬1.2-1.7厘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灰白色,疏被平伏的短柔毛。大型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長約5毫米,疏被短柔毛,萼齒三角形,很小,長不及1毫米;花冠白色,長約1.5厘米;旗瓣瓣片近圓形,基部微心形或近圓形,具短爪;翼瓣與龍骨瓣近于同形;雄蕊10枚,花絲不等長,分離。莢果呈念珠狀,肉質,綠色,無毛,不開裂。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窪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石灰及輕度鹽堿地(含鹽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佳。

刺槐開花既有南北差異,又有垂直地勢的區别。始花期在長江流域為4月下旬,黃河流域為5月上旬,西北地區約5月中旬,始花期由南向北推遲。刺槐的始花期還有從内陸向海濱延遲的規律,如遼東半島的大連市金州區,與北京幾乎處于同一緯度,但比北京的始花期晚半個多月。刺槐的花期約10天,而山區的花期交錯,前後可達20多天之久。刺槐花期正逢中國西南季風盛行之際,風是影響泌蜜的主要因素。幹燥酷熱的西南風能使花朵萎蔫,花期縮短。刺槐泌蜜的适宜氣溫為22℃以上。

園林用途

速生性較強,材質堅硬,有彈性,紋理直,易加工,耐腐蝕,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藥,種子可作飼料等。又是防風固沙,用材及經濟林兼用的樹種,是城鄉良好的遮蔭樹和行道樹種。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一、播種繁殖

1、育苗地選擇

國槐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良好,土質肥沃,土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其對中性、石灰性和微酸性土質均能适應,在輕度鹽堿土(含鹽量0.15%左右1上電能正常生長,但幹旱、瘠薄及低窪積水圃地生長不良。

2、種子處理播種前應采用浸種法或沙藏法加以處理。

(1)浸種法:先用80℃水浸種,不斷攪拌,直至水溫下降到45℃以下為止,放置24h,将膨脹種子取出。對未膨脹的種子采用上述方法反複2~3次,使其達到膨脹程度。将膨脹種子用濕布或草簾覆蓋悶種催芽,經1.5~2d,20%左右種子萌動即可播種。

(2)沙藏法:一般于播種前10~15d對種子進行沙藏。沙藏前,将種子在水中浸泡24h,使沙子含水量達到60%,即手握成團,觸之即散。将種子沙子按體積比1:3進行混拌均勻,放入提前挖好的坑内,然後覆蓋塑料布。沙藏期間,每天要翻1遍,并保持濕潤,有50%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

3、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采用春播,涿州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為宜。播種量每畝10~12kg。可采用壟播或作兩種方式。壟播時壟距70~80cm,壟底寬40~50cm,面寬30cm左右,攀高15~20cm,播幅10cm,覆士1.5~2cm。也可作,不起壟,行距60~70cm,播幅5cm。播後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有條件時可覆膜。

二、埋根繁殖

1、備種:槐落葉後即可引進種根,定植前以沙土埋藏保存,掌握好沙土濕度,既不可讓根段脫水幹枯,又不可濕度太重而黴變腐爛。

2、整地:育苗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坦、灌排方便、無病蟲傳染源的沙壤土最好。每667平方米施2500千克畜禽糞肥,或施50千克磷肥和二铵作基肥;用呋喃丹等殺蟲劑殺滅地下害蟲。地要深翻、整細、耙平,畦寬1米左右。

3、育苗:育苗時間南方3月上中旬,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1~2年生直徑5~10毫米無病蟲害痕迹的光滑根段,剪成5~7厘米長備用。順畦開溝,溝距50厘米,深度5厘米,然後将根段以30厘米的株距平放于溝内,覆蓋細沙土,澆透定根水,蓋好地膜,一個月左右即可出苗。

三、枝條扡插

1、扡插時間與埋根育苗相同,也可稍早。

2、選取直徑8~20毫米木質化硬枝,剪成15厘米長的插條,上切口剪平,距芽包1~2厘米,下切口剪成45度的斜口,距芽包5毫米,分上下端以50根為一捆,用50毫克/千克生根粉液浸泡下端3~4小時後撈出備用。

3、整地要求同前,按2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将枝條以45度的傾角插入土内,順畦覆蓋地膜。

管理養護

一、定苗

播後一般7~10d開始出苗,10~15d出齊。覆膜地塊要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揭去地膜。在苗高15cm時分2~3次間苗,定苗株距10~15cm,畝留苗量8000株左右。

二、移栽

用于綠化苗木,一般3~4年才能出圃,由于苗木頂端枝條芽密,問距短,樹幹極易彎曲,翌年春季将一年生苗按株距40~50cm、行距70~80cm進行移栽,栽後即可将主幹距地面3~5cm處截幹。因槐樹具萌芽力,截幹後易發生大量萌芽,當萌芽嫩枝長到20cm左右時,選留1條直立向上的壯枝作主幹,将其餘枝條全部抹除。以後随時注意除蘖去側,對主幹上、中、下部的細弱側枝暫時保留,對防止主幹彎曲有利。這樣,翌年苗高可達3m以上。

三、肥水管理

國槐苗澆水要根據氣候條件、土壤質地等因素,決定澆水次數。一般情況下,出苗後至雨季前澆2~3水,圃地封凍前澆1次封凍水,遇澇害時及時排水;播種前,育苗地畝施基肥(以有機肥或圈肥為主)3000kg左右,到6月上旬結合澆水可畝追施速效氮肥f如尿素)8~10kg,7~8月份追施尿素(最好摻入适量複混肥12~3次,每次施肥量30kg左右。9月份以後不再澆水施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

四、整形修剪

根據需要可以整形修剪成自然開心形、杯狀形和自然式合軸主幹形3種樹形。自然開心形即當主幹長到3m以上時定幹,選留3~4個生長健壯、角度适當的枝條做主枝,将主枝以下側枝及萌芽及時除去,冬剪時對主枝進行中短截,留50~60cm,促生副梢,以形成小樹冠;杯狀形即定幹後同自然開心形一樣留好3大主枝,冬剪時在每個主枝上選留2個側枝短截,形成6個小枝,夏季時進行摘心,控制生長,翌年冬剪時在小枝上各選2個枝條短剪,形成“3股6權12枝”的杯狀造型;自然式合軸主幹形是指留好主枝後,以後修剪隻要保留強壯頂芽、直立芽,養成健壯的各級分枝,使樹冠不斷擴大。

常見蟲害

槐樹性強健,萌芽力及抗污染能力都很強,且樹冠寬廣枝葉繁茂,壽命長,在我國南、北方廣泛應用。但該樹一旦遭受某些蟲害,将會嚴重影響其生長,甚至導緻死亡。根據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筆者對槐樹常見的害蟲及防治方法進行了總結。

1、槐蚜:1年發生多代,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枝條嫩梢、花序及莢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縮下垂,妨礙頂端生長,受害嚴重的花序不能開花,同時誘發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該蟲開始大量繁殖,4月産生有翅蚜,5月初遷飛槐樹上危害,五六月在槐樹上危害最嚴重,6月初遷飛至雜草叢中生活,8月遷回槐樹上危害一段時間後,以無翅胎生雌蚜在雜草的根際等處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1)秋冬噴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2)蚜蟲發生量大時,可噴40%氧化樂果、50%馬拉硫磷乳劑或40%乙酰甲胺磷1000至1500倍液,或噴魚藤精1000至2000倍液,10%蚜虱淨可濕性粉劑3000至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3)在蚜蟲發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後卷葉前,用藥棉蘸吸40%氧化樂果乳劑8至10倍液,繞樹幹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綁紮。

2、朱砂葉螨:1年發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塊孔隙、樹皮裂縫、枯枝落葉等處越冬,該螨均在葉背危害,被害葉片最初呈現黃白色小斑點,後擴展到全葉,并有密集的細絲網,嚴重時,整棵樹葉片枯黃、脫落。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劑噴灑刮除粗皮、翹皮,也可用樹幹束草,誘集越冬螨,來春集中燒毀。(2)化學防治:發現葉螨在較多葉片危害時,應及早噴藥,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後期蟲害的關鍵。可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殺螨砜可濕性粉劑1500至2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要均勻、細緻、周到。如發生嚴重,每隔半月噴1次,連續噴2至3次有良好效果。

3、槐尺蛾:又名槐尺蠖。1年發生3至4代,第一代幼蟲始見于5月上旬,各代幼蟲危害盛期分别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蛹在樹木周圍松土中越冬,幼蟲及成蟲蠶食樹木葉片,使葉片造成缺刻,嚴重時,整棵樹葉片幾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1)落葉後至發芽前在樹冠下及周圍松土中挖蛹,消滅越冬蛹。(2)化學防治: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點做好第一、二代幼蟲的防治工作,可用50%殺螟松乳油、80%敵敵畏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4000倍液噴霧防治。(3)生物防治可用蘇雲金杆菌乳劑600倍。

4、鏽色粒肩天牛:兩年發生1代,主要以幼蟲鑽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蟲開始活動,蛀孔處懸吊有天牛幼蟲糞便及木屑,被天牛鑽蛀的槐樹樹勢衰弱,樹葉發黃,枝條幹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人工捕殺成蟲:天牛成蟲飛翔力不強,受振動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間在樹幹上捕殺産卵雌蟲。人工殺卵:每年7至8月天牛産卵期,在樹幹上查找卵塊,用鐵器擊破卵塊。(3)化學防治成蟲: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蟲活動盛期,對槐樹樹冠噴灑2000倍液殺滅菊酯,每15天一次,連續噴灑二次,可收到較好效果。(4)化學防治幼蟲:每年3月至10月為天牛幼蟲活動期,可向蛀孔内注射80%敵敵畏,40%氧化樂果或50%辛硫磷5至10倍液,然後用藥劑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殺幼蟲。(5)用石灰10公斤+硫磺1公斤+鹽10克+水20公斤至40公斤制成塗白劑,塗刷樹幹預防天牛産卵。

5、槐樹葉小蛾:1年發生二代,以幼蟲在樹皮縫隙或種子越冬,七八月危害最為嚴重,幼蟲多從複葉葉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樹木複葉枯幹、脫落,嚴重時樹冠出現秃頭枯梢,影響觀瞻。

防治方法:(1)冬季樹幹綁草把或草繩誘殺越冬幼蟲。(2)害蟲發生期噴灑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殺螟松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一、功能主治

1、槐葉

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主小兒驚痫;壯熱;腸風;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

2、槐枝

散瘀止血;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主崩漏;赤白帶下;痔瘡;陰囊濕癢;心痛;目赤;疥癬。

3、槐根

散瘀消腫;殺蟲。主痔瘡;喉痹;蛔蟲病。

4、槐角(果實)

涼血止血;清肝明目。主痔瘡出血;腸風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血熱吐衄;肝熱目赤;頭暈目眩。

二、附方

1、槐葉

①《食療本草》:主邪氣,産難,絕傷。又主瘾疹,牙齒諸風疼。

②《日華子本草》:煎湯,治小兒驚痫壯熱,疥癬及疔腫。

③《滇南本草》:陰幹為末,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瘡疼痛,膿血不止,燈草煎湯服。

2、槐枝

①治崩中或赤白,不問年月遠近:槐核,燒灰,食前酒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②治痔核:槐枝,濃煎湯,先洗痔,便以艾灸其上七壯,以知為度。(《傳信方》)

③治九種心痛:新生槐枝一握,去兩頭。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千金方》)④療大風痿痹:槐嫩蘖; 煮汁釀酒飲。(《唐本草》槐枝酒)

3、槐根

①療五痔:煮槐根洗之。(《姚僧坦集驗方》)

②治女子痔瘡:槐花根二兩,葛菌二兩。炖豬大腸服。(《重慶草藥》)

觀賞價值

國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樹種,其枝葉茂密,綠蔭如蓋,适作庭蔭樹,在中國北方多用作行道樹。配植于公園、建築四周、街坊住宅區及草坪上,也極相宜。龍爪槐則宜門前對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礦區綠化之用。夏秋可觀花,并為優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藥,種子可作飼料等。又是防風固沙,用材及經濟林兼用的樹種,是城鄉良好的遮蔭樹和行道樹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經濟價值

木材富彈性,耐水濕。可供建築、船舶、枕木、車輛及雕刻等用。種仁含澱粉,可供釀酒或作糊料、飼料。種子榨油供工業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餡糖等。

化學成分

含芸香甙(Rutin),花蕾中含量多,開放後含量少。又從幹花蕾中得三萜皂甙0.4%,水解後得白桦脂醇(Betulin)、槐花二醇(Sophoradiol)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另從花蕾中得槐花米甲素(14%)、乙素(1.25%)和丙素(0.35%),甲素是和芸香甙不同的黃酮類,乙素和丙素為甾醇類。又含鞣質,生槐花含0.66%,槐花炭鞣質含量約為生槐花的4倍。槐米含芸香甙(蘆丁,rutin)約10%~28%,并含桦皮醇(量betulin)及槐二醇(sophoradiol)。尚含槐花米甲素(sophorin A)約14%,槐花米乙素(sophorin B)1.25%,槐花米丙素(sophorin C)約0.35%,前一種為黃酮化合物,後兩種為甾體化合物。

植物文化

古代三公宰輔之位的象征:古代漢語中槐官相連。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執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宮殿;槐掖,指宮廷;槐望,指有聲譽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嶽,喻指朝廷高官;槐蟬,指高官顯貴。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

科第吉兆的象征:唐代開始,科舉考試關乎讀書士子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能借此階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們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試的年頭稱槐秋,舉子赴考稱踏槐,考試的月份稱槐黃。槐象征着三公之位,舉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孫後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

此外,槐樹還具有是古代遷民懷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義。

其他

與槐樹相關的詩詞:

白居易有詩雲“人少庭宇曠,夜涼風露清。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