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桃

肥城桃

山東省肥城市特産
肥城桃是山東省肥城市的特産。肥城桃簡稱“肥桃”,果形端正、美觀,呈圓球型,果尖稍凸,縫合線深而明顯,梗窪深廣,兩半對稱。成熟後果面底色米黃色(部分陽面有紅暈)。果實肥大,粘核,果肉乳白,肉質細嫩緻密,柔軟多汁,口味甘甜。肥桃種植源于春秋,成于晚唐,熟于明末,廣于當今,是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經曆代桃農千百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用智慧和雙手培育出的優質大桃。随着社會文明和生産力的發展,肥桃的栽培品種不斷增多,面積不斷擴大,聲譽也遠播他鄉。[1]
  • 中文名:肥城桃
  • 外文名:
  • 産地名稱:山東省肥城市
  • 品質特點:果實肥大,外形美觀,汁多味甘,氣味芬芳
  • 地理标志:國家農業部農産品地理标志
  • 批準文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384号
  • 批準日期:2016年3月31日

曆史由來

肥城人崇拜桃樹有着悠久的曆史,春秋時期境内已種植桃樹。《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七年(前556),齊魯兩國交戰,齊兵圍困魯國北部邊境的“桃”(今肥城孫伯鎮一帶)。當時,此地可能已大量植桃。“桃”地之名,蓋由此來。《孔子家語》裡亦有魯國君以雪桃招待孔子的故事。

明清時期,肥桃形成品牌,在志書中有了明确的記載。明隆慶六年(1572)《肥城縣志》載:“果亦多品,惟桃最著名。”自明天啟二年(1622)起,肥桃即成為皇室貢品。

清雍正四年(1726)《山東通志》載:“桃産肥城者佳……”可見,當時肥桃已在齊魯聞名遐迩。嘉慶二十年(1815)《肥城縣新志》載:“味美,他境莫能及,唯呂店、鳳山、固留諸社出者尤佳。”

清代《深州風土志》載:“壬子年拾遺記雲……山東則出肥城者佳,謂之肥桃。”光緒三十四年(1908)《肥城縣鄉土志》載:“惟桃最著名,近來東西洋諸國亦莫不知有肥桃者……”此時的肥桃,不僅馳名國内,而且蜚聲海外。

肥桃自明代成為皇室貢品後,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吃到肥桃為人生之一幸事。《山東之農業概況》載:“鐵路(津浦)築成之後,運往北京、南京、上海各處者,亦益見其多矣。”

民國十一年(1922)《山東勸業報》載:“肥城蜜桃曆年在外埠之銷售量,濟市及天津約占30%;青島銷15%;在滬銷20%;在京銷5%。”至民國二十一年,肥桃更是成了官商饋贈之珍品,是年《中國實業志》載:“十七、十八兩年中,以魯省官商各界是時多尚奢侈,贈禮風盛,以互相争購,其價較高。”

1934年,國立山東大學農學院吳耕民教授等即有《肥城桃調查報告》,其中指出:“我國桃多佳種……惟其中有肥桃者,産山東肥城縣,形狀偉大,冠絕群桃,而香氣馥郁,汁多味甜,其品質較之上海水蜜桃系之果實,有過之無不及。是以脍炙人口,馳名中外,在昔遜清時代,曾為皇室貢品,即近時亦多為上流饋贈之需,聲價之貴,遠超群果。”

随着肥桃蜚聲海内外,肥城的知名度漸漸提升。作為中國著名的肥桃之鄉和中國桃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肥桃和肥城在中國桃文化的傳播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國桃文化的縮影,體現了肥城人樸實的性格和無比的智慧,構成了肥桃文化一道靓麗的風景。

産品特點

肥桃主要有兩個品種:

一是紅裡大桃,果大,頂端微突尖,縫合線過頂,近核處果肉嫩紅,呈輻射狀。果皮黃綠色,成熟為米黃色。八成熟時陽面現片狀紅暈,九成熟時果肉乳白色,全熟時果肉韌軟汁多,酸甜可口,有清香味。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二是白裡大桃,略小于紅裡大桃,近核處果肉無紅暈。單果重150—200克,最大者重500多克。果皮綠白色,成熟米黃色,無片狀紅暈。肉質細韌,白色,汁較紅裡大桃略少,香甜可口,無酸味。9月上旬成熟。其他還有香肥桃、酸肥桃、晚肥桃、柳葉肥桃、大尖肥桃5個品系。

生長環境

肥桃适應在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褐土中栽植,樹形多采用三大主枝開心形。栽後二年見果、三年形成産量、五年進入盛果期,壽命可達30年。

異地栽培時,應注意選擇良種、适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在高溫多濕地區栽培,枝葉徒長,結果很少。在8~9月多雨地區栽培容易落果,品質也差。

栽培技術

肥桃經過數百年的演化,受到曆代栽培者的人工選擇,綜合了古代桃子的許多優良性狀并加以發展,逐漸形成馳名中外的優良品質。培優措施主要有:

一是嫁接。取毛桃之核,直播苗圃培育砧木苗。出苗越二三年,砧木樹幹直徑約達2寸,即可行嫁接。嫁接在4月初清明節前後,先将砧木齊土鋸去,以刀劈開,接穗選用優質肥桃結果之新短枝,長約2寸許。接穗底部左右兩面削之,使其橫斷面成為三角形,自砧木切縫之兩側插入,掩以老皮捆扶,以土培壅之。

除此之外,亦有采用芽接法者,即“丁”字形芽接和套芽接兩種。後通過肥桃選優,選取桃樹優良單株,建優良單株比較試驗園,再選更加優良單株作為母株,以母株接穗嫁接,同齡樹可提高産量20—30%。

二是整枝修剪。肥桃之整枝概取狀形,一般在發芽時采取撐、拉、吊方法進行,使枝杈分布合理,疏密有緻。樹冠高3米多時開始修剪。借其結果受重,枝向四周展開,樹冠漸為平面扇形,并剪去伏地之枝、直立旺枝及枯枝。剪枝多在春季發芽前進行。

三是防治病蟲害。肥桃嫁接後,繼承了母本毛桃的免疫能力,但依然難禦病蟲害的侵襲。病害主要有桃細菌性穿孔病、桃炭疽病、褐腐病等,蟲害主要有桃蛀螟、蚜蟲、卷葉蟲等。桃農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冬用石灰水刷樹身、春用噴灑石硫合劑、夏用草木灰(或煙葉水)滅蟲以及果實套袋等方法,确保桃樹健康生長,果實不被蟲噬。

四是土肥水管理。秋後翻土擴大定植穴并加施廄肥,改良土壤,或抽沙換土,加深活土層,提高地力,并及時鋤地保墒。施肥一般一樹年施一車糞,約250公斤。

除每株年施一車糞外,雨季施5公斤豆餅,軋碎、深埋、澆水,使枝條健全,減除病害,提高結果能力。桃園建井,儲水以供灌溉。按照桃樹的生長習性,一般每年澆水4次:封凍前樹四周圍堰漫水;開花前澆足水;夏季追肥無雨澆水;秋後施基肥澆透水。盛花時可噴灑清水,提高坐果率。

培優管理還有一些措施,如為果枝撐柱,以防果重枝斷;以每樹保留300—400個進行疏果,确保肥桃果大質優;桃将成熟時,遇陰霧進行煙熏,以保肥桃色澤鮮美亮麗;對老樹斷朽根,施有機肥促生新根,進行複壯,延長盛果期等。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肥城桃品質好,營養豐富。食用肥城桃可強身健體,對體弱、低血糖病人有明顯療效,還有保肝、防止壞血病、治療貧血症、健骨等作用。

水保效益

肥城桃樹體高大,枝葉繁茂,一般冠幅4一5m,可截留降水,減少雨滴對土壤的沖濺作用。其根系與其它桃品種相比,分布較深,一般分布在10一50cm土層中的根量占總根量的90%,最深可達7m以上;水平側根延伸可達9m。強大的根系構成密集的根網,牢牢地固持着土壤,增強了土體的抗沖蝕能力和滲透性。若對樹盤培大堰埂,則可使果園内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社會經濟效益

肥城市自1983年大力發展肥城桃以來,現已形成3333h㎡基地,基中優質肥城桃133h㎡,形成了名符其實的桃花源。每到花期,國内外大批遊客湧來觀光,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

榮譽

1990年,肥城市注冊肥城桃商品商标。

1999年、2001年,肥城桃先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牌産品。

2001年,肥城桃在國家商标局注冊地理标志證明商标。

2009年,肥城桃地理标志證明商标榮獲山東省著名商标稱号。

2013年,肥城桃先後入選“山東省十大地理标志商标”。

2013年,肥城桃入選“2013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目錄”。

2014年,肥城桃地理标志肥城商标榮獲中國馳名商标稱号。

2015年,肥城桃地理标志榮獲“中國果品百強品牌”和“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兩項國家級榮譽,入選“全國名優特新農産品”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