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

聽課筆記

記錄在筆記本或其他地方的上課的重難點
上課或者接受培訓時,記錄在筆記本或其他地方的上課的重難點、要點、提綱等,叫做聽課筆記。聽課筆記是教師最日常、最普遍的一種教研方式,它貫穿于教師的學習、工作與研究過程,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中文名:聽課筆記 外文名:Lecture notes 别名: 解釋:記錄在筆記本難點、要點 方法:明确要點,學會方法 由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作用:為後續複習時用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同學認為自己頭腦好使,上課隻聽不記,覺得會了就沒必要再寫下來了,結果聽一節會一節同時又忘了上一節内容,到最後就隻記得最後一節了;而有些勤快的同學,上課的時間一直在“埋頭苦幹”,甚至要把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其實這兩者都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做法應是邊聽邊思考邊記錄。沒必要記錄老師的每一句話,隻要重點框架和一些容易忘記的數字之類的東西,老師舉的例子之類的簡寫一下,知道大體意思就行。

聽課筆記的方法:

要記好課堂筆記,一要明确記筆記的要點,二要學會記筆記的方法。

課堂筆記要掌握二個要點:

(1)條理化

一般來說,中學老師講課,都要把章、節标題寫在黑闆上,這部分内容記下來有助于了解知識的系統性、條理性。但也會出現因課文内容需要、老師講授思路不同,而不按闆書順序講課的情況。如老師有時從課堂效果出發補充某些内容,插入對已學知識的回顧,或者颠倒某些課程内容體系中的順序。這時,一方面要跟着老師的思路聽課,同時要注意保持知識本身固有的順序和條理。

(2)不要放過課本之外的精華

課本,隻是講述知識的。編課本的人一般并不把編寫的思路、學習方法等都編進課本。而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則經常會談到許多關于學習方法、思想方法等内容,這些雖然不是課本知識體系以内的内容,但是它是老師的切身經驗,對學習行之有效,對中學生提高素質、能力極有好處,也應及時記入課堂筆記,切勿放過。

課堂筆記怎麼寫?

我們提倡的方法是:三點一線。

“三點”是指聽課要抓住“重、難、疑”點,課上老師提出的難、重點,還有就是“疑點”,學生在下課後用一分鐘時間标出疑點。“一線”是整理昨天的知識和今天的關系。

色筆區分:三種不同顔色筆區分三個點。

筆記應該記哪些東西呢?

1.老師列出的提綱

2.老師強調的重點。

3.課本上沒有而是老師補充的内容。

4.結合老師講課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

5.記疑點。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内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

6.記方法。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

7.記總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