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争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争

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拯救世界”的新聞獨眼狼 20世紀最偉大的記者之一最冷靜最客觀最犀利的戰争觀察員大衛·哈伯斯塔姆,美國知名傳播學者以及曆史學家,美國戰地新聞記者,最受美國人尊敬的記者之一。他的新聞報道及所著書籍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生存的時代。大衛·哈伯斯塔姆1934年生于紐約市,1955年畢業于哈佛大學,1960年入《紐約時報》華盛頓分社,投入廣泛的美國民權運動報道中,1962年成為該報駐越南西貢特派記者,1964年獲普利策獎。哈伯斯塔姆曾創作了《陷入困境》《羅伯特·肯尼迪未完成的遠征》《胡志明——北越的領袖》《出類拔萃之輩》等二十多本暢銷書。 2007年4月23日,就在《最寒冷的冬天》付梓之際,在為下一部作品進行采訪的途中,哈伯斯塔姆不幸因車禍罹難。[1]
  • 書名: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争
  • 别名:
  • 作者:大衛·哈伯斯塔姆(DavidHalberstam)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頁數:
  • 定價:
  • 開本:16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29024086
  • 字 數:603000
  • 紙 張:膠版紙

内容簡介

首度全面揭秘朝鮮戰争的真相

硝煙彌漫的20世紀,為什麼唯獨朝鮮戰争讓美國人不忍言說卻又無法遺忘?

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檢讨。

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點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李承晚軍的不堪一擊,迫使美國打着聯合國的旗号赤裸上陣;斯大林按兵不動背後的戰略意圖,讓毛澤東面臨是否派兵入朝的艱難抉擇。

大衛·哈伯斯塔姆醞釀40多年,耗時10餘春秋,完成其生命最後之作——《最寒冷的冬天》。為創作本書,他走訪了諸多知名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探尋曆史的隐秘;他訪問了100多位散布美國各個角落的朝鮮戰争幸存老兵,在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聽人性的呼喚。

朝鮮戰争對參戰各方來說都是很殘酷的。哈伯斯塔姆為我們描繪和剖析了二戰後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争,并從獨特的角度得出了關乎曆史和未來的一系列發人深思的新結論。

作品目錄

專家推薦 從越戰的角度回望朝鮮戰争

權威推薦

軍事術語表

序言 棕色的記憶

第一章 雲山驚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

第二章 愁雲慘霧:朝鮮人民軍南下

第三章 戰争升級 華盛頓介入

第四章 洲際政治 複雜的多邊關系

第五章 孤注一擲 朝鮮人民軍挺進釜山

第六章 扭轉乾坤 麥克阿瑟仁川登陸

第七章 跨越三八線向北挺進

第八章 志願軍猛擊:長津湖與軍隅裡

第九章 與志願軍作戰:雙聯隧道、原州和砥平裡

第十章 将帥失和 麥克阿瑟的去職風波

第十一章 戰争後果 結局與未來

後記

緻謝  

作品思想

《紐約時報》暢銷書,《華爾街日報》、《遠東經濟評論》最佳亞洲題材圖書;最冷酷的戰争,最辛辣的筆觸,最動人的故事;殘酷而不失警示,真實而不失有趣;再現宏大慘烈的悲壯史詩,感知跌宕起伏的大國博弈;普利策獎得主大衛·哈伯斯塔姆的驚世遺作!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争》》撥開曆史迷霧,追問大國博弈真相:包括毛澤東自己在内,當時隻有一個半人支持出兵朝鮮,但他為何仍堅決派兵入朝?朝鮮軍隊潰敗之際,莫斯科為何仍穩坐釣魚台?30萬中國大軍集結鴨綠江畔,華盛頓為何仍錯判中國?麥克阿瑟與杜魯門又是如何龍争虎鬥的?朝鮮戰争為何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争?

撥開曆史迷霧,追問大國博弈真相

★包括毛澤東自己在内,當時隻有一個半人支持出兵朝鮮,但他為何仍堅決派兵入朝?

★朝鮮軍隊潰敗之際,莫斯科為何仍穩坐釣魚台?

★麥克阿瑟與杜魯門又是如何龍争虎鬥的?

★朝鮮戰争為何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争?

曆史已成過去,烽煙會否再起

悲情的記述,偶像的破滅,錯位的戰争

作品評價

重現曆史,回憶往昔,哈伯斯塔姆先生再次把我們帶回了那場戰争。 ——《紐約時報》

無論是充斥着見利忘義的兩面派的國内政治,還是回蕩着勇氣和激情的戰地前線,哈伯斯塔姆都将其淋漓盡緻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新聞周刊》

大衛·哈伯斯塔姆以無盡的憤慨和驚人的智慧,讓我們重溫了二戰塵埃落定之後那場似乎遙不可及,讓人無法理解的沖突。他筆下的慘烈,再次為我們敲響了戰争的警鐘。 ——《時代》

《最寒冷的冬天》再度重現了那段被遺忘的曆史,讓戰争的炮火在人們耳邊回響。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巨作,它和《出類拔萃之輩》一樣,都是當代曆史的一部恢弘之作。 ——《克利夫蘭平原報》

《最寒冷的冬天》也許是迄今為止記述戰争與沖突的頂級巨作。 ——《明尼蘇達聖保羅明星論壇報》大衛·哈伯斯塔姆的辭世之作将讓朝鮮戰争不再是“被遺忘”的戰争。 ——《星期日丹佛郵報》、《洛基山新聞報》《最寒冷的冬天》把這場悲情戰争的所有悲劇性要素融為一體:敵我雙方的軍事戰略與戰術;國際外交形勢、國内政治以及衆多當事人的鮮明個性。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傑作。 ——哈羅德·摩爾中将

作品影響

2015年2月,該書獲得“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