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膽

豬膽

中藥
豬膽,中藥名。為豬科豬屬動物豬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的膽汁。遍及全國。具有清熱,潤燥,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熱病燥渴,大便秘結,咳嗽,哮喘,目赤,目翳,洩痢,黃疸,喉痹,聤耳,癰疽疔瘡,鼠瘘,濕疹,頭癬。[1]
  • 藥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是否處方藥: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藥禁忌:
  • 劑型:
  • 運動員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
  • 批準文号:
  • 藥品類型:
  • 中文名:豬膽
  •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 功效:清熱,潤燥,解毒

入藥部位

膽汁。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肝、膽、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潤燥,解毒。

主治

用于熱病燥渴,大便秘結,咳嗽,哮喘,目赤,目翳,洩痢,黃疸,喉痹,聤耳,癰疽疔瘡,鼠瘘,濕疹,頭癬。

相關配伍

1、治傷寒病,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獖豬膽一枚。上以醋半小盞,合豬膽汁煎一沸,放溫,不計時候服。(《聖惠方》)

2、治口中幹燥,無津液而渴:雄豬膽五枚,定粉一兩。上二味,以酒煮膽,候皮爛,即入粉研細,同煎成煎,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含化咽津。(《聖濟總錄》豬膽煎)

3、治酸哮,食酸味即發:甘草二兩,分作各半,用豬膽汁五枚,浸五日,炙燥為末,蜜丸。臨卧,開水送下二錢。(《證治寶鑒》甘膽丸)

4、治外障眼:以豬膽一枚,用銀铫或瓷铫煎成膏,入冰腦粒如黍米大,點入眼中。覺翳輕,又将豬膽臼膜皮陰幹,合作小繩,如钗股大小,止用一頭,燒灰待冷點翳。(《普濟方》豬膽方)

5、治痢疾不止:用十二月豬膽,可收一百之上,将雄黃豆裝入膽内,麝香少許,陰幹。看人大小,每服五七粒,為細末。如紅痢,甘草湯下,如白痢,生湯下。(《普濟方》黑虎丹)

6、治乳癰:用豬膽汁蜜搗蔥貼,如水妙。(《普濟方》)

7、治臁瘡并腳腿血風瘡:用豬膽同黃蠟成膏。先以清洗瘡淨,卻用厚紙攤藥貼上。(《衛生易簡方》)

8、療目赤痛及胎赤:用豬膽和鹽綠五分,點眦。(《外台》引《廣濟方》)

9、治赤眼胬肉,睑内生瘡創,目多淚出:豬膽一枚,川樸硝一分,黃連一分(去須搗為末),龍腦三大豆大。上件藥,都研細為散,與膽汁相和,浸經一宿,日二三度點之。(《聖惠方》)

10、治諸般痫搐:半夏一兩(湯洗七遍),獖豬膽三個,取汁浸半夏于瓷器中,曬幹,切片焙燥,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面和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九,煎麥門冬熟水下,食後臨卧各一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豬膽半夏丸)

11、治黃水瘡(《外台》用治燙火瘡):雄豬膽一個,入黃柏一兩浸,焙幹為末,摻之。或用井花水調搽。(《瘍醫心得集》)

12、治咽喉腫痛:臘八日豬膽一二個,用枯礬五錢、茄柴灰五錢,共入膽,裝滿吸幹。吹些須即愈。(《魯府禁方》吹喉散)

13、治痔瘡:豬膽七枚(各取汁),以建盞盛炭火熬成膏,用單紙攤敷。須先用槐根取白皮熬湯溫洗,然後敷藥。(《直指方》豬膽膏)

14、治發背疔腫:臘月豬膽一個,裝陳石灰陰幹,以紫花地丁放在鐵罐裡炒成灰,再以新豬膽一個調前藥。先用茶清洗淨,以鵝翎掃瘡上。(《衛生易簡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6-9g;或取汁沖,每次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塗敷、點眼或灌腸。

采集加工

宰殺後,剖腹取出膽囊,取膽汁鮮用或将膽囊挂起晾幹,或在半幹時稍稍壓扁,再幹燥之。

形态特征

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态也有差異。基本特征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後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雜食性家養牲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生長環境

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相關論述

1、《綱目》:“方家用豬膽,取其寒能勝熱,滑能潤燥,苦能入心,又能去肝膽之火也。”

2、《本草彙言》:“豬膽汁主傷寒裡熱燥渴,潤大便火結之藥也。白尚之曰:按經曰,熱淫于内,寒以勝之,苦以洩之,故仲景方以葦筒納谷道二寸,以豬膽汁和醋少許,灌之。治傷寒裡熱枯燥,大便不通,蓋取苦酸寒滑而潤燥通結也。又治少陰下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以白通湯加豬膽汁,以調寒熱之逆者也。取人尿、豬膽鹹苦之物,于熱劑之中,使其氣相從,而無拒格之患矣。又治霍亂病,吐下已斷,汗出而厥,脈微欲絕者,以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數匙主之者,蓋陽氣大虛,陰氣獨勝,純與陽藥,恐陰氣拒格不得入,故加豬膽汁之苦寒入心,以通脈和肝,亦使其氣相從,不緻拒格也,此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義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