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汉语汉字
步(拼音:bù)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步是会意字,字上面的“止”是左脚。下面反写的“止”是右脚。“步”字的本义就是行走,如徒步行走的士兵称为步兵。“步”字的字形是两只脚一前一后,所以又引申为跟随的意思。用脚走路,就会有一长段的距离,“步”就引申为阶[2]段,如:初步。用脚走路总要走到一个目的地,这样“步”[1]字又有了地步、境地的意思。“步”字在古代是一种长度单位。古人以举足一次为一跬,举足两次为一步。人们在估量距离时,也常说走了多少步。[3]
  • 中文名:步
  • 拼音:bù
  • 部首:止
  • 五笔:HIR(86);HHR(98)
  • 仓颉:YLMH
  • 郑码:IIKO
  • 笔顺:丨一丨一丨丶ノ
  •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0710)
  • 平水韵:去声七遇
  • 笔画:7
  • 统一汉字:U 6B65
  • 注音:ㄅㄨˋ
  • 异体字:歨歩埠?????
  • 四角号码:21201

字源演变

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字形(图2)由一个“止”和一个反写的“止(

《说文·足部》有“踄”,训“蹈也”,蹈、行同义,“踄”与“步”当为一字,“步”为象形字,“踄”叠加义旁“足”字。《中山王兆域图》“步”字两止左右并列,形意略有讹变(图11)。

“步”由一般的“行走”引申为特指“慢慢走”。古人对“走”区分得很细,快走和慢走在用词(字)上有区别。《淮南子·人间训》写道:“夫走者,人之所以为疾也;步者,人之所以为迟也。”是说“走”是“急行”的意思;“步”是“缓行”的意思。由“行走”的意思“步”引申出“跟随,追随”的意思。成语“步人后尘”是说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别人,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行走”是为了到达某个地点,因此“步”引申为“境地”“田地”“下场”“地步”的意思。

前脚跨出,与后脚中间形成的距离,称之为“跬”;两脚各跨出一次,又称为“步”。《荀子·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里的“跬”和“步”同时出现,表示脚所跨出的最小的距离。于是就有“五十步笑百步”这样的典故,这里的“步”既表示泛指意义上的脚步,同时又指距离。正因为双脚一步步地向前移动与起始的地方之间形成了一段距离,古人才用走了几步来表示这段距离的长度,于是“步”在古代可作为长度单位。《礼记·王制》:“古者以周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可见,一“步”到底是多长,历代说法不一。 

详细解释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

步行,用脚行走。

walk

步入会场。

《尚书·召诰》: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步行;漫步;闲庭信步;安步当车

〈方言〉以脚步测量远近。

measure

王彪之《井赋》:步土脉,测水泉,方栏结,辘轳悬。

古时指天文、历法方面的测量计算。

陆机《演连珠》之四七:是以仪天步晷,而脩短可量。

步天;步晷;步历

〈文言〉踩;踏。

step on

孟浩然《白云先生王迥见访》诗: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追随前人的步子走;跟随。

follow

欧阳予倩《李秀成》第五幕:我的的确确认识李秀成,我步着他,的的确确上了这个山。

步人后尘

〈文言〉寻觅。

《后汉书·郅恽传》:敬曰:“吾足矣。初从生步重华于南野,谓来归为松子,今幸得全躯树类……吾年耄矣,安得从子?”李贤注:“步犹寻也。”

名词

〈文言〉一次举足为跬,两次举足为步。

pace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泛指脚步。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step

张衡《东京赋》:行不变玉,驾不乱步。

跑步;步调;步步高升;寸步难行

用同“埠”。水边停船处。现多用于地名。

dock

郦道元《水经注·赣水》:又东北迳王步。

盐步(在广东南海区)

〈文言〉时运,命运。

luck

《诗经·大雅·桑柔》:于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

〈文言〉阶段;境地。

不幸落到这一步。

张天翼《清明时节》:第二步就讨论那天该找谁来帮忙。

初步;地步。

〈文言〉指步兵。

infantry

《后汉书·段颎传》:今若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三冬二夏,足以破定。

〈文言〉通“酺”(pú)。灾害之神名。

《周礼·夏官·校人》: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郑玄注:“马步,神为灾害马者。”

(Bù)姓氏用字

步骘(三国吴重臣)

量词

旧制长度单位。历代定制的实际长度不一。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旧时1步等于5尺。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二】【步部】薄故切(bù)

行也。从止

说文解字注

行也。行部曰:人之步趋也。步徐,趋疾。《释名》曰:徐行曰步。

从止止、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步;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3

《唐韵》《正韵》薄故切。《集韵》《韵会》蒲故切,竝(并)音捕。《说文》:行也。《书·武成》:王朝步自周。传:步,行也。《正义》曰:《尔雅·释宫》云: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彼相对为名耳,散则可以通,故步为行也。《楚辞·招魂》:步骑罗些。注:乘马为骑,徒行为步。

又《小尔雅》: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白虎通》:人践三尺法天地人,再举足步备隂阳也。《周礼·夏官》射人以貍步张三侯。注:郑司农云:貍步,谓一举足为步,于今为半步。

又《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礼·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正义曰:古者八寸为尺,周尺八尺为步,则一步六尺四寸。《史记·秦始皇纪》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注:索隐曰:《管子》《司马法》皆云六尺为步,非独秦制。

又王制八尺为步,今以六尺四寸为步,步之尺数亦不同。

又辇行曰步。《韵会》:世称辇车曰步辇,谓人荷而行,不驾马也。

又徐行曰步。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臯兮。《说苑·建本篇》:走者之速,步者之迟。

又促行曰趋,阔行曰步。《庄子·田子方》:步亦步,趋亦趋。

又任昉《述异记》:水际谓之步。上虞县有石駞步,吴中有瓜步,吴江中有鱼步、龟步,湘中有灵妃步。按吴楚闲谓浦为步,语之讹耳。《水经注》:赣水迳豫章郡北为津步,步卽水渚也。《青箱杂记》岭南谓村市为墟,水津为步。

又《柳宗元·铁炉步志》: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韩愈《孔戣墓志》:蕃舶至泊步,有下碇之税。通作埠。今人呼船侩曰埠头。埠音如步。

又《尔雅·释乐》:徒击鼓谓之步。疏: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以乐名也。

又人才特出谓之独步。《晋书·王坦之传》:江东独步王文度。

又马步,谓神为灾害马者。一曰行神。《周礼·夏官·校人》:冬祭马步。

又人物烖害之神皆曰步。《周礼·夏官·校人》疏:玄冥之步,人鬼之步是也。

又《地官·族师·祭酺》注:酺者,为人物烖害之神。故书酺为步,盖步与酺字异而音义同也。

又习马曰步马。《左传·襄二十六年》:左师见夫人之步马者。

又牵行也。《礼·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又行师曰步师。《左传·僖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又行爵曰步爵。《礼·少仪》:未步爵,不尝羞。

又推历曰步历。《左传·文元年》疏: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故推历谓之步历。《后汉·杨厚传》就同郡郑伯山,受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陆机《演连珠》:仪天步晷,而修短可量。

又《律历》,书名,五星为五步。见《汉制考》。

又运也,国运曰国步,天运曰天步。《诗·小雅》:国步蔑资。又:天步艰难。

又陟大位曰改步。《周语》:改玉改步。

又步骤。《后汉·曹褒传》:三五步骤,优劣殊轨。注:《孝经钩命决》曰: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宋均注云:步谓德

又姓。《广韵》:晋有步场,食采于步,后因氏焉。孔子弟子有步叔乗,三国吴丞相步骘。

又三字姓。《后魏书》:有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又西方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

又《北齐书》有步大汗氏。

又百步,溪名。《广舆记》:在台州临海县,一呼恶溪。

又千步,香名。任昉《述异记》: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闻千步。今海嵎有千步草,是其种也。《杂贡籍》曰:南郡贡千步香。

又步光,剑名,见《越绝书》。

又步摇,妇人首饰名。见《采兰杂志》。《俗书正讹》:从

广韵

行步。《尔雅》曰:“堂下谓之步。”《白虎通》曰:“人践三尺,法天地人,再举足步,备阴阳也。”又姓,《左传》晋有步扬,食采于步,后因氏焉。又虏三字姓,三氏。《后魏书》步六孤氏,後改为陆氏。又西方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北齐书》有步大汗氏。

校释:步扬,原作“步场”,据巾箱本、景宋本、四库全书本等及《左传·僖公十五年》文改。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止”宽、扁,“

❷止首笔竖在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方。

❸“?”,竖在竖中线,左点在左下格横中线下侧,撇从右半格横中线上侧起笔,撇至左下格。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o

先秦

王力系统

b

ua

先秦

董同龢系统

uɑɡ

先秦

周法高系统

b

waɣ

先秦

李方桂系统

b

agh

西汉

东汉

o

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鱼虞模

o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鱼虞模

o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虞模

u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uo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b

u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uo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b

uo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b

uo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u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十一暮

合口呼

全浊

薄故切

bʰuo

集韵

去声

十一莫

合口呼

全浊

蒲故切

bo

礼部韵略

去声

蒲故切

增韵

去声

蒲故切

中原音韵

去声

鱼模

合口呼

全清

pu

中州音韵

去声

鱼模

旁暮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五暮

全浊

薄故切

b‘u

分韵撮要

阳去

第十二孤古故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