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汉语汉字
万(拼音:wàn,mò)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简体“万”和它的繁体(以下作“萬”)最早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字形。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2],其字形像蝎子,后来另造形声字“虿”(读作chài)表示“萬”的本义,而万假借为数词,万是极大的数字,所以万也指数量极多。“万”亦始见于甲骨文,本义不明,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作为数量词在使用,在这个意义上与“萬”同义。以上义读wàn。万又读mò,用于复姓“万俟”。万读作mò时无繁体字形态。
  • 中文名:万
  • 拼音:wàn
  • 繁体:萬
  • 部首:一
  • 五笔:DNV(86);GQE(98)
  • 仓颉:MS
  • 郑码:AY
  • 字级:一级(0035)
  • 平水韵:去声·十四愿
  • 笔画:1 2
  • 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 注音:ㄨㄢˋ ㄇㄛˋ
  • 异 体:㸘、?、?、?(其余见扩展图册)
  • 四角码:1022₇
  • 统一码:基本区-4E07

字源演变

“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象形字。甲骨文的“萬”正是一只蝎子的形象:上部是螯肢;中部是身体;下部是尾巴,尾部末端还有毒刺。西周金文还出现众多的异体,或加“彳”,或加“止”,或加“辵”,或加“土”,或加“厂”。金文的“萬”虽然还保留着蝎子的形体,但钳忮、身上的斑纹,毒钩的方向,因为传写的讹误,已开始有所变异了:蝎体的斑纹固然与前不同,而图五的蝎“尾”上多了一短横。这短横可能表示“萬”是“一萬”的基数符号字;因为甲骨文和金文里有以附A图作“三千”,有以文后附B图作“三万(萬)”的。图七的金文变化更大:钳技变为三叉形了,“尾巴”与短横变为手形,好像是用手去拉住蝎子的“尾巴”了。到战国以后,“萬”字的众多异体已不见,只剩下最基本的写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个字便在图七金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为图八的秦代的小篆的“万”字。在秦代的古隶书体里,这个字更进一步把蝎子的钳肢讹变为“草”字头,躯体变为“田”字,尾巴变为“厶”(三角形)了。于是,在这古隶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成为图十的汉隶和图十一的楷书繁体的“万”字。由于“万”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数词,而后又引申出众多的、极、极大、极多等意思,假借义及其引申义成为“万”的常用义项,而本义则淹没不闻。后来另造形声字“虿”表示“万”的本义。

简体“万”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但构型本义不明,有人认为是“亥”的分化字,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作为数量词在使用,汉魏南北朝的碑文里已常用“万”字;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出现了“万(简体)”字;宋代文学家苏轼手迹中也留下了“乍寒万万自重”的诗句。

现代释义

读音

语法属性

释义

wàn

数词

千的十倍。

形容很多。

名词

〈文言〉舞名。

(Wàn)姓氏用字,参看“万姓”。

动词

〈文言〉指跳《万》舞。

副词

绝对;一定(可重叠,用于陈述句)。

加强否定,相当于“千万”“务必”(可重叠,用于祈使句)。

〈文言〉极言各不相同。

非语素字

【万俟】(Mò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下】【禸部】无贩切(wàn)

萬,虫也。从厹,象形。

说文解字注

萬,虫也。谓虫名也,叚借为十千数名,而十千无正字,遂久叚不归,学者昧其本义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广韵》万(简体)与万别。

从厹。盖其虫四足像兽。

象形。与虫部虿同,象形,盖万亦虿之类也。无贩切。十四部。

广韵

无贩切,去愿明‖萬声元1部(wàn)

萬,万舞。《字林》云:“万,虫名也。”亦州名,自汉及梁犹为?䏰县地,后魏分置万川郡及鱼泉县,武德初割信州南浦置浦州,贞观改为万州。又姓,孟轲门人万章。

无贩切,去愿明‖万声元1部(wàn)

万,十千。又虏三字姓,二氏,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周书》唐瑾、樊深并赐姓万纽于氏。无贩切。十八。

【校释】《周书·唐瑾传》唐瑾赐姓万纽于氏,《周书·樊深传》樊深赐姓万纫于氏。

莫北切,入德明‖万声职部(mò)

万,虏复姓,北齐特进互俟普。俟音其。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萬·康熙笔画:15 ·部外笔画:9

古文:㸘、?、?

《唐韵》无贩切,音蔓。《说文》:虫也。《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众多,动以万计。

又数名。《易·乾象》:万国咸宁。《前汉·律历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

又舞名。《诗·邶风》:方将万舞。疏:万者,舞之总名。《大戴礼·夏小正》: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

又州名。《寰宇记》:汉巴东郡,后唐贞观曰万州。

又姓。《通志·氏族略》:万氏,孟子门人万章。

又《韵补》:入铣韵。白居易《寄元九诗》: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六书正譌》:或省作万(简体),非。

【子集上】【一部】万·康熙笔画:3 ·部外笔画:2

《广韵》《集韵》《韵会》竝同万。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

又《广韵》莫北切。《集韵》密北切。万俟,复姓。俟音其,今读木其。北齐特进万俟普。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①一(横)②㇆(横折钩)③ノ(撇)

【写法】❶长横居上居中。❷长撇起笔竖中线,撇尖收笔与横的起笔垂直对齐。❸㇆(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竖钩段向左斜行,钩底在竖中线,略低于撇尖。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时代

字头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m

i̯wăn

王力系统

m

ǐwan

董同龢系统

m

juăn

周法高系统

m

jwan

李方桂系统

m

janh

西汉

东汉

jan

j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jwən

北魏后期北齐

元魂痕

jwən

齐梁陈北周隋

元魂痕

jwə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m

i̯wɐn

萬、万

拟音/王力系统

m

ǐwɐn

萬、万

拟音/董同龢系统

m

juɐn

萬、万

拟音/周法高系统

m

iɑn

萬、万

拟音/李方桂系统

m

jwɐn

萬、万

拟音/陈新雄系统

ɱ

ǐuɐn

中上古音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萬、万

去声

二十五愿

合口呼

三等

次浊

无贩切

mjuɐn

入声

二十五德

开口呼

一等

次浊

莫北切

mək

集韵

萬、万

去声

二十五愿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无贩切

ɱiɐn

入声

二十五德

开口呼

一等

次浊

密北切

mək

中原音韵

去声

寒山

开口呼

次浊

ʋuan

中州音韵

去声

寒山

忘扮切

洪武正韵

去声

十谏

次浊

无贩切

ɱan

分韵撮要

阳去

第二十五翻反泛发

韵书集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