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黃河遊覽區

邙山黃河遊覽區

鄭州市中心城區景區
邙山黃河遊覽區是70年代才在黃河之濱的荒山上開始建設的遊覽區,位于河南省會鄭州市西北20公裡處黃河之濱。[1]遊覽區有炎黃景區、五龍峰、嶽山寺、駱駝嶺、星海湖5大景區,有炎黃二帝、哺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黃河碑林,《西遊記》等古代名著大型磚雕,浮天閣、極目閣、開襟亭、暢懷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軒、引鹭軒等亭台樓閣,以及低空索道、環山滑道、黃河汽墊船等現代化遊樂設施等40餘處景點。每年接待上百萬中外遊客,被譽為萬裡黃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而蜚聲海内外。遊覽區曆史古迹豐富,文化遺産深厚。
    中文名:邙山黃河遊覽區 外文名: 地理位置:鄭州市中心城區的西北部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 别稱:黃河風景名勝區 所在地區:河南省,鄭州市 旺季門票:60元/人 特色景觀:景天閣、炎黃二祖、黃河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

黃河遊覽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北20公裡處,處于黃河中下遊分界線。遊覽區以中原第一嶺—邙山為依托,北臨黃河,南靠嶽山,東臨京廣鐵路,西望楚漢争霸古戰場。這裡綠樹滿山,亭閣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雖沒有蘇州園林的小巧、杭州西湖的秀麗,但那磅礴于世的氣勢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景點

在這裡,既可領略浩瀚的大河風光,欣賞優美的風景名勝,又能體味黃河文化的曆史淵源,縱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登北邙居高瞰遠氣象萬千廣闊無垠偉偉乎中州大地,觀黃河撫今追昔波濤澎湃奔流不息悠悠然華夏搖籃"正是黃河風景名勝區的文化魅力所在。溶鑄着中華曆史文化精華和鮮明時代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不僅給遊人創造了良好的遊覽環境,也是對人們,特别是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來到黃河風景名勝區,處處是展室,處處是課堂,在這裡可以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愛國情的熏陶。

炎黃二帝石塑

炎黃二帝塑像是目前國内最雄偉的雕塑之一。它依山就勢,以山為體,以82米高的整座向陽山作為像身,再在山頂塑造18米高的頭像,總高達到100米。構思新穎,獨具匠心,不同凡響。二帝坐南朝北,背依邙山,面對黃河。巨像前是一個開闊場地,周圍遍植松柏,中間建築祭壇。祭壇至塑像的軸線上建有長200米的神道,兩側各列四座鑄銅大鼎,連同山前一座共九鼎,寓意九州四方江山永固。廣場東西兩端擺放大型編鐘、銅鼓各一個。河南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王仁民是該塑像建設的直接推動者,塑像總設計師為吳樹華,由海内外華人捐款和政府投資及招商引資共計人民币1.8億元,曆時二十年于2007年建成。

五龍峰景區

是遊覽區的中心景區,由五座連綿起伏的山峰而得名。這裡蒼松翠柏滿山,在碧綠的林木之間,則是各式各樣的仿古亭閣,或規整宏大,或玲珑精緻。五龍峰的最高處,建有清式重檐的“極目閣”。登臨此處,憑欄遠眺,可領略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壯闊景象。在景區中心的山間平地上,還有一座高5米的黃河母親塑像——“哺育”。塑像造型是一位懷抱嬰兒的古代婦女,神态和藹慈祥,氣質高貴素雅,象征着黃河在中華人民心目中的母親河形象。

嶽山寺

位于五龍峰東部約1.5公裡處,主要遊覽點有紫金閣、鐵索橋、牡丹園、月季園、植物園等。紫金閣分三層,高33米,每逢節日,紫金閣頂的一口洪鐘應和着黃河的波濤發出宏亮的聲響,聲聞數裡。在嶽山寺的懸崖峭壁之間架有一座鐵索橋,橋長40米,極為險峻。

駱駝嶺

位于嶽山寺西2公裡。主要景點是建在駱駝嶺主峰上的大禹塑像,像高10米,重達150噸。塑像輪廓清晰,面部表情生動,栩栩如生,生動地再現了大禹治水時的英姿。

漢霸二王城

位于河南荥陽市東北20公裡的廣武山上,面積6平方公裡,北臨黃河,東與三皇山旅遊區和黃河遊覽區相連,西接飛龍頂旅遊區,南臨黃河大觀。楚漢兩城隔鴻溝遙遙相對,相傳劉邦、項羽兩軍曾在此對壘,留下了衆多聞名遐迩的戰争古迹。現今城内的東西早已不複存在,隻餘下了一段讓人感慨萬端的故事任人憑吊。主要景點有:楚漢中分天下的鴻溝、城牆、張良城故壘、“戰馬嘶鳴”塑像、漢霸二王城紀念碑、楚軍人物塑像、太公亭、對話澗等。

交通

在火車站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票價5元,車程1小時左右;

在文化路乘18路公交車直達景區,票價2元,車程1小時左右;

在西環路乘30路公交車,到南陽路換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在黃河路乘83、23路公交車,到南陽路換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在農業路乘39、69路公交車,到南陽路換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在東風路乘88、72、79路公交車,到南陽路換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在金水路乘37、24、103、104路公交車,到南陽路換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在文化路乘71、23、T5、83、67、211路公交車,到南陽路換乘16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