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花

姜花

植物界被子植物
姜花是一種白色的花朵,開在清涼的早秋,芬芳而憂傷。姜花象征純樸。它一枝挺拔,一個花苞開出五、六朵潔白泛黃的花兒,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聚集于翡翠簪頭,從朝到暮,噴放清香。故歐美把姜花稱作“蝴蝶百合”。[1]姜花花期5-11月,株高1至2公尺,地下莖塊狀橫生而具芳香,形若姜。葉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0~50公分,寬7~12公分,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具長毛,沒有葉柄、葉脈平行。花序頂生,密穗狀,有大型的苞片保護,每1花序通常會綻開10~15朵花,花色計有白、黃、紅與橙色等色。中藥,姜黃,活血化瘀藥。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姜花 中文别名:蝴蝶姜、穗花山奈、蝴蝶花、香雪花、夜寒蘇、姜蘭花、姜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百合綱 亞綱:姜亞綱 目:姜目 科:姜科 亞科:姜亞科 族:姜花族 屬:姜花屬 亞屬:姜花亞屬 種:姜花 分布:産我國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和台灣、印度、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亦有分布

植物資料

花,又名野姜花,姜花是古巴的國花。姜花姜科姜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莖高1-2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4.5-8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急尖,葉面光滑,葉背被短柔毛;無柄;葉舌薄膜質,長2-3厘米。穗狀花序頂生,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4-8厘米;苞片呈覆瓦狀排列,卵圓形,長4.5-5厘米,寬2.5-4厘米,每一苞片内有花2-3朵;花芬芳,白色,花萼管長約4厘米,頂端一側開裂;花冠管纖細,長8厘米,裂片披針形,長約5厘米,後方的1枚呈兜狀,頂端具小尖頭;側生退化雄蕊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厘米;唇瓣倒心形,長和寬約6厘米,白色,基部稍黃,頂端2裂;花絲長約3厘米,花藥室長1.5厘米;子房被絹毛。花期:8-12月。

屬種

本屬約50~60種。中國有20餘種,其中雲南産16種,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同屬植物中還有黃姜花,産于貢山、洱源等地。白姜花産雲南大部分地區,生于海拔600~2100米的疏林灌叢中。

象征意義

姜花象征純樸。它一枝挺拔,一個花苞開出五、六朵潔白泛黃的花兒,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聚集于翡翠簪頭,從朝到暮,噴放清香。故歐美把姜花稱作“蝴蝶百合”。

國外引進

姜花并非我國的特産,而是從國外引進的洋花之一,其老家是印度和馬來西亞的熱帶地區。大概在清代傳入我國。有些人不知它的身世,以為姜花就是食用生姜所開的花。其實不然。它們兩者雖然都是單子葉植物,同是姜科,但不同屬。生姜為姜屬,其根莖可作調味品,植株較矮,一般隻有40—70厘米,通常不開花,大部分養分用到生長姜塊方面去了。而姜花則是姜花屬植株高達一米以上,其根莖與美人蕉相似,不能食用,為觀花用植物。葉片呈披針形,直接包在莖上,每株約長葉12—13片。它們兩者“河水不犯井水”,各自給人們奉獻效益。

生長習性

原産亞洲熱帶。分布于我國南部、西南部。越南、印度、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不耐寒,喜冬季溫暖、夏季濕潤環境,抗旱能力差,生長初期宜半陰,生長旺盛期需充足陽光。土壤宜肥沃,保濕力強。

本屬約50~60種。中國有20餘種。雲南産16種,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同屬植物中還有黃姜花(H.flavum),産于貢山、洱源等地。白姜花(H.chrysoleucum)産雲南大部分地區,生于海拔600~2100米的疏林灌叢中。

生長繁殖

姜花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裡安居,舉凡塘邊、湖畔、湧頭就最适宜栽種姜花了。它的花不能結實,以分株繁殖為主,春季切取根莖繁殖,可直接盆栽或地栽,當年夏季可以開花。一般隔3-4年分株1次。即是把帶芽的根莖切出,每十多厘米為一段,每隔30厘米種一段,在種植前,最好盡量多施基肥,種後淋足水分,經過20—30天就可發芽生長。在嶺南各地,四季皆可定植。

但在春季成活率最高,如能在“清明”種下,“立秋”就可開花,到第二年開花最盛,第三年後根莖開始老化,開花就逐漸省了,屆時将要重新再種。至于家庭盆栽,常因泥少肥缺,株高根多,生态環境不宜而難以獲得大花。剛栽植時不宜澆水過多,以免根莖切口腐爛。生長期需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夏季花期應适當遮陰,可延長開花期。冬季将莖枝剪除,以便翌年萌發新枝。寒冷地區,冬季挖取根莖放室内貯藏。

栽培要點

1、種苗繁殖技術

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采用分株繁殖法繁殖速度也快。從成年植株叢中截取分株,當年2、3月份種植,7、8月份即可開花,全年可分生新株達到20-40株左右,開花質量好、産量也高。

2、種植季節及種植方式

金姜花對土壤适應性強,栽培土質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最為适宜,但土壤應經常保持濕潤或靠近水源,則生育更旺盛。春、夏、秋三季均可種植,但以春季2、3月份種植最好,分株種植當年即可獲取高産。

當年畝産平均近2000枝/月,第二年畝産可達2200枝/月以上。種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基肥,起深溝高畦,采用單行植或雙行植,定植株行距50×50cm,畝植2500~3000株。如肥水管理條件好,當年5月下旬即可開花。定植一株幼苗或根莖,全年可分生新株達20~40株左右,約長至15片葉以上可開花。

病蟲害

主要有炭疽病危害莖、葉,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旬噴1次。

施肥方法

用微生物菌肥配合發酵有機肥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姜花上使用微生物菌肥配合發酵有機肥,其作用及經濟效效益優于傳統施肥方案。根據姜花的生長發育規律,應該針對不同時期對水、肥的攝入量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及施肥量。姜花的用肥可分為基肥和追肥兩類。

1、基肥:基肥的充足施用,對于姜花的整個生長期相當重要。采用分株、穴植方法進行繁殖,一般畝用金寶貝發酵助劑發酵的優質有機肥2000kg(如果用傳統辦法腐熟的有機肥其用量應為5000公斤)2000kg,并加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2kg,60%整地時翻入,40%穴植時施入。另外,需磷肥(10kg)鉀肥(15kg)配合施用。

2、追肥:進入抽葉生長期時,應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畝用量5kg并加入金寶貝海藻微生物菌肥0.1公升(公斤),每10天施一次,共2-3次;當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到開花前的生長階段,施以磷為主的氮磷結合肥,畝用量6kg并加入金寶貝海藻微生物菌肥0.2公升,每7天一次,施至花蕾露色為止。也可适當追加有機肥,畝用量1000kg并加入微生物菌肥1kg.施用方法:穴施或沖施均可。

3、葉面噴施:将粉劑型金寶貝微生物菌劑(0.5kg/畝)兌水,取上清液進行葉面噴施,殘渣施入根部。在陰天或傍晚進行,噴施在葉子背面。

觀賞應用

花形美麗,白色,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也可配植于小庭院内,十分幽雅耐看。其花可食,是一種新興的綠色保健食用蔬菜。姜花除作切花外,也可用于園林中,如可成片種植,或條植、叢植于路邊、庭院、溪邊、假山間,開花期間似一群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争芳奪豔,無花時則郁郁蔥蔥,綠意盎然。根莖還可藥用,有溫中散寒、止痛消食之功效。

曆來姜花被人公認典型的切花。在插瓶時如何體現姜花的純樸、典雅,就得講究插花藝術。通常每枝姜花長約有50—60厘米,所用的花瓶最好是造型古格,容積稍長,色調深沉。插下的花枝不宜太多,有四、五枝就夠了,但要剪裁得有高有低,切忌齊頭排列。大的花苞排後,小的花苞排前,做到屋次分明,增加質感,盡量表達東方式的情調。

鑒于姜花的葉片較長,其葉鞘又是包在莖上的兩邊,為了更令人耐看,在插瓶前,可把每片大葉剪成燕尾的形狀,這樣葉子變得兩邊尖長而中間陷入,顯得更有新意。為了讓花枝更易吸水,還可在折口處,用小刀破開十字形的切口,深約7—8厘米,使花序能逐朵開得更透更久。

曆史傳說

據說西方有些男士,當他要向小姐求婚之際,特意給她獻上一束紅玫瑰,以祈得到她的默許。在嶺南的水鄉地帶,種植姜花頗多,不少豆蔻初開的兒女,他或她,憑着一顆純樸無邪的心,随手摘下幾枝姜花,送到心上人的家裡去。盡管姜花沒有玫瑰那麼嬌豔,但彼此要互通的一點靈犀,豈不也是殊途同歸麼!

人說牡丹象征寶貴,我道姜花象征純樸。它一枝挺拔,一個花苞開出五、六朵潔白泛黃的花兒,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聚集于翡翠簪頭,從朝到暮,噴放清香。故歐美把姜花稱作“蝴蝶百合”。也許由于姜花蘊含着純樸的氣質,至今為政清廉、高風亮節者賞之;一筆在手,舞文弄墨者贊之;即使終年勞頓、寂寂無聞的下裡巴人也愛之。

姜花并非我國的特産,而是從國外引進的洋花之一,其老家是印度和馬來西亞的熱帶地區。大概在清代傳入我國。有些人不知它的身世,以為姜花就是食用生姜所開的花。其實不然。它們兩者雖然都是單子葉植物,同是姜科,但不同屬。生姜為姜屬,其根莖可作調味品,植株較矮,一般隻有40—70厘米,通常不開花,大部分養分用到生長姜塊方面去了。而姜花則是姜花屬植株高達一米以上,其根莖與美人蕉相似,不能食用,為觀花用植物。葉片呈披針形,直接包在莖上,每株約長葉12—13片。它們兩者“河水不犯井水”,各自給人們奉獻效益。

姜花花語

姜花花語:将記憶永遠流在夏天。

常被認為是巨蟹座的守護花,帶來居家的幸福因素,可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間。形似蝴蝶,隻有一天壽命,原産印度。綠色中南海經中點點白花,飄浮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仿佛遠離塵世的高潔雅士。

所有絢麗的顔色都淡出。愛情到了某種程度就沒有前途--似乎變從此我成為了一個色盲,雙目所及隻有黑色。愛一個人最好的狀态就是如同姜花的花語,永遠将記憶留在夏天。生命就是這樣,在特定的時候認識了特定的人,沒有理由沒有借口,隻是因為那個人。在千山萬水中走過,不需要更多的語言,隻請輕輕地道一聲;原來你也在這裡啊。

愛,便在這一聲中注滿。這或許就是人生的幸福。幸福是什麼愛情又是什麼呢?是欲說無言的矜持,是海誓山盟的沖動,是肝腸寸斷的牽挂,是難舍難分的纏綿,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微妙體驗,是得得我去,佛得我命的緣分。

姜黃

姜黃是姜花的根莖,屬于姜科植物。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肝、脾

功效主治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用于氣滞血瘀痛證,風濕痹痛,尤長于行肢臂而除痹痛。還可用于牙痛、瘡瘍癰腫。外敷用于皮癬痛癢

使用注意

血虛無氣滞血瘀者慎用,孕婦忌用

使用方法

煎服,3~10g。外用适量。

臨床使用

    治心疼《奇效良方》治心疼:姜黃、玄索、乳香、沒藥。上各等分為末,好酒用一盞。每服6g,不拘時溫酒調服。方中姜黃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為君藥。2.姜黃散《雜病源流犀燭》治風熱蟲牙痛:姜黃、細辛、白芷。上為末,擦牙,須臾吐出,鹽湯漱口。方中姜黃止痛,為君藥。3.瑞金散《婦人良方大全》治婦人血氣樶痛,月經不行,經先嘔吐疼,及月信不通:姜黃120g,牡丹皮、莪術、紅花、桂心、當歸、芍藥、川芎、延胡索各15g。上為末,每服6g,水一盞,酒三分,煎七分溫服。方中姜黃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為君藥。

使用注意

血虛吳氣滞血瘀者慎用,孕婦忌用。

古籍摘要

出自《唐本草》:姜黃,葉、根都似郁金,花春生于根,與苗并出,入夏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與郁金同爾。西戎人謂之蒁藥。其味辛少苦多,與郁金同,惟花生異耳。

1.《本草綱目拾遺》:姜黃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姜。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根節堅硬,氣味辛辣,種姜處有之,終是難得。西番亦有來者,與郁金、蒁藥相似,如蘇敬所附,即是蒁藥而非姜黃,蘇不能分别二物也。又蒁味苦溫,主惡氣疰忤心痛,血氣結積。蘇雲姜黃是蒁,又雲郁金是煙蒁。夫如此,則三物無别,遞相連名,總稱為蒁,功狀則合不殊。今蒁味苦色青;姜黃味辛,溫,無毒,色黃,主破血下氣,溫不寒;郁金味苦寒,色赤,主馬熱病,三物不同,所用各别。

2.《本草圖經》:姜黃,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謹案郁金、姜黃、蒁藥,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辨,所說乃如一物。都下近年多種姜,往往有姜黃生賣,乃是老姜,市人買生啖之,雲治氣為最,醫家治氣藥大方中,亦時用之。

3.《本草蒙筌》:郁金、姜黃兩藥,實不同種。郁金味苦寒,色赤,類蟬肚圓尖;姜黃味辛溫,色黃,似姜瓜圓大。

4.《綱目》:姜黃,近時以扁如幹姜形者為片子姜黃,圓如蟬腹形者為蟬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蒁形雖似郁金,面色不黃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