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蝦蛄

口蝦蛄

螳螂蝦的别名
口蝦蛄,又名螳螂蝦,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亞門,軟甲綱,掠蝦亞綱,口足目(這個亞綱下面就一個目),現生種分4個總科:深蝦蛄總科(Bathysquilloidea)、指蝦蛄總科(Gonodactyloidea)、蝦蛄總科(Squilloidea)和琴蝦蛄總科(Lysiosquilloidea)。全為海生。掠蝦類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羅紀,現存500餘種,絕大多數種類生活于熱帶和亞熱帶,少數見于溫帶;中國沿海均有,最常見的品種是蝦蛄科,口蝦蛄屬的口蝦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國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種類最多,已發現80餘種。
    中文名: 外文名:edible mantis shrimp,Japanese Mantis Shrimp 别名:東方蝦蛄、皮皮蝦、蝦耙子、蝦公駝子、賴尿蝦、螳螂蝦、爬蝦、口蝦蛄、富貴蝦、琵琶蝦、蝦虎、蝦拔彈等。 中文學名:口蝦蛄 拉丁學名:edible mantis shrimp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門:甲殼動物亞門Crustacea 綱:軟甲綱Malacostraca 亞綱:掠蝦亞綱 Hoplocarida 目:口足目 Stomatopoda 科:蝦蛄科 屬:蝦蛄屬 種:口蝦蛄 分布區域:沿海近岸淺水泥沙或礁石裂縫内

簡介

蝦蛄,是常見的海産經濟動物。俗稱“賴尿蝦”、“螳螂蝦”、“爬蝦”、“口蝦蛄”,又稱“富貴蝦”、“琵琶蝦”等,蝦蛄是其學名。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口足目,蝦蛄科品種。中國沿海均産,以福建、廣東、浙江、渤海及海南為主要産地。蝦蛄為底犧穴居蝦類,分布于淺潮(水深不超過30米)和深海泥沙或珊瑚礁中,白天潛伏、夜裡出來活動。口蝦蛄盡管不屬沿海蝦類生産中經濟性蝦類,但其資源豐富,年年捕年年生,年年都是蝦蛄的豐收年。其家族多達60多種,少數品種食用品質較佳。深受粵、港、澳、台地區人民的喜愛,也是日本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萊肴常用蝦類,素有“富貴蝦”之稱,在廣東海鮮市場有泰國進口蝦蛄,其身長達30厘米,價格較貴,國産蝦蛄體長約10至15厘米,重50至100克,每公斤價格6至50元不等,因種而異。

形态特征

口蝦蛄亦稱東方蝦蛄。頭部與腹部的前四節愈合,背面頭胸甲與胸節明顯。腹部七節,分界亦明顯,而較頭胸兩部大而寬,頭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複眼一對,觸角兩對。第一對内肢頂端分為三個鞭狀肢,第二對的外肢為鱗片狀。胸部有五對附肢,其末端為銳鈎狀,以捕挾食物。腹部六節,前五節的附屬肢具鰓,第六對腹肢發達,與尾節組成尾扇。蝦姑雌雄異體,雄者胸部末節生有交接器。

産地分布

産地、産季:蝦蛄是沿海近岸性品種。蝦蛄喜栖于淺水泥沙或礁石裂縫内,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口蝦蛄為渤海灣特有品種,産量較多,據1982年~1983年調查統計,年産量2500噸左右。資源量約5000噸以上。産期為每年4~5月。口蝦蛄分布範圍極廣,從俄羅斯的大彼得海灣到日本及中國沿海、菲律賓、馬來半島、夏威夷群島均有分布。

經濟價值

蝦蛄味道鮮美,價格低廉,為沿海群衆喜愛的水産品。現在也成為沿海城市賓館飯店餐桌上受歡迎的佳肴。食用皮皮蝦的最佳月份為每年的四--六月間,此時,它的肉質最為飽滿。一般來講,母的皮皮蝦的個頭沒有公的那麼大,而另一個區分公母的辦法是通常,母的皮皮蝦的脖子部位都會有一個白色的“王”字,公的皮皮蝦在大爪下分别有一個細細的小爪。

和挑魚一樣,如果蝦的顔色發亮、發青,那麼就是新鮮的蝦,如果顔色比較黑,不亮,那麼就是不新鮮的蝦。除此,還可以看蝦頭,如果蝦頭疲軟,看似快掉的樣子,那就不是新鮮的蝦。還可以從蝦的爪子上面看,爪子發紅的蝦也是不新鮮的,發青才是好蝦。

雖然死的皮皮蝦仍可食用,但是,在選購時如果已經發軟,變紅的皮皮蝦都為不新鮮的,最好不要購買。蝦蛄入馔食法很多,無論是生食蝦片、油泡蝦片(去殼起肉為片)、椒鹽、豉油或蒸(清蒸、蒜蒸、蔥油蒸)、焯、炸、煮還是用于炒蛋、炒飯、煲粥等,都能制成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即便隻用白水加鹽煮一下,也鮮美可口,備受人們喜愛。另外,其子可以加工成蝦子,是一種傳統的呈鮮調味料。選擇蝦蛄時,一定要注意新鮮度,鮮活的蝦蛄殼色碧綠且有光澤,手按之則堅實有彈性,将死或已死的蝦蛄色澤灰黃,無光澤。蝦蛄的食用品質一般以深水區生産的較好。蝦蛄尤其是深水類蝦蛄,離水後不久即死亡,極難活養且肉質多水分而較易退鮮(故在潮汕地區民間多以鹽将鮮活蝦蛄腌漬,生吃或腌後蒸熟吃)因此,蝦蛄一般以鮮活為上品,而死的則以身挺結實、無異味的為好。

營養價值

蝦蛄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并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每年的春季是其産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肥壯的蝦蛄腦部滿是膏脂,肉質十分鮮嫩,味美可口,可惜殼多肉少。但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0%,脂肪0.7%,以及維生素、氯酸、肌苷酸、氨基丙酸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蝦蛄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脫毒之功效。

口蝦蛄肉質鮮美,性成熟個體整個腹部充滿了營養豐富的生殖腺;具穴居性,既能避暑抗寒,又能減少因台風等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失;并且有抗病力較強等超出其他養殖品種之優點,在養殖新品種篩選中可作為重要種類。據測定,口蝦蛄體部幹重含蛋白質72.12%,脂肪7.88%,灰分7.91%,鈣0.38%,磷2.21%;氨基酸含量全面,組成合理,易于人體消化吸收,尤其是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富含谷氨酸、甘氨酸,故食用口感味道鮮美,由于自然資源量低,加上海洋漁業資源過度捕撈,造成了口蝦蛄資源的嚴重衰退。另外,近幾年對蝦、扇貝等品種的養殖病害嚴重,使養殖業滑坡,而且口蝦蛄人工捕撈又滿足不了市場需要,緻使其價格日益上漲。因此,開展口蝦燦的人工育苗繁殖及養成技術研究,開發這一新的養殖品種,将産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态效益。

營養特點

1、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2、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髒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3、蝦的通乳作用較強,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4、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蝦體内的蝦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産生的“時差症”。

藥理效用

注意事項

蝦忌與某些水果同吃。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适,出現嘔吐、頭暈、惡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用法用量

色發紅、身軟、掉拖的蝦不新鮮盡量不吃,腐敗變質蝦不可食;蝦背上的蝦線應挑去不吃。

食用功效

中醫認為,海水蝦性濕、味甘鹹,入腎、脾經;

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腎虛陽痿、遺精早洩、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其他相關

《本草綱目》:凡蝦之大者蒸曝去殼,食以醋,馔品所珍。

《随息居飲食譜》:海蝦,鹽漬暴幹,乃不發病,開胃化痰,病人可食。

《綱目拾遺》:蝦生淡水者色青,生鹹水者色白,溪澗中出者殼厚氣腥,湖澤池沼中者殼薄肉滿,氣不腥,味佳,海中者色白肉粗,味殊劣。入藥以湖澤中者為第一。

《随息居飲食譜》:蝦,發風動疾,生食尤甚,病人忌之。

《飲食須知》:多食動風助火,發瘡疾。有病人及患冷積者勿食。

養殖技術

繁殖習性

口蝦蛄生活在水深5-60m的水層巾,喜栖息于淺海泥底u型洞穴中或石礫、岩礁縫隙巾。雌雄異體,但雌雄口蝦蛄在外形上較相似,區别在于雄性個體略大,且胸部最後一對步足雌雄異形。雄性第二颚足粗壯,胸部最後一對步足基内側有一對棒狀交接器,極個别的第7胸肢也有一根交接器。雌性則無。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節腹面出現白色“王”字形膠質腺。1周年性成熟,交配時間多數學者認為在9—11月雌口蝦蛄米蛻皮之前;也有人認為足在産卵前不久進行交配;還有認為在産卵前幾個月已交尾的。一般進行一次交配,再次交尾也時有發生。其繁殖期為4—9月,盛期在5-7月。繁殖季節,卵巢胸部第4節至尾節呈黃褐色,背面有黑色素分布,體軸中線上色素較集中。在第5、6節處卵巢厚度最大,尾節處擴大,充滿尾節,呈扇形。精巢呈乳白色。口蝦蛄平均産卵量3萬—5萬粒,多者20萬粒。産卵量與其頭胸甲長有關。據報道,口蝦蛄第一次性成熟的生物學最小型在80mm左右。口蝦蛄的卵巢發育是不同步的,因而在其繁殖季節内可多次進行育苗。

親蝦蛄選擇、運輸和暫養

親蝦蛄可選擇人工養殖或自然海區已交配的雌口蝦蛄。雖然體長在8cm以上就能繁殖,但為了保證質量,提高抱卵量,宜選擇體長在llcm以上、體重在30g以上的。另外收購親蝦蛄時,要注意蝦蛄離水時間要短,性腺發育程度較好,身體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痕,活力強,體色鮮豔,對外來刺激反應敏感。親蝦蛄收購後應盡快運至育苗廠,放入池中暫養培育。運輸方式有活水船運輸、尼龍袋充氧運輸,幹法保濕運輸和帆布桶帶水運輸等。親蝦蛄首先經200xlo-6的甲醛藥浴3分鐘後,選附肢齊全、活潑的放入事先消毒處理過的水泥池(9mx4mx1.2m),加入經過濾的清新海水,充氣,使其恢複活力并暫養。親蝦蛄暫養池中的水溫前1—3天以比海區高1—2℃為宜,如果水溫提升太快太高,容易使親蝦蛄早産或流産。以後以0.5-1.0℃/天速度升溫至21-22℃的條件下暫養20-30天,投喂少量新鮮的沙蠶、小蝦、雜色蛤肉等,使性腺進一步育肥。雖然口蝦站在生殖季節雌體基本停止攝食,幾乎胃都是空的,但當溫度22℃性腺系數多達14%以上時,産出的卵團中的卵粒清晰,基本上呈團形,即為成熟卵。

親蝦蛄培育

親蝦蛄培育是指将已經過交配,卵巢已發育成熟的雌性口蝦蛄,或是卵巢雖發育但不成熟的雌性口蝦蛄,放入專門的培育池中飼養,使其性腺成熟、産卵、抱卵孵化,直至假蚤狀幼體孵出的培育過程。其促熟培育與抱卵孵化在培育池中進行,培育池具有口蝦蛄适合的環境條件,因而促熟效果好,抱卵率高,孵化率也高。親蝦蛄培育的目的是使口蝦蛄卵巢發育基本同步,産卵、幼體排放整齊,能得到數量較大的假蚤狀幼體,形成一定的生産規模。親蝦蛄的培育池有2種,一種是室内池,隻一種是室外池。室内池一般為水泥池,室外池為土池。親蝦蛄培育應特别注意水質管理、餌料管理和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

水體保持溶氧在5ml/L以上,日換水1/4—1/3,透明度在30-50cm。口蝦蛄屬變溫性兇猛的甲殼動物,其生長發育和生命活動直接受環境水溫的影響。其生活區域的水溫大緻在6—31℃,最适溫度在20—27℃,屬于廣溫性種類。實驗室條件下,把口蝦蛄從]7℃直接移入5℃的海水中,身體馬上弓起,慢慢伸直後昏迷。把它移入33℃的海水中,口蝦蛄先是上下竄起,接着側倒在底部,隻有遊泳肢能擺動,3分鐘後昏迷。因而認為它的耐溫範圍在5—33℃。水溫慚變的情況下,耐溫範圍會增大。親蝦蛄培育時,應特别注意溫差,一般來說,培育時,水溫控制在20—30℃。水溫是口蝦蛄性腺發育的抑制因素,在适溫範圍内,水溫愈高發育愈快。若夏天氣溫太高,可增加水位,防止水溫太高而影響親蝦蛄的抱卵、孵幼,甚至引起死亡。在水溫25-30℃下,卵從受精至孵出幼體,需7—15天。

2、餌料管理

口蝦蛄對魚、蝦、貝均能攝食,但以鮮活的小型貝類為佳,可避免污染水質。餌料以小塊為好,要均勻散投,以便攝食,井提高餌料食用半及減少因搶食而相互殘殺。根據口蝦蛄晝伏夜出的特點,每日傍晚投餌1次即可,投餌量為親蝦蛄重量的5%-20%,并随親蝦蛄的抱卵情況、水溫高低、天氣情況、餌料種類與質量狀況等适當增減。培育前期,可适當增加投餌量,以供性腺發育充足的營養需求。親蝦蛄抱卵時鑽穴,并基本不攝食,故估計大多數親蝦蛄抱卵時,宜減少投餌量。另外,親蝦蛄孵幼後,轉入生長,攝食量大增,還幹擾其它抱卵蝦蛄,因而最好用地籠網等誘捕出池。

3、日常管理

培育期間,巡塘是必需的工作,檢查進排水情況、口蝦蛄活動和攝食情況、水質情況,尤其是幼體排放情況。一旦發現親蝦蛄排放出假蚤狀幼體,即集幼體入育苗池進行育苗。

親蝦蛄産卵和孵化

口蝦蛄的産卵繁殖對環境條件尤其是對底質、洞穴和光線要求嚴格,沒有合适的條件便不産卵,或即使産卵也不孵化。因此要在玻璃纖維圓缸(直徑2mx1.0)底部放入采自潮間帶的軟泥(厚20-30cm),鋪平,加上海水至離泥面30cm處,用次氯酸鈉浸泡24小時消毒,再中和、洗滌,并使缸内海水pH值與過濾海水一緻,再用黑布遮蓋備用。

挑選性腺發育成熟的個體大、活潑、附肢齊全的親蝦蛄(性腺系數在15%以上)16尾,經甲醛消毒處理後再放入上述孵化缸中。口蝦蛄挖掘洞穴的能力很強,隻要底質和環境條件适宜,性成熟的親蝦蛄能在很短時間内完成“u”形洞穴的營造,而且是一大一小2個口,大口直徑5—7cm,小口直徑2cm左右。當水溫提升到24-25℃時,親蝦蛄開始在洞内産卵抱卵。

口蝦蛄産出的卵團為黃色,直徑在1.5-3.0cm之間。成熟的卵細胞呈圓形,直徑約410—450um,一次性排完,并用颚足抱在口上而且不停地轉動,隻要卵團不破碎或不受外界刺激會一直抱着,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如果有外來刺激如強光、急流水、水溫差大等都會将卵團迅速抛掉。口蝦蛄受精卵的卵裂形式為表面卵裂,在26-28℃的水溫條件下,經20天左右流水孵化,培育至口蝦蛄假水蚤幼體(即口蝦蛄幼體)。這期間水流量應加以控制,以不使缸中沖混為宜,出水與進水應等量,用100目的篩絹換水。缸内的溶解氧含量應大于5mg/L。産卵、孵化至幼蟲都是在洞穴與母體一起完成,當幼體離開洞穴及母體,在水中浮遊時,即為變态的口蝦蛄幼體。從口蝦蛄幼體變态為幼口蝦蛄需3-4個月的時間。這時幼體應從原培育缸中分離。

幼體培育

從l相假蚤狀幼體入池到仔蝦蛄出池的這段培育過程為幼體培育。育苗海水需經沉澱、沙濾處理,為防重金屬離子含量太高,可加EDTA鈉鹽2—5mg/L。換水是保證良好水質的重要措施。将剛孵化出浮遊的幼體用虹吸法,從原孵化缸分離出并移到另一含泥底的缸中繼續培育,水溫控制在26-28℃。每天分4次混投單胞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和小球藻等)、輪蟲和鹵蟲無節幼體,其密度分别為(5-10)×104個細胞/ml、10個/ml和5個/ml,并每天換水2次,每次約1/3體積。用黑布遮蓋缸面。然後在一個2m×2m×1.2m水泥池中,底部鋪上10cm厚的泥沙質軟泥,經消毒處理後再将上述已在缸中培育了22天的幼蟲移進。由于玻璃纖維缸體積小,幼蟲密度大,水溫下降太快,換池後需以0.5-1.0℃/天的速度逐漸将水溫降至自然水溫。前期以投喂輪蟲5-10個/ml、鹵蟲無節幼體5wh/ml為主,輔投少量蛋羹,每天需換水1/3體積,适量充氣。後期随着幼蟲的發育,投喂大個體的鹵蟲、小蝦、蛤肉碎塊及魚用人工配合餌料。口蝦蛄是深受歡迎的海鮮佳肴,但其育苗技術尚處于試驗階段,還存在許多技術問題,因此未被廣泛推廣養殖。這需要科技工作者繼續努力,對口蝦蛄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方面的技術有所突破,以滿足廣大人民群衆的需求,同時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美食菜肴

椒鹽口蝦蛄

紅尖椒3個,蒜一頭,醬油。

做法:

1、紅尖椒和蒜剁成末。

2、油燒熱,把蝦倒入炸至金黃,撈起。

3、鍋裡留底油,燒熱後倒入尖椒末和蒜末炒香。

4、倒入炸好的蝦,翻炒均勻,倒入适量醬油,炒均後起鍋裝盤。

鹽水口蝦蛄

原料:皮皮蝦兩斤、青紅椒适量

調料:鹽、姜汁、玫瑰

做法:先要把皮皮蝦用清水沖洗幾遍,然後在鍋裡加上适量的清水,加入一些鹽、姜汁,再點上幾滴玫瑰露,将味道調和好以後,将洗淨的皮皮蝦放入鍋中,用中火燒煮。大概3分鐘,皮皮蝦的顔色由青變粉,而且此時的蝦肉熟得剛剛好,将皮皮蝦撈出裝盤,再撒上一些切好的青紅椒絲,一盤清淡爽口、原汁原味的美味鹽水皮皮蝦就做好了。

特點:做好的鹽水皮皮蝦看上去粉嫩晶瑩,肥嫩的蝦肉透過蝦殼若隐若現,實在是道美味。

香辣口蝦蛄

原料:口蝦蛄兩斤

調料:秘制香辣油、幹紅辣椒(燈籠椒)、花椒、豆瓣醬、姜、蔥

做法:皮皮蝦用清水洗淨瀝幹。蔥和辣椒切段,姜切片。鍋内放入适量的秘制香辣油加熱,放入辣椒、花椒粒、豆瓣醬、蔥、姜煸炒,然後把皮皮蝦放入一同炒制,等到蝦身變色後,稍微加上一點清水,用小火稍微炖制一會兒,就可出鍋了。

特點:香辣皮皮蝦紅而透亮,麻辣鮮香,隔着好遠就能聞到誘人的麻辣味道。

撒尿牛丸

材料:

1、牛肉:請挑選瘦肉部分,份量依照各人準備至少2斤才夠打牛丸。

2、濑尿蝦:在本地就是俗稱的“蝦姑”,請準備半斤。

佐料:糖、鹽、味精、高湯、老酒、胡椒

做法:

棒兩支左右出力将牛肉以蠻力碎筋,請擊打兩萬六千八百多下。接着将濑尿蝦剝殼去腸。放入果汁機中打成泥狀。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鹽、味精、高湯、胡椒粉、老酒、糖提味。将蝦漿煮至半熟,再倒出於鐵盤放涼,之後放如冰箱使之結凍。牛肉處理好了之後,用湯匙挖出一塊荔枝大小的份量。将剛剛冷凍好的蝦漿切成方塊狀,大小以不超過1.5公分*1.5公分為最佳。将方塊仔細塞入牛丸。接著煮好一鍋大骨高湯,将牛丸放入煮透。起鍋後加入米線或是面條,不加也可以,光喝湯吃牛丸也行。

禦封貢丸的撒尿牛丸還可以用蝦仁、腰果等配料烹熘,甜潤可口;或是佐以鹌鹑蛋、芙蓉球用溫油炸制片刻,外酥裡嫩;亦或加以少許的青菜、西紅柿等燴一下,清鹹爽舌。

适宜人群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老少皆宜;中老年人、孕婦和心血管病患者更适合食用。适宜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食用;适宜中老年人缺鈣所緻的小腿抽筋者食用;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複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蝦為痛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視覺系統

皮皮蝦的視覺系統能夠對太陽光進行過濾。研究發現皮皮蝦充分利用它們的視覺系統的各種怪現象。它們吸收特殊的氨基酸來過濾它們表皮的紫外線,而這紫外線卻又被它們的眼睛所利用。

瘋狂的眼睛

皮皮蝦敏銳的眼睛中有12個光感受器(以下簡稱光感器),而人類隻有3個。皮皮蝦身上12個光感器的排列決定了它們處理顔色的器官并不是大腦而是眼睛。人類有一雙低配的眼睛,但卻有一個具有強大處理能力的CPU大腦。

猛蝦蛄與斑琴蝦蛄

皮皮蝦的光感器集中分布于眼睛中部地帶,被一些較簡單的細胞包圍着。它們的眼睛似乎永遠都在掃描它們的生存環境,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它們在給自己的世界着色。

過濾光線

皮皮蝦體内有能夠過濾光線的細胞,其光感器裡有5、6個用于接收紫外線,研究人員正試圖找出這些特殊的視色素。研究人員發現,當皮皮蝦的眼睛吸收紫外線以後會發射極微弱的熒光,而這對人類來說是可視的。其濾光器是由一種叫MAAs的類菌胞素氨基酸構成,這種氨基酸在海洋生物的表皮上很常見,一般用于吸收紫外線,皮皮蝦卻用它來吸收眼睛中的特定紫外線光波。不同的濾光器負責不同的光線,特定波長的光波在皮皮蝦的眼睛裡是分區吸收運用的。

皮皮蝦隻用2個視色素就能檢測多個波長,并通過消除光譜的無用光波減輕它們眼睛感光的壓力。這是一個跟人類完全不一樣的視覺系統。

色彩感知

螳螂蝦是一種性情狂暴的海洋甲殼類動物,實際上它并不是真正的蝦類動物,而是軟甲綱口足類動物。與昆蟲和甲殼類動物一樣,螳螂蝦也是複眼結構,這種眼睛的結構與脊椎動物的眼睛有很大不同。一種觀點認為,螳螂蝦眼睛中的每個色素都能對一種色彩産生反應,就像人類耳蝸中的毛細胞能對一種音頻産生反應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較大的色譜範圍能讓它看見更多的顔色。

毫無疑問,螳螂蝦能看見色彩,其色覺範圍可以覆蓋人類所能看見的所有光譜,并且還能看見我們人類看不見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某些螳螂蝦的色彩分辨能力甚至能達到16種。螳螂蝦獨特的眼睛結構使得它們也能看見偏振光,許多動物也有這種視覺能力,比如,某些蜘蛛、昆蟲和候鳥等,鳥兒甚至還能利用偏振光來導航。然而,螳螂蝦不僅能識别線偏振光,而且還能看見圓偏振光(這種光波呈螺旋狀傳播,或者向左旋,或者向右旋)。螳螂蝦這種獨特的視覺能力歸因于其複眼中有6排數量衆多的小眼。基于光覺細胞在一些小眼中的排列方式,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感光神經生物學家賈斯廷·馬歇爾認為,螳螂蝦這種獨特的視覺結構讓它們能看見圓偏振光。于是,馬歇爾和他的同事對螳螂蝦進行了測試,以便弄清這種甲殼類動物能否分辨各種不同的光線。結果他們發現,4種螳螂蝦中有3種能夠正确識别左旋圓偏振光,而在另外3種螳螂蝦中有2種能分辨右旋圓偏振光。馬歇爾認為,螳螂蝦的圓偏振光視覺在尋找配偶過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螳螂蝦的甲殼中含有大量糖分,因而它們的部分甲殼能反射圓偏振光,看上去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寶。螳螂蝦利用圓偏振光與潛在配偶進行交流時不易被掠食者發現,因為其他動物可能看不見這種特殊光線。

體型之最

18英寸的巨型“螳螂蝦”

2014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幾位漁民在Fort Pierce附近海域釣上來一條身長達46厘米的巨型“海蝦”,并将其照片交給當地漁業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鑒定。後者很快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主頁上發布了這隻“大蝦”的圖片,除指出其品種外,還發布了如何烹制此類海鮮的菜譜。據稱,這隻“大蝦”被幾位漁民弄熟吃掉了。研究人員稱,這個“大蝦”是一種琴蝦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