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草

韩信草

唇形科黄芩属植物
韩信草(han xin cao)唇形科。又名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印度黄芩、大叶半枝莲、笑药草、虎咬癀、向天盏、半枝莲、合耳花、龙游香草、钩头线。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Asteridae) 超目: 目:唇形目(Lamiales) 亚目: 科:唇形科(Labiatae) 亚科:黄芩亚科 族: 亚族: 属:黄芩属(Scutellaria) 亚属: 组: 亚组: 种:韩信草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韩信草 中文别名:大力草,烟管草,偏向花 英文名:Scutellaria indica Linn. 分布: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河南,陕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

概述

韩信草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韩信草多年生草本,全体被毛,高10-37cm。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草质至坚纸质,心状卵圆形至椭圆形,长1.5-3cm,宽1.2-3.2cm,先端钝或圆,两面密生细毛。花轮有花2朵,集成偏侧的顶生部状花序;苞片卵圆形,两面都有短柔毛;小梗基部有1对刚毛状小苞片;花萼钟状,长2mm,外面被粘柔毛,具2唇,全缘,萼筒背生1囊状盾鳞;花冠蓝紫色,2唇形,长约19mm,外面被腺体和短柔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有3裂片,中裂片圆状卵圆形;雄蕊2对,不伸出;花柱细长,子房光滑,4裂。小坚果横生,卵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9月。

药品简述

药名:韩信草。

汉语拼音:han xin cao。

英文名:Indian Skullcap 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indica L.

拉丁文名:Herba Scutellaraiae Indicae。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

别名: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印度黄芩、大叶半枝莲、笑药草、虎咬癀、向天盏、半枝莲、合耳花、龙游香草、钩头线。

性味:味辛;苦;寒。

归经:心;肝;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肿。

主治:痈肿疔毒;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肺热咳喘;牙痛;喉痹;咽痛;筋骨疼痛;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

资源分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全草。

采收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用药禁忌

孕妇慎服。《广西中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

根含黄酮类成分:高分黄芩甙(scutellarin),,半枝莲种素(tivularin),半枝莲素(scutevurin),汉黄芩素(wogo-nin),山素(alpinetin),小豆莞查耳酮(cardamonin),汉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wogonin7-O-glucuronide),5,7,2-三羟基-8-四氧基黄烷酮(5,7,2-trihydroxy-8-methoxyflavanone),5,7,2-三羟基黄烷酮(5,7,2-trihydroxyflavanone),5,2,5-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烷酮(5,2,5-trihydroxy-7,8-dimethoxyfla-vanone),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黄烷酮2-O-β-吡喃葡萄糖醛酸甙(5,2-dihydroxy-7,8,6-trimethoxyflavanone2-O-β-glucuronopyranoside),5,7-二羟-8,2-二甲氧基黄酮7-O-β-glucronopyranoside),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7-O-β-吡喃葡萄糖醛酸甙(5,7-dihydroxy-8,2-dimethoxyflavone7-O-β-glucronopyranoside),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黄烷酮(5,2-dihydroxy-7,8,6-trimethoxyflavanone),5,2-二羟基-6,7,6-三甲氧基黄烷酮(5,2-dihydroxy-6,7,6-trimethoxyflavanone),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5,7-dihydroxy-8-dime-thoxyflavone),5,2,6-三羟基,-7,8-二甲氧黄酮(5,2,6-tri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5-羟基三甲氧基黄烷酮-2-O-葡萄糖醛酸甙正丁酯(5-羟基,-7,8,6-三甲氧基黄烷酮-2-O-葡萄糖糖醛酸甙正丁酯(5-hydroxy-7,8,6-trime-thoyxflavanone-2-O-glucuronide Bu ester),5-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甙(5-hydroxy-8,2-dimethoxy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5,5-二羟基-7,8-甲氧基黄烷酮-2-O-β-D-吡喃葡萄糖甙(5,5-dihydroxy-7,8-dimethoxyfavanone-2-O-D-glucopyranoside),5-羟基-7,8,2,6-四甲氧基黄烷酮(5-hydroxy-7,8,2,6-tetramethoxyflavanone),5-羟基-6,7,2,6-四甲氧基黄烷酮(5-hydroxy-6,7,2,6-tetramethoxyflavanone)。地上部分含白杨素(chrysi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异高山黄芩素(isoscutel-larein),高山黄芩甙,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异高山黄芩素8-O-葡萄糖醛酸甙(isoscutellarein 8-O-glucu-ronide),高山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sutellarein7-O-β-D-glucopyranoside),5,6,7,2,4,5-七甲氧基黄烷酮(5,6,7,2,3,4,5-heptamethoxyflavanone)。此外还含5种查耳酮:2-羟基-2,3,4,5,6-七甲氧基查耳酮(2-hydroxy-2,3,4,5,4′,5′,6′-heptamethoxychalcone),2,3,4,5,2′,4′,5′,6′-八甲氧基查耳酮(2,3,4,5,2′,4′,5′,6′-octamethoxychalcone),2′-羟基-2,3,4,5,6-五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查耳酮(2-hydroxy-2,3,4,5,6-pentametyhoxy-4,′,5′-methylenedioxy chalcone),2,3,4,5,2′,6′-六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查耳酮(2,3,4,5,2,6-hex-amethoxy-4′,5′-methylenedioxychalcone),2,2′-二羟基-3,4,5′,6′-四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查耳酮(2,2′-dihydroxy-3,4,5′,6′-tetramethoxy-4′,5′-methylenedioxychalcone)。还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半枝莲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2、解痉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红花素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3、抑瘤作用: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本品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4、免疫调节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Sc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

5、抑制ATP生成:本品所含的黄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与ATP生成。

6、抑制幼虫的生长:并能Heliothiszea幼虫的生长。

7、对血管作用:黄芩素甙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

毒副作用

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ig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ip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mo,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著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po最大耐受量为10g/kg,iv的LD50为1314mg/kg。

常用配方

1、治跌打损伤,吐血:鲜韩信草二两。捣,绞汁,炖酒服。(《泉州本草》)

2、治吐血、咯血:鲜韩信草一两。捣,绞汁,调冰糖炖服。(《泉州本草》)

3、治劳郁积伤,胸胁闷痛:韩信草一两。水煎服。或全草半斤。酒一斤,浸三天。每次一两,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4、治痈疽,无名肿毒:鲜韩信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5、治一切咽喉诸症:鲜韩信草一至二两。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6、治牙痛:韩信草、入地金牛各二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7、治白浊、白带:韩信草一两。水煎或加猪小肠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毒蛇咬伤:鲜韩信草二两。捣烂绞汁冲冷开水服,渣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9、治尿道炎,小便尿血疼痛:鲜韩信草一两,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10、治热性血痢:小韩信草二两,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11、治痢疾:鲜韩信草三至五两,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2、治肝炎:鲜韩信草五钱,红五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治胃气痛:干韩信草一两,和猪肚或鸡一只(去头及脚尖,内脏),水、酒各半炖热,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14、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韩信草、鹿茸草、一枝黄花各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5、治肺脓疡:韩信草、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6、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韩信草一至二两,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7、治淋巴结核:韩信草二两,水煎服。或半枝莲、水龙骨各一两,加瘦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18、治背痈:鲜韩信草根捣烂外敷。要留出白头,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两,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脓。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并用纱布包扎,一天换二次。

19、治癌症:韩信草、蛇葡萄根各一两,藤根四两,水杨梅根二两,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文献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

2、《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祛风散瘀。治跌打,蛇伤,疮疡。

3、《贵阳民间药草》:平肝清热。治肝火旺,烦躁。

4、《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肿退癀,逐血破瘀,排脓消痈,凉血止血,利咽喉。主治一切喉癀,亦治肺火高热喘咳,吐血,咳血咯血,疯血作痛,刀伤出血,恶疮痈肿,虎、犬咬伤。

5、《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

6、《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血痢。

7、广州《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癌见到改善症状的效果;阑尾炎,肝炎。

8、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中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根纤细。茎四棱形,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至暗紫色。叶对生,皱缩或卷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被疏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短或近无机柄。枝顶有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具残存的宿萼,有时内藏四个小坚果。茎质软,易折断。气微,味苦涩。以色绿、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长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细胞较大,有的细胞含橙皮甙结晶,以气孔周围为多见;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4细胞,壁具疣状突起,基部细胞有入射状纹理。腺鳞较多,头部类圆形,4-10余细胞,直径25-47μm,形大者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边缘凹凸,由数十个细胞组成,直径140-266μ。另有小腺毛,头部类圆形,1-2细胞,直径约28μm,柄短,单细胞。

药用植物栽培

植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

整地

韩信草适应性强,各地均可播种。播种前将土地耕翻一次,施足基肥,施肥量:农家腐熟肥15000千克/公顷,复合肥或饼肥375千克/公顷。开畦120厘米宽,耙平,整细,喷洒一次除草剂,备种植。

韩信草用种子繁殖,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量3.25~4.5千克松顷。播种分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播两种方法。

育苗移栽

准备的苗床宽120厘米,施足底肥,整细搂平。播种量0.0125千克/米的平方。播种前,每0.025千克可拌2.5千克细湿土,反复拌匀,再均匀地播入苗床,勿覆土,然后覆盖草或薄膜,每天或隔天烧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7~14天即可出苗。如见大部分出苗,就要揭去覆盖物,并应继续喷水,待苗出齐为止。小苗长到5厘米高时,即可向大田移栽,每穴1株,株、行距各20厘米。栽后需多次浇水保墒。

在整好的大田里,实行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时把种子均匀地撒播条穴内,微盖疏松的细肥土或草木炭,厚度不得超过0.5厘米。播种下去的种子,在半个月内要绝对保持土壤湿润。为了保证大田直播的种子全部萌发,一般宜在阴雨连绵的温暖天气播种。

田间管理

直播的在苗高5~8厘米时,进行匀苗、补苗。无论穴播或条播的均将弱苗和过密的幼苗拔除掉;于此同时,发现有缺苗的,要随即进行补苗,宜带土移栽。

中耕除草及追肥

采用种子繁殖的,在间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和追肥,每公顷用清淡人畜粪水15000千克。第二年起,相继进行3~4次,于3月上旬分枝期与5、7、9月收获后各进行一次,中耕以后每次每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0~30000千克,尚可适当施些硫酸铵。一般连续栽培3~4年后,由于根蔸老化,萌发力减弱,须进行根蔸更新或重新播种。

病虫害防治

韩信草在整个生长期间没有什么病害。但在第二花期易发生蚜虫和菜黑虫。对于蚜虫,可用乐果药剂300倍,加一倍食用醋来防治;对于黑虫,可喷洒稀释1000倍的50%敌敌畏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半枝莲在开花盛期采集全草,洗净根泥,晒干可出售,以色纯青为准,无根的药材部门也收购,既盛花期用快刀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捆成小把,晒干或阴干即成,一般每公顷产干草3750~5250千克。然后中耕除草,施氮肥一次,一般每年可收割3~4茬,每公顷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韩信在集市卖鱼时,被几个无赖毒打一顿,卧床不起。邻居大妈见症就从田里弄来一种草药给其煎汤疗伤,没过几天,他的伤就好了后来,韩信入伍从军,官至将军。当时,战斗激烈,伤员很多,他就派人到田野采集邻居大妈给他治伤的那种草药,用大锅熬汤让伤兵服用,结果,伤者很快痊愈。有人问如此神奇的草药叫什么名字?韩信也不知道。有人说:“那就叫‘元帅草’吧!”可有人反对说:“几百年后,谁知道是哪个元帅,干脆就叫‘韩信草’吧!”从此,韩信草的名字就这样流传至今,《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

参考文献

《生草药性备要》:清.何谏撰1711年。

《南宁市药物志》:南宁市中医药研究所编印。

《贵阳民间药草》:贵阳市卫生局编。

《南京民间药草》:周太炎丁志遵著1956年。

《南宁市药物志》:南宁市中医药研究所出版。

《泉州本草》:泉州卫生局等编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