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九仙山

德化九仙山

中国4A级旅游景区
九仙山位于泉州市德化县西北部,处于赤水镇、上涌镇、大铭镇交界处,主峰海拔1658米,是古代闽南重要的旅游胜地。
  • 中文名:德化九仙山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在地:泉州
  •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上涌镇九仙山风景区
  • 主峰海拔:1658米
  • 著名景点:灵鹫岩、永安岩、只有天、弥勒佛石刻像
  •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

简介

九仙山风景区是历代闽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活动重要场所之一,是泉州市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气象景观有云瀑、佛光;人文景观唐代石雕弥勒佛是九仙山风景区的特别佳景。九仙山年均雾日300天、相对湿度87%、平均风速7.0米/秒分别次于四川峨嵋山、千佛山、吉林天池,列居全国第二,山顶有全国重点、福建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九仙山气象站。山上由于长年云遮雾绕,风云变幻、经常出现云海、云瀑、佛光等气象景观;冬天,瑞雪纷飞,银装素裹,是闽南观雪景的绝佳去处;还有高山奇葩——午时莲,奇——四角竹、奇树——一木四树以及珍稀的蝾螈(四脚鱼)。

九仙山的奇石,千姿百态,形态逼真。有仙桃石、寿龟石、夫妻跷跷石、旋转石,还有的如鼓、如狗、如狮、如象、如法印等。异洞有蛇岳洞、九十九洞、摩云洞、齐云洞、弥勒洞等,“大者容数榻,小者蹲数人”,有的洞里有洞,有的洞洞相通,而弥勒洞,弥勒佛端坐洞中,光从石缝入,水从洞底出,洞顶佛光陷现,入洞气象幽深、清净,令人如临仙境,玄妙神奇,堪称一绝。

九仙山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九仙山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以其突兀的山峰,苍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游览观光为主体的产品类型。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雪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成为游览的佳处。九仙山的美可以归纳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最大的特点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华北罕见,令人叫绝。还有被誉为“江北一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春夏之交,竞相开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满山红叶与山光石景相辉映,蔚为壮观。

主要景点

九仙山风景区内的千年古刹灵鹫岩、永安岩,历经修葺,香火长盛不衰,远播闽台及东南亚各地,都是福建德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鹫岩

灵鹫岩位于九仙山巅东侧,始建于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寺的墙、柱均为石筑,释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为石雕。明万历年间柱础重修,新建山门石坊,德化知县杨文正“一方净土”题匾和永春知县夏忠“胜迹维新”题匾于坊上。大学士张瑞图,太仆丁启睿,状元学士庄际昌,进士户部主事郑沛,邑司训甘天训的题刻牌匾,悬挂于主殿两侧。清初整新两殿,增置岩田。16-18世纪,这里曾是省地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僧徒分成九仙派18个支系,发展至900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89处寺庙。文化革命期间被毁。

1988年以来,由美国美洲佛教会永远顾问兼会长、洛杉矶普陀山观音菩萨名誉住持,南加释宽净法师倡导,般若修德堂众信徒鼎力捐资支持进行重建。重建的灵鹫岩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保留着古迹,而且增加了许多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飞鸟的雕刻。

永安岩

永安岩位于九仙山之南,赤水镇铭爱村、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唐代开元年间,该地系九仙山僧邹无比垦种荇菜之处,故称“荇菜岩”。后来蛇神岳氏修炼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

明代天顺年间,青年儒土史云济,法号妙应,到此地出家,并与铭山周进宗结谊。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嘱其徒日:“吾大劫未尽,化后悬我骸于大椿杪,六十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将其化后骨骸挂在铭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树梢。嗣后,侄儿周琼捐献山场,筹建岩字,取名“永安岩”,同时捐田千担作为岩租。明嘉靖初,椿树梢发光,周进宗孙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于永安岩。

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顺七及住持僧应经再次募缘修建,至今正殿佛龛尚保存当年修建的文字,民国初重修,岩字系木构,歇山顶式,由正殿、中殿、观音楼、饭堂、地藏殿、护界亭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正殿供奉云济史公祖师,左边蛇岳尊王伽兰佛,右边安放着檀越主周进宗、周琼六塑像。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组成的藻井,圆天画着太极圈,结构精彩别致,独具一格,明、清时期大学士史继偕,进士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偕其侄进士李为观、进士知府李道泰,先后为该岩题赠牌匾。现尚保存的有赖垓的“法云真际”牌匾和民国时期的两对木刻楹联,寺字东侧有护界亭1座。

弥勒佛石刻像

九仙山文物蕴藏丰富,唐代开元丙辰年(716年)开山僧邹比坐化前雕刻的弥勒石刻造像高2.7米、宽3.1米、周长8.90米,雕工精练,神态逼真,至今保存完好,是九仙山的镇山之宝。还有元代雕刻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还有集元、明、清时期50余处摩崖字刻和诗刻,为九仙山增辉。

只有天

九仙山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着称,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颇多,海拔1658米,一年四季皆有云海。九仙山高耸入云,直插云汉,不仅“一览众山小”,还让人产生“只有天”的感觉。攀登九仙山直到山顶,但见丽日当空,蓝天在上,便油然而生“凌绝顶”的豪情壮志。“只有天”位于主峰北侧,通往齐天门路上西侧。绕过气象站,沿曲径通幽的山路行走,到达一座奇石天然堆叠而成的山峰,它的最高点南侧刻写着“只有天”三个雄浑的大字。当你小心翼翼爬上峰顶,便会感到一种凌空拔起的自豪感,周围的一切景物全在脚下忽然变得无足轻重,眼中只有头顶的那片天,真正体验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意境!

历史演变永安岩位于九仙山之南,赤水镇铭爱村、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唐代开元年间,该地系九仙山僧邹无比垦种荇菜之处,故称“荇菜岩”。后来蛇神岳氏修炼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明代天顺年间,青年儒土史云济,法号妙应,到此地出家,并与铭山周进宗结谊。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嘱其徒日:“吾大劫未尽,化后悬我骸于大椿杪,六十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将其化后骨骸挂在铭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树梢。嗣后,侄儿周琼捐献山场,筹建岩字,取名“永安岩”,同时捐田千担作为岩租。

明嘉靖初,椿树梢发光,周进宗孙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于永安岩。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顺七及住持僧应经再次募缘修建,至今正殿佛龛尚保存当年修建的文字,民国初重修,岩字系木构,歇山顶式,由正殿、中殿、观音楼、饭堂、地藏殿、护界亭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正殿供奉云济史公祖师,左边蛇岳尊王伽兰佛,右边安放着檀越主周进宗、周琼六塑像。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组成的藻井,圆天画着太极圈,结构精彩别致,独具一格,明、清时期大学士史继偕,进士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偕其侄进士李为观、进士知府李道泰,先后为该岩题赠牌匾。现尚保存的有赖垓的“法云真际”牌匾和民国时期的两对木刻楹联,寺字东侧有护界亭1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