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排大奖赛

世界女排大奖赛

国际排球联合会举办的比赛
世界女排大奖赛是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一年一度举办的大型世界级排球比赛,1993年举办首届赛事。[1]
  • 中文名:世界女排大奖赛
  • 外文名:
  • 举办期间:一年一度
  • 举办地点:
  • 赛事类型:
  • 主办机构:国际排球联合会
  • 首次举办:1993年

概述

世界女排大奖赛自1993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已经进行了16届(截止2009年),早年的分站赛事和总决赛在东亚地区举行,这是因为东亚地区的排球市场庞大,观众较多,而且大奖赛的赞助商多来自东亚地区。 之后,一些分站赛事亦陆续在欧美各地举行;直到2003年,总决赛更首次在欧洲的意大利举行。

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地位不及三个四年一度举行的世界大赛(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但奖金远胜世界大赛,乃是纯粹商业性比赛,以分站赛事成绩决定参加总决赛(决赛周)的名单,总决赛优胜者便是整个赛事的总冠军。故夺得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冠军一般不被视作世界冠军,不过世界女排大奖赛却造就了世界女排的明星化,对女排在全世界的推广作用有着一定的贡献。

世界女排大奖赛举办以来,中国女排参加了全部的15届比赛,并在2003年击败俄罗斯女排首次问鼎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冠军,这同时也是中国女排唯一的一次夺冠经历。2007年,中国女排在分站赛表现不佳,最终仅凭借东道主身份入围总决赛,但是在总决赛中她们仅仅负于了最终夺冠的荷兰女排,位居次席,这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四次获得大奖赛亚军,此外她们还曾获得过三次第三名、四次第四名和三次第五名。巴西女排是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最大赢家,她们曾经获得过7次冠军,2004年至2006年间更是获得了三连冠。1993年至2009年,只有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从来没有缺席过世界女排大奖赛。

历史记载

1993年,第一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总决赛在1993年定于香港举行,至于分站赛赛事分别在其他六个亚太地区(日本、泰国、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以及台湾)举行,是次比赛有古巴、俄罗斯、中国、巴西、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八支球队参加。在总决赛中,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古巴女排以盘数3-1击败中国女排而首夺锦标,并赢得40万美元的冠军巨额奖金。 

1995年,比赛确立了往后几年中延续实施的小组单循环赛制模式,八支球队分成两个小组作单循环比赛,小组成绩最佳的首两名再进行交叉半决赛,胜方将进入最后决赛决出总冠军。

另外,这一年的赛事还首次突破亚太地区以外举行分站赛,FIVB将两站分站比赛分别移师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以及巴西举行。最后比赛结果出人意料之外,赛前未被看好的美国队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巴西队,并首次获得冠军。 

1998年,主办单位再度改革本届比赛的赛制,增设第三名争夺战,同时,是次比赛也被推广到更多国家和地区举行,印度首办了其中一站分站赛,而在泰国清迈举行的分站赛则吸引成千上万的热情球迷前往排球赛场为参赛各队呐喊助威,间接促使泰国大力发展女排运动。这年的总决赛在香港主权移交后首次在香港举行,当年共有超过1万人次的球迷进入主场馆观看比赛,巴西队在最后的决赛中击败俄罗斯女排,第三度称后,古巴女排则在艰难地击败获得主场球迷支持的中国女排,获得一枚铜牌。

1999年,当年的总决赛首次在中国云南玉溪举行,俄罗斯队在名教练Nikolai Karpol带领下,以高举高打的战术力压劲敌卫冕冠军巴西队,她们仅仅耗时1小时,就以盘数3-0打败这支南美三届盟主,继1997年之后再度获得冠军,共有4200名观众在决赛当日到现场观看比赛。而中国女排在先失一盘的情况下,反胜意大利队3-1夺得铜牌。

2000年,是次大奖赛总决赛首度移师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在Philsports Arena有10,750名现场观众收看。 90年代世界三大赛八连冠的古巴女排,在这一届比赛中再次展现其强横实力并夺取冠军,和悉尼奥运会一样,黑色橡胶压倒俄罗斯女排夺冠。 她们在年底FIVB评选‘世纪最佳’奖项中被提名角逐‘世纪最佳女子排球队’。这一届比赛还首次颁发个人奖项,中国老将李艳夺得了‘最佳自由人’奖项。 

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于7月31日至8月23日举行,参赛队伍为12队,历时四周,前三周属分站赛事,每个分站均有四队女子排球队参加单循环赛事,同一周均有三个分站赛事进行,第四周的总决赛(决赛周)则在日本东京举行。 分站赛总排名由每队三站共9场赛事的成绩决定,总决赛主办国日本连同其他五支分组赛总排名最高球队将晋级总决赛争冠军。

赛制

历年分站赛事的参赛队数目不同(8—12队),而参加总决赛队伍数目和总决赛的赛制亦不统一(参加总决赛队伍数目由起初的4队到2003年增至6队,按:2001年更全数8队自动晋身决赛周)。 总决赛主办国的参赛队则伍自动晋身总决赛,不受分站赛总成绩影响。

2000年以来初赛参赛队数已统一为12队,参赛席位由女排水平较高的东亚、欧洲和美洲国家所瓜分。 大奖赛比赛历时四周,前三周属分站赛事,每个分站均有四队女子排球队参加单循环赛事,同一周均有三个分站赛事进行,即是说每队参赛队伍要先经3个分站共9场比赛,成绩最佳的首5名(不包括总决赛主办国)连同总决赛主办国进入总决赛。

以2005年为例,总决赛6强以单循环分组赛方式决胜。(2004年是最后6强分2组,每组3队争2个半决赛席位;2005年又改回03年的最后6强以单循环分组赛方式争霸; 至于2002年的最后4强以单循环分组赛方式比拼,首两名争总冠军,另外两队争总季军。)

中国队首次夺冠

传统上,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分站赛事多数在亚太地区举办,总决赛更必定在东亚地区举行,但在2003年因非典型肺炎在东亚地区蔓延,国际排联决定将大奖赛全程(初赛和总决赛,改为各历时一周)改在意大利举行 - 初赛将12强分成两组,每组以单循环分组赛方式比赛,两组的前3名成为总决赛最后6强,6强在第2轮总决赛中再以单循环分组赛方式比赛,决定冠、亚、季军谁属。 最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总冠军。

参赛资格

亚洲、欧洲和美洲各有四队参加;以2005年为例,亚洲区以洲内世界排名最高四队(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参加,欧洲以预选赛决定参赛资格(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美洲以2004年泛美运动会女排赛头四名(古巴、美国、多米尼加、巴西)出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