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行

边疆行

2011年播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
《边疆行》是《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由PICC中国人保独家冠名赞助,节目组行走中国陆路边疆9个省区,深入130多个县市,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关注民生、关注自然,力求为海内外展示一个视觉化的地理中国和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风采。节目于2011年7月11日首播,播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7:15,每集45分钟。
  • 中文名:边疆行
  • 别名:远方的家:边疆行
  • 语言普通话单集长度:45分钟
  • 赞助:PICC中国人保

剧情简介

边疆行

广西防城港的东兴市是《边疆行》摄制组的第一站,这里是中国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的交会处。从这里向西,沿顺时针方向,全长2.28万公里的中国陆路边界将一直延伸到辽宁丹东;而从这里向东,绵延的则是中国的万里海疆。东兴市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也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节目列表

说明:1·表主要列举《远方的家》系列节目《边疆行》各集节目的首播日期&节目主题&出镜记者等信息。

2·《边疆行》各集节目的首播日期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亚洲版播出为准。

省区

地区

《远方的家》栏目《边疆行》系列·节目列表

广西

防城港

2011-07-11「边疆行」第001集:从东兴出发【周雪梅】 

2011-07-12「边疆行」第002集:山海防城港【周雪梅】 

崇左

2011-07-13「边疆行」第003集:山水看宁明【周雪梅】 

2011-07-14「边疆行」第004集:凭祥走边关【周雪梅】 

2011-07-15「边疆行」第005集:龙州探奇【蔡丽娜】 

崇左|百色

2011-07-18「边疆行」第006集:美丽大新神奇靖西【蔡丽娜】 

百色

2011-07-19「边疆行」第007集:那山那坡【蔡丽娜】 

云南

文山州

2011-07-20「边疆行」第008集:富裕安宁之地【吴丹】 

2011-07-21「边疆行」第009集:向往田园生活【吴丹】 

2011-07-22「边疆行」第010集:文山的幸福时光【吴丹】 

2011-07-25「边疆行」第011集:浪漫马关【吴丹】 

展开表格

音乐原声

歌曲

演唱

作词

作曲

备注

边疆颂歌

宋祖英

谢忱

李杰

主题曲[1]

幕后制作

杨霁手记:边疆行,家国情

《边疆行》

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镇康县南伞口岸,国门在每天早上8点升旗仪式后才会打开,从没有一天例外。但是,有一群人却享受着特殊的权利,国门会破例为他们而开。他们是一群在中国上学的缅甸孩子。

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6点半,天刚蒙蒙亮,这些在中国上学的缅甸孩子便成为南伞口岸的第一批通关者,因为他们要在7点钟赶到位于中国境内的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这些孩子就读的镇康县城关完小一共有980名学生,其中缅甸籍学生有118人。缅甸孩子跨国上学,中国口岸特例放行,这样的做法每日风雨无阻,已经延续了将近20年。

缅甸学生跨国上学,体现出中缅两国人民的和谐相处。从西南边陲的中越、中老、中缅边界到北部的中蒙、中俄边界,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交往、经贸交流、人民往来。中国的发展对邻国意味着什么?小小留学生、边境贸易、跨国婚姻,这些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节目中,当事人现身说法,没有宣教色彩,但从中体现出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树立和展示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远方的家——边疆行》采取旅行者的视角,以记者的第一手见闻反映边疆发展变化,真实可信,走出了一条对外宣传的新路子。我们认为,这是在外宣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实践。

观点

两年多的时间,走访全国1000多个县、3000多个乡村,采访各族群众近万人,行程上百万公里。行万里路,记录美丽中国和百姓生活。路走得越远,接触的群众越多,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不是冰冷、枯燥的理论,它其中体现着国家利益、民族情感、人民心声,连接着家国情怀,凝聚着媒体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实践证明,任何精妙的构思、精良的策划,都抵不过脚踏实地的行走。只要走得深,走得远,我们就能发现生动鲜活的新闻素材。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歌颂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是《远方的家》在舆论导向上的坚持。

在基层走久了,和群众的感情深了,年轻记者学会了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倾听,如何在平凡中寻找美,如何在质朴中感受爱,这种爱是对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期盼。[2]

周旭手记:西藏山南——我走过的路

西藏山南地区是我踏入西藏的第一块土地,也是我真正开始了解西藏的地方。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不用我多说,没有去过的人们多少也了解一些。

我需要强调的,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人。《边疆行》西藏路段,我走访了4个县城。加查县的康巴帅小伙,也就是我们摄制组的翻译,他的眼神让你知道什么叫纯朴善良;曲松县遇到的一个初中生——格桑次仁,他的一言一行,让你知道什么叫天真无邪;还有乃东县旺堆,从早到晚带我们摄制组在县城内上下穿梭,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热情;琼结县的导游禀朗次吉,让我们知道这里的女子很羞涩。

纯朴善良、天真无邪、热情、羞涩这是我在西藏20天里,对住在山南边疆人的整体印象。我想,他们的性格正是源自这里传统的民族风情和美丽自然风光……

山南,我还会再来!

周朝永手记:“边疆行”精彩刚刚开始

中国陆路边境线22800公里,漫长的行程、路途的艰苦是摆在摄制组面前的现实问题,但我们还是被这个边境旅行的创意所鼓舞,谁也不去多想一路上会经历多少艰辛了,我们相信身体的受苦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边疆的景、人、事定会净化我们的心灵。……行程才刚刚开始,边疆行就已经让我们热血沸腾!

从4月29日第一个摄制组到达云南普洱开启了行走边疆的旅程,我们《远方的家》分十个摄制组陆续前往广西和云南各边境地州拍摄,我负责云南文山州和保山市两段行程。在文山我们惊叹“坡芽歌书”的天籁之音,我们向往“坝美的田园生活”,我们感动“麻栗坡一中屋顶上的体育课”,我们也流连在“马关县的浪漫”之中;在保山我们在“极边第一城”腾冲看到了汉地文化的精华,我们触摸了“地球肚脐眼”感受它的心跳,我们扣访“滇西抗战遗迹”去寻访历史,我们还站在双虹桥上感受着怒江的澎湃和南方古丝绸之路的沧桑!

正如我们所预料的,边境的不同和美好让我们享受着拍摄的过程,我们只知道,边疆行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琲手记

我们摄制组这次去的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勐海三地,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当地相当的热,感觉自己和太阳的距离特别近。那边有大片的热带雨林,城市非常漂亮,路边都是高大笔直的椰子树,当然这里也是水果的天堂,无眼菠萝超级甜,让人难忘。

边境线上的少数民族热情,友好,克木人用吸管喝酒,把我们都喝高了,基诺族的蚂蚁把我们每个人都咬了无数的包,而且我们也是第一次品尝到了酸蚂蚁蛋,感觉怪怪的。种橡胶的农民都特别富裕,一颗橡胶树一天能挣1块钱,他们很多都有几万棵,我们摄制组都想留下种橡胶了。

沿途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可爱的人,感动的事,现在回想那20几天汗流浃背的日子,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记得离开克木村寨的时候,克木人拉着我们的手对我们说,还能再来看看我们吗?我想,肯定会的,我保证。

朱军手记:爱电视在路上

《远方的家》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活动中,我作为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的负责编导,在那里拍摄了20天的时间,虽然途中美景不断,也经历了几次极端危险甚至危及生命的险情,但是在脑海中经常闪回的却并不是这些画面,而是那些旅途中遇到的人,那些平凡人带给我的不平凡的感动。

在德钦县美丽的梅里雪山脚下,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叫做雨崩村,这里清泉流淌,雪山环抱。美丽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叫做刘一村的女老师,老家来自河北,2006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雨崩小学缺少老师,她便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个几乎与世隔绝般得小山村,做起了义务支教老师,一呆就是五年。五年的时间内,她是这个小学三个班级的老师,也是这个小学的校长,因为这座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但是五年的时间内她没有拿一分钱工资,吃住都是靠当地的村民接济,她跟我们说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五年了,她每天和这里的孩子们一起迎来朝阳,又一起送走晚霞,用纯朴和简单编织着雨崩村孩子们七彩的梦想,点燃了雨崩村明天的希望,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公主”“妈妈”……

德钦县城通往雁门乡的路上,奔腾咆哮的澜沧江边,有一个叫做谷扎村委会拉金神谷小组的地方,全组有35户人家,190多人,每天这里的村民如果想要买东西哪怕是一袋盐一瓶醋都要滑溜索通过咆哮的澜沧江,然后再走到江对面的县城里去买。这里被澜沧江与外界隔开,距离这个村子最近的一座桥也要走七八公里,而且因为都是山路,村民通常要走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县城,交通很不方便,由于桥离的太远,村民们每天出行宁可选择危险的溜索而不愿走上一上午的时间去七八公里外的渡桥,前几年,一位村民溜索的时候不幸掉入了江中……6岁的藏族小姑娘次仁拉姆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子到县城里看看,每次她的家人把她带到澜沧江边想要溜索带她过去的时候,她都会吓的大哭起来,所以拉姆经常只能和小伙伴坐在江边呼喊着江对面的妈妈……

在距离德钦县城南郊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普通的学校,叫做普利藏文学校。学校的校长是今年47岁的藏民阿牛,1997年阿牛从德钦县电影公司辞工,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救助贫困失学的儿童,创办了这座学校,为了把学校办下去,他曾经背着学生用的教材3天3夜翻山越岭,曾5次登门只想为学生请一位好老师。他办学的原因很简单,他说他自己一字不识,没有文化,他不想这里的孩子像他一样……

通往德钦县城的路上,偶遇一位正在修路的老阿妈,今年67岁的阿妈鲁玛不管风吹日晒,每天都要走将近两个小时走到这里修路,阿妈说她修路的原因很简单,只是不想让过往的路人在这里因为路况不好而发生事故……

发现生活中的不平凡,体会那份纯真的感动,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而把这份感动和不平凡传达给观众,也是我作为《边疆行》的编导一份简单的初衷了。

作品评价

《远方的家-边疆行》落实走转改记录平凡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于提升编辑记者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2011年7月11日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在《远方的家》栏目内连续播出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该节目的立足点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电视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使中文国际频道历来坚持的深度采访和发现式的电视报道再上新台阶。目前,《边疆行》已播出将近40集,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每集45分钟,采用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摄制组从广西防城港的北仑河入海口出发,以顺时针方向沿着中国陆路边境行进,穿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九个省区,最后将到达辽宁丹东的鸭绿江入海口,总行程达22800公里。这次长距离采访沿途经过的县市有100多个,采访对象中涵盖30多个少数民族,4500分钟的巨大节目容量就是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陆路边疆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经济发展和时代特征,这样大型的长距离电视采访行动,目前在全国电视界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突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国际视角,关注自然、关注民生、关注变化,节目通过外景记者真实生动的旅行体验,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作为中文国际频道贯彻落实“走转改”的一个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第一、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最鲜活的报道素材。

《边疆行》摄制组的足迹遍及中国陆路边境九省区,从广西的十万大山到云南的澜沧江边、从西藏的雪域高原到新疆的天山南北、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到黑龙江的漠河北极村……,节目真正走进了边疆的山山水水。摄制组沿途不仅拍摄边疆的城市,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走乡村、访农户,记录普通边疆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今天边疆面貌的发展变化。

刘云山同志说:“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的确,好节目一定是跑出来的。在《边疆行》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制组走到了很多媒体不曾到过的偏远地区。例如在云南的镇康县,编导杜冠儒和外景记者王静等人组成的摄制组走访一个叫哈里村德昂族村落,进村的时候赶上下雨,道路非常泥泞,当村委会主任见到摄制组时,一把握住记者王静的手说:“新中国成立62周年了,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一句话把摄制组成员都给说愣了,问清楚原因之后才知道,原来在这之前从未有过一家国家级媒体来过这里,从村委会主任那朴素而稍显笨拙的话里,记者能够感受到他们是多么渴望被知道、被了解,多么渴望与外面的世界交流、沟通。德昂族人口很少,总人口只有1.5万人左右,风俗民情很少为外人所知,正是因为摄制组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在节目中表现了德昂族的服饰、歌舞、饮食等特色内容,同时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观众“战神”给栏目组发来电子邮件说:“有了你们艰辛旅途的拍摄,才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边疆,不一样的人文景色。你们带领我们经历了有滋有味的旅途,我知道了边疆行的意义,不在于那些闻名已久的地方,不在于惊天动地的人物,也不在于有多少繁华的城市,而在于豪爽热情的少数民族,在于朴实无华的村寨和那些幸福的村民们。”

《边疆行》目前还有很多节目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编导赵志勇和外景记者刘莎等人组成的摄制组,深入新疆红其拉甫口岸采访,带回了第一手鲜活感人的素材。红其拉甫口岸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51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口岸,从附近的塔什库尔干县前往口岸,短短100公里的距离,海拔就升高了将近2000米,这条公路因此也被称为“天阶之路”。当摄制组到达红其拉甫口岸前哨班时,看到这里差不多每个战士的手指甲都是凹陷下去,这是长期生活在高原所造成的。这里气候非常恶劣,秋冬季节经常是大雪纷飞,而哨所的给养需要从几百公里外的喀什运送过来,如果碰上泥石流或者冬季大雪封山,供给随时可能会中断。来到口岸后,摄制组有的成员出现了发烧、呕吐等高原反应,而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战士们刚到这里时,也常常都是吃不下饭、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虽然现在哨所的住宿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每间宿舍都有电视和卫星接收器,但是这里一下雪,电视就没有了信号。哨所的周围都是雪山,战士们半开玩笑地说,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就是爬山。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边防战士们保家卫国,守卫庄严国门却没有丝毫的含糊。当外景记者刘莎在采访中握住战士的手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她看到一位常驻口岸的连长,才30多岁,但脸上、手上全是皱纹,看起来就像50多岁一样,这一群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把青春、岁月、甚至生命献给了祖国边防。

类似的例子在《边疆行》节目中还有很多,摄制组每到一个地方采访,都坚持走到祖国边疆的最前沿、最深处,走到生活在边疆的人民群众中间,把镜头对准他们。正因为如此,摄制组才有可能捕捉到最生动、最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中国边疆的发展变化和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真实、感人、不说教,从外宣的角度讲,也是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发展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网名“绿茶男孩子”的广东观众说:“看《远方的家-边疆行》会让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祖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博大精深,体会到56个民族和谐一家亲,特别是看到边境线上的官兵和界碑,让人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二字的厚重……”。

第二、贴近群众,近距离感受边疆一草一木。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要求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边疆行》节目努力践行这一要求,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各摄制组碰到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难,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编导周旭带队的摄制组在西藏采访,外景记者周雪梅感冒发烧,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在医院打点滴退烧后,立刻又投入到采访拍摄中;编导马戎在云南怒江拍摄,为了展现独龙族人民今天的生活状况,率摄制组队深入路途艰险的独龙江地区,在行进过程中,车队遭遇泥石流,被困三天三夜,采访车车窗也被碎石砸裂,但摄制组在脱险之后,依然不折不扣地坚持完成剩下的工作;编导赵志勇在新疆喀什地区采访时,正好赶上民族分裂分子对平民百姓发动恐怖袭击,在附近阿克苏地区采访的编导王宇也碰到类似的情形,但是他们面对危险,都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与当地政府协商沟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圆满地完成拍摄任务。其实,在《边疆行》开拍之前,频道领导就再三交待安全第一,摄制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和社情复杂的地区,可以“甩点”,放弃拍摄。但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采访拍摄可以看出,参与《边疆行》的各编导为了全面反映中国边疆地区的风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系列节目行进线路的完整,他们始终义无反顾,不怕吃苦,勇于面对困难,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们说,这种热情和动力来自于边疆的魅力与感动,同时编导与记者们的壮举也感动着边疆,他们行走一路,也留下了一路的称赞声,沿途各省区与拍摄相关的单位也由衷地对记者们的敬业精神大加赞扬。

如果说《边疆行》记者的采访行动体现了新闻媒体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那么,系列节目的内容就是这种转变作风的具体成果。《边疆行》不仅对沿途的美景、美食、民俗和文化艺术有全面而详尽的介绍,而且带领观众触摸边境线上人们的真实生活和内心感受。节目中有大量的现场采访,体现在电视屏幕上,就是一个个生活在边疆的老百姓真实而生动的面孔,节目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讲述他们的生活故事。同时,《边疆行》在坚持新闻纪实风格的基础上,把记者体验作为传达节目主旨的基本手段。在表现边疆民众的生活状态时,记者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表现边防战士保家卫国时,记者和他们一起在边境线上巡逻,巡视界碑;在表现边疆地区的文化艺术方面,记者跟着当地百姓学习民族歌舞、手工技艺;在节目中,记者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边疆生活的体验者。正是因为贴近群众,记者才有可能捕捉到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来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边疆行》摄制组在云南省德钦县拍摄时看到,有一个村庄因为澜沧江的阻隔,村民和外界交流的通道就是一条跨江的溜索。面对200多米长,离江面60多米高的溜索,记者鼓起勇气滑了过去,进入了这个村子。但是,当记者看到村里的很多孩子因为害怕滔滔的江水,平日里只能坐在江边,畅想外面的世界,记者忍不住掉下眼泪。所幸,现在已经有勘测队伍在那里勘测架桥数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里的孩子就可以走出偏僻的村庄。这些内容都真实地体现在《边疆行》的节目中,相信对观众会有一定感染力,而这种吸引力和感染力都建立在记者实地体验边疆民众生活点滴的基础之上。刘云山同志撰文指出:“新闻媒体的工作要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时刻牢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性质所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强化大众视野、百姓视角,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更好地架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边疆行》通过记者在边疆地区的实地行走、观察、体验,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边疆民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长足的发展,也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新闻媒体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为人民群众谋利的实际体现。

网名“H宇心飞翔”的湖南观众说:“每次看《远方的家》都觉得是一种享受,虽然没有华丽的街景和高楼大厦,但从中能感受各种淳朴的民风、看到各种质朴而又可爱的人们,我一直觉得,越是真实,越是淳朴的东西才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启发,并从中产生共鸣。”从电视传播的角度而言,《边疆行》以记者见闻的方式,以人文体验的手法,展现边境线上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整个100集《边疆行》节目,记者有一半的时间是出现在镜头里面的,这种节目形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生动、鲜活,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易于观众接受,对于外宣而言,尤其如此。

第三、打动人心,书写普通人、记录非常事、平凡见真情。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远方的家-边疆行》正是按照这一要求来指导节目的创作。《远方的家》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于去年底推出的一档旅游节目,但是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已超越了单纯旅游节目的范畴,在节目内容的选取上注重情景交融、以情动人,用了很多篇幅来表现平凡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展示群众“身边的感动”。

《边疆行》摄制组在云南通往西藏的公路沿线采访时,在一处容易塌方的路段,偶遇一位正在义务修路的藏族老阿妈,编导朱军、外景记者彭祖上前攀谈了解到,阿妈叫做鲁玛,今年67岁的她不管风吹日晒,每天都要走将近两个小时到这里义务修路,而这一坚持就是11年。在和阿妈聊天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她长满老茧的手骨节已经变形,活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当时,记者彭祖不禁脱口问到:“您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老阿妈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什么都不为,就是不想到这儿的车出事。”

同样是朱军、彭祖这个采访组,来到在云南梅里雪山脚下一个叫做雨崩村的地方,小山村里有一位来自河北的义务支教女老师,名叫刘一村。2006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雨崩小学缺少老师,便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义务支教,一呆就是五年。作为学校里唯一的老师,五年的时间里,她没有拿一分钱工资。在雨崩村,刘一村不仅仅是个老师,更像个全职的保姆,除了教书,帮孩子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包括哄他们睡觉,所有孩子的饮食起居,全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她用纯朴和简单编织着雨崩村孩子们七彩的梦想,点燃了雨崩村明天的希望,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公主”、“妈妈”……。这样的故事在《边疆行》节目中还有不少,平凡的人做着非凡的事,从中让人见到坚持和真情。

另外,在《边疆行》节目中,记者采访拍摄了大量边疆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通过双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故事,边疆的巨变就在其中产生。这些故事体现在节目中,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边疆民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真实的故事也最能打动人心,网名“夜尽天蓝”的四川观众在栏目官方微博留言说:“真的很喜欢这个节目。每个主持人都不做作,你们对边疆人民生活的参与、解说,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具体的边疆,感谢。”;网名“亦复何言”的观众给栏目组发来电子邮件说:“远方的家带给我充实,快乐,知识与宁静,这是她吸引我的原因,我想很多朋友也有我这样的感觉吧。”;大连观众葛永川来信说:“整个节目的拍摄与制作,没有刻意的修饰与包装,将完全原汁原味的边疆风情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我们身在万里之外,却能感受到如此真实的边疆风貌与民族风情,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中国的陆地边境与14个国家接壤,《边疆行》有一大部分内容表现的就是中国与这些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些内容同样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加以体现,比如繁荣的边境贸易、跨国婚姻、小学生跨国上学等等。《边疆行》通过讲述这些真实的故事,反映出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基本方针。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用事实来展现中国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很高的外宣价值。网名“孔乙己”的河南观众来信说“我非常喜欢贵栏目,特别喜欢的一点是节目不单单做的像一档旅游节目,还有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这使得节目内容新颖而丰富,本人比较喜欢边贸的地方,因为我对做生意很感兴趣。”

正是因为《边疆行》的主创人员通过深入的实地采访,对于边疆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有了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有感而发,做出文风朴实、饱含感情、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引起观众共鸣的好节目。自《边疆行》节目播出以来,《远方的家》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与以往的日常节目相比,提升幅度在50%以上。现在,每天都有100多位海内外观众写信或者通过网络留言,表达对节目的喜爱,有的观众还对改进节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网名“小玮函羊”的山东观众说:“每天静静的看完《边疆行》,都会感到一股热流在心中涌动,快乐、欢笑、激情、感动。当《边疆颂歌》响起时,对祖国深刻的理解和感动让我几度热泪盈眶。边疆的人、边疆的事、边疆的风情吸引着我,出镜记者、编导、摄像工作的热情打动着我。”

海外观众也纷纷来信表达对《边疆行》节目的喜爱,海外华人观众“无翼鸟人”通过微博留言说:“每天晚上看《边疆行》成了睡前的必修课。也许真是出了国,才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那样美好。每次看着你们的节目,我都会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家”。《边疆行》在海外所引起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华人,南非观众约翰·沃斯给栏目组来信说:他基本上不懂中文,但《远方的家》每一期节目他都不会错过,因为节目中的美景、美食他能看懂,这个节目对于他认识中国帮助非常大,也让他更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

第四、锻炼队伍,提高业务素质,认识基本国情。

其实,《边疆行》对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来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题材,早在上世纪的1996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曾经拍摄播出过一个100集的《边疆行》系列节目,在CCTV-4《中国新闻》里播出,每集不到5分钟。当时,为了能够展现边疆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确保摄制组深入到边疆的最基层,沿途县级以上的地方,摄制组一般都不做报道。让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系列节目在当年竟然引发了一场收视热潮,很多观众天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部门每天都能收到一大摞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来信;台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个节目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一个典范。节目也开创了深度采访和发现式的电视新闻报道之风。十几年过去,电视制作手段日新月异,如今,《边疆行》再次以100集、每集45分钟的面貌出现,对于创作团队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今天的《边疆行》节目定位是快速纪录片,既不是精雕细刻的纪录片,也不是通常意义的专题片,这种要求对这支队伍挑战更加严峻。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要接力完成22800公里的边疆旅行,其中出镜记者只有12位,主创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泥石流、塌方、高原反应、车辆险情,一路上摄制组遇到了很多挑战,但都继续坚持拍摄,对于年轻记者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它也将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锤炼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边疆行》外景记者田川在参与拍摄之后说:“作为一名80后,特别是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深入到了基层百姓中,和他们聊天,一同吃饭,一同劳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在边疆的每一天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让我想到了中国新闻界出名的一句话:“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作为一名专题节目主持人,以前的很多串词和提问往往是编导设计好的,而这次边疆行,我所说的话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现场有感而发的内容,都是“真听,真看,真感受”。我想这也许就是对上面那句名言的一种验证吧。”

《边疆行》的意义还在于让参与其中的记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广阔边疆就是中国国情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采访实践既可以让年轻记者感受到祖国边疆面貌的巨大变化,感受到边疆民众生活水平的巨大进步,也可以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深刻认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深刻认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认清国情、认清大局的基础上,类似《边疆行》这样的采访实践可以帮助年轻记者明确工作定位,找准工作坐标,从而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目前,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边疆行》摄制组已完成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区的拍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拍摄工作正在陆续展开。在前一阶段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上,中文国际频道将继续把《边疆行》打造成为一个特色的“走转改”活动载体,力争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每一位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多生产出有着正确舆论导向、观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在《边疆行》节目结束之后,中文国际频道还计划推出《沿海行》等系列节目,把“走转改”活动继续推向深入。

《边疆行》的采访实践以及播后效果证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绝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坚持“走转改”,把这项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我们的节目就会焕发新的活力,就会受到更广大观众的喜欢,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就可以迈上新的台阶。[3]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边疆行》"走转改"中完美转型

今年8月份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百集系列节目《边疆行》在“走转改”中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旅游节目人文关怀新路子,成为“走转改”实践的成功范例。“走转改”让一个刚开始找不到准确定位的电视栏目,在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平均收视率上升至0.24%,单期最高收视率达0.49%,观众好评如潮。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观众又是如何评价的?《边疆行》的探索对新闻界同行有什么启示?

这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陆路边境线:行程22800公里,跨越南北5500公里,贯穿9省区,途经135个市旗县、500多个乡镇、130多处陆路口岸。

这是一次长距离的电视采访行动:12路记者翻越400余座崇山峻岭,跨过15条滚滚江流深入体验,采访对象涵盖30多个少数民族、3000多基层群众。46000多分钟高清影像纪录,4500分钟的巨大节目容量。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百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以纪实手法关注自然、关注民生、关注人文,通过记者真实生动的采访体验,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乘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东风,《边疆行》节目自身也完成了一次完美转型,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旅游节目人文关怀新路子。

1.“‘走转改’挽救了《远方的家》”

“从刚开始找不到准确定位到央视网点击全国第6名,‘走转改’挽救了《远方的家》。”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介绍说,2010年12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改版推出4个新栏目,《远方的家》是其中唯一一个日播45分钟的大型旅游节目,在开播后的一两个月,节目定位始终不明晰,收视率不稳定,以至于有人质疑这个栏目能不能立住脚。

用什么办法来稳住《远方的家》的收视率?中文国际频道的同志们集思广益,15年前的《边疆行》给了大家启发。1996年央视四套新闻部曾制作播出过百集系列节目《边疆行》,每集4至5分钟,出乎意料地引起一场收视热潮,很多观众天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这正好与《远方的家》栏目的定位非常吻合,节目组决定再走一次边疆,到最偏远、最基层的地方去寻找最生动鲜活的题材。从2011年初开始,经过4个月的详细策划、调研和培训,百集《远方的家·边疆行》系列节目开始拍摄,从广西防城港北仑河入海口出发,顺时针方向沿中国陆路边境行进,穿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最后到达辽宁丹东鸭绿江入海口,跨越9省区,行程22800公里。

正在这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轰轰烈烈展开,中文国际频道迅速结合《边疆行》系列节目采访制作,引导一线编导、记者自觉把节目与“走转改”活动深度结合起来,让采访拍摄更有针对性,节目更贴近百姓,贴近观众。《边疆行》播出后,《远方的家》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比以往日常节目提升50%以上,观众好评如潮。

2.“虽然辛苦,人也晒黑了,但心灵净化了,认识升华了。”

走乡村,访农户,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在《边疆行》摄制组的采访活动中,记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边疆生活的体验者。

记者彭祖心中一直保存着这么一个故事。

摄制组在滇藏公路沿线采访时,偶遇一位藏族老阿妈正在清理塌方的路面,彭祖下车跟老阿妈攀谈起来。阿妈今年67岁,因为这个路段经常塌方,11年来,她每天要走近两小时到这里义务修路。

看着阿妈长满老茧的手骨节已经变形,彭祖不禁问她:“您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老阿妈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什么都不为,只是不想来到这里的车出事。”

“走的路越来越多,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心灵的撞击越来越多。在《边疆行》,我不需要做作,不需要设计,不需要夸张。只要将当地人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来,就是最美的。”彭祖告诉记者。

摄制组坚持走到祖国边疆的最前沿、最深处。走到一个叫哈里村的德昂族村落时,村委会主任一把握住记者王静的手说:“新中国成立62周年了,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在《边疆行》摄制组到来之前,从没有一家国家级媒体到过那里。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让摄制组一行人一下子觉得自己肩上的摄像机、手中的话筒,份量是那样的重。

上西藏,下云南,赴新疆,一趟趟走下来,年轻记者王静感慨地说:“作为一名80后年轻记者,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我的认识也悄然变化,走基层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由最开始对所见所闻的被动接收,慢慢地变成了主动积极思考。渐渐地,我觉得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变了,不再浮躁了,而是真正地怀着一颗谦虚的心,愿意倾听他们在做什么,在说什么。近六个月的拍摄,我们虽然很辛苦,人也晒黑了,但心灵净化了,认识升华了。”

3.“这是新闻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一个成功典范”

“《边疆行》的‘走转改’实践培养和建设了队伍,使大批80后年轻编导记者成长成熟,他们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电视人的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大大增强了。”杨刚毅告诉记者,《边疆行》不仅锻炼了队伍、提高了队伍的综合素养,也大大提高了记者编导的采编播报等业务能力。没走边疆以前,很多记者的串词和提问是事先设计写好的,而这次边疆行,记者所说的都是“真情实感”。

深入到基层,边疆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奉献、热情质朴的品质深深感染了中文国际频道的记者编导。记者吴丹、周雪梅,编导马戎、朱军和摄像阮健等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只要有机会就要为边疆多做事,希望今后还能多多制作这样的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边疆、关注边疆、带动边疆的发展。

《边疆行》真正走进了边疆的山山水水,也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心灵,提升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截至10月中旬,11000多条来自海内外观众、网友、微博的评价给这个系列节目打出了高分。有专家评价说:这是一次打动人心的长距离采访,也是中国新闻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一个成功典范。观众通过记者真实生动的体验和纪实报道,切身感受到了一个绚丽而难得一见的地理中国。

分集剧情

共100集

01-05

0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71-75

76-80

81-85

86-90

91-95

96-100

第1集

东兴市是中国与东盟惟一海陆相连的口岸,也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仑河是中国和越南的界河,也是中国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的交汇处。1、从东兴出发;2、从东兴出发:海陆相连;3、从东兴出发:大清界碑;4、从东兴出发:东兴印象;5、从东兴出发:隔河看越南;6、从东兴出发:闲游东兴;7、从东兴出发:东兴夜市;8、从东兴出发:跨国上班;9、从东兴出发:边民互市;10、从东兴出发:美食沙虫;11、从东兴出发:东兴美食;12、从东兴出发:喝海鲜粥;13、从东兴出发:海滩挖沙虫。

第2集

摄制组冒雨从东兴市区出发,前往京族三岛之一的澫尾岛。1、山海防城港;2、山海防城港:京族哈节风俗;3、山海防城港:京族进酒舞;4、山海防城港:京族独弦琴;5、山海防城港:走京族三岛;6、山海防城港:京族拉大网;7、山海防城港:长寿之乡;8、山海防城港:寻找金花茶;9、山海防城港:品尝金花茶。

第3集

节目来到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给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全貌和风景。1、山水看宁明;2、山水看宁明:泛舟明江;3、山水看宁明:崖葬风俗;4、山水看宁明:壮族山歌美;5、山水看宁明:琴声飘明江;6、山水看宁明:探秘花山岩画;7、山水看宁明:寻找白头叶猴;8、山水看宁明:诗意田园;9、山水看宁明:路遇边防检查;10、山水看宁明:爱店闻药香;11、山水看宁明:壮乡今昔。

第4集

节目摄制组沿南宁到友谊关的高速公路,驱车前往行程的下一站广西凭祥,给我们介绍了广西凭祥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旅游景点。1、凭祥走边关;2、凭祥走边关:风雨友谊关;3、凭祥走边关:一关连两国;4、凭祥走边关:快捷出境游;5、凭祥走边关:物流的奥秘;6、凭祥走边关:边贸淘金忙;7、凭祥走边关:国门大市场;8、凭祥走边关:边关看红木;9、凭祥走边关:赏红木精品;10、凭祥走边关:探“地下长城”。

第5集

摄制组来到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边贸古城广西龙州,领略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1、龙州探奇:米粉;2、龙州探奇:法式建筑;3、龙州探奇:美女村;4、龙州探奇:长寿老人;5、龙州探奇:古壮天琴;6、龙州探奇:歌圩节;7、龙州探奇:峥嵘岁月;8、龙州探奇:左江;9、龙州探奇:水口口岸;10、龙州探奇:桄榔粉;11、龙州探奇;蚬木砧板。

继续查看06-10集

[5]

参考资料

[1] 《远方的家—边疆行》 · 《边疆行》官方首页(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2019-07-25]

[2] 边疆行,家国情 · 新浪[引用日期2016-05-29]

[3] 《远方的家-边疆行》落实走转改 记录平凡事 · 新浪[引用日期2016-05-29]

[4]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边疆行》 "走转改"中完美转型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6-05-29]

[5] 《边疆行》_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 · 央视网[引用日期2021-10-22]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