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粒子

毛粒子

粒子命名法
毛粒子(Maons),又译毛子,为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在1977年提议的一种粒子命名法。1977年,在第七届国际粒子物理学会议上房名物理学家格拉肖把他所预言的比夸克更小的粒子命名为“毛粒子”,这是为了纪念毛泽东关于基本粒子仍然可分、物质有无限层次的思想。毛泽东生前在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十分关注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并对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提出过意义隽永的独到见解,深刻地阐明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即把物质无限可分性与对立统一律结合起来。[1]
    中文名:毛粒子 外文名:Maons 提出时间:1977年 提出地点: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 提出者:格拉肖

简介

毛粒子(Maons),又译毛子,为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在1977年提议的一种粒子命名法。谢尔登·格拉肖和史蒂文·温伯格曾多次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接见,双方就基本粒子还能不能继续分割作讨论,格拉肖方的立场当时倾向于不能,毛泽东则认为对立统一的哲学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和更小的物质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直到无限。后来更小物质确实发现,中方科学界称为层子,美方科学界称为夸克。毛逝世后不久,在1977年的第七届夏威夷粒子物理学年会上,格拉肖提议将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悼念毛泽东并致敬其哲学想法。

谢尔登·格拉肖

谢尔登·李·格拉肖(英语:Sheldon Lee Glashow,1932年12月5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美国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一个哲学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所有元素皆为相互对立。现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是一个辩证法上的概念,有时可见于形而上学或科学领域。

基本粒子

在粒子物理学中,基本粒子是组成物质最基本的单位。其内部结构未知,所以也无法确认是否由其它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随著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因此基本粒子的定义随时间也有所变化。目前在标准模型理论的架构下,已知的基本粒子可以分为费米子(包含夸克和轻子)以及玻色子(包含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由两个或更多基本粒子所组成的则称作复合粒子。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由原子所组成。过去原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原子(atom)这个词来自希腊语中“不可切分的”。直到约1910年以前,原子的存在与否仍存在争议,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物质是由能量所组成,而分子不过是数学上的一种猜想。之后,原子核被发现是由质子和中子所构成。20世纪前、中期的基本粒子是指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各种介子,这是当时人类所能探测的最小粒子。随著实验和量子场论的进展,发现质子、中子、介子发现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和胶子所组成。同时人类也陆续发现了性质和电子类似的一系列轻子,还有性质和光子、胶子类似的一系列规范玻色子。这些是现代的物理学所理解的基本粒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